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山海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学典 译
图书标签:
  • 山海经
  • 国学经典
  • 中小学生阅读
  • 课外阅读
  • 新课标
  • 教育部推荐
  • 神话故事
  • 地理文化
  • 传统文化
  • 启蒙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ISBN:97875193016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381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本版《山海经》包含原文、注释、翻译,读者可以无障碍阅读。此外,还精选涉及的动植物、神怪等的插图,帮助读者更形象地认识《山海经》。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山海经》还涉及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很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内容简介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较早的有关文献。

作者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目录

前 言/01


卷一 南山经


南山一经/001

南次二经/005

南次三经/010


卷二 西山经


西山一经/015

西次二经/023

西次三经/028

西次四经/039


卷三 北山经


北山一经/046

北次二经/055

北次三经/060


卷四 东山经


东山一经/074

东次二经/078

东次三经/082

东次四经/085


卷五 中山经


中山一经/089

中次二经/093

中次三经/096

中次四经/098

中次五经/101

中次六经/105

中次七经/110

中次八经/117

中次九经/123

中次十经/128


中次十一经/130

中次十二经/141


卷六 海外南经/147


卷七 海外西经/153


卷八 海外北经/159


卷九 海外东经/165


卷十 海内南经/170


卷十一 海内西经/174


卷十二 海内北经/179


卷十三 海内东经/185


卷十四 大荒东经/191


卷十五 大荒南经/199


卷十六 大荒西经/207


卷十七 大荒北经/218


卷十八 海内经/225


精彩书摘

  南山一经
  【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①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②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③,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④。
  【注释】
  ①穀:构树,树皮可以造纸。②禺:长尾巴的猿。③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④瘕:中医学指腹内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鼓胀病。
  【译文】
  《南山经》的第一个山系叫作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是招摇山,它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长得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名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构树却呈现黑色的纹理,并且光华照耀四方,名叫迷穀,人佩戴它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叫作育沛的东西,人佩戴它在身上就不会生鼓胀病。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①,多白猿,多水玉②,多黄金③。
  【注释】
  ①棪木: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表面红了即可吃。②水玉:古时也叫作水精,即现在所说的水晶石。③黄金:这里指黄色的沙金。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堂庭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棪木,又有许多白色猿猴,还盛产水晶石,并蕴藏着丰富的黄金。
  【原文】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①,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释】
  ①蝮虫: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也叫反鼻虫,颜色如同红、白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是虺(huǐ),是上古的一种毒蛇,不是昆虫之虫。
  【译文】
  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是猨翼山。山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野兽,水中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怪的蛇,很多奇怪的树木,人是不可以上去的。
  【原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①,其阴多白金②。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
  ……

