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精装本)

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精装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霁野 著
图书标签:
  • 唐宋词
  • 宋词
  • 唐词
  • 启蒙
  • 儿童文学
  • 诗词
  • 传统文化
  • 精装
  • 少儿读物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199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8489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贴着孩子趣味读唐宋词
  尊灵性话家常
  一位翻译大家给儿孙的文学启蒙

内容简介

  本书是翻译家、文学家李霁野给自己的孙辈讲解唐宋词的合集。他亲自精选了唐宋一百多位词人的代表性词作,逐首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兼以谈论词的发展历程,词的艺术特色,词人的心境和情怀,行文流畅,明白如话。这种启蒙式讲解很适合青少年的启蒙教育。

作者简介

  李霁野(1904—1997),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安徽霍邱人,与韦素园、曹靖华、韦丛芜、台静农等同为未名社主要成员,鲁迅的学生,鲁迅研究专家。
  1927年肄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天津女师学院、辅仁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等。受鲁迅、周作人的影响,一贯主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是直译派的代表。代表性译作包括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吉辛的《四季随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著有《回忆鲁迅先生》《给少男少女》《鲁迅先生和未名社》等小说散文集多部。今人汇有《李霁野文集》9册、《李霁野文集补遗》2册。

目录

开场白()
唐五代词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望江南(天上月)()
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瞒语)()
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忆秦娥(箫声咽)()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韦应物
调笑令(河汉)()
刘禹锡
潇湘神(斑竹枝)()
忆江南(春去也)()
自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长相思(汴水流)()
皇甫松
梦江南(兰烬落)()
摘得新(酌一卮)()
郑符
闲中好()
段成式
闲中好()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更漏子(星斗稀)()
更漏子(玉炉香)()
忆江南(千万恨)()
忆江南(梳洗罢)()
韩偓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韦庄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谒金门(空相忆)()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昨夜夜半)()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和凝
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
春光好(叶软)()
张泌
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牛希济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李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南乡子(兰棹举)()
南乡子(乘彩舫)()
南乡子(沙月静)()
南乡子(双髻坠)()
顾夐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荷叶杯(我忆君诗最苦)()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
欧阳炯
南乡子(画舸停桡)()
南乡子(洞口谁家)()
南乡子(路入南中)()
孙光宪
生查子(寂寞掩朱门)()
更漏子(掌中珠)()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风流子(楼倚长衢欲暮)()
冯延己
归自谣(何处笛)()
长相思(红满枝)()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萧索清秋珠泪坠)()
蝶恋花(六曲栏杆偎碧树)()
谒金门(风乍起)()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李璟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清平乐(别来春半)()
长相思(一重山)()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望江南(多少恨)()
宋词
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
潘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林逋
长相思(吴山青)()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凤衔环(有美瑶卿能染翰)()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张先
相思儿令(春去几时还)()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墨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清平乐(红笺小字)()
