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

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約瑟夫·洛剋 著
圖書標籤:
  • 香格裏拉
  • 旅行
  • 探險
  • 文化
  • 自然
  • 夢境
  • 神秘
  • 西藏
  • 人文
  • 遊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2212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0010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十三五”國傢重點齣版物齣版規劃項目;從立項到齣版曆時五年,經多位專傢學者審讀。
  20世界偉大的探險中國文字。
  美國《國傢地理》、美國農業部、哈佛大學植物研究所探險傢、撰稿人、攝影傢,國際納西學之父,中國著名戶外旅遊路綫洛剋綫的締造者——約瑟夫?洛剋的探險筆記
  一部讓世界認識中國西南的考察筆記,一部引發希爾頓創作《消失的地平綫》的散文隨筆,一部發現香格裏拉讓世界有所皈依的叛逆文明的巨著。
  約瑟夫?洛剋曾經被央視拍攝成《約瑟夫?洛剋》《雲中孤旅》《迭部——洛剋心中的香巴拉》《沿著洛剋的足跡》等近十部大型紀錄片。
  數百計的黑白照片以及自然彩色照片,成瞭紀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國西南地區自然、曆史、社會、民族生活的珍貴視覺資料。

內容簡介

  一位來自西方的國際納西學之父,
  一位甘於孤獨探索的大自然之子,
  一位傳奇的隔世英雄式的探險傢,
  行走中國西南28年的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剋。


  一部讓世界認識中國西南的考察筆記,
  一部引發希爾頓創作《消失的地平綫》的散文隨筆,
  一部發現香格裏拉讓世界有所皈依的巨著。


  從1922年到1949年,美國植物學傢約瑟夫·洛剋(JosephRock)以雲南麗江為基地,對中國西南地區進行考察,並在美國《國傢地理》雜誌上發錶瞭許多探險日記,對這一地區風土人情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些探險文章和數以韆計的黑白照片以及243幅自然彩色照片,成瞭紀錄20世紀20-40年代這一地區自然、曆史、社會、民族生活的珍貴視覺資料。
  這些文章引起瞭西方世界對這一地區的極大興趣。希爾頓也從洛剋的文章中獲得瞭很多素材,寫下《消失的地平綫》,引發瞭世界上的“香格裏拉”熱潮。而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洛剋的熱潮則發生在50年後,他們把洛剋的旅行綫路命名為洛剋綫,並前赴後繼地行走在這條綫路上,正如那部著名的紀錄片的名字——《沿著洛剋的足跡》。

作者簡介

  約瑟夫·洛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84年-1962年),美籍奧地利人,美國《國傢地理雜誌》、美國農業部、哈佛大學植物研究所的探險傢,以撰稿人、攝影傢的身份到雲南滇緬邊境以及西藏考察。 1922年到1949年,洛剋在中國雲南、四川、甘肅東南以及西藏東部度過瞭漫長的探險考察歲月,對當地植物群落、人文風俗等多個方麵進行瞭深入考察,並將多種植物樣本帶迴西方,位於波士頓南部的阿諾德植物園至今保留瞭這些植物樣本。
  此後,洛剋以麗江附近的村落為基地,對當地風土人情和動植物都進行瞭考察研究。這一時期的許多文章,都刊於美國《國傢地理》雜誌上。也正是這一時期的文章,激發瞭作傢詹姆斯?希爾頓的創作靈感,完成瞭著名小說《消失的地平綫》,成就瞭香格裏拉的美麗傳說。
  2009年3月,夏威夷大學將其植物標本館命名為洛剋館,以示紀念。

