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总是在一打开的时候,就在醒目的位置上出现一行提示,“适度游戏,身心愉悦;过度游戏,有损健康”……喜欢玩游戏的伙伴们开始把“玩游戏”戏称为“肝游戏”,每天一边互相问候着身体,一边在虚拟世界里努力战斗。短短的时间,就和一款游戏从素不相识变为爱不释手,变得恨不得想把所有休闲时间都花在它上面……游戏的魔力为什么这么大?不同游戏的魔力值也有所不同吗?我们探访了很多臣服于游戏魔力的朋友,请他们为大家带来了那些在游戏世界中的精彩经历。
《文艺风象:“肝”一发游戏》是落落主编的杂志《文艺风象》2016年第12期。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游戏,和那些为游戏全情投入的日日夜夜。本期特辑邀请到的主题嘉宾,是在2016年获得SNH48第三届总选举第2名的成员,李艺彤。本期重点栏目,盘点了玩家们非常熟悉以及当下流行的各类游戏,并邀请创作者和嘉宾们分享有关游戏的各种故事与情感。本期流行人物,是由Dato、黄奕凯和Azona三人组成的组合男子休日委员会,音乐、文学、旅行、创意……他们曾经一起完成了繁体版的《深夜食堂》(前六集)及《练习杂志》等作品。
落落,“校园女王”,人气青年作家。落落的作品拥有美好的少女情怀,以独特的文学方式改变着新生代文学的面貌,她创造了一个与当前流行的青春阅读迥异的艺术世界。由她主编的文艺生活杂志《文艺风象》也凭借着清新治愈的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打破了时下商业杂志的固有格局,开创出一片专属于文艺青年的美好天地。并长期在网上书城的同类杂志销量排行榜中独占鳌头。
THEME 特集《“肝”一发游戏》
卷头
P004 戏人生
P006 “肝”一发游戏
领衔
P016 优质偶像的通关之路·李艺彤独家专访
散文
P020 游戏咖/老男孩儿/炮灰/世界变小,再没有水下八关/私人游戏机编年史/Cold Down
海报
P038 精灵手贴 25
诠释
P042 我们肝过的游戏
P064 才没有很无聊!!
P068 我们靠“颜值”就足以打天下!
P072 不仅仅只是一场梦
P076 他们在说什么(基础篇)
P078 他们在说什么(进阶篇)
演绎
P082 三千世界,游戏人间
P084 你不知道的游戏内部冷知识!
P086 我不玩游戏的理由
88 战斗礼仪
测试
P090 召唤!《阴阳师》式神
号外
P092 游戏病
流行
P094 城市日记
P096 城市话题
P097 重点推荐
P098 人物·男子休日委员会独家专访
P100 GOODS·世纪恋爱“物”语
专栏
P102 少年游 |玻璃洋葱|
P104 哲学家来信 |宝树 |
P105 桐花集 |沈书枝 |
小说
P106 夕阳滤镜 |疏星|
连载
P112 爱什么爱!来喝酒! 第六章 |卢丽莉|
P120 他和她的未尽之言 第六章 |肖以默|
P128 来坐·摩登复古庭院06
那晚很多人为了中文版《最终幻想15》发售而激动着,不停刷着它的新闻,交换着它的信息,查阅着自己的订购状况,继而开始怀旧它长久的许诺的出品过程。那晚我因为赶完一个工作很早就倒下了,在床上身体觉得困极了,而精神依然迟迟不肯进入睡眠,原因是什么呢。
至少在三四年前吧——可你看毕竟也是五年前了——还很热衷地打过一段时间手机上的祖玛游戏,再往回追溯,就得是十年前了,当时仍然那么熟悉地脑子发热,买了几乎四个不同颜色的PSP 和前前后后三个不同款的NDS 或NDSL,家里Wii和PS2都有,电脑上也装了不少,都在桌面构成了把我从WORD 上拉走的重大诱惑。
