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桂华,范丽丽,岳进 编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药用植物
  • 野外识别
  • 图鉴
  • 植物图谱
  • 中医药
  • 本草
  • 植物学
  • 自然科普
  • 速查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62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0019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730
字数:6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学生、教师、基层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选取常见品种多达700种,从叶的形态上识别药用植物,包含全株、叶、花、果等多幅图片全方位展示植物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野外较常见、常用的中草药700 多种。本书内容按照野外观察植物的感官认识的层层深入进行编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陆生等进行大体分类,再根据叶的形态进一步分类,从而一步步缩小识别范围,后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本书配有植株、叶、花、果、茎干等具有识别特征的彩色图片,并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药用进行了简要的文字描述。本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学生、教师、基层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使用说明
一、植物分类术语图解及本书分类方法 / 1
二、如何通过本书快速识别植物 / 14
第一部分 直立草本植物
一、陆地生植物 / 20
(一)茎生叶明显 / 20
1 单叶、叶卵圆形 / 20
(1)叶缘整齐、叶互生 / 20
(2)叶缘整齐、叶对生和轮生 / 52
(3)叶缘有齿、叶互生 / 65
(4)叶缘有齿、叶对生或轮生 / 88
2 单叶、叶长条形 / 119
(1)叶互生 / 119
(2)叶对生和轮生 / 147
3 单叶、叶分裂 / 160
(1)羽状裂叶、叶互生 / 160
(2)羽状裂叶、叶对生 / 176
(3)掌状裂叶 / 182
(4)三裂叶 / 190
(5)其他形裂叶 / 201
4 复叶 / 212
(1)羽状复叶、小叶不裂 / 212
(2)三复叶、小叶不裂 / 232
(3)复叶、小叶裂 / 243
(二)无明显地上茎或茎生叶较小不明显 / 276
1 卵圆形单叶 / 276
2 条形叶 / 307
3 叶分裂 / 330
4 复叶 / 338
5 叶不明显 / 359
二、水中生植物 / 366
第二部分 藤蔓类植物
一、匍匐草本 / 380
(一)单叶 / 380
1 叶互生 / 380
2 叶对生和轮生 / 389
(二)复叶 / 404
二、草质藤本 / 412
(一)单叶 / 412
1 叶不分裂 / 412
(1)叶互生 / 412
(2)叶对生或轮生 / 426
2 叶分裂 / 439
(二)复叶 / 450
(三)叶不明显 / 455
三、木质藤本和攀援灌木 / 458
(一)单叶 / 458
1 叶缘整齐 / 458
(1)叶互生 / 458
(2)叶对生 / 471
2 叶缘有齿 / 480
3 叶分裂 / 485
(二)复叶 / 490
1 羽状复叶 / 490
2 三复叶和掌状复叶 / 499
第三部分 灌木和乔木
一、单叶、叶针形或条形 / 510
二、单叶、叶卵圆形 / 523
(一)叶缘整齐 / 523
1 叶互生 / 523
2 叶对生和轮生 / 563
(二)叶缘有齿 / 592
1 叶互生 / 592
2 叶对生 / 630
(三)叶分裂 / 644
三、复叶 / 662
(一)羽状复叶 / 662
1 奇数羽状复叶 / 662
2 偶数羽状复叶 / 693
(二)掌状复叶和三复叶 / 706
四、叶不明显 / 720
参考文献 / 725
索引 / 726

