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

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邵广禄,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SDN
  • NFV
  • 未来网络
  • 电信运营商
  • 网络重构
  • 网络虚拟化
  • 云网络
  • 5G
  • 数字化转型
  • 网络架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70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564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 专家作者,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2. 条例清晰,内容深入。
3. 图文并茂,助于理解。
本书除了对SDN技术更加细致的介绍外,还对其他基础网络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产业现状和对产业链的影响,本书更加注重SDN与NFV的应用,根据运营商的现状和需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技术类好书。

内容简介

全书共15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基本原理的角度,重点阐述了SDN/NFV技术的基本概念、标准现状、关键技术和产业现状;第二部分从应用的角度,从数据网、接入网、传送网、IP RAN、核心网、数据中心和安全七个方面讲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SDN/NFV在相应场景下的应用和部署方案;第三部分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SDN/NFV对ICT产业的影响以及未来运营商的对应策略,并对中国联通Cube-Net理念进行深入剖析。

作者简介

王光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规划设计处处长,多年从事网络的规划及新技术的研究,在此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录

内容简介 2
序 3
前言 5
目 录 7
第一部分:原理篇 13
1 引言 14
本章参考文献 16
2 标准组织 16
2.1 ONF 17
2.2 ODL 24
2.3 ETSI 28
2.4 IETF 31
2.5 ITU-T 38
2.6 3GPP 42
2.7 BBF 45
2.8 CCSA 47
2.9 ONOS 48
本章参考文献 51
3 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 53
3.1 SDN架构技术 53
3.1.1 SDN架构总览 53
3.1.2 基础设备层 54
3.1.3 控制层 56
3.1.4 协同平台与应用层 60
3.1.5 SDN的整体架构及协议、接口问题 62
3.1.6 SDN的硬件问题 64
3.1.7 SDN与其它技术的协调发展问题 65
3.1.8 网络平滑演进的问题 66
3.2 OpenFlow关键技术 67
3.2.1 OpenFlow原理 67
3.2.2 Openvswitch 69
3.2.3 NOS网络操作系统 71
3.3 NFV关键技术 73
3.3.1 概念定义 73
3.3.2 价值分析 73
3.3.3 应用场景 74
3.3.4 架构 75
3.3.5 概念模块与接口 78
3.3.6 关键技术 81
3.3.7 SDN与NFV的关系 84
本章参考文献 86
4 产业现状及对产业链的影响 86
4.1 SDN产业研究概况 87
4.1.1 通信设备商研究情况 87
4.1.2 IT及新兴设备厂商研究情况 91
4.1.3 芯片厂商研究情况 93
4.1.4 传统运营商研究情况 94
4.1.5 ICP研究情况 95
4.1.6 小结 96
4.2 SDN对产业链的影响评估 96
4.2.1 SDN对网络运营商的影响 96
4.2.2 SDN对ICP的影响 97
4.2.3 SDN对传统通信设备商的影响 97
4.2.4 SDN对IT厂商的影响 98
4.2.5 产业格局的变化 98
4.2.6 小结 98
4.3 NFV产业研究概况 99
4.3.1 通信设备商的研究情况 99
4.3.2 IT及软件厂商研究情况 103
4.3.3 传统运营商研究情况 105
4.3.4 小结 111
4.4 NFV对产业链影响评估 111
4.4.1 NFV对通信设备商的影响 111
4.4.2 NFV对IT及软件厂商的影响 111
4.4.3 NFV对网络运营商的影响 112
4.4.4 小结 112
本章参考文献 112
第二部分:应用篇 115
1 引言 116
1.1 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介绍 116
1.2 数据网 117
1.3 有线接入网 117
1.4 传送网 118
1.5 IP RAN网络 118
1.6 核心网 119
1.7 数据中心 119
1.8 安全 120
本章参考文献 120
2 数据网 121
2.1 数据网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2.1.1 数据网介绍 121
2.1.2 数据网的发展趋势 123
2.2 数据网存在的问题 123
2.2.1 数据网扩容频繁的问题 123
2.2.2 城域网的边缘层 124
2.3 场景需求和解决方案 124
2.3.1 IP骨干网 124
2.3.2 城域网智能化边缘 130
2.4 厂商设备支持情况 134
2.4.1 设备厂商一:华为 134
2.4.2 设备厂商二:思科 136
2.4.3 设备厂商三:贝尔 138
2.4.5 设备厂商四:中兴 138
2.5 总结和期望 140
2.5.1 基于SDN/NFV的数据网目标架构 140
2.5.2 基于SDN/NFV的数据网展望 142
本章参考文献 142
3 接入网 143
3.1 接入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44
3.1.1 接入网现状 144
3.1.2 接入网发展趋势 145
3.1.3 接入网虚拟化的研究进展 147
3.2 接入网虚拟化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148
3.2.1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技术与方案 148
3.2.2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部署策略 155
3.2.3 语音功能虚拟化的技术与方案 160
3.2.4 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的部署案例 162
3.3 接入网虚拟化对网络结构和业务承载的影响 165
3.3.1 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165
3.3.2 对网络流量流向的影响 166
3.3.3 对业务流程的影响 167
3.3.4 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167
3.3.5 对业务部署的影响 167
3.3.6 对IPv6的影响 168
本章参考文献 169
4 传送网 170
4.1 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0
4.1.1 传送网网络现状 170
4.1.2 传送网存在的问题 171
4.2 光传送网中SDN技术的发展现状 172
4.2.1 软件定义可编程的光传送技术(传送平面) 172