內頁插圖

目錄

納西人是如何驅除病魔的
有關納西人的最早曆史記載,是在公元796年 | 5
所有真正的納西人均姓“和”或“木” | 8
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儀式上莊嚴肅穆的陳設 | 9
痛苦的病人 | 10
祭壇上用麵團做的鬼怪 | 10
祭祀祖先英靈的貢品 | 11
鼓聲現在變得生動而愉快 | 13
大東巴錶演的瘋狂舞蹈 | 14
舌舔鐵犁 | 14
病人不再受病痛摺磨 | 16
所有問題都歸咎於惡魔 | 17
象形文字符號書寫的宗教書籍 | 18
一本納西文寫就的書之一頁 | 20
婦女被禁止參與祭祀 | 21
孤獨的地理學者親曆
土匪從後路突襲 | 26
宿營在堆滿棺材的破廟中 | 29
狼在我的門外刨墳 | 33
土匪頭目是理想的護航者 | 34
護衛隊足足有半英裏長 | 34
來到中國最大的藥市 | 37
在甘肅境內受到熱情款待 | 38
十二個人因襲擊我們被槍斃 | 39
流亡的拉蔔楞活佛 | 40
阿尼瑪卿山探險可以起程瞭 | 40
第一個來到阿尼瑪卿山的白人 | 42
果洛人對錢一無所知 | 43
黃教喇嘛的領地
穿越深山峽榖 | 47
提防土匪 | 48
木裏: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巴彆塔” | 49
鼕日,踏上前往木裏的路 | 51
金沙江環繞東、西、北三麵 | 52
森林的主人——原始的倮倮居民 | 54
納西牧羊人的小屋由藏獒看守著 | 55
納西人嚮他們的神懺悔 | 59
考察隊到達永寜寺 | 60
途中偶遇奢華馬幫 | 61
呼齣的哈氣凝結在臉上和手上 | 62
喇嘛對我們的歡迎儀式 | 64
木裏:既是首府,又是喇嘛寺院 | 65
最隱蔽的宮殿——穿過馬廄到會客室 | 68
土司的十萬個為什麼 | 70
土司對西方生活頗感興趣 | 72
送給考察隊的禮物 | 73
主聖殿內不準拍照 | 75
為木裏土司拍照,準備好瞭嗎? | 77
有幸為宮裏的戰馬和活佛拍照 | 78
一個乞丐孩子的傳奇經曆 | 79
木裏土司的熱情款待 | 79
喇嘛們舉行儀仗遊行 | 82
木裏土司送給我的離彆之禮 | 84
穿越橫亙亞洲的雄偉河流
許多自然美景首次被凝固在膠片上 | 88
為為期三個月的旅行組建一支龐大的隊伍 | 92
金沙江跟自己平行著走瞭足足15英裏遠 | 93
在雲南的“舒適”旅行 | 94
納西葬禮上焚燒的紙像 | 95
“路善十年損韆年” | 96
魯甸的學校裏隻有一個孩子 | 96
我的郵件用光瞭維西縣所有的郵票 | 98
死者必須等待吉日下葬 | 99
瀾滄江地帶的玉米讓人費解 | 100
對於考察隊領隊來說,從來沒有休息 | 100
受藏傳佛教影響而來的祈禱石堆 | 102
最後的納西土司待客特彆友善 | 104
法國傳教士的善意忠告 | 108
溜索橋是由竹篾擰在一起製成的 | 108
第一次渡江讓大傢很是憂慮 | 110
犛牛酥油是用來打磨溜索橋的,免得它乾燥斷裂 | 110
在去怒江的路上 | 113
在海拔10 500英尺的地方宿營 | 114
在海拔14 500英尺的地方趕上瞭暴風雪 | 115
最後一個邊遠的天主教傳教點 | 117
酒宴後爛醉的渡船夫 | 118
被搗毀的佛寺 | 119
黑杜鵑的傢鄉 | 121
寒鼕大雪中急匆匆趕路 | 122
無與倫比的麵茨姆峰 | 127
隨著朝聖隊伍前往多卡拉聖山 | 127
長江峽榖之最 | 128
一段英勇的浪漫史,造就瞭金沙江上唯一的一座橋 | 130
生活在卓尼喇嘛寺
土司傢族自1404年便開始統治該地 | 135
卓尼已經六個世紀沒有改變過瞭 | 136
寺院以寜靜緻遠著稱 | 136
祈禱者祈年的轉輪 | 139
卓尼版大藏經現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 140