前言/序言

中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多,药用本草多达万种。如何能够在野外尽快地识别看到的植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是通过叶来识别药用植物,植物叶的形态变异度较小,且在生长期及枯萎期均存在,所以本书选择从植物叶的形态上入手进一步对植物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缩小识别范围,后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本书中每一种植物的特征性图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对植物进一步鉴别。这也是编者多年来野外识别植物的经验总结,这只是一种大体形态上的分类,没有严格按照植物学形态特征来分,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有效的缩小识别范围。有些植物叶的形态变化较大或者介于两种分类之间,编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分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姜科、禾本科、鸢尾科植物的叶子较宽,可以归为卵圆形,但姜科、禾本科、鸢尾科植物的总体特征明显,编者将他们大多数归入了条形叶中。本书药用植物文字部分分〔科属〕、〔识别〕、〔药用〕三个栏目。〔识别〕栏目下所叙及的植物分布地是仅限于中国而其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分布没有涉及,〔药用〕栏目下药物采集及用法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因为有些植物和药材具有毒性,所以编者不建议非专业人士私自采集和使用。由于编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会存在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2016年5月 
《草木拾遗:寻踪觅药的自然笔记》 这是一本关于自然观察与草药知识的随笔集,旨在带领读者重新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植物世界,并从中汲取古老智慧的精华。本书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图鉴或药典,而是以一位热爱自然、对草药充满好奇的探索者的视角,分享她在田野间、山林间、甚至街头巷尾与各种植物不期而遇的经历与感悟。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下的形态变化,记录了它们独特的生长习性,以及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从随处可见的野草,到生长在幽静山谷的灌木,再到古老传说中才有的奇异植物,本书将带你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 书中穿插着作者搜集和整理的民间草药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来自实验室的严谨考证,而是源于长辈的口传心授,民间医者的人生经验,以及古籍中零散的记载。作者尝试将这些珍贵的草药知识,以一种更加亲切、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分享古人如何利用自然的馈赠来调养身体、应对疾病。 本书的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自然的低语:植物的生命故事 初春的萌动: 记录早春时节,那些率先打破沉寂的生命。可能是路边倔强探出头的小草,也可能是枝头含苞待雏的野花。作者会细致描绘它们的初生姿态,以及它们如何积蓄力量,迎接阳光的洗礼。 夏日的繁盛: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绿意盎然。本书将描绘那些在阳光下肆意舒展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的枝条,以及它们如何为昆虫提供庇护,为大地带来生机。会讲述一些关于夏日野花的传说,以及它们在民间故事中的角色。 秋季的馈赠: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许多植物展现其成熟之美的时刻。本书将深入描绘秋季植物的色彩变化,从翠绿到金黄,再到深红。会分享一些关于秋季成熟果实和种子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为越冬做准备。 冬日的沉寂与坚韧: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植物也并非完全沉寂。本书会展现那些在冰雪中傲然挺立的草本,以及那些依然保持着生命力的灌木。会分享一些关于冬天植物的韧性,以及它们如何在严酷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智慧。 二、 草木的智慧:民间验方与生活应用 常见的“草药”: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植物,在民间却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本书将选取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野草,如蒲公英、车前草、艾草等,深入浅出地介绍它们在民间的一些传统用途。比如,蒲公英如何被用来清热解毒,车前草如何被用来利尿消肿,艾草又如何成为驱寒止痒的良伴。 山野的珍宝: 随着季节的深入,我们将一同探索山林间那些不为人熟知的草药。可能是生长在高山之巅的稀有植物,也可能是隐藏在密林深处的药用灌木。作者会分享一些关于这些“山野珍宝”的民间传说,以及它们在传统医学中的独特功效。 草药的采集与保存: 介绍一些关于如何辨识、采集以及初步处理草药的经验。强调尊重自然,适度采集,以及保存草药的基本方法,以期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药用价值。 生活中的“药方”: 分享一些将草药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比如,如何用简单的草药制作养生饮品,如何用天然植物来清洁和护理,以及一些简单的草药外敷或内服的经验。这些内容更侧重于生活情趣和简单的养生保健,而非专业的医疗指导。 三、 寻踪者的足迹:田野间的探索日志 观察的乐趣: 作者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如何在每一次的户外徒步中,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如何从一片叶子的脉络,一朵花的结构,一株草的形态,发现植物的独特之处。 意外的惊喜: 记录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经历,比如偶遇稀有的植物,与当地居民交流草药知识,或者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一株极具价值的草药。 人与自然的对话: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探索草药的同时,也感悟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草木拾遗:寻踪觅药的自然笔记》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邀请。邀请您放下城市的喧嚣,走出室内,去感受大自然最真实、最朴素的美丽。去倾听草木低语,去追寻古老的智慧,去重新连接我们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这是一次关于发现、学习和感悟的旅程,一次回归本源的自然漫步。本书希望籍此唤醒您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让您在未来的每一次行走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品味草木带来的独特韵味。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中医养生略有了解的普通市民,我一直对中草药充满了敬畏和好奇。总觉得那些深埋在古籍里的药方,背后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包装精美的中药饮片,至于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子,在野外是如何生长的,我一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与自然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与传统医学的联系。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观地认识那些传说中的药材,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形态特征,甚至能分辨出一些常见的、易于获取但又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的个人兴趣,更是希望能借此机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药食同源”的理念,学习如何更健康、更自然地生活,同时也能在遇到一些小病小痛时,多一份自然的选择。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草根智慧”充满兴趣,尤其是在中草药领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似乎越来越依赖现代医学,而忽略了那些世代相传的、源于自然的疗愈方法。这本书的 title “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将这700种中草药进行呈现的。我设想,它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植物图片和名称,更应该包含一些关键的识别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果实的形态,甚至生长环境的描述,这些细节对于在野外进行准确识别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本真正能够帮助我在户外,在路边,甚至在田埂上,都能“指点江山”,认出那些有用的草药。

