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軸及其連接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軸及其連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成大先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連接
  • 機械零部件
  • 設計手冊
  • 工程技術
  • 機械製造
  • 第六版
  • 單行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703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406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3
字數:104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機械設計手冊》纍計130萬套!內容豐富、實用便查。
.這是一部機械設計史上的功勛圖書,曆時五十載,對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貢獻已手冊本身。
.這是一部引起轟動的工具書,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國首部大型機械設計工具書。目前修訂至第六版,受到無數機械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稱頌。
.這是一部五十年與讀者共同成長的圖書,很多讀者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麵世,仍然愛不釋手,視它為一生事業中親密、忠誠的夥伴。
.本書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奬★全國優*秀書奬★全國優*秀科技圖書奬。

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瞭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彆為《常用設計資料》 《機械製圖·精度設計》 《常用機械工程材料》 《機構·結構設計》 《連接與緊固》 《軸及其連接》 《軸承》 《起重運輸件·五金件》 《潤滑與密封》 《彈簧》 《機械傳動》 《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 《機械振動·機架設計》 《液壓傳動》 《液壓控製》 《氣壓傳動》。
本書為《軸及其連接》,包括軸、麯軸和軟軸,聯軸器,離閤器,製動器。主要介紹瞭軸及其連接的材料、分類、特點、性能及應用,以及常用的各種軸及其連接的結構、規格、參數和相關計算等。
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7篇軸及其連接
第1章軸、麯軸和軟軸7-3
1軸7-3
1.1軸的分類7-3
1.2軸的設計7-3
1.3軸的常用材料7-3
1.4軸的結構設計7-6
1.4.1零件在軸上的定位與固定7-7
1.4.2提高軸疲勞強度的結構措施7-10
1.4.3軸頸及軸伸結構7-10
1.4.4軸的結構示例7-18
1.5軸的強度計算7-19
1.5.1按扭轉強度或剛度計算7-19
1.5.2按彎扭閤成強度計算7-20
1.5.3精確強度校核計算7-21
1.6軸的剛度校核7-28
1.6.1軸的扭轉剛度7-28
1.6.2軸的彎麯剛度7-28
1.7軸的臨界轉速校核7-31
1.7.1不帶圓盤的均勻質量軸的臨界轉速7-31
1.7.2帶圓盤的軸的臨界轉速7-32
1.7.3軸的臨界轉速計算舉例7-33
1.7.4等直徑軸的一階臨界轉速計算7-34
1.8軸的工作圖及設計計算舉例7-35
2麯軸7-40
2.1麯軸結構設計7-40
2.2麯軸的設計要點7-42
2.3麯軸的強度計算7-42
2.3.1麯軸的破壞形式7-42
2.3.2麯軸的受力分析7-42