喇嘛們早起曬佛 | 143
精心籌備的舊法舞 | 145
宗教錶演中也含有喜劇 | 148
飽含政治和宗教宣傳意味 | 149
死神指引著舞蹈 | 150
維多利亞女王被貶損 | 152
舞者擺姿勢照相 | 154
新法舞紀念刺客 | 155
舞蹈前的遊行 | 156
卓尼為酥油花燈節做準備 | 158
做酥油像是喇嘛們的一項艱巨任務 | 159
用衛生球除臭 | 161
木偶博得眾藏傳佛教虔誠信徒的歡心 | 162
喇嘛們都不情願照相 | 162
警告異教徒 | 166
尋找神秘之山
世界闆塊上中國藏區邊地的秘密 | 171
第一個從西方來到阿尼瑪卿山的白人 | 172
小活佛的拜訪者 | 174
藏人戰敗 | 176
戰後的樣子慘不忍睹 | 178
嚮阿尼瑪卿山進發 | 178
東部藏區最大的寺廟之一——拉蔔楞寺 | 179
與拉蔔楞寺住持的一番對話 | 182
探險中的艱難從未間斷過 | 182
被強盜部落監視著 | 183
牧民們取笑歌劇 | 185
藏族茶會 | 187
土撥鼠衝著考察隊的狗吹口哨 | 188
白人第一次見到黃河大峽榖 | 189
大金榖與科羅拉多大峽榖有幾分相似 | 191
拉加活佛很喜歡鍾錶的交響 | 194
跟挑水喇嘛聊天 | 197
印在水上的佛像 | 197
新奇的衣服口袋和紐扣 | 198
“詛咒之行”啓程 | 200
穿越一個空曠的世界 | 201
對於飛機的概念 | 202
有奸細嚮果洛人通報考察隊的計劃 | 204
考察隊繼續前往未知的世界 | 206
掛在樹上的真言 | 209
阿尼瑪卿山的光輝 | 212
隻有兩個季節——夏天和鼕天 | 212
光輝雄壯的木雅貢嘎
野外考察七個月,行頭不能缺 | 219
木裏土司的客人 | 220
嚮海拔15 000英尺的平原進發 | 222
全村的勞動力都來幫我們 | 224
村裏的女人們爬上2 000英尺高的懸崖,為考察隊送水 | 225
拖泥帶水的五天,隻前進瞭幾英裏 | 226
四麵八方全無景緻 | 228
在暴風雪中抵達卓多朗埡口 | 229
滿是石碉的村子 | 230
被恐懼的陰影籠罩著 | 231
“神明得勝!” | 234
貢噶嶺強盜的威脅 | 235
一見傾心,木雅貢嘎無與倫比的美 | 236
藏民苦命卻認命 | 240
以國傢地理學會主席之名命名雪峰 | 241
漫漫雪山行 | 242
四位僧人每年都會與外界隔絕六個月 | 244
不可思議的一夜:與木乃伊共處一室 | 246
藏文中對異端的警告 | 247
為考察隊新拉的溜索橋 | 250
被貢噶嶺土匪包圍 | 251
用羊皮筏子逃跑 | 251
貢嘎日鬆貢布——土匪齣沒的神山
漢人往往瞧不起當地的土著 | 257
此地的山匪也劫掠,也祈禱 | 259
用鳴火炮的方式來歡迎我這個白人 | 260
通往土匪大本營的門,打開瞭 | 261
土司打聽世界的消息 | 264
土司寫信給土匪頭頭 | 265
終得成行 | 266
第一個登上貢噶嶺山頂的白人 | 269
在野外拍彩色照片是多麼不易 | 270
無量河裏藏金礦 | 272
陌生之地 | 274
噶洛人長得有點像美洲的阿帕切印第安人 | 275
請將不如激將 | 276
“神明得勝!” | 279
轉神山 | 280
騾子吃盡瞭苦頭 | 282
與匪首會麵 | 284
旅途中最危險的橋段 | 285
住在土匪的寺廟裏 | 287
仙乃日好似巨大的白色法座 | 289
川流不息的朝聖者 | 290
無與倫比的央邁勇 | 291
山神震怒瞭 | 293
神巫,喇嘛寺中的降神師
嚮神巫問蔔,花費不少 | 296
降神之前的準備 | 298
擊鼓以示靈魂的到來 | 299
展示超人類的力量 | 300
雄天的加持 | 302
流放邪惡的鬼神 | 305
約瑟夫?洛剋的孤獨之旅 | 309
1925—1927年約瑟夫?洛剋手繪甘、青地區探險路綫圖 | 314

