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龚铂洋 著
图书标签:
  • 新媒体营销
  • 社交媒体
  • 微信营销
  • 微博营销
  • 内容营销
  • 营销策略
  • 互联网营销
  • 自媒体
  • 品牌推广
  • 流量运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362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411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4
字数: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网络营销从业者;社交媒体营销从业者;微营销、新媒体营销的从业者;广告业从业者;私营企业主

本书深度解析微博、微信、今日头条、QQ空间、知乎、豆瓣等新媒体平台营销。采用5大策略模型快速定位,揭秘11家主流社交媒体规律;全新32招助推新品上市,玩转100个新媒体运营技巧。

内容简介

网络营销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在互联网、各类社交平台上进行营销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曾经非常流行的网络营销、微信营销、微博营销已经慢慢进入死胡同,越来越变得无效。找到更加有效的营销方式已经是当前所有从业人员的新的课题。本书从营销的有效性角度出发,除了信和微博整合营销以外,有增加了更多新媒体平台的玩法和营销案例,通过新的网络营销手法的整合,实现对于企业来说,更加有效落地的营销目的。

作者简介

深圳钛铂新媒体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尚道微营销)创始人、CEO、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专家,服务于腾讯、海航、华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周大福、百丽、电信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和****。15年IT行业营销管理经验,先后就职于宏?电脑、TCL-阿尔卡特、长虹手机,从基层工程师做到公司营销高管,担任多家高校及媒体的专家和嘉宾,包括:北京大学CIO班微营销讲师;清华大学EMBA班网络营销讲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网络营销特聘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香港卫视、华娱卫视、深圳卫视节目嘉宾。2009年发行手机行业营销专著《中国手机市场营销攻略》;2012年发行微营销行业视频光盘《微博营销赢天下》;2014年发行中国微博微信运营专著《左手微博 右手微信》,长居***电子商务排名前列。

目录

第一篇 企业微博运营 / 1
第1章 如何系统运营企业微博――钛铂五大策略模型 / 2
1.1 定位策略 / 2
1.2 内容策略 / 13
1.3 互动策略 / 21
1.4 组织策略 / 26
1.5 危机策略 / 29
第2章 微博如何引爆新品上市――新品上市三十二式 / 33
2.1 预热期 / 34
2.2 炒作期 / 37
2.3 上市期 / 42
2.4 销售期 / 47
第二篇 企业微信营销 / 53
第3章 企业微信营销的正确姿势 / 54
3.1 三招玩转微信营销 / 54
3.2 微信营销与H5结合 / 62
3.3 H5开发及刷爆朋友圈的10款顶尖微信H5案例 / 72
第三篇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阵地 / 79
第4章 新闻客户端类新媒体 / 80
XI
目 录
4.1 今日头条 / 81
4.2 一点资讯 / 93
第5章 视频类新媒体 / 99
5.1 弹幕类视频网站――AcFun、bilibili / 99
5.2 短视频平台――美拍、秒拍 / 112
第6章 知识类新媒体 / 124
6.1 知乎平台介绍 / 124
6.2 知乎功能介绍 / 127
6.3 知乎营销案例分析 / 131
6.4 知乎衍生平台 / 134
第7章 社群类新媒体 / 136
7.1 豆瓣 / 136
7.2 QQ空间 / 145
第8章 其他自媒体平台 / 152
8.1 搜狐自媒体 / 152
8.2 企鹅媒体平台 / 160
后记 / 168