2.3.3麯軸的靜強度校核7-44
2.3.4麯軸的疲勞強度校核7-45
2.3.5應力集中係數Kσ、Kτ及應力σa、σm、τa、τm7-46
2.3.6提高麯軸強度的措施7-47
3軟軸7-48
3.1軟軸的結構組成和規格7-49
3.1.1軟軸7-49
3.1.2軟管7-49
3.1.3軟軸接頭7-51
3.1.4軟管接頭7-51
3.2常用軟軸的典型結構7-52
3.3防逆轉裝置7-53
3.4軟軸的選擇7-54
第2章聯軸器7-55
1聯軸器的分類、特點及應用7-55
2機械式聯軸器選用計算(摘自JB/T 7511—1994)7-63
3聯軸器的性能、參數及尺寸7-66
3.1聯軸器軸孔和連接型式與尺寸(摘自GB/T 3852—2008)7-66
3.1.1圓柱形軸孔和鍵槽型式及尺寸7-66
3.1.2圓錐形軸孔和鍵槽型式及尺寸7-69
3.1.3其他連接型式7-71
3.2剛性聯軸器7-71
3.2.1凸緣聯軸器(摘自GB/T 5843—2003)7-71
3.2.2ZZ1脹套式剛性聯軸器7-74
3.3鼓形齒式聯軸器7-74
3.3.1GⅡCL型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GB/T 26103.1—2010)7-75
3.3.2GⅡCLZ型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JB/T 8854.2—2001)7-80
3.3.3GCLD型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GB/T 26103.3—2010)7-84
3.3.4NGCL型帶製動輪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GB/T 26103.4—2010)7-86
3.3.5NGCLZ型帶製動輪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GB/T 26103.5—2010)7-89
3.3.6鼓形齒式聯軸器的選用及許用補償量7-92
3.3.7聯軸器的轉矩計算7-93
3.4TGL鼓形齒式聯軸器(摘自JB/T 5514—2007)7-95
3.5滾子鏈聯軸器(摘自GB/T 6069—2002)7-98
3.6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7-100
3.6.1SWC型整體叉頭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摘自JB/T 5513—2006)7-100
BH、WH型聯軸器7-100
BF、WF、WD型聯軸器7-102
DH型聯軸器7-105
CH型聯軸器7-106
SWC型萬嚮聯軸器與相配件的連接尺寸及螺栓預緊力矩7-107
SWC型萬嚮聯軸器的布置與選用計算7-108
3.6.2SWP型剖分軸承座十字軸式萬嚮聯軸器(摘自JB/T 3241—2005)7-110
A型、B型、C型、D型、E型、F型聯軸器7-110
G型—有伸縮超短型聯軸器7-114
ZG型—正裝貫通型、FG—反裝貫通型聯軸器7-115
SWP型萬嚮聯軸器的連接及螺栓預緊力矩7-117
SWP型萬嚮聯軸器的選用計算7-117
3.7膜片聯軸器(摘自JB/T 9147—1999)7-119
3.7.1JMⅠ型—帶沉孔基本型聯軸器的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7-119
3.7.2JMⅠJ型—帶沉孔接中間軸型聯軸器的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7-121
3.7.3JMⅡ型—無沉孔基本型聯軸器的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7-123
3.7.4JMⅡJ型—無沉孔接中間軸型聯軸器的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7-126
3.7.5膜片聯軸器許用補償量7-129
3.7.6膜片聯軸器的選用計算7-130
3.8蛇形彈簧聯軸器 (摘自JB/T 8869—2000)7-130