李冠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长相思(花似伊)()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清平乐(小庭春老)()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少年游(离多最是)()
采桑子(秋来更觉消魂苦)()
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醉落魄(满街斜月)()
王诜
玉楼春(锦城春色花无数)()
王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清平乐(仙家庭院)()
黄庭坚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清平乐(春归何处)()
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
好女儿(春去几时还)()
晁端礼
安公子(渐渐东风暖)()
李元膺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秦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鹊桥仙(纤云弄巧)()
踏莎行(雾失楼台)()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行香子(树绕村庄)()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赵令畤
菩萨蛮(轻鸥欲下春塘浴)()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忆秦娥(晓朦朦)()
石州引(薄雨初寒)()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仲殊
踏莎行(浓润侵衣)()
晁补之
盐角儿(开时似雪)()
生查子(夜饮别佳人)()
周邦彦
少年游(并刀如水)()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鹤冲天(梅雨霁)()
苏幕遮(燎沉香)()
点绛唇(台上披襟)()
李新
临江仙(杨柳梢头春色重)()
浣溪沙(雨霁笼山碧破赊)()
曹组
卜算子(修竹翠萝寒)()
品令(乍寂寞)()
苏过
点绛唇(新月娟娟)()
万俟咏
诉衷情(一鞭清晓喜还家)()
长相思(一声声)()
王庭珪
浣溪沙(薄薄春衫簇绮霞)()
朱敦儒
双(拂破秋江烟碧)()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貌)()
点绛唇(寂寞深闺)()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镕金)()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吕本中
采桑子(恨君不如江楼月)()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满江红(遥望中原)()
朱淑真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清柔)()
谒金门(春已半)()
清平乐(恼烟撩露)()
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陆游
满江红(危堞朱阑)()
好事近(挥袖上西峰)()
渔父(镜湖俯仰两青天)()
钗头凤(红酥手)()
浪淘沙(绿树暗长亭)()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唐婉
钗头凤(世情薄)()
范成大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朝中措(身闲身健是生涯)()
浣溪沙(十里西畴熟稻香)()
杨万里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昭君怨(偶听松梢扑鹿)()
王质
鹧鸪天(空响萧萧似见呼)()
沈端节
虞美人(去年寒食初相见)()
张孝祥
如梦令(花叶相遮相映)()
金奴娇(洞庭青草)()
吕胜己
蝶恋花(眼约心期常未定)()
赵长卿
浣溪沙(寒食风霜最可人)()
朝中措(别来无事不思量)()
江神子(彩云飞尽楚天空)()
诉衷情(花前月下会鸳鸯)()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定风波(少日春怀似酒浓)()
清平乐(连云松竹)()
清平乐(茅檐低小)()
清平乐(绕床饥鼠)()
满江红(敲碎离愁)()
满江红(家住江南)()
王孙信(有得许多泪)()
临江仙(手捻黄花无意绪)()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临江仙(六十三年无限事)()
刘过
沁园春(斗酒彘肩)()
姜夔
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暗香(旧时月色)()
疏影(苔枝缀玉)()
李从周
谒金门(花似匝)()
清平乐(美人娇小)()
刘克庄
清平乐(风高浪快)()
一剪梅(束缊宵行十里强)()
长相思(朝有时)()
吴潜
诉衷情(几回相见见还休)()
如梦令(楼外残阳将暮)()
如梦令(镇日春阴漠漠)()
黄孝迈
湘春夜月(近清明)()
水龙吟(闲情小院沉吟)()
吴文英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朝中措(海东明月锁云阴)()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徐君宝妻
满庭芳(汉上繁华)()
文及翁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
周密
一萼红(步深幽)()
刘辰翁
柳梢青(铁马蒙毡)()
永遇乐(璧月初晴)()
文天祥
酹江月(水天空阔)()
蒋捷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如梦令(夜月溪篁鸾影)()
张炎
高阳台(接叶巢莺)()
四字令(莺吟翠屏)()
无名氏
诉衷情(碧天明月晃金波)()
无名氏
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
无名氏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结束语()