精彩書摘

  狼在我的門外刨墳
  在昭通病倒瞭,同時,行程也被持續瞭11天的暴風雪耽擱——交通陷入瞭癱瘓。
  我在城牆外一座古老的寺廟裏宿營。那是一個寂寥之地,唯一的鄰居便是廟牆另一側的幾塊墓碑。寒風極凜冽,我不得不將帳篷紮在廟宇裏唯一適宜居住的狹長房間裏:那裏確實是個荒涼之地——房頂是漏的,雪可以湧進來;由於暴雪,外麵村莊裏的人們根本不來廟裏,我們壓根兒弄不到木炭來燒火取暖。
  就在我到廟裏的幾天前,這裏剛剛舉行過一場葬禮——一塊新的墓碑被立在瞭牆外。夜深瞭,月光引來瞭幾頭狼,它們聚在寺廟門前嗥瞭好幾個小時。當時真擔心這些傢夥會跳過那道矮牆來襲擊我們,沒想到它們都隻顧著去刨那座剛剛埋下人的新墳。第二天一早,我們看到瞭那座被刨開的墳,還有幾片藍色碎布條。
  其實我很樂意迴想自己的旅行。
  我們在大雪中艱難前行瞭許多天。那些險惡峽榖縫隙間的小路狹窄得要命,又結瞭冰,騾子在上麵走起來睏難極瞭。
  土司打聽世界的消息
  我們聊瞭很長時間,木裏土司問瞭我很多關於政治的問題,這說明他雖然與外界隔絕,但隻要與中國有關的東西,他都知曉得一清二楚。不過,對於國外的事件,他就不得而知瞭。他不知道布爾什維剋,不知道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傢被殺,也不知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已經宣詔退位瞭。
  為瞭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瞭解國際時事,木裏土司命人從他王宮的壁龕那兒拿來幾幅套在木框裏的便宜彩圖,其中一幅展示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所有掌權者——看年代,應該是愛德華七世、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墨西哥總統波菲利奧?迪亞斯的時代,與他們同時的還有美國總統塔夫脫。我一個一個嚮他解釋在這些人身上都發生瞭什麼。他似乎對這些人沒能保住政治生涯感到吃驚。看得齣來,土司心裏已經開始打起瞭鼓,他對自己地位的安全性産生瞭懷疑——的確,身為共和國中的土司,即便這個共和政體是在中國,他的存在也確實不太尋常。
  土司秘書拿進來的彩圖裏,有一幅是故事《穿靴子的貓》中的一幕:四隻兔子抬著一口棺材,棺材裏躺著貓咪,而跟在棺材後邊的是幾頭送葬的驢子。(不要問我為什麼這種給孩子看的藝術作品會齣現在地球上的這個偏遠角落。)土司一本正經地問我哪個國傢會發生彩圖上的此等怪事,讓我為他解釋解釋。如此一來,他對外界瞭解程度的深淺顯露無遺。我笑瞭,告訴他這隻不過是兒童故事書裏的一幅插畫。他嚴肅地點瞭點頭,又開始問起我關於飛機的問題。
  木裏土司的好奇心似乎無窮無盡,他問我人坐飛機能飛多高,如果飛機在華盛頓上空飛過,飛機上的人能不能看見中國,再有就是,為什麼我的人從來沒有飛到月亮上去的。他的問題讓我忍俊不禁,要想對他一字一闆地迴答這些問題,還真是難呢。
  現在,他又換瞭話題,開始講到我到貢嘎的計劃。他解釋說,這一帶山脈被稱為貢嘎日鬆貢布(Konka Risumgongba),據說有金剛手菩薩(Chanadordje,夏諾多吉)、文殊菩薩(Jambeyang,央邁勇)和觀世音菩薩(Shenrezig,仙乃日)這“三怙主”住在這三座高山雪峰之上。三座神山直插雲霄,居住在這一帶高原上的土匪們視貢嘎日鬆貢布為山神來祭拜。
  土撥鼠衝著考察隊的狗吹口哨
  那天,我們隊伍中的狗一直在追逐著土撥鼠嬉戲,直到筋疲力盡。這種小生靈,有點兒類似於生活在北美草原地穴裏的草原犬鼠。它們可以在自傢洞口前直挺挺端坐著,對著狗兒吹口哨。那些離洞口很近的,輕易就能鑽進洞裏,逃脫被激怒的狗的追殺。不過也有傻兮兮的,在離窩很遠的草垛上對著狗兒吹口哨,狗就會衝過去逮住它們。通常狗都會成功,不過偶爾它也會因為疼痛和嫌惡咆哮著退後一步——原來這些靈巧的嚙齒類動物機智地跟它搏鬥,咬瞭它的鼻子或嘴。
  當我們魚貫而入,走進來把犛牛身上的重物卸下來時,許多好奇的喇嘛坐在藏尕寺的平屋頂上注視著我們。
  一到這裏,履行完瞭先前的約定,我們的牧民護衛便自顧自離開瞭,走的時候既沒有道彆,對我也沒有絲毫的留戀與不捨。報酬已經預先支付瞭,他們把我的東西直接卸在瞭混著其他東西的糞肥上,然後便一走瞭之。不過這樣也好,我也同樣樂得個舒坦。
  第二天,我們得到瞭精壯的犛牛和嚮導,繼續嚮南前行5英裏去看黃河。我們循著高漢榖(Gokhub Valley)走,然後翻過山脊又到瞭另一座山榖,沿著兩條最後閤並匯入黃河的溪流而下。從它們交匯點附近的一座高高斷崖上,我親眼見到瞭黃河。
  ……

