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第三版)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大群 著
图书标签:
  • 污水处理
  • 机械设备
  • 设计
  • 应用
  • 环境工程
  • 给排水工程
  • 第三版
  • 工业设备
  • 水处理技术
  • 工程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7251
版次:3
商品编码:120060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4
字数:5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给排水技术人员、污水处理建设与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工业设备工作者和企业制造商学习参考。
此次编写重点集中在:污泥处理处置的新型设备;新型鼓风机、除臭及消毒设备;专用设备中增添新型曝气搅拌及膜处理设备;对污泥干化处理设备的分类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热干化、太阳能干化、生物干化及其他干化处理的四大类别,又将热干化分为带式、桨叶式及筒式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列出26种不同污泥干化设备;增加了高干度压滤机、双曲面搅拌机、纳滤膜装置、磁悬浮鼓风机等众多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

内容简介

本书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总共为13章。其中专用设备10章,分别为污水处理厂设备概述、拦污设备、排砂与排泥设备、曝气设备与搅拌设备、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投药设备与消毒设备、膜处理设备、SBR工艺的滗水器设备、污泥处置设备及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设备;通用设备3章,分别为水泵、闸门及风机。
本书可供给排水技术人员、污水处理建设与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工业设备工作者和企业制造商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张大群,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68至1975在一机部沈阳通用研究所任技术员;1975年至2000年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院总工;2005至今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1996年被授予天津授衔科技专家(污水处理);2000年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授予天津市政府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专 用 设 备
第1章污水处理厂设备概述2
1.1活性污泥法2
1.1.1传统法及其变法工艺对应设备2
1.1.2SBR工艺对应设备4
1.1.3氧化沟工艺对应设备6
1.1.4稳定塘工艺对应设备8
1.1.5MBR工艺对应设备9
1.2生物膜法11
1.2.1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应设备11
1.2.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应设备13
1.2.3生物转盘工艺对应设备15
1.2.4高负荷生物滤池工艺对应设备17
第2章拦污设备19
2.1格栅除污机19
2.1.1回转式格栅除污机19
2.1.2阶梯式格栅除污机24
2.1.3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27
2.1.4转鼓式格栅除污机28
2.1.5弧形格栅33
2.1.6SGY移动式格栅除污机34
2.1.7抓斗式移动格栅除污机35
2.1.8SMB-Ⅰ旋转超细格栅机37
2.2旋转滤网39
2.2.1ZSB型转刷网箅式清污机39
2.2.2旋转滤网39
2.2.3水力筛网过滤机48
2.2.4螺旋压榨机49
第3章排砂与排泥设备52
3.1除砂设备52
3.1.1旋流沉砂设备52
3.1.2砂水分离器56
3.1.3行车泵式吸砂机58
3.1.4链板链条式刮输砂机59
3.1.5链斗式刮输砂机63
3.1.6行车提板式刮砂机64
3.2排泥机械65
3.2.1中心传动刮泥机(垂架式、悬挂式)65
3.2.2周边传动刮泥机66
3.2.3中心传动扫角式刮泥机70
3.2.4行车式刮泥机(抬耙式刮泥撇渣机)70
3.2.5链板式刮泥机72
3.2.6中心传动吸泥机75
3.2.7周边传动吸泥机78
3.2.8行车式吸泥机81