前言/序言

  数字营销传播的正确姿势
  自2011年伴随微博、微信的兴起以来,笔者已经走过了6年多的数字营销传播实践之路,服务了上百家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也为很多有实力但无品牌的中小企业提供过打造品牌的战略服务,每年要做数百个提案、数百个H5、上千张海报,投放上千万的KOL媒介费用??通过这些实战,作为整个团队的带领者,笔者得出的经验是什么呢?
  正如定位理论的创始人艾·里斯所说的:“无论飞机变成什么样,总要遵循重力法则。”数字营销领域同样存在着类似于物理中的重力法则,学者教授在理论中寻找和探索关于营销和建立品牌的基本法则,而笔者则通过实践不断寻找。笔者的结论是:数字营销传播的姿势无论如何变化,营销的本质是不变的。
  数字营销传播有五大核心模块:互联网品牌构建、Campaign战役、微应用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以及微博、微信代运营。无论是哪一个模块,我们首先都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顶层设计上要定位清楚,有顶层设计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传播。
  一、顶层设计
  如下图所示,是笔者在海口马路上看到的2个广告,左边是“要理财到光大”,右边是“要美丽找戴丽”。笔者的第一个反应是:凭什么?这些品牌凭什么敢这样打广告,如今打广告都可以这么简单粗暴地抄吗?
  再说一下我们的客户腾讯理财通的广告语:“微信理财,你就理财通”,这是我们从新媒体角度洞察后提出“微信理财,就用理财通”演变过来的。2015年下半年在全国的很多渠道都可以看到这个广告,这也是我们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反向做的一个顶层设计,如下图所示。
  吴晓波有一篇文章叫作《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笔者看了以后立刻想去日本买马桶盖,因为文章说出了日本马桶盖独特的USP(卖点),让人产生了购买的冲动,背后其实是品牌形象的顶层设计。
  他还讲了日本纳米水离子的吹风机,有人当场就做吹头发实验,吹过的半边头发果然蓬松顺滑,与平时不一样。但同样是吹风机,看到下面这个广告,你就只记住了范冰冰,而并不想去买这个电吹风,如下图所示。这背后其实还是我们的品牌形象与USP的顶层设计问题,一个企业的顶层设计到底用USP还是用品牌形象呢?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选择。
  以王品牛排为例,之前的广告语是“一头牛仅供六客”(见下图),乍一看感觉牛肉多、原料好,品牌出来的时候这样讲需求是对的,让消费者知道王品牛排选用的是牛身上最好的部位,是最好的肉。
  但是问题来了,万一有吹牛的竞争者怎么办?你说六客,他说三客甚至一客呢?所以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差异化讲USP,而且必须是深入人心的顶层设计。后来,王品做了整合营销传播,从USP变到了品牌形象,广告语变成了“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
  下面这几幅海报分别从每个人心中最重要的人出发来讲故事。
  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父亲的形象,笔者看到也会想起自己的父亲。它讲的是“合资企业高管、15年行业经验、年薪20万、MBA、内环有房,以上是他儿子100个标签中的5个,他只有一个标签:父亲。”不管你是谁,今天混得多好、混得多棒,但是你的父亲只有一个标签,他可能为你付出了很多,到今天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了。你混得再好,有为父亲做过什么吗?
  非常走心。
  如下图所示,这一幅海报的文案是:“真难搞、喜怒无常、没谱、挑刺到死、不可理喻,以上是你对你的客户100个常见抱怨中的5个,你该为你的成长说声:谢谢。”正是有了挑剔的客户,给了你压力,你才能成长,所以客户也是你心中重要的、值得款待的人。
  如下图所示,这一幅海报的文案是:“我在开会、明天出差、在忙、有时间再说、你先睡,以上是她丈夫100个常见回复中的5个,她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等你。”
  笔者相信大多数工作忙碌的男士看到这个广告都会有所触动,甚至会泪流满面。这样的广告让我们感到非常惭愧、内疚,被触动之后,就请父亲、妻子、客户去吃王品牛排。
  营销的顶层设计解决了“我是谁”、“我满足了消费者什么需求”、“我与对手有什么差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后再来谈传播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二、数字营销传播的正确姿势
  如下图所示,这张人形图就是笔者的方法——新营销全景图,将整个营销过程分为营销战略、营销传播和营销落地三步。其中,营销战略包括USP、品牌形象、定位;营销传播包括广告、公关和社会化;营销落地则包括通过渠道建设、终端打造、组建团队等办法形成销售闭环。今天我们说数字营销,所有以上过程缺一不可。
  三、判断趋势,决定姿势
  以上是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数字营销传播的正确姿势,伴随着新媒体的更新迭代、飞速变化,我们也要不断地调整变化玩法,所以趋势判断对于数字营销来说非常重要。
  现阶段的社交网络营销整体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2016年升级换代的重点是回归本质、深入精耕细作的问题,甚至把粉丝升级为首席执行客户,进入公司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你有多少粉丝会真正帮你的品牌出谋划策?
  笔者总结了2016年社交网络营销的六大趋势:
  ●●微博依然是最有价值的新媒体平台。
  ●●微信朋友圈依然是最活跃的社交阵地。
  ●●视频营销,尤其是1~2分钟的视频会逐渐侵蚀电视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覆盖面广、精准度高,会蓬勃发展。
  ●●把粉丝升级为首席执行客户,进入公司的战略决策委员会。
  ●●用心做好产品、做好内容,有价值观的企业将长存。
  龚铂洋
  2016年7月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 内容简介 在信息爆炸、技术迭代飞速的新媒体时代,企业和个人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掌握精准而高效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已成为当务之急。本书《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并非一本简单罗列平台功能或营销技巧的“操作手册”,而是深入剖析新媒体营销的底层逻辑、核心原理,以及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浪潮中,如何构建一套可持续、可复用的营销体系,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和商业目标的有效达成。 本书着重于“姿势”二字,意在强调方法论和战略思维的重要性。它并非告诉你如何“发一条朋友圈能带来多少订单”,而是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这条朋友圈能带来订单,以及如何让更多这样的‘订单’可持续地产生”。它关注的是,在新媒体营销这条“道”上,我们应该如何行进,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建立长远的竞争壁垒。 第一部分:新媒体营销的“道”——理解平台生态与用户心智 这一部分将带领读者跳出碎片化的操作层面,回归营销的本质。我们将首先深入探讨当前新媒体平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并触及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的生态演变逻辑。这包括: 平台演进与商业化机制: 剖析不同平台从社交、信息聚合到内容分发、电商导流的演进轨迹,理解其核心算法、内容审核机制、用户增长策略以及商业变现模式。例如,为什么微博更适合话题引爆与事件营销,而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则侧重于社群维护与深度内容传播;抖音短视频如何通过算法推荐重塑内容消费习惯,小红书又如何凭借 UGC(用户生成内容)构建内容信任。 用户心智与行为洞察: 深入研究不同用户群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决策路径。理解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才能产出真正能引起共鸣的内容。