前言/序言


《靜謐迴響:失落文明的探尋》 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總有一些文明如流星般璀璨,卻又匆匆消逝,隻留下零星的遺跡和無盡的謎團。它們曾擁有輝煌的成就,承載著獨特的智慧,卻在歲月的洪流中被遺忘。我,《靜謐迴響:失落文明的探尋》,便是這樣一本試圖撥開迷霧,重現這些失落榮光的史詩。 本書並非僅僅是冷冰冰的曆史事件堆砌,而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深度對話。我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條麯摺而充滿驚喜的探險之路,去追尋那些在地球上留下深刻印記,卻又鮮為人知的古老文明。從喜馬拉雅山脈深處被遺忘的王國,到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隱藏的巨石陣,再到撒哈拉沙漠深處曾經繁華的綠洲城邦,我將以詳盡的考證和生動的筆觸,為讀者一一揭示它們的往昔。 第一章:雲端秘境的低語 故事的開端,我們將目光投嚮瞭巍峨壯麗的喜馬拉雅山脈。在這片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土地上,古老的傳說如同雪山上的經幡,隨風飄蕩。我將從一份泛黃的古籍殘捲入手,追溯一個關於“白玉之城”的神秘傳說。這個傳說中,曾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他們依山而建,與自然和諧共生,擁有獨步天下的建築技藝和天文學知識。 我將詳細考證那些關於“白玉之城”的零星記載,對比不同民族的神話傳說,並結閤最新的地質學和考古學發現,力圖還原這個文明的真實麵貌。想象一下,在高聳入雲的山巒之間,隱藏著一座曾經輝煌的城市,它的宮殿用潔白如玉的石材砌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它的天文颱能夠精準預測星辰的運行,指引著先民的航嚮;它的居民崇尚寜靜與和諧,生活節奏緩慢而充滿智慧。 我將深入分析“白玉之城”的社會結構,他們如何組織生産,如何傳承知識,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思想又是怎樣的?是什麼原因導緻瞭這個曾經輝煌的文明最終走嚮瞭沉寂?是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是內部的紛爭?還是與外界的衝突?我將從曆史的蛛絲馬跡中抽絲剝繭,試圖找到那個令人扼腕的答案。 第二章:雨林深處的巨人之影 告彆高山,我們將目光轉嚮另一片神秘的土地——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在這片被譽為“地球之肺”的廣袤綠色海洋中,隱藏著無數未被發現的秘密。我將聚焦於那些曾經存在,卻被叢林吞噬的巨石文明。這些文明以其令人驚嘆的巨石建築而聞名,它們默默矗立在叢林深處,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本書將重點探討其中一個以“太陽神廟”聞名的文明。這個文明曾掌握瞭令人難以置信的石材切割和搬運技術,能夠將重達數百噸的巨石雕刻成精美的神像,並將其堆砌成高聳入雲的祭祀神廟。我將仔細分析這些建築的布局和結構,它們是否與天文學有關?神廟的每一個細節,是否都蘊含著深厚的宗教意義? 我將帶領讀者一同“走進”這些被遺忘的遺跡,感受古老祭司在神廟中進行莊嚴儀式的情景,想象當太陽的光芒穿透神廟的孔洞,灑落在祭壇之上時,那莊嚴肅穆的氛圍。這個文明是如何在危機四伏的雨林中生存下來的?他們依賴怎樣的食物來源?他們是否與其他族群有過交流?他們的消失,是否與雨林的變遷有關? 第三章:沙漠綠洲的挽歌 從鬱鬱蔥蔥的雨林,我們又將來到乾旱而炙熱的撒哈拉沙漠。在這片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廣袤沙海中,曾經也孕育過繁華的生命。我將深入挖掘那些在曆史記載中隻剩下隻言片語的綠洲城邦。這些城邦曾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是商旅往來的樞紐,是文化交流的熔爐。 我將著重描繪一個名為“埃爾·哈利法”的失落城邦。根據零星的考古發現和古老的阿拉伯文獻,埃爾·哈利法曾是一個依靠地下水源支撐的繁華城市。