第4章曝气设备与搅拌设备84
4.1曝气设备84
4.1.1盘式曝气器84
4.1.2球型曝气器86
4.1.3管式微孔曝气器86
4.1.4管式盘式一体曝气器88
4.1.5转刷曝气机89
4.1.6转碟(盘)曝气机91
4.1.7泵型叶轮表面曝气机92
4.1.8倒伞形叶轮表面曝气机92
4.1.9自吸式射流曝气机93
4.1.10供气式潜水鼓风式曝气机94
4.1.11自吸式螺旋曝气机95
4.2搅拌设备96
4.2.1潜水搅拌机96
4.2.2平叶桨式搅拌机98
4.2.3推进式搅拌机100
4.2.4立轴式机械混合搅拌机101
4.2.5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机102
4.2.6反应搅拌设备102
4.2.7双曲面搅拌机106
第5章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108
5.1污泥浓缩108
5.1.1带式浓缩机108
5.1.2转筒式浓缩机109
5.1.3离心浓缩机113
5.1.4重力浓缩池浓缩机113
5.1.5浮选浓缩池撇渣机115
5.2污泥脱水机115
5.2.1带式压滤机116
5.2.2板框压滤机117
5.2.3离心脱水机123
5.2.4回转式脱水机129
5.2.5GP型转鼓真空过滤机132
5.2.6ELOSYS电渗透污泥脱水机134
5.2.7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135
第6章投药设备与消毒设备139
6.1投药设备139
6.1.1加药装置139
6.1.2干粉投加机140
6.2消毒设备141
6.2.1加氯消毒设备141
6.2.2二氧化氯发生器143
6.2.3TCL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146
6.2.4臭氧发生器147
6.2.5紫外线消毒设备149
第7章膜处理设备161
7.1微滤装置161
7.1.1MT系列中空纤维微滤膜161
7.1.2UNS-620A系列浸没式微滤膜162
7.1.3E系列微滤膜163
7.2超滤装置163
7.2.1中空超滤膜组件163
7.2.2卷式超滤膜元件171
7.3纳滤装置172
7.3.1陶氏NF270-400纳滤膜172
7.3.2陶氏NF90-400纳滤膜173
7.4反渗透水处理装置174
7.4.1陶氏反渗透膜174
7.4.2科氏反渗透膜175
7.4.3海德能反渗透膜177
7.4.4东丽反渗透膜178
7.4.5GE反渗透膜179
7.5电渗析181
7.5.1DX系列电渗析器181
7.5.2DSX系列电渗析器181
第8章SBR工艺的滗水器设备183
8.1机械式滗水器183
8.1.1XB型旋转滗水器183
8.1.2XPS型旋转式滗水器184
8.2自力(浮动)式滗水器185
8.3虹吸式滗水器186
8.4柔性管式滗水器187
8.5堰槽套筒式滗水器189
第9章污泥处置设备190
9.1污泥处置概述190
9.1.1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190
9.1.2污泥处置的一般处理工艺190
9.2污泥干化处理工艺与设备191
9.2.1污泥干化处理工艺概述191
9.2.2污泥热干化处理设备191
9.2.3污泥太阳能干化处理设备211
9.2.4污泥生物干化处理设备214
9.2.5其他干化设备220
9.3污泥处置的焚烧工艺与设备223
9.3.1污泥焚烧工艺概述225
9.3.2污泥焚烧的主要设备225
第10章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设备229
10.1诺氏废水高级氧化系统及设备229
10.2热泵230
10.2.1FUERDA系列污水源热泵机组230
10.2.2LTMLR系列污水源热泵机组231
10.2.3XYWH系列专用污水管壳式换热器232
10.3除臭装置233
10.3.1洗涤塔233
10.3.2生物过滤除臭装置235
10.3.3Gelor-L系列专业异味净化装置236
10.3.4全过程除臭237
10.3.5离子除臭238
10.3.6光微波除臭239
10.4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40
10.4.1WSZ系列一体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240
10.4.2MBR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243
10.4.3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44
10.4.4DAT-IAT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245
10.4.5DAT-IAT工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246
10.5沼气系统工艺描述248
10.6沼气系统主要设备249
10.6.1沼气储气柜249
10.6.2沼气脱硫净化装置250
10.6.3沼气发电机组250
10.6.4立式、卧式沼气锅炉252
10.6.5沼气火炬254

