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地介紹瞭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術。主要內容有:移動通信的基本理論,包括移動通信的無綫傳播環境、移動通信係統中的調製技術、抗衰落技術、蜂窩組網技術;移動通信的應用係統,包括GSM和CDMAIS-95移動通信係統、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移動通信*新發展,包括LTE和4G係統等。每章開頭有學習指導,結束有習題和思考題。 本書力求理論結閤實際,在講述基本理論的同時,更注重實際應用。
啜鋼,1983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同年在北京郵電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6年被評為副教授。齣版著作有: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移動通信原理與係統教材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發展簡述 1
1.2 移動通信的特點和應用係統 5
1.2.1 移動通信的特點 5
1.2.2 移動通信的應用係統 6
第2章 移動通信電波傳播與傳播預測模型 8
2.1 電波傳播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方法 8
2.1.1 電波傳播的基本特性 8
2.1.2 電波傳播特性的研究方法 9
2.2 自由空間的電波傳播 10
2.3 3種基本電波傳播機製 11
2.3.1 反射與多徑信號 11
2.3.2 繞射 12
2.3.3 散射 13
2.4 陰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14
2.5 多徑傳播模型 14
2.5.1 多徑衰落的基本特性 14
2.5.2 多普勒頻移 15
2.5.3 多徑信道的信道模型 15
2.5.4 多徑信道的主要描述參數 17
2.5.5 多徑信道的統計分析 22
2.5.6 多徑衰落信道的分類 25
2.5.7 衰落特性的特徵量 26
2.6 電波傳播損耗預測模型 27
2.6.1 室外傳播模型 27
2.6.2 室內傳播模型 29
2.7 中繼協同信道 30
2.7.1 再生中繼信道簡介 30
2.7.2 透明中繼信道簡介 33
第3章 調製技術 38
3.1 概述 38
3.2 最小移頻鍵控 39
3.2.1 相位連續的2FSK 39
3.2.2 MSK信號的相位路徑、頻率及功率譜 41
3.3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42
3.3.1 高斯濾波器的傳輸特性 43
3.3.2 GMSK信號的波形和相位路徑 44
3.3.3 GMSK信號的調製與解調 45
3.3.4 GMSK功率譜 47
3.4 QPSK調製 48
3.4.1 二相調製 48
3.4.2 四相調製 48
3.4.3 偏移QPSK――OQPSK 50
3.4.4 ?/4-QPSK 51
3.5 正交頻分復用 54
3.5.1 概述 54
3.5.2 正交頻分復用的原理 54
3.5.3 正交頻分復用的DFT實現 56
3.5.4 OFDM的應用 57
3.6 高階調製 58
3.6.1 數字調製的信號空間原理 58
3.6.2 M進製數字調製及高階調製 59
3.6.3 高階調製在3G及4G中的應用 65
第4章 抗衰落技術 67
4.1 概述 67
4.2 分集技術 68
4.2.1 宏觀分集 68
4.2.2 微觀分集 69
4.2.3 分集的閤並方式及性能 70
4.2.4 性能比較 75
4.2.5 分集對數字移動通信誤碼的影響 76
4.3 信道編碼 77
4.3.1 概述 77
4.3.2 分組碼 77
4.3.3 捲積碼 79
4.3.4 Turbo碼 85
4.4 均衡技術 88
4.4.1 基本原理 88
4.4.2 非綫性均衡器 91
4.4.3 自適應均衡器 94
4.5 擴頻通信 96
4.5.1 僞噪聲序列 96
4.5.2 擴頻通信原理 99
4.5.3 抗多徑乾擾和RAKE接收機 103
4.5.4 跳頻擴頻通信係統 105
4.6 無綫通信中的多天綫技術 108
4.6.1 多天綫係統模型 108
4.6.2 多天綫係統容量分析 110
4.6.3 空間復用技術 111
4.6.4 發射分集與空時編碼 112
第5章 蜂窩組網技術 118
5.1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118
5.2 頻率復用和蜂窩小區 119
5.3 多址接入技術 122
5.4 碼分多址關鍵技術 126
5.4.1 擴頻技術 126
5.4.2 地址碼技術 131
5.4.3 擴頻碼的同步 134
5.5 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的容量分析 137
5.6 切換和位置更新 140
5.6.1 切換技術 140
5.6.2 位置更新 143
5.7 無綫資源管理技術原理 144
5.7.1 概述 144
5.7.2 接納控製 145
5.7.3 動態信道分配 146
5.7.4 負載控製 147
5.7.5 分組調度 148
5.8 移動通信網絡結構 150
第6章 GSM及其增強移動通信係統 155
6.1 GSM係統的業務及其特徵 155
6.2 GSM係統的結構 157
6.3 GSM係統的信道 158
6.3.1 物理信道與邏輯信道 158
6.3.2 物理信道與邏輯信道的配置 162
6.3.3 突發脈衝 165
6.3.4 幀偏離、定時提前量與半速率信道 166
6.4 GSM的無綫數字傳輸 167
6.4.1 GSM係統無綫信道的衰落特性 167
6.4.2 GSM係統中的抗衰落技術 168
6.4.3 GSM係統中的語音編碼與處理 171
6.4.4 GSM係統中的語音處理的一般過程 171
6.5 GSM的信令協議 172
6.5.1 GSM信令係統概述 172
6.5.2 GSM係統的協議模型 176
6.5.3 GSM無綫信令接口的三層協議 178
6.6 接續和移動性管理 179
6.6.1 概述 179
6.6.2 位置更新 180
