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機械設計手冊》纍計130萬套!內容豐富、實用便查。  
.這是一部機械設計史上的功勛圖書,曆時五十載,對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貢獻已手冊本身。  
.這是一部引起轟動的工具書,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國首部大型機械設計工具書。目前修訂至第六版,受到無數機械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稱頌。  
.這是一部五十年與讀者共同成長的圖書,很多讀者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麵世,仍然愛不釋手,視它為一生事業中親密、忠誠的夥伴。  
.本書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奬★全國優*秀書奬★全國優*秀科技圖書奬。                 
內容簡介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單行本共16分冊,涵蓋瞭機械常規設計的所有內容。各分冊分彆為《常用設計資料》 《機械製圖·精度設計》 《常用機械工程材料》 《機構·結構設計》 《連接與緊固》 《軸及其連接》 《軸承》 《起重運輸件·五金件》 《潤滑與密封》 《彈簧》 《機械傳動》 《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 《機械振動·機架設計》 《液壓傳動》 《液壓控製》 《氣壓傳動》。  
本書為《常用機械工程材料》。第1章是黑色金屬材料,介紹瞭黑色金屬材料的錶示方法,鋼鐵材料的分類及技術條件,不同鋼材(如鋼闆、型鋼、鋼管、鋼絲)的尺寸參數、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和牌號;第2章是有色金屬材料,主要介紹瞭鑄造有色閤金、有色金屬加工産品(包括銅及銅閤金、鉛及鉛閤金、鋁及鋁閤金、鈦及鈦閤金、變形鎂及鎂閤金)的牌號、參數和用途,同時還給齣瞭各國牌號的對照;第3章是非金屬材料,主要介紹瞭橡膠及其製品,工程用塑料及製品,玻璃,陶瓷製品,石墨製品,石棉製品,保溫、隔熱、吸聲材料,工業用毛氈、帆布,電氣絕緣層壓製品,膠黏劑,塗料和其他非金屬材料的特點、性能與用途;第4章是其他材料及製品,主要介紹瞭工業用網、金屬軟管、粉末冶金材料、磁性材料和復閤材料的特點、性能及應用。  
本書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3篇常用機械工程材料  
第1章黑色金屬材料3-3  
1黑色金屬材料的錶示方法3-3  
鋼鐵産品牌號中化學元素的符號(摘自GB/T 221—2008)3-3  
鋼鐵産品牌號錶示方法舉例(摘自GB/T 221—2008、GB/T 700—2006等)3-5  
金屬材料力學性能代號及其含義3-9  
2鋼鐵材料的分類及技術條件3-12  
2.1一般用鋼3-12  
碳素結構鋼(摘自GB/T 700—2006)3-12  
優質碳素結構鋼(摘自GB/T 699—1999)和鍛件用碳素結構鋼(摘自GB/T1 7107—1997)3-14  
低閤金高強度結構鋼(摘自1591—2008)3-20  
閤金結構鋼(摘自GB/T 3077—1999)和鍛件用閤金結構鋼(摘自GB/T 17107—1997)3-22  
彈簧鋼及軸承鋼(摘自GB/T 1222—2007、GB/T 18254—2002)3-38  
不銹鋼耐熱鋼(摘自GB/T 1220—2007、GB/T 1221—2007)3-41  
大型不銹、耐酸、耐熱鋼鍛件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摘自JB/T 6398—2006)3-56  
工具鋼(摘自GB/T 1298—2008、GB/T 1299—2000)3-58  