第2篇通 用 设 备
第11章水泵256
11.1潜水离心排污泵256
11.2潜水轴流泵258
11.2.1QZ系列潜水轴流泵及QH系列潜水混流泵258
11.2.2QZ型轴流式潜水电泵262
11.3潜水切割泵265
11.3.1WQD系列潜水切割泵265
11.3.2WQG系列潜水切割泵266
11.4单螺杆泵268
11.4.1EH型单螺杆泵268
11.4.2奈莫NEMO单螺杆泵271
11.5转子泵271
11.6耐腐蚀泵273
11.6.1FSB型氟塑料离心泵273
11.6.2塑料管道离心泵274
11.7隔膜泵275
11.8计量泵276
11.9长轴泵279
第12章阀门285
12.1闸阀285
12.1.1Z73Y型刀型闸阀285
12.1.2SZ45T型铁制地下闸阀286
12.2对夹式蝶阀287
12.2.1A型对夹式蝶阀287
12.2.2LT型对夹式蝶阀289
12.2.3A型、LT型对夹式蝶阀可选驱动装置290
12.3偏心法兰蝶阀292
12.4止回阀294
12.4.1HH44X型微阻缓闭消声止回阀294
12.4.2鸭嘴式橡胶止回阀295
12.5排气阀296
12.6浆液阀297
12.7球阀298
12.8排泥阀299
12.9可调节堰(闸)300
12.10闸门302
12.10.1ZMQY 型铸铁闸门302
12.10.2PZM型不锈钢闸门304
12.11电动装置305
第13章风机308
13.1罗茨鼓风机308
13.2离心式鼓风机310
13.2.1“磁谷”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310
13.2.2琵乐磁悬浮鼓风机313
13.2.3空气悬浮鼓风机314
13.2.4GM型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315
13.2.5D型多级离心鼓风机317
13.3离心通风机319
13.3.14-72型离心通风机319
13.3.2B4-72型离心通风机321
13.3.34-68型系列离心通风机322
13.3.4HF-TH型系列离心通风机322
13.3.5T4-72型系列离心通风机323

参考文献324

前言/序言

前言
目前国家正在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利于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而在环境治理上,污水处理特别是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工艺与设备得到迅猛的发展,新型污水、污泥处理和处置设备的应用日趋广泛。
新型污水、污泥处理和处置设备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环境化及现代化,这是污水处理装备和国际接轨的要求,也是我国城镇水处理设备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体现在以设备生产者、使用者、维护者为中心;体现出人的技能、知识和尊严;体现在设备自身的低碳、节能、环保;体现在设备的设计理念、材料选用、功率效率、操作运转、自控水平、产品标准、使用寿命等多个方面。
在污水处理设备中,过去一直沿用的传统“老六套”专用设备,包括拦污设备、除砂设备、排泥设备、脱水设备、加药设备、搅拌设备,以及传统的“老三套”通用设备,包括水泵、风机、阀门。近几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备研发的重点放在“新六套”水处理设备上,包括污泥后处置设备、除臭设备、新型消毒设备、再生水利用设备、新工艺配套与节能设备、部分传统通用设备的改进提高,这“新六套”水处理设备概括来说,就是特种水处理的专用设备和新型水处理的通用设备。
此次编写重点集中在:污泥处理处置的新型设备;新型鼓风机、除臭及消毒设备;专用设备中增添新型曝气搅拌及膜处理设备;对污泥干化处理设备的分类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热干化、太阳能干化、生物干化及其他干化处理的四大类别,又将热干化分为带式、桨叶式及筒式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列出26种不同污泥干化设备;增加了高干度压滤机、双曲面搅拌机、纳滤膜装置、磁悬浮鼓风机等众多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
参与本书编著工作的还有刘瑶、姜亦增、王立彤、郭淑琴、张竑、梁伟等。由于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新型设备和污泥处理处置设备发展很快,有些型式的设备未能进行介绍,书中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大群
2016年5月