精彩书摘

  李白(701—762)
  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后迁居四川。天宝初到长安,贺知章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不久赐金还里,漫游多地。永王李璘聘白为幕僚,李璘兵败受累,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后卒于当涂(在今安徽)。
  白以诗名,人称“诗仙”。他的词虽不多,但下面两词,却被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
  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亭。
  平林漠漠,从远处看,平地上的林木广阔无边。烟如织,烟雾弥漫,仿佛织成了一片。寒山,指冷落寂静的山;一带,一条;碧,绿玉。伤心碧,极言冷落的山虽色如碧玉,无比华美,但更增加人的伤感。瞑色,黄昏之色。有人的人,指怀念征夫的女子。玉阶,白石台阶。伫立,久立。宿鸟,指回巢的鸟。长亭、短亭,即“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都是大路上行人休息的地方。词的前片写女子在楼上看望山林发愁,后片写女子久立在台阶上,见鸟归林,想象征夫也在征途中,而又不知究在何处。长亭短亭很多,可知路途渺远,愁的情绪更加重了。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
  节,咸阳古道音坐绝。音坐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咽,悲凉。关于秦娥,我可以给你们讲个故事。秦穆公时,有个萧史善吹箫,吹时孔雀白鹤都来听。穆公的女儿弄玉很喜欢箫声,父亲便把女儿嫁给他了。萧史几年中每天教弄玉吹箫学风声,学得很像了,居然引来凤凰。夫妇终于成仙,乘凤凰飞走了。秦娥这里泛指秦地(今陕西一带地方)的女子。娥原有美人的意思。一说秦娥指弄玉。
  灞陵,汉文帝陵,附近有灞桥,唐人折柳送别的地方,在长安东。我游过灞陵旧址,还折柳送赠想象中的友人,所以读这首词觉得特别亲切。乐游原,旧址在西安南。清秋节,即重阳节,唐人常在这个节日登乐游原游览。咸阳曾经作过秦朝的京城,今属陕西省。音尘绝,是既无人声也无游人踪迹。末二句写现在只有西风吹着,落日照着汉家的陵墓和宫殿了。唐时还有汉代宫殿存在,但这里是借汉喻唐,全词有怀古伤今的意味。
  张志和(约730—786)
  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善歌词,并能书画。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在浙江吴兴县西。桃花流水,桃花盛开季节汛期的水,称桃花水。鳜鱼(鳜读桂gui),鳞细嘴大,黄褐色,今名桂鱼。青箬笠,箬是竹的一种,箬笠是用箬竹叶或篾编成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编织的雨衣。在南方,渔父或农夫在雨天,总戴斗笠,穿蓑衣,在北方看不到。短短的一首词将江南春色和渔翁形象描写得鲜明闲适。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王失败后,刘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为民间歌曲倚声填词,很有成绩。晚年与白居易友善。
  澎湖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滞湘深夜月明时。
  斑竹,又名湘妃竹,传说舜的二妃因舜出巡,死于苍梧,二人伤心流泪,泪痕成为竹上的斑纹。第三句就用的是这个典故。三句定了词的基本忧伤情调。楚客,楚地的贬客,是作者自况。瑶瑟是精美的瑟,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湘灵鼓瑟”,这里用的是这个典故,也是同前面二妃传说有关的。满湘,湘江与潇水的总称,特指二水会合处。末句写宜于听瑟的时间和地点。全词凄伤悱恻,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述了作者的心情。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阳人。弱柳从风疑举
  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生亦含颦。