前言/序言


《中华神兽图鉴:奇幻生物的起源与传说》 内容梗概: 《中华神兽图鉴》是一部集神话传说、民俗文化、动物学知识于一体的博物志。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探寻那些盘踞在山海之间、翱翔于云霄之上的神秘生灵。从祥瑞的凤凰、睿智的麒麟,到凶猛的饕餮、诡谲的九尾狐,本书将一一呈现这些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神兽。 详细内容: 本书分为“祥瑞之兆”、“山海异兽”、“妖邪之形”和“神话传说”四个主要章节,并辅以“图鉴索引”和“文化溯源”两个附录。 第一章:祥瑞之兆 本章着重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象征的神兽。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些神兽的形象特征、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凤凰(Phœnix): 作为百鸟之王,凤凰被认为是五彩祥瑞的化身,其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本书将详细介绍凤凰的形态,如“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腹文曰仁,足文曰信”,并追溯其在《尚书》、《山海经》以及历代诗词歌赋中的不朽形象。我们将探讨凤凰涅槃重生的传说,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皇室、祭祀和艺术中的地位。 麒麟(Qilin): 这种集龙、鹿、牛、马等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的瑞兽,被誉为“仁兽”。它的出现被视为圣贤出世、天下祥和的吉兆。《礼记》和《说文解字》中对其形态有详尽描述,本书将结合史料,呈现麒麟温和、仁爱的形象。我们将讨论麒麟在传统婚俗、生子祈福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白泽(Bái Zé): 被认为是通晓万物之情的神兽,白泽能说人话,能辨万物,知鬼神,避祸驱邪。本书将引用《白泽图》等文献,详细描述白泽的形象,并探讨其作为祥瑞之兽,在古代辟邪、禳灾方面的作用。我们将了解白泽如何成为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重要象征。 九尾狐(Jiǔwěi Hú): 尽管在某些传说中九尾狐带有妖媚的色彩,但在更古老的记载中,它也曾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如“见则天下太平”。本书将梳理九尾狐形象演变的历程,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解读,重点关注其作为能够预示太平盛世的神兽的一面。 第二章:山海异兽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山海经》所描绘的奇幻世界,介绍那些生活在遥远山川、拥有独特外形和习性的异兽。 饕餮(Tāotiè): 作为传说中的贪食之兽,饕餮以其巨大的食欲而闻名。本书将分析饕餮的形象,尤其是其青铜器上出现的兽面纹样,并探讨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贪婪、以及作为警示的意义。我们将追溯“饕餮纹”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它在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的重要性。 穷奇(Qióngqí): 穷奇被描述为一种具有马身、虎爪、牛尾,并且会吃掉好人、奖励坏人的凶恶之兽。本书将引用《左传》、《山海经》等史料,详细描述穷奇的形态和行为,并探讨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作为一种邪恶势力的代表。我们将分析穷奇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恶”的象征意义。 犼(Hǒu): 犼是一种形似虎而带角的兽类,据说它力大无穷,能够吞食猛兽。本书将介绍犼的形象,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作为强大力量和勇气的象征。我们将探讨犼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以及其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 当扈(Dānghù): 当扈是一种体型似马,颜色似白,却能发出猪叫声的怪兽。本书将通过《山海经》的描述,呈现当扈奇特的外形和声音,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对未知世界的想象。 旱魃(Bànbá): 旱魃被认为是能引发旱灾的妖怪,通常被描绘成一个哭泣的女孩。本书将追溯旱魃的传说,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对干旱灾害的恐惧和对雨水的期盼。 第三章:妖邪之形 本章将聚焦那些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常被赋予邪恶、魅惑或破坏性特质的形象。 九尾狐(Jiǔwěi Hú)——妖魅之姿: 在本书的这一部分,我们将着重探讨九尾狐的妖媚化形象,以及它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作为蛊惑人心、兴风作浪的妖怪形象。我们将分析其在《搜神记》、《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中的演绎,并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对女性魅力的复杂解读。 白骨精(Bái Gǔ Jīng): 源自《西游记》的白骨精,以其善于变化、迷惑取经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本书将分析白骨精作为一种“虚妄”和“欺骗”的象征,探讨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艺术塑造,以及它所代表的对表象的警惕。 蛇精(Shé Jīng): 在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中,蛇被赋予了妖性,蛇精也因此成为常见的反派形象。本书将探讨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冷”、“狡猾”等联想,以及蛇精形象如何被文学和民间传说所塑造。 鼠精(Shǔ Jīng): 鼠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盗窃、阴暗联系在一起,鼠精的形象也往往代表着卑劣和狡猾。本书将分析鼠精在民间传说中的常见设定,以及它所象征的“贪小便宜”和“暗中破坏”的特质。 第四章:神话传说 本章将从更宏观的视角,梳理和讲述那些与神兽紧密相关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Jīngwèi Tián Hǎi): 精卫作为一种恶鸟,因含冤而将木石投入大海,象征着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本书将讲述精卫填海的完整故事,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惩恶扬善”和“永不放弃”的深刻寓意。 夸父逐日(Kuāfù Zhú Rì): 夸父为了熄灭太阳的炎热,追逐太阳直至力竭而死。本书将讲述夸父逐日的悲壮故事,探讨其所代表的“勇于挑战”、“为民造福”的牺牲精神,以及它对后世的激励作用。 刑天舞干戚(Xíngtiān Wǔ Gān Qī): 刑天虽断首,仍挥舞干戚,与天为敌。本书将讲述刑天不屈不挠、反抗权威的斗争故事,分析其所体现的“顽强不屈”、“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女娲补天(Nǚwā Bǔ Tiān): 女娲炼石补天,拯救苍生于水火。本书将详细描述女娲补天的神话过程,展现女娲的慈悲、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探讨其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附录一:图鉴索引 本部分将提供一个详尽的神兽名称索引,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并附有对应页码,方便读者查找。对于每个神兽,还会提供其主要特征的简要描述,以及在本书中提及的关键文献的出处。 附录二:文化溯源 此附录将深入探讨神兽在中国文化中的渊源和演变。我们将分析《山海经》等古籍对神兽记载的价值,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神兽形象的变迁,以及神兽在中国哲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民间信仰中的深远影响。我们将追溯神兽文化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价值观。 本书特色: 内容严谨考据: 本书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力求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严谨的考证和梳理,为读者呈现最接近历史记载的神兽形象。 图文并茂: 本书将配以大量精美的古代绘画、雕塑以及现代插画,生动还原神兽的奇幻形象,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视角独特: 跳出单纯的神话故事叙述,深入挖掘神兽在中国哲学、伦理、艺术等方面的象征意义,展现神兽文化的丰富内涵。 语言通俗易懂: 尽管内容详实,但本书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中小学生乃至普通读者都能轻松理解和欣赏。 《中华神兽图鉴》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神话生物的书籍,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带领读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本书是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探索奇幻世界、培养人文素养的绝佳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收到这套《山海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找到一本真正能够“读进去”的《山海经》了!很多时候,我们谈论《山海经》,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但真正让孩子们去理解和接受,却并非易事。这套书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真正地在“讲述”故事。那些古老的神话,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得鲜活而有趣。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那些神兽描写时,那种既保留了原有的神秘感,又用现代的语言进行了解释,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比如,书中对“饕餮”的描述,既保留了它贪吃的特点,又在后面加入了对这种神兽在现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解读,这对于孩子们理解一个文化符号的演变非常有帮助。而且,它的内容编排也很合理,不是一次性把所有内容都抛给孩子,而是循序渐进,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山海经》世界的认知。它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步步探索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古老世界,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魅力。这套书,绝对是给孩子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礼物。