版前言
我国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走向完善,已形成水工业设备学科,在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应用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通过借、贷款项目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引进了不同国别的一批新型污水处理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功能齐全、运行可靠,符合新工艺的开发,满足高新工艺水准的要求,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条件,这无疑对我国污水处理设备的研制和开发有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的水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需要大批多种类型的功能齐全、运行可靠的高效设备,同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要节约资金,因此,研制国产高水平、低造价的污水处理设备是当务之急。这是国内水工业工作者和设备制造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我国生产的污水处理机械设备在设计理论、材料选用、使用操作、自控水平、使用寿命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设备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提高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水平,关键是要提高国内生产的污水处理通用和专用机械设备的水平,特别是提高专用机械的水平。
针对上述状况,本书以共11章的内容对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分类及对多种国产和部分国外设备的使用性能、技术参数、安装尺寸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厂得到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例如中心传动刮泥机(周进周出)、SBR工艺的滗水设备、单级高速离心风机、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离心浓缩脱水一体机、膜处理设备、污泥干燥和焚烧设备等也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希望这些内容对给水排水技术人员、污水处理建设与管理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水工业设备工作者和企业制造商在研究、设计、使用污水处理机械设备方面有所帮助,共同促进我国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发展和提高,以提高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本书编者都是在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从事给水排水和水工业设备多年的技术人员。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分别为国家水工业学会机械委员会和天津市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与主任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曾完成国内数十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设备配置,也完成了国外毛里塔尼亚、孟加拉等国污水处理厂设计及设备配置,主编了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的7项国家标准,指导了我国水处理行业设备的设计、制造与使用,是我国污水处理设备学科的重点技术牵头单位。
参加本书相关章节编著的还有赵丽君、王秀朵、张述、王哲勇、孙玉玲、邢鹰、梁力、张蓁、范淑平、邓胜琳等。
由于本书编写时间较短、污水处理设备发展速度很快,对部分种类或型式的设备未能介绍,书中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大群
2003年5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版自2003年出版后,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应用状况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改善,污水处理厂已遍布城市、乡村,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我国的污水处理设备与国外的差距大于污水处理工艺与国外的差距,污水专用设备的理论研究、制造与国外的差距又大于污水处理通用设备与国外的差距,要提高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污水处理的装备水平,特别是要提高污水处理专用机械设备的水平,这是我国水处理工业产业的当务之急。
新型水处理设备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环境化、现代化。这是代表水处理行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志,也是我国城镇水处理设备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性化体现在以设备生产者、使用者、维护者为中心,要舒适、便捷、宽敞、安全,要减少或根除繁杂、狭窄、污染、危险,要充分体现人的技能、知识和尊严;环境化体现在设备自身的低碳、节能、环保功能,也体现在设备运行中对脱臭、噪声、综合利用、温差、消毒、振动、高速运转等的控制和安全防范上;现代化体现在设备的设计理念、材料选用、功率效率、操作运转、自控水平、产品标准、使用寿命等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水处理设备逐步达到成套化、集成化、系列化、标准化。
在水处理设备中,过去一直沿用传统“老六套”专用设备,包括拦污设备、除砂设备、排泥设备、脱水设备、加药设备、搅拌设备,以及传统的“老三套”通用设备,包括水泵、风机、阀门。在原基础上提高和不断改进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近10年来急需研发的“新六套”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泥后处置设备、除臭设备、新型消毒设备、再生水利用设备、新工艺配套与节能设备、部分传统通用设备的改进提高,这“新六套”水处理设备概括来说,就是特种水处理的专用设备和新型水处理的通用设备,这是近几年我国城镇水处理设备研发的重点。
依据上述思路和理念,本书在研发、收集各类新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基础上,对节能环保设备、新工艺要求的设备、污泥后处置设备等特殊需求的设备做了大量更新,反映出新的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如拦污设备从8种增至23种;污泥处理、处置设备从11种增至35种;用于水回用的膜处理设备从11种增至26种;增加一章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设备,增加设备29种,而相应较成熟的通用机械设备却由49种减至35种。
本书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总共为13章。其中专用设备10章,分别为污水处理厂设备概述、拦污设备、排砂与排泥设备、曝气设备与搅拌设备、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投药设备与消毒设备、膜处理设备、SBR工艺的滗水器设备、污泥处置设备及节能环保的新型水处理设备;通用设备3章,分别为水泵、阀门及风机。
本书编者都是在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从事给排水和水工业设备多年的技术人员。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分别为国家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天津市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和挂靠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曾完成国内数十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设备配置,也完成了国外毛里塔尼亚、孟加拉、安哥拉等国污水处理厂设备配置及设计,主编了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的12项国家行业标准,很好地指导了我国水处理行业设备的设计、制造与使用,是我国污水处理设备学科的重点技术牵头单位。
负责本书各章节编著的有张大群、孙济发、王哲勇、金宏、姜亦增、张蓁。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张述、王立彤、曹井国、刘瑶、梁伟、孙玉玲、邢鹰、焦云玲、李杨、陈迪海等。
由于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新型设备发展很快,对部分种类或型式的设备未能全面介绍,书中尚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大群