4.2.2 软件定义智能化的传输控制技术(控制平面) 175
4.3 软件定义光传送网国内外标准现状 178
4.4 传送网虚拟化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180
4.4.1 基于SDN的IP与光资源协同 180
4.4.2 基于SDN的IP与光协同的具体架构 181
4.4.3 IP和光协同的研究场景-OTN和IP RAN融合场景 188
4.5 本章小结 190
本章参考文献 191
5 IP RAN 192
5.1 IP RAN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2
5.1.1 IP RAN网络现状 192
5.1.2 IP RAN存在的问题 193
5.2 基于SDN的IP RAN网络技术 195
5.2.1 基于SDN的IP RAN技术特征 195
5.2.2 网络参考架构 195
5.3 基于SDN的IP RAN组网模型 197
5.3.1 IP RAN网络接入SDN化 198
5.3.2 IP RAN网络全网SDN化 199
5.3.3 SDN控制器层级结构 200
本章参考文献 202
6 核心网 203
6.1 核心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203
6.2 基于SDN/NFV的核心网演进 204
6.2.1 需求与场景 204
6.2.2 关键技术 206
6.2.3 面临挑战 209
6.3 基于控制转发分离的分组域网关 211
6.3.1 需求与场景 211
6.3.2 关键技术与方案 212
6.3.3 面临挑战 213
6.4 基于SDN的Gi-LAN Service Chaining 214
6.4.1 需求与场景 215
6.4.2 Service Chaining关键技术 217
6.4.3 Service Chaining挑战 222
6.5 核心网行业进展 224
6.5.1 设备商情况 224
6.5.2 运营商情况 231
6.6 基于SDN/NFV的未来核心网架构展望 233
本章参考文献 235
7 数据中心 236
7.1 IDC的发展趋势 236
7.1.1 市场发展趋势 236
7.1.2 业务发展趋势 238
7.1.3 IDC的技术发展趋势 239
7.2 现有数据中心组网现状及问题 241
7.3 基于SDN的IDC解决方案 245
7.3.1 数据中心单站点(DCF)SDN组网方案 245
7.3.2 基于SDN的DCI网络流量疏导方案 253
7.3.3 传统IDC的SDN演进方案 257
本章参考文献 260
8 安全 261
8.1 概述 261
8.2 SDN可提供的安全服务能力 262
8.2.1 出色的流量控制能力 263
8.2.2 强大的网络控制能力 264
8.2.3 灵活的IP防御能力 264
8.2.4 便捷的网络溯源能力 265
8.3 SDN网络安全威胁 266
8.3.1 SDN控制器面临巨大挑战 266
8.3.2 网络接口面临潜在安全威胁 267
8.3.3 策略下发和执行面临潜在冲突 269
8.3.4 突发意外事件 269
8.4 SDN安全防护策略 270
8.4.1 制定组网部署安全方案 270
8.4.2 有针对性地设立安全威胁防护机制 271
8.4.3 应急恢复机制 273
8.5 SDN安全未来研究方向 273
本章参考文献 275
第三部分:展望篇 277
1 ICT产业的融合与变革 278
1.1 智能化家庭 278
1.2 车联网 278
1.3 融合通信 279
1.4 移动通信与大数据 280
1.4.1 海量数据 280
1.4.2 业务类型演进 281
1.4.3 数据多样化 281
1.4.4 数据的空-时域大动态变化 282
1.5 产业互联网 283
1.6 SDN/NFV对ICT产业的重大影响 285
本章参考文献 286
2 未来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288
2.1 SDN/NFV对电信运营商的实现意义 288
2.1.1 网络应对策略 289
2.1.2 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策略 290
2.2 海外运营商基于SDN/NFV的发展战略 292
2.2.1 AT&T; Domain 2.0计划 292
2.2.2 Verizon N2GN战略 295
本章参考文献 296
3 中国联通CUBE-Net理念解析 297
3.1 CUBE-Net 2.0架构理念 298
3.1.1 泛在超宽带是基础 298
3.1.2 弹性网络是目标 299
3.1.3 云网协同是手段 299
3.2 CUBE-Net 2.0 关键特征 300
3.2.1 一项原则:网络服务能力领先与总体效能最优 300
3.2.2 两个中心:云端双服务中心的网络格局 301
3.2.3 三维解耦:实现弹性灵活的网络服务 302
3.2.4 四类集约: 打造高效经济的网络基础 304
3.3 CUBE-Net 2.0展望 308
本章参考文献 309
沉浮于数据洪流:网络演进的驱动力与未来图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和消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席卷而来,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在这股汹涌的数据洪流之中,网络作为承载信息、连接万物的基石,其演进的步伐从未停歇。从最初简单的点对点通信,到如今复杂多元的IP网络,再到面向未来的智能化、软件化架构,网络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技术上的突破、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巨大推动。 网络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内在驱动力和外部需求共同塑造的复杂过程。核心驱动力之一便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从万兆以太网到当前的100G、400G乃至TB级速率,带宽的指数级增长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海量信息的高效流通成为可能。同时,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为网络智能化、自动化奠定了硬件基础。摩尔定律的持续生效,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分布式计算模式的兴起,使得网络不再仅仅是“管道”,而是具备了部分“大脑”的功能。 另一方面,应用场景的不断演变是推动网络变革的强大外部动力。早期,电话、电报满足了基础通信需求。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即时通讯等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在线视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网络的时延、带宽、连接数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如今,我们正站在新一轮变革的潮头:物联网(IoT)的广泛部署,将数以亿计的设备连接到网络,产生海量的小数据;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为网络带来了智能化运维和优化的可能;5G通信的广泛应用,不仅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更是为自动驾驶、远程医疗、VR/AR等新兴应用打开了大门。