这么说来,你看我也一度是个挺标准的游戏玩家。几天几夜捏着手柄,最后右手拇指几乎直不起来的小象征也有,因为大boss 太难打,在房间里气哭摔东西的行为常见,以及到今天,还是对游戏里“存盘点”这个设定非常心有戚戚,会在写作时把它比喻进很多地方。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我慢慢离游戏这个世界很遥远了,它是过去的朋友,或许不会在日后相见。因而一切回忆都是美好的。我知道它很了不起,集技术娱乐和想象力于一身,很多时候带来的治疗在精神层面远远高出任何其他方法。就是想做帅气的枪手,想去宇宙开垦新的宇宙,想好似忍者一样躲在树上看月亮大过一整个山头。
很早以前和做游戏资讯志的朋友们一起共事,很早很早以前,大家像学生宿舍似地生活在一起,早上睡眼惺忪地起床梳洗完从宿舍的二楼到了办公楼的一楼,边看动画片边等其他同事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区域分成动画和游戏两块,有时候貌似打到了关键段落,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围观那位正在攻坚克难的伙伴,一起鼓掌又或是同时发出了惋惜的声音并借此骂几句。我那会儿还不是完全地明白到底这类环节的精彩或伟大,可气氛是没有改变的,一个游戏发售的当日,以最快的速度抢到了它,随后几个人开始接力般地通宵达旦攻关,最后的某天早上我依然睡眼惺忪地下楼,楼下是几天没有回家的同事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说差不多可以回家睡觉了,完工啦。电视机前散落着纠缠一地的手柄线,很多空啤酒罐,吃剩的饭盒,室外冬日北京的日光是淡淡的奶白。
也都宛如前世似的回忆了。我同样怀念这群早已散落在天涯各地的曾经共事过的人们。他们中有许多人应该至今依然从事游戏为主的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和我相似,完全告别了游戏这个魅力的大魔王,开始了,开始了,开始了怎么说好呢,另一种游戏似的人生。
做帅气的枪手,在巷角或雪地中出其不意地解决敌人。
——遇到出乎意料的敌人,在网络中被拽住脚踝。
去宇宙开垦新的领土吧,飞船在无声的黑暗中寻找第一束光。
——飞机降落在格陵兰的机场,炫目的日光是之前从未所见。
忍者一般在树上蹲守春秋,看月亮在山头如何变化阴晴圆缺。
——深夜站在城市最高的玻璃走廊,想着一切计划都不可控,我的人生从来没有一次是因为自己主动的行为而被推进的,全是因为命运。并且没有一个存盘点,发着温暖的黄色光的存盘点,站上去就可以安心了,它说你的一切都好好保存,你的所有回忆不会有半点流失,而且你可以在此重来,你完全拥有重来的机会,你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你不要害怕。
完全不同的人生。
咦?是新朋友?你好!
你住在这张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你后院养了多少只猫咪?
你田地都里种了些什么?
你平时习惯带着哪几位高手去练拳?
你最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到今天为之……
抽到了吗?