2012年7月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现代环境工程技术与实践》的图书简介,此书内容与您提到的《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设计与应用(第三版)》没有重叠。 --- 《现代环境工程技术与实践》 图书简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环境工程新视野 本书深入探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现代环境工程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在气候变化加剧、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传统环境治理模式正面临深刻变革。本书首先阐述了环境工程在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源头削减、过程强化、末端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详细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复杂环境问题,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新兴污染物(如微塑料和药物残留)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书中不仅回顾了经典的环境科学理论,更聚焦于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可持续的工程实践。特别是对“生态足迹”和“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导工程师在项目初期就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平衡。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控制与空气质量管理 本部分聚焦于当前最受关注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并超越了传统的烟气脱硫脱硝范畴。 2.1 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 针对超低排放标准下的工业烟气处理,本书详细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技术的优化运行策略,以及在不同负荷下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的机制。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控制,我们系统梳理了吸附浓缩、催化燃烧(RTO/RCO)及冷凝回收等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特别关注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氧化等新型非热力学氧化技术在处理低浓度、高组分复杂VOCs废气中的工程化潜力。 2.2 城市空气质量模拟与预测 环境工程不再是单纯的末端处理,而是需要前瞻性的管理。本书引入了先进的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如 CMAQ, WRF-Chem)在区域空气质量预测中的应用,探讨了气象条件、边界层结构与污染物扩散的耦合关系。内容涵盖了排放清单的建立、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如激光雷达、无人机监测)进行模型校正,以支持临近预报和应急响应。 第三部分:水资源循环利用与非常规水源开发 本章跳脱出传统水处理的概念,着眼于水资源的系统化管理与深度净化利用。 3.1 新兴污染物(CECs)的截除与降解 针对传统工艺难以去除的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个人护理品等新兴污染物,本书系统介绍了臭氧氧化、高级氧化技术(AOPs,如 $ ext{UV/} ext{H}_2 ext{O}_2$、Fenton类反应)的反应机理、投加量优化及副产物控制。此外,对膜生物反应器(MBR)与膜接触氧化技术(MCO)在去除微污染物方面的优势与膜污染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 3.2 海水淡化与苦咸水处理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非常规水源利用成为关键。本书详尽分析了反渗透(RO)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能耗优化路径,包括能量回收装置(ERD)的选择与效率评估。同时,对正渗透(FO)技术在脱盐和废水零排放(ZLD)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膜污染机制及其抗污策略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第四部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 本部分侧重于从“废物处理”向“资源回收”的思维转变,特别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 4.1 垃圾热解与气化技术 针对厨余垃圾和混合固废,本书深入研究了低温热解和快速气化技术。详细解析了不同气化剂(蒸汽、空气、纯氧)对合成气(Syngas)产率和组分的影响,以及焦油的深度净化方法,以确保合成气能够有效用于发电或生产化学品。对比分析了流化床、固定床和气流床反应器的工程特性与适用条件。 4.2 建筑垃圾(C&D)的精细化分选与再利用 建筑垃圾的处理是城市减量化的重要一环。本书提出了基于智能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的自动分选系统设计,以实现对混凝土、砖块、木材、金属和塑料的高效分离。针对再生骨料的性能提升,探讨了活性炭、粉煤灰等添加剂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制,以及再生骨料的脱附处理技术。 第五部分:环境风险评估与工程安全管理 现代环境工程项目必须将风险管理置于首位。本章关注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深化与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5.1 环境风险矩阵与应急预案编制 系统介绍了基于情景分析的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对突发性污染物泄漏、设备失效等事件的概率分析与后果评估。内容涵盖了风险源识别、风险矩阵构建,以及针对重点环节(如危化品储存、压力容器操作)的专项安全操作规程(SOP)的制定与演练机制。 5.2 工程数字化与环境监测网络 本书最后展望了环境工程的数字化未来。介绍了利用物联网(IoT)、云计算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环境监测预警网络。阐述了传感器技术(如光谱分析、电化学传感器)在实时、在线、远程监测中的部署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环境设施运行状态的预测性维护和优化调度,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同时也是工程设计院、环保咨询公司、环境设施运营管理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对污水处理行业充满好奇但又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入门窗口。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过于晦涩难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设备概念讲起,比如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阀门,它们在管道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及不同材质的管道如何影响流体输送的效率和成本。然后,它逐渐深入到一些更复杂的机械系统,比如污泥浓缩池的搅拌设备,书中对不同搅拌器的类型、转速、功率消耗以及对污泥混合效果的影响都做了清晰的解释,并且还会结合实际的设备图纸进行分析,这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还对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噪音、振动、腐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种关注细节、贴近实际的风格,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感到枯燥,反而对这个行业有了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想要了解污水处理过程是如何通过一系列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读者。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是因为工作中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泵送设备的具体参数和选型方法,而这本书恰好涵盖了这方面的内容。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对于各种处理单元中核心设备的机械性能、设计理念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点都有着非常细致的描述。举个例子,书中对于污泥脱水设备的介绍,不仅仅是罗列了离心机、带式压滤机等常见设备,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固液分离效率、能耗、占地面积等方面的优劣势,甚至还提到了不同类型滤布的选择、化学药剂的添加方式等细节,这些对于实际操作和优化生产效率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的结尾处,会总结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显得非常实用,不至于流于空泛的理论阐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能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设备背后的设计逻辑,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做出更科学、更优化的决策。