评分

刚收到这本《7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速查图鉴》,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淡淡的纸张和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对户外探索和中医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封面设计朴实而又不失专业感,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承载的知识分量。我一直对大自然中那些不起眼的植物充满好奇,总觉得它们身上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尤其听说很多它们都是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宝贵药材,但苦于自己对植物的知识实在有限,每次进山或是路边看到一些形态奇特的草本植物,都只能望而兴叹,无法辨认,更别提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和一些随机翻到的页面来看,它的内容编排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图片清晰,文字介绍似乎也很详尽,我甚至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下次出门,能够带着它,像个寻宝者一样,在山野之间穿梭,辨认那些曾经只是模糊的绿色身影,并了解它们的神奇功效,那种感觉一定会非常棒。

评分

说实话,我是被这本书的“速查”和“图鉴”这两个词吸引的。平时工作忙,很难有时间去系统地学习植物学知识,但又时常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需要识别植物的场合,比如给家里的长辈看病,他们有时会提及一些路边的野草,说能治什么病,但我们年轻人听了也是一头雾水,只能尴尬地附和。这本图鉴的定位,正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的“速查”属性意味着在紧急或需要时,能够快速找到目标信息,而“图鉴”则强调了直观的视觉识别,这对于我这样更侧重实践和视觉记忆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试试它的实际效果了,希望它真的能像宣传的那样,做到快速、准确地识别,让我在面对各种植物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自信地给出判断,甚至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宝贝”。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野外识别”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种专业的图鉴会非常晦涩难懂,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普通人很难上手。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排版和一些示范性的条目后,我感到惊喜。它似乎并不只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而是考虑到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程度。那种“速查”的理念,也意味着它不会要求读者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清晰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去识别。我设想着,如果我带着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户外活动,我可以拿出这本书,大家一起寻找,一起辨认,这不仅能增加出行的乐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对身边的植物多一份认识和尊重。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易得性,让我看到了普及中草药知识的可能性。

评分

空闲之余增加点见识,不过很多不懂的

评分

图像非常好,纸张质量也很好。

评分

京东越来越垃圾了,网页都做不好了,不是卡就是错误。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给爸爸买的,买错了,也懒得退了

评分

图像非常好,纸张质量也很好。

评分

给爸爸买的,买错了,也懒得退了

评分

图像非常好,纸张质量也很好。

评分

初学者实用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