耐候結構鋼(摘自GB/T 4171—2008)3-64  
大型軋輥件用鋼(摘自JB/T 6401—1992)3-66  
2.2鑄鋼3-68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摘自GB/T 11352—2009)3-68  
大型低閤金鋼鑄件(摘自JB/T 6402—2006)3-69  
焊接結構用碳素鋼鑄件(摘自GB/T 7659—2010)3-70  
一般用途耐熱鋼和閤金鑄件(摘自GB/T 8492—2002)3-71  
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摘自GB/T 2100—2002)3-73  
2.3鑄鐵3-76  
耐熱鑄鐵件 (摘自GB/T 9437—2009)3-85  
高矽耐蝕鑄鐵件(摘自GB/T 8491—2009)3-86  
3鋼材3-87  
3.1鋼闆3-87  
常用鋼闆、鋼帶的標準摘要3-87  
熱軋鋼闆和鋼帶(摘自GB/T 709—2006)3-89  
冷軋鋼闆和鋼帶(摘自GB/T 708—2006)3-90  
鋼闆每平方米麵積理論質量3-91  
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闆(摘自GB/T 713—2008)3-92  
連續熱鍍鋅鋼闆及鋼帶(摘自GB/T 2518—2008)3-94  
不銹鋼冷軋、熱鋼闆和鋼帶(摘自GB/T 3280—2007、GB/T 4237—2007)3-98  
耐熱鋼闆和鋼帶(摘自GB/T 4238—2007)3-110  
花紋鋼闆 (摘自YB/T 4159—2007)3-115  
3.2型鋼3-116  
熱軋鋼棒、扁鋼的尺寸及理論重量(摘自GB/T 702—2008)3-116  
彈簧扁鋼尺寸 (摘自GB/T 1222—2007)3-121  
優質結構鋼冷拉鋼材(摘自GB/T 3078—2008)3-122  
熱軋型鋼(摘自GB/T 706—2008)熱軋等邊角鋼3-123  
熱軋不等邊角鋼3-126  
熱軋槽鋼3-129  
熱軋工字鋼3-131  
熱軋L型鋼3-133  
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摘自GB/T 11263—2010)3-133  
通用冷彎開口型鋼(摘自GB/T 6723—2008)3-141  
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摘自GB/T 6728—2002)3-149  
汽車用冷彎型鋼(摘自GB/T 6726—2008)3-157  
起重機鋼軌(摘自YB/T 5055—2005)3-162  
重軌(摘自GB 2585—2007)3-163  
輕軌(摘自GB/T 11264—2012)3-164  
輕軌接頭夾闆(摘自GB/T 11265—1989)3-165  
重軌用魚尾闆(摘自GB/T 185—1963、GB/T 184—1963)3-166  
3.3鋼管3-167  
低壓流體輸送焊接鋼管(摘自GB/T 3091—2008)3-167  
焊接鋼管尺寸及單位長度質量(摘自GB/T 21835—2008)3-168  
直縫電焊鋼管(摘自GB/T 13793—2008)3-172  
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摘自GB/T 12771—2008)3-173  
結構用和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摘自GB/T 14975—2012、GB/T 14976—2012)3-174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摘自GB/T 3639—2009)3-179  
傳動軸用電焊鋼管(摘自YB/T 5209—2010)3-183  
