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探险家鲍尔·汉密尔顿(1858生)所记录的一部西藏考察日记。全书从作者由1891年4月从印度南部准备出发记录开始,到1892年年底到达江西九江等地的整个考察历程组成。作者并非每日必记,却较为完整地描画了一个对西藏地区茫然无知又充满了好奇心的考察学者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尽管作者竭力以一个客观观察者的眼光打量,但偶尔也难免先入为主的偏见与无知。所幸作者基本将观察视野投注在沿途的山川风光、动植物生存样态与物种特征记录、藏区的习俗人情以及途径各地的民众生活境况与个人见闻感受等诸多方面,所以本书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外来者”的)文化观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藏区人民的生存处境和社会生活画面。从文献资料学的角度来看,它也无形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藏区人民生活之今夕比照的参考。
罗文敏,男,汉族,1972年生,甘肃宁县人,文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博士后。曾教授外国文学、西方古代文学专题、西方文论等课程。主要研究西方文学与文论、民间文艺学。
第一章 从西姆拉到边境(1)
第二章 开始探索(14)
第三章 被我们的向导遗弃(24)
第四章 遇到牧民(37)
第五章 在拉萨附近(51)
第六章 与拉萨官员谈判(64)
第七章 向北方进发(78)
第八章 进入居民区(88)
第九章 进入石屋地区(98)
第十章 被向导遗弃(111)
第十一章 在昌都附近(121)
第十二章 昌都到嘎索克(132)
第十三章 从芒康到理塘(144)
第十四章 理塘到塔陈鲁(153)
第十五章 经中国返回印度(162)
第十六章 宗教、国家、人民,等等(178)
这本《旅藏日志》真的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游记,而是充满了对藏地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摹。作者的笔触非常克制,却又带着一股强烈的生命力,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酥油茶的醇厚和雪山顶上那凛冽的空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古老的寺庙和壁画时的那种敬畏感,那种不是简单地记录“看到了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信仰是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书中对高原反应的描写也极其真实,没有美化艰辛,反而让读者更能体会到每一次呼吸都来之不易的珍贵。每一次翻开书页,都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生活的节奏和价值取向。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看”了一本书,更像是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朝圣,对那些遥远而神圣的地方,有了更具象、更温柔的理解。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每一张插图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字的意境,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接触这本书的,毕竟“藏地”题材的书籍太多了,很容易陷入陈词滥调。但《旅藏日志》迅速扭转了我的看法。它的叙事结构非常松散,却又紧密围绕着一种“寻找”的主题展开。作者似乎总是在路上,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交谈,从喇嘛到牧民,从商人到朝圣者,这些鲜活的人物构成了书中立体而多维的群像。我特别喜欢那种对话场景的捕捉,那些充满地域特色的俚语和谚语被巧妙地融入叙述,极大地增强了现场感。我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藏戏声,闻到那混合着糌粑和柏香的味道。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用西方的理性思维去“解释”藏传佛教或高原文化,而是选择了一种平视、倾听的姿态,让文化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每次都会因为作者捕捉到的一个小细节而会心一笑,或者陷入沉思。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如同高原上的风,时而轻柔地拂过心弦,时而猛烈地冲击认知。它不是那种标准的散文体,更像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日记片段和随笔的集合,节奏感非常独特。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对光影的描绘。在描写日出日落时,那种色彩的层次感和饱和度,简直可以用“燃烧”来形容。很多次我必须停下来,闭上眼睛,试图在脑海中重构那个画面。这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很少能在纯文字作品中获得。此外,书中对于“时间”的理解也很有启发性。在高原上,时间似乎被拉伸了,或者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作者巧妙地将现代生活的匆忙与古老仪式的缓慢并置,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张力,让人不得不思考自己被“快节奏”偷走了什么。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快速通关的游记,那这本书可能需要你放慢脚步,因为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心力去品味那些深埋在文字之下的哲思。
评分这本《旅藏日志》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厚重而又轻盈”。说它厚重,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关于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的知识信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比如对某些法号或仪轨的提及,初读可能会有些许隔阂。但说它轻盈,则是因为作者的文字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冗余的修饰词,直击核心。它就像一块被打磨得极其光滑的玛瑙,每一个角度都闪烁着不同的光芒。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时的客观描述,没有过分渲染戏剧性,而是将其视为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本书很适合那些对人文地理、民族学有兴趣的读者。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私密、未经修饰的窗口,窥见一个在现代世界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生命节奏的文化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拓宽了,对“家园”和“远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必须要指出,《旅藏日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成熟老练,它没有过度渲染孤独或浪漫,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记录了旅途中的真实心境波动。有一个章节专门写了作者在某个偏僻山口迷路时的经历,那种从最初的恐慌到最终的释然,处理得极其到位。没有歇斯底里的呼救,没有刻意的悲壮,只有对自然伟力的谦卑和对自我局限的清醒认识。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的指南,只不过它的背景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成功地避免了许多探险文学中常见的“征服自然”的傲慢姿态,反而体现出一种融入与共存的智慧。书中对当地人淳朴生活方式的赞美,也显得自然而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情结,而是真诚的欣赏和学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参照系。
评分好
评分非常好,速度也很快,多次购买了。
评分非常好,速度也很快,多次购买了。
评分非常好,速度也很快,多次购买了。
评分书还不错,一位朋友推荐的,很好,读读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