这些新兴应用场景对网络的灵活性、可编程性、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网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这些挑战与机遇,传统的网络架构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僵化的硬件设备、复杂的配置流程、低下的资源利用率、难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都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电信运营商领域,其网络承载着国家通信命脉,需要支撑多样化的业务,并不断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的压力。传统的、基于专用硬件的、集中式管理的网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网络架构进行根本性重塑的呼声日益高涨。重塑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灵活、智能、开放、高效的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撑未来的数字化社会。这个重塑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将网络视为一个可编程的、软件定义的资源池,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地进行配置、管理和优化。 这种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分离控制与转发。传统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将控制功能(如路由决策、转发策略)和数据转发功能集成在同一硬件设备中。这种紧耦合的设计,使得网络的灵活性大打折扣。如果想要修改网络的行为,往往需要逐一升级或重新配置大量的硬件设备,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将控制功能从硬件中抽离出来,集中到一个中央控制器中,而将数据转发功能保留在硬件设备上,就为网络的重塑提供了可能。这种分离使得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下发更加集中和灵活,可以通过软件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敏捷性。 同时,网络功能的虚拟化也是这场重塑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许多网络功能,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VPN网关等,都需要部署在专用的硬件设备上。这些专用硬件成本高昂,部署周期长,而且难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弹性伸缩。通过将这些网络功能抽象成软件,并在通用计算平台上运行,就可以实现网络功能的虚拟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普通的服务器和虚拟机来替代昂贵的专用硬件,大大降低了部署成本和运维复杂度。这种虚拟化也使得网络功能的部署和管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地创建、删除、扩展或缩减网络功能实例,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和高效利用。 此外,对网络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监控,并引入智能化的决策能力,也是重塑的关键。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人肉”运维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需要更先进的管理和监控工具,能够实时掌握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更进一步,我们希望网络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愈”能力,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自动进行诊断和修复。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赋能。通过对海量网络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网络的运行规律,预测潜在的故障,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甚至实现网络的自主运行。 重塑未来的网络,其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能够主动适应、智能决策、并为各种应用提供最佳服务保障的网络。它需要能够快速地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支持从海量物联网设备到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各种连接场景,同时还要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这需要跨越硬件、软件、协议、架构等多个层面进行协同创新,并需要电信运营商、设备商、软件开发商、应用提供商等生态系统中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 这场关于网络未来的重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它关乎着我们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数据,如何更顺畅地连接万物,如何更智能地驱动社会发展。理解这一演进的驱动力,洞察其核心变革方向,对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至关重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科技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关注着通信领域的变化。《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想要深入了解电信行业前沿动态的需求。它以“重构未来网络”为核心,清晰地阐释了SDN和NFV这两项关键技术如何为网络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电信运营商”角色的聚焦,这让我明白,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落地到实际的运营体系中,而运营商正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书中描绘的“愿景”部分,让我看到了运营商们对未来智能、高效、敏捷网络的期许,以及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所规划的战略方向。而“实践”的章节,则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展现了他们在引入新技术、优化网络架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既具有前瞻性,又不失指导意义,让我对未来通信网络的演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电信运营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身边的网络变化只是用户体验层面的升级,比如网速更快了、信号更好了。