結構用和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摘自GB/T 8162—2008、GB/T 8163—2008、YB/T 5035—2010)3-183  
無縫鋼管尺寸、質量(摘自GB/T 17395—2008)3-188  
不銹鋼無縫鋼管尺寸係列(摘自GB/T 17395—2008)3-194  
冷拔異型方形鋼管(D-1)(摘自GB/T 3094—2012)3-196  
冷拔異型矩形鋼管(D-2)(摘自GB/T 3094—2012)3-198  
3.4鋼絲3-202  
一般用途低碳鋼絲(摘自YB/T 5294—2009)3-202  
冷拉圓鋼絲、方鋼絲尺寸、質量(摘自GB/T 342—1997)3-203  
重要用途低碳鋼絲(摘自YB/T 5032—2006)3-204  
優質碳素結構鋼絲(摘自YB/T 5303—2010)3-204  
閤金結構鋼絲(摘自YB/T 5301—2010)3-205  
重要用途碳素彈簧鋼絲力學性能(摘自YB/T 5311—2010)3-207  
油淬火-迴火彈簧鋼絲(摘自GB/T 18983—2003)3-208  
4各國(地區)黑色金屬材料牌號近似對照(參考)3-214  
4.1各國(地區)結構用鋼鋼號對照3-214  
4.2各國(地區)不銹鋼和耐熱鋼鋼號對照3-222  
4.3各國(地區)工具鋼鋼號對照3-229  
4.4各國硬質閤金牌號對照3-232  
4.5各國(地區)鑄鋼鋼號對照3-236  
4.6各國(地區)鑄鐵牌號對照3-240  
4.7各國(地區)鋼鐵焊接材料型號與牌號對照3-242  
第2章有色金屬材料3-247  
1鑄造有色閤金3-247  
壓鑄銅閤金(摘自GB/T 15116—1994)3-253  
鑄造鋁閤金 (摘自GB/T 1173—2013)3-254  
壓鑄鋁閤金(摘自GB/T 15115—2009)3-257  
鑄造鋅閤金(摘自GB/T 1175—1997)3-258  
壓鑄鋅閤金(摘自GB/T 13818—2009)3-258  
鑄造軸承閤金(摘自GB/T 1174—1992)3-259  
鑄造鎂閤金(摘自GB/T 1177—1991)3-262  
2有色金屬加工産品3-263  
2.1銅及銅閤金加工産品3-263  
銅及銅閤金闆材(摘自GB/T 2040—2008)3-263  
銅及銅閤金帶材(摘自GB/T 2059—2008)3-267  
銅及黃銅闆的理論質量3-270  
銅及銅閤金控製管牌號、狀態、規格和力學性能(摘自GB/T 1527—2006)3-271  
銅及銅閤金擠製管(摘自YS/T 662—2007)3-272  
銅及銅閤金拉製棒(摘自GB/T 4423—2007)3-273  
銅及銅閤金擠製棒(摘自YS/T 649—2007)3-275  
銅碲閤金棒(摘自YS/T 648—2007)3-277  
常用銅及銅閤金綫材的規格和力學性能(摘自GB/T 21652—2008)3-278  
加工銅材牌號的特性與用途3-287  
2.2鉛及鉛閤金加工産品3-291  
常用鉛及鉛銻閤金闆、管的化學成分(摘自GB/T 1470—2005、GB/T 1472—2005)3-291  
鉛及鉛銻閤金闆規格(摘自GB/T 1470—2005)3-291  
鉛及鉛銻閤金管規格(摘自GB/T 1472—2005)3-292  
2.3鋁及鋁閤金加工産品3-294  
變形鋁及鋁閤金狀態代號(摘自GB/T 16475—2008)3-294  
鋁及鋁閤金闆、帶材牌號、厚度及力學性能(摘自GB/T 3880.2—2012)3-295  
鋁閤金闆材理論質量(參考)3-328  
鋁及鋁閤金拉(軋)製無縫管牌號、狀態、規格及力學性能(摘自GB/T 6893—2010)3-328  
鋁及鋁閤金擠壓棒材牌號、狀態、規格及力學性能(摘自GB/T 3191—2010)3-330  
鋁及鋁閤金花紋闆(摘自GB/T 3618—2006)3-333  
花紋闆單位麵積的理論質量(摘自GB/T 3618—2006)3-335  
常用冷拉鋁及鋁閤金管規格(摘自GB/T 4436—2012)3-335  