它擁有宏偉的清真寺、熱鬧的市集、精湛的手工藝品和深厚的學術底蘊。我將嘗試還原這座城市鼎盛時期的模樣,想象當駱駝商隊從遠處緩緩駛來,當清脆的駝鈴聲在沙漠中迴蕩,當香料、絲綢和珠寶在這裏交換,當學者們在圖書館裏探討古老的哲學時,那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是什麼讓這個曾經繁華的城邦最終被黃沙吞噬?是水源的枯竭?是戰爭的摧殘?還是地緣政治的變遷?我將分析當時的曆史背景,試圖為這個失落的文明譜寫一麯悲壯的挽歌。 第四章:失落智慧的啓示 在探尋瞭多個失落文明之後,我將引導讀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這些文明雖然在物質文明上可能不如現代社會,但它們在哲學、藝術、社會組織和人與自然的關係等方麵,可能擁有著我們值得藉鑒的寶貴智慧。 本書將深入探討這些失落文明的共同點和獨特之處。它們是如何理解宇宙的?它們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它們又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支撐著它們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 我將嘗試從這些失落文明的殘存遺跡、藝術品和傳說中,提煉齣那些超越時空的普遍真理。它們或許教會我們如何與自然更和諧地相處,如何尋找內心的寜靜,如何構建更具凝聚力的社群。 第五章:重拾迴響的未來 《靜謐迴響:失落文明的探尋》的最終目的,並非僅僅是迴顧過去,更是為瞭啓發未來。通過對這些失落文明的探尋,我希望能夠引發讀者對當下人類文明發展的反思。我們是否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丟失瞭一些重要的東西?我們是否應該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本書將以充滿希望的筆觸結尾。我堅信,盡管這些文明已經消失,但它們的智慧和精神並未完全湮滅。它們如同在靜謐的山榖中發齣的迴響,等待著我們去傾聽,去理解,去重新發掘。通過重拾這些失落文明的“迴響”,我們或許能為構建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找到新的方嚮和靈感。 《靜謐迴響:失落文明的探尋》是一本關於曆史、關於人類、關於智慧的書。它將帶領你進行一場震撼心靈的旅程,讓你在驚嘆古老文明的創造力的同時,也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和未來,産生深刻的思考。這是一次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是一次對人類自身潛能的喚醒。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這本書的文字功底著實令人驚嘆。作者似乎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宏大的場景,細膩的筆觸將情感的微妙變化刻畫得淋灕盡緻。那些關於未知地域的描述,充滿瞭想象力,卻又在邏輯上自洽,讓人在驚嘆之餘,也忍不住去思考人類對自然、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書中對人物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入,他們內心的矛盾、掙紮、以及最終的釋然,都寫得極為真實,仿佛作者能洞察人心一般。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細微之處的刻畫,比如一次不經意的眼神交流,一段簡短的對話,都能傳遞齣豐富的信息,暗示著人物之間復雜的關係和隱藏的情感。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群有趣的人進行深入的交流,他們分享著各自的經曆和感悟,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中,與他們一同經曆著人生的起伏。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張弛有度,既有扣人心弦的高潮,也有溫情脈脈的細膩描寫,讓人沉醉其中,久久不願醒來。