  这首词也名《春去也》,是作者读了同在洛阳的白居易所写《忆江南》之后写的。词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作为有感情的人,所以有第二句“多谢洛阳人”,表示春在去时对洛阳人的感谢。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句子。弱柳在风中举袂(袖),即举臂挥手送别,兰丛披露水湿(裛)了,仿佛是流泪湿了手帕,也表示惜别的意思。末句“亦”字表示另有人在。“含颦”,皱眉不快,多为形容女子的,所以末句可以认为有女子见到这种情形而伤悲青春易逝。参看王方俊、张曾峒著《唐宋词赏析》;俞陛云著《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当然,认为词表现作者惜春去的感情,弱柳兰丛似也有惜别之意,只是作者的想象,也可以。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后徙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曾任左拾遗,因好言事,贬为江州司马。后又为杭州、苏州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香山居士。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力求为普通群众所了解。写词不多,但对后世影响很大。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谙,熟悉。第三句是说太阳照耀的江岸上的花比火还要鲜艳。蓝,一种蓼种植物,叶子可做染料。如,在古汉语中意思等于胜字。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
  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汴水,发源于河南省,先流入淮河,到江苏省与运河相通。泗水,发源于山东省,亦入淮河,与运河相通。瓜洲,在江苏省扬州南的市镇,运河经此通长江。吴山,江苏一带在春秋时为吴国领域,吴山指那一带的山;点点是从远处看山小而多。思是相思,恨是离恨,二者无穷无尽(悠悠),长如汴泗通淮入江,多如吴山点点。直到远人归来才能终结。未归之前,只有在月明之夜,倚楼发愁了。末句也可解为设想人已归来,月夜倚栏欢庆团圆了。
  皇甫松(约857年前后在世)
  睦州新安(今属浙江)人,牛僧孺之甥。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
  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兰烬,烛将燃完时结的灯花,形似兰心。屏,屏风,这句写灯光照到屏上,光如红蕉(美人蕉,深红色)。二句写夜已深,人要入睡了。以下三句写梦境:梅熟时节多雨,夜里坐在船上一面吹笛,一面听雨声潇潇。同时还听到驿站旁桥上有人说话。梦中情景,耐人寻味。
  摘得新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
  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这词原是唐教坊曲名。首句言饮酒,二句言吹笛,表现享乐现时的思想。三四句有秉烛夜游的意思。只要享乐是健康的,这种入世思想也未可厚非。末二句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意味,但也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面积极的意义。
  郑符(生卒年代不详)
  曾任校书郎。与段成式友善。
  闲中好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
  这首词以简单的语言,赞扬生活中幽静的乐趣。整天坐在松阴,以松为伴侣,偶然听到轻风送来僧语。
  段成式(?一863)
  河南人。唐代宰相段文昌之子。
  闲中好
  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这首词也是赞扬生活中幽静乐趣的。前二句说心不为世俗琐事烦扰。末二句说坐着看窗外的树木,太阳照着,树阴从一面转到二面、三面,时间是够长的了。
  我为你们选读这两首词,不是要教你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要教你们一点忙里偷闲的生活艺术。我以前译过一篇散文,《忙里偷闲》,作者就教导我们:人的心弦不能是永远拉紧的弓,要抓住无意得来的片断时间,使心情闲适,可以悠思冥想,有时可以得到意外的智能。英国哲人罗素写了一本《悠闲礼赞》,极力阐说悠闲的心情对于健康、学习和研究工作都是必要的。希望你们以这样思想作指导,学着从耳闻目睹的日常事物,吸收充实生活的养料。
  ……