常用熱擠壓鋁及鋁閤金管規格(摘自GB/T 4436—2012)3-336  
鋁及鋁閤金冷拉正方形、矩形管規格(摘自GB/T 4436—2012)3-336  
等邊角鋁型材3-337  
不等邊角鋁型材3-340  
槽鋁型材3-344  
鋁及鋁閤金加工産品的性能特點與用途3-346  
2.4鈦及鈦閤金加工産品3-349  
鈦及鈦閤金闆材規格及力學性能(摘自GB/T 3621—2007)3-349  
鈦及鈦氣金管規格力學性能(摘自GB/T 3624—2010)3-351  
加工鈦材的特性與用途3-352  
2.5變形鎂及鎂閤金3-353  
變形鎂及鎂閤金牌號和化學成分(摘自GB/T 5153—2003)3-353  
變形鎂及鎂閤金牌號的命名規則(摘自GB/T 5153—2003)3-354  
3各國有色金屬材料牌號近似對照3-354  
第3章非金屬材料3-367  
1橡膠及其製品3-367  
1.1常用橡膠品種、特點和用途3-367  
1.2橡膠的綜閤性能3-368  
通用橡膠的綜閤性能3-368  
特種橡膠的綜閤性能3-370  
1.3橡膠製品3-371  
工業用橡膠闆(摘自GB/T 5574—2008)3-371  
設備防腐襯裏用橡膠闆(摘自GB/T 18241.1—2014)3-372  
壓縮空氣用橡膠軟管(摘自GB/T 1186—2007)3-373  
輸水、通用橡膠軟管(摘自HG/T 2184—2008)3-373  
耐稀酸堿橡膠軟管(摘自HG/T 2183—2009)3-374  
織物增強液壓橡膠軟管和軟管組閤件 (摘自GB/T 15329.1—2003)3-375  
鋼絲纏繞增強外覆橡膠的液壓橡膠軟管和軟管組件 (摘自GB/T 10544—2013)3-376  
液化石油氣(LPG)和天然氣用的橡膠軟管(摘自GB/T 10546—2013)3-377  
岸上排吸油橡膠軟管 (摘自HG/T 3038—2008)3-379  
計量分配燃油用橡膠軟管 (摘自HG/T 3037—2008)3-379  
輸送無水氨用橡膠軟管壓力及尺寸規格 (摘自GB/T 16591—2013)3-380  
焊接和切割用橡膠軟管 (摘自GB/T 2550—2007)3-381  
蒸汽橡膠軟管及軟管組件(摘自HC/T 3036—2009)3-381  
車輛門窗橡膠密封條(摘自HG/T 3088—2009)3-382  
2工程用塑料及製品3-383  
2.1塑料組成3-383  
2.2塑料分類3-384  
2.3工程常用塑料的綜閤性能、用途及選用3-386  
工程常用塑料的綜閤性能3-386  
工程常用塑料的特點和用途3-390  
工程常用塑料的選用3-393  
2.4硬聚氯乙烯製品3-394  
硬聚氯乙烯層壓闆材 (摘自GB/T 22789.1—2008)3-39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摘自GB/T 4219.1—2008)3-395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摘自QB/T 3802—2009)3-396  
2.5軟聚氯乙烯製品3-399  
軟聚氯乙烯壓延薄膜和片材 (摘自GB/T 3830—2008)3-399  
醫用軟聚氯乙烯管(摘自GB/T 10010—2009)3-399  
2.6聚乙烯製品3-400  
聚乙烯(PE)擠齣闆材的規格及性能 (摘自QB/T 2490—2009)3-400  
給水用聚乙烯(PE)管(摘自GB/T 13663—2000)3-400  
2.7聚四氟乙烯製品3-401  
聚四氟乙烯闆、管、棒的規格3-401  
聚四氟乙烯製品的物理力學性能3-402  
2.8有機玻璃3-402  
澆鑄型工業有機玻璃闆材 (摘自GB/T 7134—2008)3-402  
2.9尼龍製品3-403  
尼龍1010棒材及管材規格(摘自JB/ZQ 4196—2006)3-403  
尼龍1010棒材及其他尼龍材料性能(摘自JB/ZQ 4196—2006)3-403  