但《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这本书,却把我带入了一个更深层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电信网络背后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书名中的“SDN/NFV”听起来很专业,但作者用一种引导性的方式,让我逐渐理解了这些技术是如何让原本固若金汤的网络变得像软件一样灵活可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聚焦了“电信运营商”,阐述了他们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的“愿景”和“实践”。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运营商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如何为未来的物联网、5G甚至6G打下基础。书中对“实践”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他们为实现这些宏伟愿景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权衡。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是一部关于行业转型和战略布局的生动案例,让我对电信行业以及我每天都在使用的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对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本书的名字《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传递出一种“重塑”的力量,暗示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正在发生。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SDN和NFV概念的清晰阐述所吸引。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作者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让我理解了这两个技术如何打破了传统网络僵化的结构,赋予了网络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本并没有止步于技术理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电信运营商这个关键角色。通过探讨他们的“愿景”,我看到了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边界的思考;而“实践”的章节,则让我看到了他们将这些愿景落地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这种从技术驱动到行业应用的视角切换,让我对电信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网络的形态产生了更多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听起来很技术化,但实际上它打开了我对未来网络世界的新认知。我一直觉得电信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存在,但平时接触到的只是表层用户体验。然而,这本书通过“SDN/NFV重构未来网络”这样一个宏大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这个庞大机器背后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被不断革新和优化的。它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概念讲解,而是深入到“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这个层面,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些技术变革对于支撑我们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如此重要。我之前对网络拥堵、数据传输效率等问题虽有感知,但从未想过会有如此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通信服务,无论是超高清视频、云游戏,还是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大规模应用,都离不开这样底层架构的重塑。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智能、更灵活、更具成本效益的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而这背后是电信运营商们为了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而进行的深思熟虑和艰辛实践。这种从技术到商业战略的结合,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全新的敬畏感。

评分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革新的书,更是一部关于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观察报告。我一直对电信运营商这个传统而又至关重要的行业抱有好奇,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保持生命力的。而《SDN/NFV重构未来网络 电信运营商愿景与实践》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窥探的欲望。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晦涩的技术细节,而是巧妙地将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这些看似高冷的术语,转化为电信运营商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应对策略。我能感受到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这些技术如何帮助运营商摆脱传统硬件绑定的束缚,实现网络资源的弹性伸缩和高效利用。书中对于“愿景”的描绘,让我看到了电信运营商对未来数字化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宏大蓝图;而“实践”的部分,则让我窥见了他们在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整本书既有前瞻性,又不失真实感,读起来引人入胜,仿佛亲历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网络重构。

评分

还行吧,但是感觉稍微有点贵了,书比较薄,序和引言占了太大部分了

评分

很好,非常的不错。京东物流也跟给力。

评分

很好,很不错,很喜欢,再次购买

评分

给实验室买书,一次买了好多,都很好

评分

这本书是回购的,写的很好,对初学者理解NSX非常有帮助

评分

书籍很好,价格实惠,值得购买。。

评分

东西不错,已经收到。正在使用,满意。

评分

书香味很正,希望值得一看。

评分

挺有帮助的,学到了不少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