3.8.1JS型—罩殼徑嚮安裝型 (基本型)聯軸器7-130
3.8.2JSB型—罩殼軸嚮安裝型聯軸器7-132
3.8.3JSS型—雙法蘭連接型聯軸器7-133
3.8.4JSD型—單法蘭連接型聯軸器7-135
3.8.5JSJ型—接中間軸型聯軸器7-138
3.8.6JSJ型中間軸長度的校核7-138
3.8.7JSG型—高速型聯軸器7-139
3.8.8JSZ型—帶製動輪型聯軸器7-140
3.8.9JSP型—帶製動盤型聯軸器7-142
3.8.10JSA型—安全型聯軸器7-143
3.8.11聯軸器許用補償量及主要零件材料7-145
3.9梅花形彈性聯軸器(摘自GB/T 5272—2002)7-146
3.9.1LM型—基本型、LMD型—單法蘭型、LMS型—雙法蘭型聯軸器7-146
3.9.2LMZ-Ⅰ型分體式製動輪、LMZ-Ⅱ型整體式製動輪聯軸器7-149
3.9.3梅花聯軸器的許用補償量7-152
3.10彈性套柱銷聯軸器(摘自GB/T 4323—2002)7-152
3.10.1LT型—基本型聯軸器7-152
3.10.2LTZ型—帶製動輪聯軸器7-154
3.10.3彈性套柱銷聯軸器的許用補償量7-155
3.11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摘自GB/T 5015—2003)7-155
3.11.1LZ型聯軸器7-155
3.11.2LZD型錐形軸孔聯軸器7-158
3.11.3LZJ型接中間軸聯軸器7-159
3.11.4LZZ型帶製動輪聯軸器7-161
3.11.5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的許用補償量7-163
3.12輪胎式聯軸器(摘自GB/T 5844—2002)7-163
3.12.1UL型聯軸器7-163
3.12.2輪胎式聯軸器許用補償量7-165
3.13彈性塊聯軸器(摘自JB/T 9148—1999)7-165
3.13.1LK型—基本型、LKA型—安全銷型聯軸器7-166
3.13.2彈性塊聯軸器許用補償量7-168
3.14新型星形聯軸器7-169
3.14.1LMX型星形聯軸器7-169
3.14.2LMX-Z脹套式星形聯軸器7-170
3.14.3LMX-F法蘭式星形聯軸器7-171
3.15鏈輪摩擦式安全聯軸器7-172
3.16GZ1-C型鋼球安全聯軸器7-173
4液力偶閤器7-174
4.1分類及其結構特點7-175
4.2傳動原理7-175
4.3基本關係和特性7-176
4.4設計原始參數及其分析7-180
4.5流道選型設計7-182
4.6軸嚮推力計算7-185
4.7葉輪斷麵設計與強度計算7-187
4.8結構設計7-189
4.9偶閤器的典型産品及其選擇7-190
4.10多動力機驅動的限矩型液力偶閤器選型匹配7-220
4.11雙速及調速電動機驅動的限矩型液力偶閤器選型匹配7-220
4.12帶偶閤器傳動係統啓動特性計算7-223
4.13傳動係統采用偶閤器的節能計算7-226
4.14發熱與散熱計算7-230
4.15試驗7-232
第3章離閤器7-233
1常用離閤器的型式、特點及應用7-233
2離閤器的選用與計算7-237
2.1離閤器的型式與結構選擇7-237
2.2離閤器的選用計算7-237
3嵌閤式離閤器7-238
3.1牙嵌離閤器7-239
3.1.1牙嵌離閤器的牙型、特點與使用條件7-239
3.1.2牙嵌離閤器的材料與許用應力7-240
3.1.3牙嵌離閤器的計算7-241
3.1.4牙嵌離閤器尺寸的標注示例7-242
3.1.5牙嵌離閤器的結構尺寸7-243
3.2齒式離閤器7-245
3.3轉鍵離閤器7-246
4摩擦離閤器7-248
4.1摩擦離閤器的型式、特點及應用7-248
4.2摩擦元件的材料、性能及適用範圍7-249
4.3摩擦盤的型式與特點7-250
4.4摩擦離閤器的計算7-252
4.5摩擦離閤器的摩擦功和發熱量計算7-255
4.6摩擦離閤器的磨損和壽命7-256
4.7摩擦離閤器的潤滑和冷卻7-256
4.7.1濕式摩擦離閤器潤滑油的選擇7-256
4.7.2濕式摩擦離閤器的潤滑方式7-257
4.8摩擦離閤器結構尺寸7-257
5電磁離閤器7-258
5.1電磁離閤器的型式、特點與應用7-259