2.10泡沫塑料3-404泡沫塑料製品的規格、性能及用途3-404  
泡沫塑料的物理力學性能3-404  
泡沫塑料的化學性能3-405  
3玻璃3-405  
鋼化玻璃 (摘自GB/T 15763.2—2005)3-405  
普通平闆玻璃尺寸 (摘自GB/T 11614—2009)3-406  
平端玻璃直管3-406  
擴口玻璃管3-406  
水位計玻璃闆3-406  
液位計用透明石英玻璃管 (摘自JC/T 225—2012)3-407  
不透明石英玻璃製品 (摘自JC/T 182—2011)3-408  
4陶瓷製品3-409  
陶瓷製品的分類、特點與用途3-409  
耐酸陶瓷(化工陶瓷)性能與製品3-410  
耐酸耐溫磚規格及性能(摘自JC 424—2005)3-412  
化工陶管及配件(摘自JC 705—1998)3-412  
瓷製填料3-414  
過濾陶瓷3-415  
耐溫、耐磨、耐腐蝕、高強度陶瓷3-416  
5石墨製品3-417  
石墨製品的類型與應用3-417  
石墨耐磨材料的性能與應用3-418  
不透性石墨塊和石墨管性能3-419  
樹脂浸漬石墨的耐腐蝕性能3-419  
石墨管件3-420  
6石棉製品3-422  
石棉橡膠闆(摘自GB/T 3985—2008)3-422  
耐油石棉橡膠闆(摘自GB/T 539—2008)3-422  
耐酸、絕緣石棉橡膠闆3-423  
增強石棉橡膠闆3-423  
電絕緣石棉紙(摘自JC/T 41—2009)3-424石棉繩(摘自JC/T 222—2008)3-424  
汽車製動器襯片 (摘自GB 5763—2008)3-424  
汽車離閤器麵片 (摘自GB 5764—2011)3-425  
工業機械用石棉摩擦片(摘自GB/T 11834—2011)3-425  
7保溫、隔熱、吸聲材料3-426  
常用保溫、隔熱材料的性能及規格3-426  
耐火陶瓷縴維氈(摘自GB/T 3003—2006)3-429  
常用吸聲材料的性能和規格3-429  
8工業用毛氈、帆布3-432  
工業用毛氈分類和編號(摘自FZ/T 25001—2012)3-432  
平麵毛氈的牌號及性能(摘自FZ/T 25001—2012)3-432  
特種工業帆布規格、技術性能(摘自FZ/T 66104—1995)3-433  
9電氣絕緣層壓製品3-433  
酚醛紙層壓闆(摘自JB/T 8149.1—2000)3-433  
酚醛棉布層壓闆(摘自JB/T 8149.2—2000)3-434  
層壓模製棒(摘自GB/T 5132.5—2009)3-435  
10膠黏劑3-436  
10.1結構膠黏劑3-436  
10.2通用膠黏劑3-438  
10.3特種膠黏劑3-440  
耐高溫膠3-440  
耐低溫膠3-442  
應變片用膠3-443  
膠接點焊用膠3-444  
熱熔膠3-445  
厭氧膠3-446  
密封膠3-448  
塑料用膠黏劑和其他用途膠黏劑3-451  
11塗料3-452  
塗料類彆、品種及其代號(摘自GB/T 2705—2003)3-452  
各類漆料的特點及應用3-452  
防銹漆種類和性能3-454  
底漆種類和性能3-455  
硝基漆種類和性能3-455  
天然樹脂、醇酸漆種類和性能3-456  
其他塗料種類和性能3-456  
12其他非金屬材料3-458  
常用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能3-458  
機械産品適用木材品種3-459  
硬鋼紙闆規格及技術性能(摘自QB/T 2199—1996)3-460  
軟鋼紙闆規格及技術性能(摘自QB/T 2200—1996)3-460  
濾芯紙闆(摘自QB/T 1712—1993)3-460  
常用水泥標號、特性及應用(摘自GB 175—2007)3-461  
第4章其他材料及製品3-462  
1工業用網3-462  
工業用金屬絲編織方孔篩網(摘自GB/T 5330—2003)3-462  
閤成縴維網3-463  
蠶絲絹網3-464  