评分

这套《山海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简直太惊艳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很多版本都过于晦涩难懂,或者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当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立刻被它的排版和注释所吸引。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贴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使用大量生僻字和复杂的文言文,而是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述那些奇幻的传说。这对于孩子们理解那些上古的神兽、奇特的地理风貌以及古人的想象力至关重要。其次,书中的插画也是一大亮点,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将文字中的描述具象化,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的时代,亲眼目睹那些不可思议的景象。更难得的是,这套书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增加了许多有趣的解读和知识拓展,让孩子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古代的地理学、民俗学,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孩子们在其中遇到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未知与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是一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

评分

我一直认为,阅读经典是塑造孩子品格和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而《山海经》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这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的版本,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这样希望引导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家庭。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将《山海经》的内容“搬运”过来,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和润色,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注意到,书中的许多词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解释,而且在讲解神兽、异物的时候,会引用一些相关的古代文献或者民间传说,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山海经》本身的内容,还能从中拓展出更广阔的文化知识面。我儿子最近特别喜欢里面的“穷奇”,他会拿着书反复看关于穷奇的描述,然后自己模仿画出来,还能给我讲他理解的关于穷奇的故事,这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而且,这套书在知识性上做得非常好,它会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比如书中提到的地理位置,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模糊,但可以通过这些描述,让孩子们对中国古代的地理认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我觉得,选择这套书,绝对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智慧殿堂的大门。

评分

这套《山海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给我带来的感受,简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我原本以为,《山海经》作为一本古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会是比较枯燥且难以理解的。然而,当我拆开包装,翻阅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保持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现代化的包装和诠释。首先,语言上,它非常贴近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奇幻的生物和地理名称讲解得生动有趣,一点也不觉得晦涩。其次,每篇内容的后面,都附有详细的解析和相关的知识拓展,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面非常有帮助。我女儿最喜欢里面的“九尾狐”和“凤凰”,她会反复阅读关于它们的描写,然后和动画片里的形象进行对比,还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她之前不知道的细节。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插图,虽然不至于非常华丽,但足以勾勒出那些神兽的形象,让孩子们脑海中产生鲜活的画面感。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回避《山海经》中一些比较“怪诞”的部分,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呈现,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我觉得,这套书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评分

说实话,我对《山海经》的了解,之前仅限于一些零散的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的片段。当我看到这套《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结果,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山海经》的认知。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一本古籍,转化成一本真正适合现代孩子阅读的精彩读物。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用孩子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讲述那些上古的神话故事,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我常常看到我的孩子,捧着这本书,时不时地发出惊叹声,然后会跑过来问我,为什么那些神兽长得那么奇怪,又那么有趣。书中对于这些神兽的描写,既保留了原有的想象力,又加上了一些现代的科学和人文解读,让孩子们在惊叹之余,还能引发思考。更难得的是,这套书在内容上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讲述故事,还会引导孩子们去了解《山海经》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中华古代文明的大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儿子点名要的!还不错!

评分

孩子喜欢

评分

物流很快,书很好看。

评分

有原文有译文,孩子可以无障碍阅读。

评分

多次购买,足以说明一切!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京东的物流真的很给力 用起来也不错

评分

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

山海经,可以推荐给孩子读,学生必读书目,买来捐给小学了,应该让孩子们多读经典名著,多读书,读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