5.2電磁離閤器的動作過程7-260
5.3電磁離閤器的選用計算7-261
5.4電磁離閤器及電磁離閤製動器産品7-262
5.4.1摩擦式電磁離閤器産品7-262
5.4.2牙嵌式電磁離閤器産品7-277
5.4.3電磁離閤製動器産品7-280
6磁粉離閤器7-287
6.1磁粉離閤器的原理及特性7-287
6.2磁粉離閤器的選用計算7-288
6.3磁粉離閤器的基本性能參數(摘自JB/T 5988—1992)7-289
6.4磁粉離閤器産品7-290
7液壓離閤器7-294
7.1液壓離閤器的特點、型式與應用7-294
7.2液壓離閤器的計算7-295
7.3活塞式多盤液壓離閤器的性能及主要尺寸7-296
8氣壓離閤器7-297
8.1氣壓離閤器的特點、型式與應用7-297
8.2氣壓離閤器的計算7-299
8.3氣壓離閤器的結構尺寸7-300
8.4QPL型氣動盤式離閤器7-303
8.5氣壓離閤器的接閤元件産品7-305
9離心離閤器7-309
9.1離心離閤器的特點、型式與應用7-310
9.2離心離閤器的計算7-311
9.3離心離閤器的結構尺寸7-313
9.3.1AS係列鋼砂式離心離閤器(安全聯軸器)(摘自JB/T 5986—1992)7-313
9.3.2ASD係列V帶輪鋼砂式離心離閤器(安全聯軸器)(摘自JB/T 5986—1992)7-315
9.3.3AQ係列鋼球式離心離閤器(節能安全聯軸器)(摘自JB/T 5987—1992)7-316
9.3.4AQZ係列帶製動輪鋼球式離心離閤器(節能安全聯軸器)(摘自JB/T 5987—1992)7-320
9.3.5AQD係列V帶輪鋼球式離心離閤器(節能安全聯軸器)(摘自JB/T 5987—1992)7-324
9.3.6帶片彈簧閘塊離心離閤器7-328
10離閤器7-328
10.1離閤器的特點、型式及應用7-328
10.2離閤器主要零件的材料和熱處理7-330
10.3離閤器材料的許用接觸應力7-331
10.4離閤器的計算7-331
10.5離閤器的結構尺寸和性能參數7-333
10.6離閤器産品7-335
11安全離閤器7-346
11.1安全離閤器的型式與特點7-346
11.2安全離閤器的計算7-347
11.3安全離閤器結構尺寸(參考)7-349
11.4安全離閤器産品7-353
第4章製動器7-362
1製動機的功能、分類、特點及應用7-362
2製動器的選擇與設計7-363
2.1製動器的選擇與設計步驟7-363
2.2製動轉矩的確定7-364
2.3製動器的發熱驗算7-366
2.3.1熱平衡通式7-366
2.3.2提升設備和平移機構製動器的發熱量7-367
2.4摩擦材料7-367
3瓦塊(鼓)式製動器7-369
3.1瓦塊(鼓)式製動器的分類、特點和應用7-369
3.2塊(鼓)式製動器的設計計算7-369
3.2.1彈簧緊閘長行程塊式製動器7-369
3.2.2彈簧緊閘短行程塊式製動器7-372
3.3常用塊(鼓)式製動器的主要性能與尺寸7-373
3.3.1電力液壓鼓式製動器7-373
3.3.2防爆電力液壓鼓式製動器7-387
3.3.3電力液壓推動器7-395
3.3.4電磁鼓式製動器7-398
3.3.5製動輪(摘自JB/ZQ 4389—2006)7-405
4帶式製動器7-406
4.1普通型帶式製動器7-406
4.1.1普通型帶式製動器結構7-406
4.1.2普通型帶式製動器的計算7-407
4.2短行程帶式製動器7-409
4.2.1短行程帶式製動器結構7-409
4.2.2短行程帶式製動器計算7-410
4.2.3帶式製動器産品7-411
5盤式製動器7-414
5.1盤式製動器的結構及應用7-414
5.1.1點盤式製動器結構及産品7-414
5.1.2全盤式製動器結構及産品7-431
5.1.3錐盤式製動器結構7-437
5.2盤式製動器的設計計算7-437
6其他製動器7-438
6.1磁粉製動器7-438
6.1.1磁粉製動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7-438
6.1.2磁粉製動器的性能參數及産品尺寸7-439
6.2電磁製動器和電磁離閤製動器7-444
6.2.1簡介7-444
6.2.2電磁製動器産品7-445
6.3人力操縱製動器7-448
參考文獻7-453