6.6.3 呼叫建立過程 182
6.6.4 越區切換與漫遊 187
6.6.5 GSM安全措施 189
6.6.6 計費 191
6.7 通用分組無綫業務 191
6.7.1 GPRS業務概述 191
6.7.2 GPRS的網絡結構及其功能描述 192
6.7.3 GPRS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196
6.7.4 GPRS的空中接口 198
6.8 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 199
第7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及其增強技術 204
7.1 3G概述 204
7.2 IS-95A與CDMA2000 1X標準介紹 206
7.2.1 CDMA2000 1X標準特色 206
7.2.2 CDMA係統中的功率控製 207
7.2.3 CDMA軟切換 212
7.2.4 CDMA2000 1X下行鏈路 216
7.2.5 CDMA2000 1X上行鏈路 222
7.2.6 CDMA2000 1X EV-DO介紹 225
7.3 WCDMA標準介紹 226
7.3.1 WCDMA標準特色 226
7.3.2 WCDMA下行鏈路 227
7.3.3 WCDMA上行鏈路 231
7.3.4 HSDPA/HSUPA概述 232
7.4 TD-SCDMA標準介紹 234
7.4.1 TD-SCDMA標準特色 234
7.4.2 TD-SCDMA物理信道 235
7.4.3 TD-SCDMA係統支持的信道編碼方式 236
7.4.4 TD-SCDMA的調製、擴頻及加擾方式 237
第8章 LTE移動通信係統 239
8.1 LTE係統 239
8.1.1 LTE網絡架構及網元 239
8.1.2 LTE協議體係 240
8.2 LTE通信過程 243
8.2.1 小區搜索 243
8.2.2 係統信息獲取 247
8.2.3 隨機接入 250
8.2.4 小區選擇和重選 252
8.2.5 切換 255
8.3 LTE-Advanced增強技術 259
8.3.1 載波聚閤技術 259
8.3.2 中繼技術 261
8.3.2 CoMP技術 263
8.3.3 eICIC技術 264
第9章 第五代移動通信係統技術發展 268
9.1 5G發展狀況 268
9.1.1 5G發展概述 268
9.1.2 國際標準化組織積極推進5G標準製定 268
9.1.3 世界主要各國的5G研究動態 269
9.2 5G概述 269
9.2.1 5G的概念 269
9.2.2 5G的應用場景 270
9.2.3 5G的能力指標 270
9.3 5G的關鍵技術 271
9.3.1 5G新型網絡架構 271
9.3.2 5G關鍵網絡技術 273
9.3.3 5G關鍵無綫技術 277
9.4 5G麵臨的挑戰和未來技術趨勢 285
9.4.1 5G挑戰 285
9.4.2 5G未來技術發展方嚮 287
附錄A 矩陣分解 289
附錄B 話務量和呼損率 291
習題 292
附錄C 英文縮略語英漢對照錶 293
前 言
目前,移動通信是通信領域發展最快的通信技術之一,近些年來人們在繼續關注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發展的同時,已將第四代蜂窩移動通信係統投入商用,人們正在從4G商用網絡的應用中得到無綫寬帶業務帶來的高速、高質量的享受。與此同時3GPP IMT-Advanced的標準化也已經取得瞭巨大進展,並且已有部分的網絡投入商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LTE-Advanced就會得到迅猛發展。另外,5G也正在從理論探討和係統仿真評估階段逐步走嚮製定標準的階段。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和廣大的工程技術人員渴望學習和瞭解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新技術。為瞭滿足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和移動通信領域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需要,我們編寫瞭此教材。編寫此教材的宗旨是:以基礎理論、基本技術為基礎;以實際移動通信應用係統為重點,力圖全麵準確地介紹蜂窩移動通信係統基礎理論和係統,並且盡量選取較新的資料和作者的一些研究成果,為讀者瞭解移動通信的發展以及新技術和方法提供幫助。另外在對移動通信原理和技術進行介紹時,避免過多的數學分析和錶述,而盡量用圖錶和文字進行論述。
本書共9章,各章主要內容包括:
第1章,介紹瞭移動通信的發展,簡單給齣瞭移動通信係統的特點和應用係統。
第2章,較全麵地介紹移動通信的無綫傳播環境和傳播預測模型。這部分內容是移動通信的基礎,也是移動通信係統設計的關鍵因素。
第3章,介紹移動通信中的信源編碼和調製解調技術,盡管這些技術在通信工程等專業的先修課程中已有所介紹,不過這裏將依據移動通信的特點和要求,重點介紹移動通信係統中所采用的調製解調技術。
第4章,介紹移動通信係統中的各種抗衰落和抗乾擾技術、鏈路自適應技術,以及多天綫傳輸技術,以期為後麵介紹移動應用係統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第5章,從移動通信網的角度,介紹網絡的組成基礎和結構。
第6章,係統介紹GSM係統的業務、網絡組成、信道結構,以及呼叫處理和移動性管理等技術。以GSM係統為例,使讀者較全麵地瞭解一個實際係統的運作過程。另外,還簡單介紹瞭GSM的增強技術GPRS和EDGE係統的概念。
第 7 章,對3G技術基礎進行介紹,包括3G技術的三大標準的基本概念,以及CDMA2000 (主要是CDMA2000 1X),WCDMA和TDD-SCDMA等。
第8章,介紹3GPP LTE基本技術,以及第四代移動通信係統的增強技術。
第9章,介紹目前5G移動通信係統的發展狀況、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
本書第1, 2, 6章由啜鋼編寫,第4, 5, 7, 8章由高偉東編寫,第3章由孫卓編寫,第9章由劉倩編寫。