评分

我是一名在设计院工作的工程师,平日里与各种污水处理设备打交道。这本书的第三版,无疑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设计参考资料。它在设备的设计参数、材料选择、结构布局以及接口设计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详细和权威的指导。例如,在介绍风机类设备时,书中不仅给出了不同类型风机的性能曲线和技术参数,还详细说明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如何根据风量、风压、能耗等要求进行精确选型,甚至还考虑到了噪音控制和防爆等工程细节。而且,它还对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受力分析、疲劳寿命以及密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我们进行详细设计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设备标准件、常用设备规格表以及一些工程图纸示例,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设计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可以说,这本书为我们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在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做出更加科学、高效、可靠的工程设计。

评分

作为一名在该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很关注行业内的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这本书的第三版,在内容上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它不仅对传统设备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的介绍,还比较前沿地探讨了一些新兴的机械设备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比如,在关于高效沉淀设备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新型斜管沉淀器的设计原理和优势,以及其在占地面积和处理效率上的提升,这对于我们项目选型时非常有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于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性、可靠性、维护便利性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些量化的评估方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介绍,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指导手册。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行业内各种设备的优劣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能够帮助我在工作中更自信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并且能够为公司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

这是一本在我污水处理的职业生涯中,算得上是“常备书”的工具书了。第三版相比前几版,在内容编排上感觉更清晰了,一些新技术的引入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突兀,而是循序渐进地解释了原理和实际应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曝气设备那一章,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曝气器的结构特点、能耗对比以及在不同处理工艺下的选择依据,还有一些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很难学到的宝贵经验。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阐述,还穿插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图文并茂,非常直观。比如,在介绍刮泥机时,它不仅仅列出了各种刮泥机的类型,还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维护要点,甚至还给出了实际操作中如何根据 sludge 的性质来调整运行参数的建议。阅读这本书,就像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总能在遇到难题时找到一些启示。我个人认为,对于刚入行或者正在学习污水处理技术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学习资料,能够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

满意

评分

符合我的要求。

评分

满意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书没有问题

评分

很好

评分

符合我的要求。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写的还可以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