前言/序言

《機械設計手冊》自1969年第一版齣版發行以來,已經修訂瞭五次,纍計銷售量130萬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內影響力強、銷售量大的機械設計工具書。作為國傢級的重點科技圖書,《機械設計手冊》多次獲得國傢和省部級奬勵。其中,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奬,1983年獲化工部優秀科技圖書奬,199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1999年獲全國化工科技進步二等奬,2002年獲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2003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進步二等奬。1986~2015年,多次被評為全國書。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實用性、可靠性和創新性的最佳結閤,協助廣大機械設計人員開發齣更好更新的産品,適應市場和生産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這是《機械設計手冊》一貫堅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機械設計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第五版齣版發行至今已有8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進行瞭廣泛的調查研究,多次邀請機械方麵的專傢、學者座談,傾聽他們對第六版修訂的建議,並深入設計院所、工廠和礦山的第一綫,嚮廣大設計工作者瞭解《手冊》的應用情況和意見,及時發現、收集生産實踐中齣現的新經驗和新問題,多方位、多渠道跟蹤、收集國內外湧現齣來的新技術、新産品,改進和豐富《手冊》的內容,使《手冊》更具鮮活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廣大機械設計人員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傢的需要。
《手冊》第六版的具體修訂情況如下。
一、在提高産品開發、創新設計方麵
1.新增第5篇“機械産品結構設計”,提齣瞭常用機械産品結構設計的12條常用準則,供産品設計人員參考。
2.第1篇“一般設計資料”增加瞭機械産品設計的巧(新)例與錯例等內容。
3. 第11篇“潤滑與密封”增加瞭稀有潤滑裝置的設計計算內容,以適應潤滑新産品開發、設計的需要。
4.第15篇“齒輪傳動”進一步完善瞭符閤ISO國際標準的漸開綫圓柱齒輪設計,非零變位錐齒輪設計,點綫嚙閤傳動設計,多點嚙閤柔性傳動設計等內容,例如增加瞭符閤ISO標準的漸開綫齒輪幾何計算及算例,更新瞭齒輪精度等。
5.第23篇“氣壓傳動”增加瞭模塊化電/氣混閤驅動技術、氣動係統節能等內容。
二、 在為新産品開發、老産品改造創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麵
1. 介紹瞭相關節能技術及産品,例如增加瞭氣動係統的節能技術和産品、節能電機等。
2.各篇介紹瞭許多新型的機械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聯軸器、離閤器、製動器、帶減速器的電機、起重運輸零部件、液壓元件和輔件、氣動元件等,這些産品均具有技術先進、節能等特點。
3.新材料方麵,增加或完善瞭銅及銅閤金、鋁及鋁閤金、鈦及鈦閤金、鎂及鎂閤金等內容,這些閤金材料由於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材料迴收率高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高鐵、計算機、通信元件、電子産品、紡織和印刷等行業。
三、在貫徹推廣標準化工作方麵
1.所有産品、材料和工藝均采用新標準資料,如材料、各種機械零部件、液壓和氣動元件等全部更新瞭技術標準和産品。
2.為滿足機械産品通用化、國際化的需要,遵照立足國傢標準、麵嚮國際標準的原則來收錄內容,如第15篇“齒輪傳動”更新並完善瞭符閤ISO標準的漸開綫齒輪設計等。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是在前幾版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藉《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齣版之際,再次嚮參加每版編寫的單位和個人錶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給我們提供大力支持和熱忱幫助的單位和各界朋友們!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調研工作不夠全麵,修訂中難免存在疏漏和缺點,懇請廣大讀者繼續給予批評指正。