打开电脑,
打开手机,
熟悉界面亮起的一瞬间,
仿佛连线了整个宇宙。
和信赖的队友并肩战斗,
和讨厌的家伙再也不见。
玩游戏,就是这么痛快。
我今天一整天都不想出门。
我要忙着,搭建我的王国。
这本特刊在视觉语言的运用上,展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自我坚持。它的配图选择极其考究,往往不是直接使用游戏官方的高清素材,而是挑选那些经过作者二次构图、甚至带有一点“故障艺术”风格的画面截取。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原本可能被视为“过时”或“简陋”的图形元素,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仿佛是将游戏的底层代码和美术风格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与重组。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光影处理的几幅插画,它们模糊了游戏截图与概念艺术的界限,让读者在阅读文字论点时,视觉上也能获得强烈的冲击。它似乎在暗示我们:评价一个游戏,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指标上,而应该深入到它如何“描绘”世界,如何“控制”光线与阴影来影响玩家情绪的层面。这种对视觉细节的尊重和升华,体现了编辑团队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标准,是纯粹的商业杂志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文艺风象:“肝”一发游戏(2016年12月刊)》的封面设计,初见之下,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是一种带着某种微妙的、介于复古与现代之间的色调组合,仿佛能透过纸张的纹理,感受到一股未经修饰的、原始的创作冲动。我尤其欣赏那种排版上的大胆取舍,它不像某些专业游戏杂志那样过度依赖光鲜亮丽的截图和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而是留出了大片的“呼吸空间”,让那些精心挑选的文字和概念插画能够真正地“站立”起来。这本杂志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独立艺术家的作品集,而非流水线上的信息快餐。它似乎在无声地邀请读者,慢下来,去品味那些被快节奏游戏工业所忽略的、关于“游戏性”本身的美学思考。那种对艺术表达的执着,从纸张的触感中就能窥见一斑,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扉页,看看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一番不随大流的精彩见解。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小众而精致”的氛围,吸引着那些对游戏抱有更深层次情感连接的玩家群体。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刊物在探讨“玩家文化”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而深刻的态度。它没有将玩家简单地标签化或妖魔化,而是试图去触碰那种在“肝”的过程中产生的,混合着沉迷、奉献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复杂情感。它探讨了“投入时间”本身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所具有的特殊价值——那种将生命投入到虚拟构建中的行为,究竟是逃避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创造?这种对玩家心理解剖的深度,远超出了普通的市场调研报告。它用一种近乎学术的严谨,结合艺术的浪漫,去剖析了那种在特定时间段内,特定游戏类型对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影响。这种不流俗、敢于直面争议焦点的勇气,使得这本特刊不仅是一本游戏读物,更像是一份关于特定文化现象的侧写报告,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值得反复咀嚼和思索。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整体节奏来看,这本“肝一发”特刊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拒绝了那种生硬的内容堆砌。它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情绪曲线。开篇可能是一些极具冲击力的、关于游戏体验的感性描述,瞬间将你拉入一个特定的情绪场域;随后会穿插一些相对冷静、侧重于理论探讨的中段;而到了接近尾声时,往往会用几篇短小精悍的、近乎“散文诗”般的文字作为收束,留下悠长的回味。这种张弛有度的编排,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阅读疲劳,反而像是在经历一场设计精巧的数字艺术展览。它不像那些月刊那样急于塞满最新的资讯,而是选择性地、深入地挖掘某些具有“时代意义”或“前瞻性”的主题。这种对“留白”的运用,以及对节奏的精准掌控,使得阅读体验从获取信息,升华为一种心流状态下的沉浸式体验,让人读完后久久不愿合上封面。
评分当我真正沉浸于其中阅读时,我发现文章的叙事方式极为跳脱,充满了实验性的色彩。它很少采用那种教科书式的、平铺直叙的分析框架,而是更偏向于一种意识流的、碎片化的体验记录。有些段落读起来,简直就像是作者在深夜里独自对着屏幕,脑海中闪过的那些转瞬即逝的灵感火花被强行捕捉并固化了下来。这种写作手法无疑对读者的理解力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你不能指望它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或“必玩排行”,它卖的更多的是一种“共鸣”和“氛围”。我记得其中一篇探讨某种像素化角色动作的文字,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将角色的移动与古典舞蹈的韵律联系起来,这种跨媒介的联想能力,着实令人惊叹。它不再是单纯地评论游戏机制,而是在挖掘机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对于习惯了直白评论的读者来说,初次接触可能会感到迷茫,但坚持读下去,那种被深度美学熏陶后的满足感,是其他同类刊物难以给予的。
评分一直很喜欢文艺风象!!好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评分好哦
评分书很皱
评分文艺风象:“肝”一发游戏
评分女儿每期都不会错过
评分很精致的杂志,特别有意思!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