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用户画像、社群调研、行为数据分析等方式,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营销策略的驱动力。 新媒体营销的底层逻辑: 抛弃“道听途说”的技巧,回归营销的本质——建立连接、传递价值、驱动转化。我们将阐述“内容为王”、“关系为本”、“数据驱动”等新媒体营销的核心理念,并解释它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具体体现。例如,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注意力,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用户关系,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营销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部分:微博的“术”——话题引爆与社群裂变 微博作为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核心价值在于信息的传播广度、话题的制造能力以及意见领袖(KOL)的影响力。本书将详细解析如何将微博的这些特性转化为有效的营销手段: 内容策划与传播策略: 探讨如何策划有吸引力的微博内容,包括时事热点追踪、用户痛点挖掘、创意文案撰写、多媒体内容(图文、短视频、直播)的制作与发布。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内容的传播规律,如何制造“爆款”话题,并有效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形成二次传播。 话题引爆与事件营销: 深入研究微博话题的运作机制,包括话题的选取、包装、推广与维护。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策划具有争议性、话题性或社会意义的事件,快速吸引公众关注,并引导舆论走向,实现品牌曝光和口碑提升。 KOL 合作与矩阵式营销: 解析如何识别、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微博 KOL(包括头部、腰部、尾部 KOL),并设计有效的合作模式。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 KOL 矩阵,实现不同层级 KOL 的协同效应,最大化营销投入产出比。 用户互动与社群运营: 强调微博作为社交平台,用户互动的重要性。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私信等互动方式,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连接,收集用户反馈,并引导用户形成活跃的社群。 第三部分:微信的“术”——私域流量与精细化运营 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平台,其核心优势在于用户粘性、私域流量的积累以及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本书将详细解析如何在微信生态中构建和运营一套高效的营销体系: 公众号运营与内容深度触达: 探讨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构建具有品牌特色的内容生态,发布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和沉淀目标用户。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公众号内容(文章、视频、音频),如何进行排版、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用户互动、活动策划等方式,提高文章打开率、阅读量和用户转化。 微信群与社群精细化运营: 剖析微信群作为私域流量核心载体的价值,讲解如何搭建、管理和运营不同类型的微信群(例如,福利群、知识分享群、用户交流群)。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社群活动、用户激励、精细化沟通,提高用户活跃度、粘性,并最终实现用户转化和复购。 小程序与私域变现闭环: 深入解析微信小程序在私域流量营销中的关键作用,如何通过小程序构建用户服务、产品展示、电商交易等功能。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公众号、微信群与小程序打通,形成完整的私域流量闭环,实现用户从关注、互动到购买、复购的全流程管理。 视频号与直播电商的崛起: 关注微信生态内的视频号和直播电商的最新发展,分析其内容形态、变现模式以及与公众号、微信群等其他微信生态的联动。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视频号和直播,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增强用户互动,并实现即时转化。 第四部分:融会贯通——跨平台整合与增长黑客思维 新媒体营销的本质是整合与协同,而非孤立地运营单一平台。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将微博、微信以及其他新兴平台的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并引入“增长黑客”的思维模式,实现营销效率的突破。 跨平台联动与内容分发: 讲解如何实现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互联互通,将优质内容在不同平台进行分发和二次传播。例如,如何将微博的热门话题引导至微信公众号进行深度解读,如何将公众号的粉丝转化为视频号的观看者。 数据驱动与营销优化: 强调数据分析在新媒体营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新媒体营销数据指标,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读,并基于数据反馈,不断优化内容策略、传播渠道和用户运营。 增长黑客思维与实验驱动: 引入“增长黑客”的理念,鼓励读者以实验和迭代的心态,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法和策略。我们将讲解如何设定增长目标,如何进行 A/B 测试,如何快速迭代优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营销增长。 风险规避与合规运营: 在追求营销效果的同时,合规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探讨新媒体营销中常见的法律法规、平台规则,以及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确保营销活动的长远健康发展。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模板,而是引领读者建立一套灵活、适应性强的新媒体营销体系。通过本书,您将不仅掌握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声”,更能理解如何“被听见”,如何与用户建立真正的连接,并最终将注意力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本书致力于帮助您成为一个真正懂新媒体、善于运用新媒体的营销者,在新媒体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姿势”。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之前,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做新媒体营销时,就像是在大海中摸索,方向不明,效率低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配备了一张详细的地图和一系列先进的导航设备。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用户画像”的精细化解读,它不再是简单地划分年龄、性别、地域,而是深入到用户的兴趣、需求、痛点,以及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行为习惯。只有真正了解你的用户,才能做出打动他们的内容,才能选择最有效的传播渠道。书中对于内容创作的建议,也极具参考价值,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内容的特点、创作技巧,以及如何根据平台特性进行优化。比如,在微博上,短平快、有话题性的内容更容易引爆;而在微信上,深度、有价值、能引发共鸣的内容则更容易沉淀用户。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新媒体营销中的挑战和陷阱,而是坦诚地分享了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这种“坦诚相见”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