主編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軸及其連接》 內容概述 本手冊作為《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係列中專注於軸及其連接的單行本,旨在為廣大機械設計、製造、維修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全麵、權威的技術指導。全書緊密圍繞機械傳動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軸及其多樣化的連接方式展開,係統性地闡述瞭軸的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失效分析、材料選擇以及各種連接件的設計與應用。 章節詳情 第一章 軸的設計基礎 本章係統迴顧瞭軸在機械傳動中的基本功能、分類及其在各種典型機械設備中的應用。深入剖析瞭軸的受力特點,包括彎麯、扭轉、軸嚮力以及組閤應力等,並詳細介紹瞭軸的強度設計、剛度設計以及疲勞設計的基本原理與計算公式。內容涵蓋瞭應力集中、截麵選擇、幾何參數優化等關鍵設計環節,為後續章節的深入探討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 軸的材料選擇與熱處理 材料是決定軸性能的關鍵因素。本章詳細介紹瞭適用於軸類零件的各類常用材料,包括碳素鋼、閤金鋼、不銹鋼等,並分析瞭不同材料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及經濟性。重點闡述瞭熱處理對軸性能的影響,如調質、淬火、迴火、滲碳、氮化等,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軸的工作條件和性能要求選擇閤適的材料和熱處理工藝,以獲得最佳的綜閤效果。 第三章 軸的結構設計與製造工藝 本章聚焦於軸的結構形式選擇與優化,以及相關的製造工藝。詳細介紹瞭階梯軸、空心軸、花鍵軸等典型軸的結構特點及其適用場閤。同時,深入探討瞭軸的加工工藝,包括車削、磨削、滾壓、鍛造、鑄造等,並強調瞭加工精度、錶麵粗糙度對軸性能的影響。此外,還包含瞭軸的防腐蝕、防磨損等錶麵處理技術的介紹。 第四章 軸的失效分析與壽命預測 理解軸的失效模式是保證機械可靠性的前提。本章詳細分析瞭軸的常見失效形式,如疲勞斷裂、過載斷裂、彎麯屈麯、磨損、腐蝕等。通過案例分析,闡述瞭失效的機理和産生原因。在此基礎上,係統介紹瞭軸的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包括應力-壽命麯綫法、應變-壽命麯綫法等,並提供瞭相應的計算工具和軟件應用指導。 第五章 軸的連接方式——鍵連接 鍵連接是軸與輪轂之間最常用的固定連接方式之一。本章詳細介紹瞭各種鍵的類型,如平鍵、半圓鍵、楔鍵、切嚮鍵、萬能鍵等,並對其結構特點、受力特點、適用範圍進行瞭深入分析。重點闡述瞭鍵連接的設計計算,包括鍵的強度計算、輪轂鍵槽的強度計算以及軸鍵槽的設計。同時,介紹瞭鍵的安裝與拆卸技術。 第六章 軸的連接方式——花鍵連接 花鍵連接具有傳遞扭矩大、定位精度高、易於軸嚮移動等優點。本章詳細介紹瞭直綫花鍵和螺鏇花鍵,包括直齒花鍵、漸開綫花鍵、矩形花鍵、三角花鍵等。深入分析瞭花鍵的嚙閤原理、受力特點及其設計計算方法。內容涵蓋瞭花鍵的強度計算、磨損計算以及接觸應力計算。此外,還介紹瞭花鍵的製造工藝和檢測方法。 第七章 軸的連接方式——銷連接 銷連接是用於軸與輪轂之間實現定位或傳遞較小扭矩的連接方式。本章介紹瞭圓柱銷、圓錐銷、開口銷、槽銷等多種銷的類型,並分析瞭它們的受力機理和應用場閤。詳細闡述瞭銷連接的設計計算,包括銷的剪切強度計算、擠壓強度計算以及孔的強度計算。同時,提供瞭銷的安裝與拆卸的實用技巧。 第八章 軸的連接方式——螺紋連接與脹緊套連接 本章將重點介紹兩種更為靈活和特殊的軸連接方式。關於螺紋連接,雖然螺紋在軸上的應用相對較少,但本章將探討其在軸端固定、調整等方麵的潛在應用,以及相關的設計考慮。關於脹緊套連接,作為一種無鍵、無槽的過盈連接方式,本章將詳細介紹其工作原理、結構特點、計算方法以及在重載、精密傳動中的應用優勢。 第九章 軸的軸承支承 軸的正常工作離不開軸承的支承。雖然本手冊專注於軸本身及其連接,但為瞭更全麵地理解軸的設計,本章簡要概述瞭軸承在軸承座中的安裝與固定方式,以及軸承選擇的基本原則,強調瞭軸與軸承配閤的重要性,為整體機械設計的協同性提供參考。 第十章 典型軸及連接件的設計實例 為瞭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本章提供瞭一係列典型軸及其連接件的設計實例。涵蓋瞭從簡單到復雜的設計場景,通過詳細的步驟解析,展示瞭如何綜閤運用本手冊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實例包括電機軸、齒輪箱輸齣軸、傳動軸等,並針對不同的工況條件,演示瞭不同連接方式的選擇與設計。 附錄 本手冊還包含一係列實用的附錄,如相關國傢標準、行業標準、材料性能數據錶、常用計算公式匯總、常用圖形符號等,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查詢工具和參考資料。 目標讀者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軸及其連接》適閤機械設計工程師、産品開發人員、製造工藝工程師、設備維修人員、機械類在校學生以及對機械設計感興趣的廣大技術愛好者。本手冊將成為您在軸及其連接件設計與應用領域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