前言/序言


《唐宋词启蒙》:一扇通往古典文学殿堂的诗意之门 在中国文学璀璨的星河中,唐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千年,依旧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它们如同一颗颗精雕细琢的宝石,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宏伟画卷之上,诉说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抒发着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展现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情感世界。然而,对于初涉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浩如烟海的唐宋词,又常常显得高深莫测,难以亲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宋词启蒙》(精装本)应运而生。它并非一本冰冷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枯燥的选本集锦,而是一次诚挚的邀请,一扇通往唐宋词世界的大门,一个与古圣先贤进行心灵对话的契机。本书旨在以最温和、最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领略唐宋词的精髓,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最终在心中种下一颗热爱古典文学的种子,并从中汲取滋养,丰富精神世界。 为何选择唐宋词作为启蒙? 唐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巅峰之作。唐代的词,承袭了诗歌的余韵,格调高雅,情感真挚,开始摆脱乐曲的束缚,发展出独立的审美价值。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温情,都为词的发展奠定了基调。而到了宋代,词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风格多样,百花齐放。苏轼的旷达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凄美,辛弃疾的慷慨激昂,陆游的爱国情怀,周邦彦的精雕细琢,无不展现出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无限可能。 唐宋词之所以成为古典文学启蒙的理想选择,原因有二: 1. 情感的共鸣与人性的关照: 唐宋词所抒发的,大多是人类共通的情感——离愁别绪、思乡怀人、儿女情长、人生哲思、家国情怀。这些情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能够触动当代人的内心深处,引发深刻的共鸣。通过品读这些词作,我们仿佛能与古人“神交”,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关照人性。 2. 语言的精炼与意境的深远: 词,以其“长短句”的自由形式,能够更灵活地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思绪。唐宋词人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用最精炼的字句,勾勒出最动人的画面,营造出最深远的意境。一首词,可能只是寥寥数语,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如同咀嚼一块醇厚的糖,越品越有味。这种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对于培养读者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唐宋词启蒙》如何“启蒙”?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名家名作,而是力求在“启蒙”二字上下功夫,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领悟唐宋词的奥秘。 1. 精选的篇章,严谨的筛选: 我们精心挑选了最具代表性、最适合入门的唐宋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艺术成就高,而且题材多样,风格各异,能够让读者对唐宋词有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识。在选篇上,我们兼顾了名家名作与一些虽不那么赫赫有名但同样意境优美的佳作,力求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2. 浅显易懂的导读,拉近距离: 对于每一首词,本书都配有通俗易懂的导读。这篇导读并非生硬的文学评论,而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现代的语言,解释词中的典故、意象、情感,以及作者创作的背景。我们将尝试解答读者可能会产生的疑问,例如“这句词为什么这么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等,就像一位亲切的朋友,娓娓道来,将读者引入词的世界。 3. 聚焦关键词,点亮理解的灯: 在导读中,我们会重点提炼词中的核心意象、关键词语,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例如,在解读柳永的《雨霖铃》时,我们不会仅仅介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而是会解释“寒蝉”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哀愁,“长亭”又是古代送别的固定场所,这些意象的组合,共同烘托出离别的伤感。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逐渐掌握理解古诗词的“密码”。 4. 循序渐进的难度,建立信心: 本书的编排考虑到了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从相对容易理解、情感表达较为直白的词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更为复杂、意境更为深远的篇章。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读者建立学习的信心,避免在初期就因为难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 5. 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的串联: 了解词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是理解词作内涵的重要途径。本书在导读中,会适时地穿插介绍作者所处的朝代、社会风貌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例如,在介绍辛弃疾的词时,我们必然会提及南宋积贫积弱的国情,以及辛弃疾本人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志,这样读者才能深刻理解其词作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壮志。 6. 字词注释的贴心服务: 即使是最浅显的词句,也可能存在读者不熟悉的地方。本书提供了清晰、准确的字词注释,力求做到“不留生字,不留死字”,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流畅地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 7. 精美的装帧,提升阅读体验: 《唐宋词启蒙》(精装本)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精装本的设计,使其更具收藏价值和阅读质感。优良的纸张、清晰的排版,能够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沉浸于古典诗词的海洋,享受一次美好的阅读旅程。 《唐宋词启蒙》可以带给你什么? 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唐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品读唐宋词,你将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中华民族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体会古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本书的导读和注释,将帮助你逐步掌握理解词作的方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在日后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其他文学作品。 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性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沉静下来,品读一首优美的词,能够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词作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将滋养你的心灵,让你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拥有更豁达、更细腻的心境。 为进一步的文学学习打下基础: 《唐宋词启蒙》为你打开了通往更广阔的古典文学世界的大门。当你对唐宋词产生兴趣后,你便更有动力去探索唐诗、宋文,甚至中国古代的小说、戏曲,从而构建起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体系。 成为一个更具文化底蕴的人: 掌握一些古典文学的知识,能够让你在交流中更显从容与睿智。引用一句恰当的古词,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现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 谁适合阅读《唐宋词启蒙》? 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但不知如何入门的读者。 希望了解和欣赏唐宋词,但被专业术语和繁复解读吓退的读者。 希望通过阅读,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读者。 家长,希望为孩子选择一本优质的古典文学启蒙读物,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语文教师,希望寻找一本适合课堂教学或课外拓展的唐宋词读物。 《唐宋词启蒙》(精装本),是一次温柔的唤醒,一次美好的遇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心灵的滋养。让我们一同翻开这扇诗意的门,在唐宋词的悠扬旋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感受古人留给我们的,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暖与智慧。这是一场属于你我的,与古典文学的约会,一次开启智慧,触碰灵魂的旅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大家小书”这个系列的名头吸引,加上“唐宋词”这三个字,感觉应该是一本内容扎实的著作。拿到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这“精装本”的质感,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都透着一股子“认真”。我一直觉得,学习古诗词,光看文字解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底蕴。《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仅是罗列词作,更像是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作者对唐宋时期社会背景、文人心态的铺陈,都恰到好处,让读者在理解词作时,能够更好地代入当时的情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词意时,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常识,让原本可能晦涩的词句变得生动有趣。像是某位词人为何会写出如此凄美的句子,背后的情感驱动是什么,作者都会深入浅出地分析。这种解读方式,不仅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读懂”一首词,而不仅仅是“记住”它。书中的插图也很有品味,与文字相得益彰,给阅读增添了不少意境。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宋词入门读物,对于想要系统了解唐宋词的读者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评分