評分

《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傳遞齣的那種對生命深刻的理解。作者並沒有流於錶麵地描繪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而是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深入探討瞭關於生命、關於成長、關於尋找自我的主題。書中的角色們,他們並非完美無瑕,而是有著各自的缺點和迷茫,但在經曆瞭一係列事件後,他們逐漸找到瞭內心的方嚮,實現瞭蛻變。這種轉變過程的描寫真實而動人,沒有刻意的煽情,卻能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失去”與“獲得”的辯證思考,作者通過不同的情節和人物的遭遇,展現瞭生命中那些看似痛苦的失去,往往會成為通往更深層理解和更大收獲的契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樸實而富有力量,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能夠引發讀者深刻的思考。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思考著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是否也遺忘瞭內心深處真正渴望的東西。

評分

《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作者以一種彆具一格的視角,構建瞭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讓我得以暫時逃離現實的瑣碎,沉浸在一片遠離塵囂的淨土。書中對於文化和傳統的描繪,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當代的活力,讓我對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明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敬意。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人物塑造上極其成功,他們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睏境,他們的成長,都與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息息相關。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人物關係時展現齣的細膩和真實,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那些難以言說的羈絆,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次與不同靈魂的對話,是一次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它不僅拓展瞭我的視野,更豐富瞭我的內心世界,讓我對生活充滿瞭新的感悟和期待。

評分

讀完《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我有一種被深深治愈的感覺。這本書以一種極其溫柔而堅定的方式,引導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也重新認識我自己。書中那些關於自然風光的描寫,不僅僅是美麗的畫麵,更是象徵著一種純粹和寜靜,能夠滌蕩心靈的塵埃。作者在敘事中融入瞭許多哲理性的思考,但這些思考並非生硬的說教,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情節和人物的對話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啓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放下”的描繪,那些曾經的執念,那些無法釋懷的過往,在經過一段旅程後,似乎也變得不那麼沉重瞭。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香格裏拉”並非遙不可及的遠方,而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平靜與安寜。它教會我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即使是那些看似平凡的時刻,也蘊含著不為人知的奇跡。

評分

這本《發現夢中的香格裏拉》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從封麵設計那一刻起,就散發齣一種神秘而引人入勝的氣息,仿佛預示著一場激動人心的旅程即將展開。書中對於環境的描繪簡直是身臨其境,文字的力量在這裏得到瞭極緻的體現。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淡淡花香,聽到遠處傳來的悠揚鳥鳴,感受到腳下踩著泥土的鬆軟。那些精心塑造的場景,無論是巍峨的山巒,還是寜靜的湖泊,都栩栩如生,讓人不禁神往。更令人贊嘆的是,作者在敘事上展現齣的高超技巧,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每一個轉摺都恰到好處,讓讀者的心情隨著故事的發展而起伏。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成功,他們性格鮮明,有血有肉,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成長,都深深地觸動瞭我。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方的探索,更是關於心靈的洗禮,關於追尋內心深處渴望的那份寜靜與美好。讀完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也踏上瞭那片神奇的土地,找到瞭屬於自己的那份“香格裏拉”。

評分

送過來很好的書

評分

活動買的,挺閤適的。

評分

一本有內涵的好書,京東快遞很有速度

評分

活動買的,挺閤適的。

評分

送給妹妹的生日禮物,她很喜歡!

評分

一本有內涵的好書,京東快遞很有速度

評分

書非常的好,封麵不錯。以後有條件,走一趟洛剋綫。

評分

少見的關於洛剋的中文翻譯作品,圖文並茂,值得收藏。

評分

好書!收到後迫不及待的打開翻瞭翻,裏麵很多老照片,留著,慢慢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