评分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这本书,光听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接地气”和“实操性”。作为一名在内容创作和社群运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深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有效的新媒体营销策略,就像是拥有了开启商业增长的金钥匙。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指路明灯。我特别期待它能为我梳理出微博和微信这两大平台在营销上的不同侧重点、联动方式,以及在2.0时代下,有哪些更新颖、更具颠覆性的玩法。我希望书中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最好是那些从零开始,一步步将品牌打造成现象级的成功故事。我想知道,那些看似轻而易举的爆款内容,背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思考和执行细节?如何才能在这个充斥着大量同质化信息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内容脱颖而出,真正触达并打动目标用户?书中对于“正确姿势”的解读,究竟包含了哪些核心要素?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制胜?亦或是两者兼顾,并且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进行差异化处理?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建立一个更系统、更科学的新媒体营销思维框架,让我告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散式操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评分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营销指南,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用户建立有效连接”的哲学探讨。作者通过对微博和微信这两个核心平台的深入剖析,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唯有真诚、有价值、有温度的内容,才能在用户的注意力争夺战中胜出。书中对于“社群裂变”、“私域流量运营”、“内容IP打造”等热门概念的解读,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逻辑和可操作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品牌人格化”的论述,它提醒我们,在数字化的时代,品牌更应该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用户的认同和喜爱。这本书让我明白,新媒体营销不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一场与用户长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微博的广撒网,触达更广泛的受众;通过微信的精耕细作,沉淀核心用户,建立忠诚度。这种“由广及深”的策略,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让我更加坚信,掌握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就是掌握了与未来对话的钥匙。