评价一: 翻开这本《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脑海里瞬间涌现出许多美好的画面。我一直对宋词心生向往,但总觉得那些典故、那些韵律过于高深,望而却步。这次有幸购得此书,真是解决了我的一大困扰。装帧精美,纸张质感极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是那种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的厚重感。初读时,我并没有立刻去钻研词牌、格律,而是被作者流畅的文字吸引。它没有像很多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娓娓道来,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我耳边讲述着那些千古名篇背后的故事。那些词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尤其是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作,作者都能从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既保留了原有的意境,又增添了新的理解维度,让我对这些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启蒙”二字,真是名副其实,它让我感觉宋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殿堂,而是触手可及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字表达。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婉约”和“豪放”风格的对比分析,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让我不再将两者混为一谈,而是能清晰地感知到其中的差异和各自的魅力。装订牢固,工艺考究,整体给人一种艺术品的感觉,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

评价五: 我一直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像唐宋词这样承载着丰富情感和历史印记的经典,最怕的就是被“干巴巴”地解读,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堆砌名家名篇,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词作的世界中。作者在讲解的时候,没有过多地使用生僻的字词,而是用一种非常自然的叙述方式,去展现词人的才情与悲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词牌的介绍,不是机械地罗列,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词牌的演变历程,来让读者理解这些“骨架”是如何支撑起优美的词句的。同时,作者在对具体词作进行分析时,也常常会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比如从词人的情感出发,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甚至是从词句本身的音韵美出发,让读者对同一首词产生多维度的理解。这让我不再觉得唐宋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的表达。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是我非常满意的一点,精装的质感,触感舒适,拿在手里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但同时也能给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带来新启发的唐宋词读物,它用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方式,让我爱上了那些流传千古的词句。

评分

评价三: 我一直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一门艺术,尤其是像古诗词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领域,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被复杂的术语和艰涩的文字劝退。《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走进唐宋词的奇妙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词的“起源”和“发展”的讲解,没有枯燥的学术论证,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出唐宋词从萌芽到繁盛的清晰脉络。作者在挑选示例词作时,也很有代表性,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也有一些容易被忽略却同样精彩的篇章,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最令我欣喜的是,书中对词作的解读,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解释,更是对词人情感的挖掘和意境的描摹。很多时候,我读着读着,就仿佛能听到词人的叹息,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情感的交流。精装的工艺,细节的处理,都让人感受到制作的用心,让阅读体验更上一层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启蒙”二字,它用一种充满温度的方式,让我爱上了唐宋词,并愿意继续深入探索下去。

评分

评价四: 拿到《大家小书 唐宋词启蒙》这本书,我第一感觉是它的“分量”。这种分量,不仅体现在厚实的精装外壳和优质的纸张上,更体现在其内容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一名对唐宋词一直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入手的人,这本书无疑是我的“及时雨”。它没有像很多学术专著那样,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理论和术语,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作者通过对词人生活片段的描绘,对词作创作背景的还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词人笔下的喜怒哀乐。例如,在讲解李清照的词时,作者不仅仅是分析词句的意境,更是将她的人生境遇,她的情感变化,都巧妙地穿插其中,让读者在理解词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细腻而又坚韧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景结合”的解读方式,让我对唐宋词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遣词造句,而是能够触及词作背后更深层的情感共鸣。书中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古典美,加上恰到好处的配图,更增添了阅读的沉浸感。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启迪”心灵的书,它让我看到了唐宋词的生命力,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评分

价格实惠,很划算,很满意

评分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 套装1-2册)》分为两卷,第一卷收入1934年至1976年间创作的诗歌一百六十六首,其中包括以前未发表过的作品。编排上,凡曾独立结集出版过的,按原集重排(重复收入不同集子的作品,只见于首次出现的集子中);未曾结集出版的诗作,列入“集外诗存”,按写作年代排序。第一卷的卷末,附录“穆旦自选诗集存目”和“穆旦晚期诗作遗目”。

评分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评分

价格实惠,很划算,很满意

评分

宝贝非常喜欢!装帧精美!确实是正版书籍!物流神速!

评分

人在外,最应该点赞??的配送员王军帮我送到家了。每次买米买油,不用打电话,他都主动送到家。这样的服务,应该多表扬?

评分

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不好的产品,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好书!以前买过全套旧版平装的,没想到又出了精装

评分

一系列的书~买回来慢慢欣赏哈~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