用戶評價

評分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軸在特殊工況下的設計考慮。例如,在高溫、低溫、腐蝕性環境或者承受衝擊載荷的場閤,它都提供瞭相應的分析方法和設計建議。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各種復雜工況的工程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避免瞭在遇到這些特殊情況時束手無策。 對於剛入行的年輕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更是無與倫比。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耳邊諄諄教導。從最基礎的理論到最復雜的工程實踐,它都能夠提供清晰的指引,幫助新人快速成長,少走彎路。

評分

我特彆喜歡書中提供的各種設計算例。這些算例都來源於實際工程,並且包含瞭完整的計算過程和詳細的步驟解析。通過學習這些算例,我能夠更好地掌握書中介紹的設計方法和計算技巧,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 它對軸連接強度校核的講解也非常到位。無論是鍵連接的強度校核,還是軸的扭轉強度和彎麯強度校核,都給齣瞭清晰的計算公式和校核步驟。這對於確保連接的可靠性和軸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

評分

深入到具體的設計部分,這本書更是展現齣瞭其深厚的功底。它對各種類型的軸,無論是實心軸、空心軸,還是變截麵軸,都進行瞭詳細的分類介紹,並且針對每一種軸的特點,提供瞭相應的計算方法和設計準則。我特彆喜歡它在連接方式上的詳細闡述,像鍵連接、花鍵連接、銷連接等,它不僅僅列齣瞭不同連接方式的優缺點,還給齣瞭詳細的計算公式和選型建議。更重要的是,它還考慮到瞭一些實際製造和裝配中的問題,比如公差配閤、錶麵處理等等,這些細節的考慮,往往是決定一個設計成敗的關鍵。 這本書在材料選擇方麵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它不僅列齣瞭各種常用軸用材料的性能指標,比如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疲勞極限等等,還結閤瞭實際應用場景,分析瞭不同材料在特定工況下的適用性。例如,在需要承受高扭矩和衝擊載荷的場閤,它會推薦使用高強度的閤金鋼;而在輕載荷、低成本的場閤,它則會建議選擇普通碳鋼。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能夠幫助我避免盲目選擇材料,從而提高設計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評分

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標準化和規範化的重視。它引用瞭大量的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並且在設計計算中充分考慮瞭這些標準的要求。這不僅保證瞭設計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也使得設計齣來的産品能夠更好地與現有體係兼容,方便瞭後續的製造、安裝和維護。 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集理論性、實用性和權威性於一體的傑作。它不僅填補瞭我工作中的知識空白,更激發瞭我對機械設計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我非常慶幸能夠擁有這本書,它已經成為我案頭不可或缺的工具。

評分

我嘗試過一些其他同類的參考書籍,但很少有哪一本能像它這樣,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如此齣色。它不僅僅是一本“怎麼做”的書,更是“為什麼這麼做”的解釋。這種深入的講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設計的邏輯,並在遇到非標準化問題時,能夠靈活運用其原理進行創新。 這本書在講解軸的設計時,也非常注重細節。比如,對於軸的錶麵粗糙度要求、熱處理工藝的選擇、以及應力消除的必要性等,都有詳細的闡述。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往往是影響軸最終性能和壽命的關鍵因素。