评分

读完《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醍醐灌顶”。这本书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极其生动、贴近实战的语言,将复杂的营销概念化繁为简。作者在讲解微博营销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发博、互关、抽奖”这些基础操作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利用微博平台的话题性、社交性和传播性,构建品牌人格,制造互动,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传播效果。特别是关于如何抓住热点、如何将热点巧妙地转化为品牌传播的契机,以及如何应对舆情危机,这些章节都写得非常到位,充满了实操性的建议。而在微信营销方面,书中则强调了社群的精细化运营和内容的高价值输出。从吸粉、加粉的策略,到如何通过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不同渠道进行组合拳式营销,再到如何通过私域流量的沉淀和转化,实现用户生命周期的最大化,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鞭辟入里。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内容即服务”的理念,它提醒我们,在这个用户主导的时代,只有提供真正有价值、有温度的内容,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做什么”,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不止于“玩转”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平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新媒体营销的本质。《左手微博右手微信2.0:新媒体营销的正确姿势》让我深刻认识到,所谓的“正确姿势”,并非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一种动态的、适应性的策略。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市场在变,用户在变,技术在变,而我们的营销方式也必须随之迭代。2.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将微博和微信看作是独立的传播渠道,而是需要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营销生态。书中对于如何利用微博的公域流量引流,再通过微信的私域流量进行深度运营和转化,这种“公私联动”的思路,对我启发很大。我之前一直觉得两者是独立的,现在才明白,它们之间可以形成完美的闭环。此外,书中对于数据分析的重视,也让我受益匪浅。不再是凭感觉做营销,而是可以通过数据来指导决策,优化策略,从而提高营销的效率和ROI。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新媒体营销是一场需要持续学习、不断试错、并善于总结的旅程,而这本书,无疑是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南。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还没怎么看,不知怎么样,期待吧

评分

书有一定的参考性,实用性一般

评分

图书已收到。图书质量很好,价格实惠。下次再来购买。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帮单位买的,适合我们这种互联网的公司

评分

终于有一本彩色的了,解说详细,买了一堆书,第一本打开看的就是它。内容不错,微博微信的运营技巧都有说到,是一个双剑合璧的教学指导书,不错。

评分

书写得一般吧。没什么看头

评分

由于工作原因,买来看看。封面有点脏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