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经过近十年的资料整理和潜心写作,推出了这部以清代雍乾时期著名政治人物陈宏谋为主题的鸿篇巨制——《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陈宏谋是清代中叶著名的官员,其为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身后留有多种著作,清代治世名书《皇朝经世文编》中收录其文章多篇,可见其人和思想在清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并未将本书写成一部传统的人物传记,而是从为官到做人、从经世到治家诸多方面剖析了陈宏谋的思想与政治生涯。作者认为陈宏谋是清代中期上层官僚的代表,解读他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那个时期官员如何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所从事的事业和所面对的社会。本书通过人物史写社会史,是了解18世纪官僚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经济史。
目录
导论第一部分做人第一章家(一)祖辈(二)桂林(三)青年时代(四)家庭(五)成年第二章官(一)从雍正到乾隆(二)危机:1733—1737年广西垦荒事件(三)更多的逆境(四)周旋于清廷官场文化(五)友谊第三章天(一)天(二)超越理性主义(三)天良:人性的道德实质(四)人情:人类情感反应的力量和恰当性第四章学(一)主流学术之外(二)理学传统(三)北方新儒家:吕坤和关学(四)实学(五)经世(六)与湖南的关系第二部分生财第五章食(一)人口、食品与价格(二)供应(三)粮食进口(四)解决粮食危机(五)流通接济(六)一种可选的经济方式第六章养(一)民生(二)财产(三)家庭结算(家计)(四)节俭(五)商业(六)利润和私利(七)经济规律(八)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九)价格(十)私有化第七章生(一)农业(二)水利(三)农业技术(四)采矿业和制造业(五)发展商业第八章益(一)政府粮仓(二)库存量(三)每年的粮食回购(四)支出(五)社仓(六)积累和经济增长第三部分经世第九章人(一)人之初,性本善(“天良”)(二)种族(三)等级制度(四)富人与穷人(五)社会角色(六)家庭(七)两性(八)个人第十章治(一)良吏与官僚政府(二)国家应有多大权力?(三)对官僚机构的管束(四)对下级官员的管束(五)县以下的治理(六)管理(七)1744—1745年陕西的“兴除”运动第十一章公(一)国家还是“公众”(二)慈善和公共福利(三)舆论(四)清朝中叶思想和话语中的“社会”(五)社会单位:乡(六)社会礼仪:乡饮酒礼(七)保甲与乡约(八)家族自治:陈宏谋1742年在江西的试验(九)直接与间接的治国之道第十二章化(一)教育(二)小学教育(三)在边疆的教化使命(四)妇女教育(五)礼仪(六)家庭礼仪(七)国家礼仪(八)礼、人文教养、 文明结论参考文献译者的话
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本书对军阀的派系、关系、经济基础、价值观作了详尽的考察,关于军阀思想主要受小传统影响和军事动员、冲突规模越来越强的讨论已经接近社会学讨论了。
评分
☆☆☆☆☆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评分
☆☆☆☆☆
替朋友购买的,希望他能喜欢,包装不错,朋友付款速度一流。
评分
☆☆☆☆☆
看着玩儿,中国有精英意识么?
评分
☆☆☆☆☆
好刚刚刚刚搞好嗨咯害你斌刚刚刚刚斌
评分
☆☆☆☆☆
不错!很不错真心不错!还会继续关注!
评分
☆☆☆☆☆
中国历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年代悠久,绵延不断。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变化或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说它具有3000多年的连续不断的文化和政治传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从许多方面看,今天的中国以及使中国变成今天面貌的革命,只是这一长期历史的最新阶段。因此,主要讨论19世纪与20世纪
评分
☆☆☆☆☆
1911年,武汉三镇及其它城市里的年轻的中国资产阶级,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站在了支持革命政府的一边。实际上,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在汉口从事纯粹国内贸易和买办贸易的领域,发生了好几起商业活动,都是最初支持建立民国的著名活动。[7]当然,这种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19、20 世纪之交所发生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巨变为前提的,但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社会不断变化的结果。
评分
☆☆☆☆☆
不错,书非常好,值得拥有和阅读,推荐给大家!下次继续购买!疯狂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