評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簡直是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作為一個在機械設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知道一本優秀的參考書能省多少事,又能少走多少彎路。封麵上的“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軸及其連接”,光是這幾個字就自帶一種權威感和分量。我打開第一頁,並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以一種非常清晰、有邏輯的方式展開,仿佛作者早就預料到瞭我們這些讀者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哪些睏惑。 首先,我非常欣賞它在基礎概念上的講解。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將抽象的力學原理具象化。比如,在講解軸的應力分析時,它不僅僅給齣瞭應力集中的公式,還配有詳細的受力示意圖,甚至還引用瞭一些實際案例的簡化模型,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為什麼某些部位的應力會顯著增大,以及這些應力對軸的整體性能有什麼影響。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對於我這種需要深入理解設計原理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我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

評分

書中關於軸的疲勞強度設計部分,簡直是我的救星。在實際工作中,軸的疲勞失效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往往很難在設計階段就完全避免。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疲勞強度計算方法,並且引入瞭許多常用的應力集中係數和材料的疲勞性能參數。它還詳細介紹瞭各種提高軸抗疲勞性能的措施,比如錶麵強化處理、優化截麵形狀等等。通過學習這部分內容,我能夠更有信心地設計齣滿足長期可靠運行要求的軸。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連接失效模式的分析。它詳細列舉瞭鍵連接的剪切、壓潰,花鍵連接的磨損、疲勞,以及銷連接的彎麯、斷裂等失效情況,並且提供瞭相應的失效判據和安全係數的確定方法。這種對潛在失效模式的深入剖析,讓我能夠提前預判設計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並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大大降低瞭設計缺陷的發生概率。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也做得相當齣色。每一章節的結構都很清晰,過渡自然。大量的圖錶和示意圖,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易懂。特彆是那些復雜的截麵形狀和受力分析圖,都繪製得非常精確,一眼就能看齣關鍵信息。這種用心的排版,大大提升瞭閱讀體驗,讓我在查閱資料時能夠事半功倍。 我對書中關於軸承的選擇和安裝部分印象深刻。雖然這本書的主題是軸及其連接,但它並沒有忽略軸承這個關鍵的配閤件。它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軸承的結構特點、載荷能力和適用範圍,並且給齣瞭軸承的安裝、潤滑和維護建議。這些內容對於保證軸的正常運轉和延長其使用壽命至關重要。

評分

這本書在講解軸的設計時,還考慮到瞭成本效益。它在提供各種設計方案的同時,也會對不同方案的成本進行分析,幫助我做齣更經濟閤理的設計決策。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其價格。它是我在機械設計領域取得進步的重要助推器,我將把它作為長期參考和學習的經典之作。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軸的設計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從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到疲勞強度校核、失效分析,再到軸的加工工藝和安裝注意事項,它都進行瞭非常係統和深入的闡述。 我尤其欣賞它對各種連接方式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分析。例如,在高速鏇轉的場閤,它會推薦使用花鍵連接;而在需要頻繁拆卸的場閤,它則會建議使用銷連接。這種細緻的分析,能夠幫助我根據具體需求選擇最閤適的連接方式。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幫公司買的書,快遞很快,次日就到瞭

評分

專業書籍,專業講解。作為技術人員的必備手冊!

評分

昨天晚上下單今天早上就收到瞭,手冊很好,內容詳盡,印刷包裝都很不錯,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吧,有點小貴賣血買的,懶癌晚期就不上照片瞭

評分

very good

評分

給單位圖書室買的工具書,包裝很不錯,適閤擺書架!

評分

書很不錯 作為一個非機械專業畢業,卻要乾機械設計的人來說 查東西很方便

評分

單行本,方便攜帶,質量不錯,價格公道。不可能說一本書要編寫的多麼詳細,纔算好書,因為學習的過程一本書肯定是不夠的,所以要慢慢專研,各本書相互取長補短,從而纔能形成一本適閤自己的書。

評分

實物與圖片相符,信賴京東自營的品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