由於作者纔疏學淺,書中難免會齣現一些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作者聯係方式:gaoweidong@bupt.edu.cn
編著者
這本著作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乏文學的美感。作者在描述技術原理時,能夠用非常精煉和優美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清晰地呈現齣來,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甚至在一些段落中,感受到瞭作者對所研究領域的熱情和深情,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感染力。而且,書中穿插的一些曆史典故或者科學傢的故事,為冰冷的技術知識注入瞭人文的溫度,讓我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學探索的魅力。這種將學術性、藝術性和人文性融為一體的寫作方式,在我閱讀過的同類書籍中是極為罕見的,它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深深的認同感和喜愛。
評分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清晰的目錄結構,每一章的標題都概括得非常準確,而且章節之間的邏輯銜接也很順暢,能夠清晰地看到知識點的遞進關係。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舉例方麵做得相當到位,一些抽象的概念被形象生動的例子所闡釋,讓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更容易理解。而且,書中的一些理論推導,步驟都寫得非常詳細,一步一步地展示瞭整個過程,這對於我這種需要深入理解原理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還注意到,書後附帶的一些思考題和習題,難度適中,既能檢驗學習效果,又能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我覺得這對鞏固知識點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這本書在內容組織和講解方式上,都展現齣瞭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對讀者的關懷。
評分我一直對某個特定領域的技術發展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一些前沿技術的研究和探討,分析得非常透徹,並且還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瞭一些預測,這讓我受益匪淺。作者的觀點獨到,論證嚴謹,能夠引發我很多關於技術創新和産業變革的思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技術發展背後驅動力的分析,不僅僅是技術的本身,更包括瞭市場需求、政策導嚮以及社會因素等多個層麵的影響,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整個行業有瞭更全麵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對未來的一些發展方嚮也更加明朗瞭。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簡潔大方,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燙金的標題,有一種厚重而專業的感覺。拿到手裏,能明顯感覺到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輕飄飄的紙,而是帶有一點分量的,翻閱時也比較順滑,不會輕易起皺。書本的裝訂也十分牢固,即使經常翻閱,也不用擔心書頁鬆散的問題。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字體大小和行間距,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而且,它的一些插圖和圖錶,雖然我還沒深入研究,但從視覺上看,就覺得製作得非常精良,綫條清晰,配色得當,應該能很好地輔助理解復雜的概念。這本書的整體呈現,給我一種“值得擁有”的初步印象,包裝和設計上的用心,無疑為它增添瞭不少好感分,讓人充滿期待去探索其內容。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進行一次深度交流。作者在寫作時,非常注重細節的處理,對於一些容易被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細節,他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並且解釋瞭其背後的原因。我發現,書中提供的許多解決方案,都是經過實際檢驗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我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啓發性的思路,甚至是直接可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但又不失親切感,仿佛在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去探索和發現。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所學知識有效地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評分正版書,好評!
評分正版書,好評!
評分還不錯,應該是正版
評分還不錯,應該是正版
評分好
評分還不錯,應該是正版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還不錯,應該是正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