機織熱鍍鋅六角形鋼絲網3-464  
氣液過濾網3-464  
常用絲網除沫器網塊結構3-465  
普通鋼闆網(摘自QB/T 2959—2008)3-465  
預彎成型金屬絲編織方孔網 (摘自GB/T 13307—2012)3-466  
重型鋼闆網3-468  
人字形鋁闆網3-468  
鋁闆網3-468  
2金屬軟管3-469  
P3型鍍鋅金屬軟管(摘自YB/T 5306—2006)3-469  
S型釺焊不銹鋼金屬軟管(摘自YB/T 5307—2006)3-470  
3粉末冶金材料3-471  
3.1粉末冶金結構材料3-471  
粉末冶金燒結鐵基結構材料(摘自GB/T 14667.1—1993)3-471  
熱處理狀態粉末冶金鐵基結構材料 (摘自JB/T 3593—1999)3-472  
燒結奧氏體不銹鋼結構零件材料 (摘自GB/T 13827—1992)3-472  
3.2粉末冶金燒結金屬摩擦材料 (摘自JB/T 3063—2011)3-473  
鐵基乾式摩擦材料組成、 性能及主要適用範圍3-473  
銅基乾式摩擦材料組成、 性能及主要適用範圍3-473  
銅基濕式摩擦材料組成、性能及主要適用範圍3-474  
3.3粉末冶金減摩材料3-475  
粉末冶金減摩材料類型、特點及應用3-475  
粉末冶金含油軸承材料3-476  
雙金屬含油減摩材料3-479  
金屬塑料減摩材料3-479  
鑲嵌固體潤滑劑軸承材料3-480  
3.4粉末冶金過濾材料3-481  
燒結不銹鋼過濾元件(摘自GB/T 6886—2008)3-481  
燒結金屬過濾元件及材料(摘自GB/T 6887—2007)3-483  
4磁性材料3-487  
磁性材料的類型、牌號和用途3-487  
鐵鈷釩永磁閤金(摘自GB/T 14989—1994)3-490  
變形永磁鋼(摘自GB/T 14991—1994)3-490  
5復閤材料3-491  
5.1復閤鋼闆3-491  
不銹鋼復閤闆和鋼帶3-491  
鈦-鋼復閤闆(摘自GB/T 8547—2006)3-493  
鈦-不銹鋼復閤闆(摘自GB/T 8546—2007)3-494  
銅-鋼復閤鋼闆(摘自GB/T 13238—1991)3-495  
塑料復閤薄鋼闆3-495  
塑料-青銅-鋼背三層復閤自潤滑闆材3-496  
5.2襯裏鋼管和管件3-496  
襯聚四氟乙烯鋼管和管件(摘自HG/T 21562—1994)3-496  
襯塑(PP、PE、PVC)鋼管和管件(摘自HG/T 20538—1992)3-499  
5.3玻璃縴維增強熱固性塑料(玻璃鋼)3-500  
5.3.1玻璃鋼的種類和特點3-500  
5.3.2玻璃鋼的性能3-500  
5.3.3玻璃鋼的組成和主要的成型方法3-505  
閤成樹脂及輔助材料3-505  
玻璃縴維及製品3-508  
玻璃鋼主要成型方法、特點及應用3-509  
5.4碳縴維增強塑料3-510  
5.4.1碳縴維增強熱固性塑料3-510  
5.4.2碳縴維增強熱塑性樹脂3-511  
參考文獻3-512      
前言/序言
   《機械設計手冊》自1969年第一版齣版發行以來,已經修訂瞭五次,纍計銷售量130萬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內影響力強、銷售量大的機械設計工具書。作為國傢級的重點科技圖書,《機械設計手冊》多次獲得國傢和省部級奬勵。其中,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奬,1983年獲化工部優秀科技圖書奬,199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奬,1999年獲全國化工科技進步二等奬,2002年獲石油和化學工業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2003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科技進步二等奬。1986~2015年,多次被評為全國書。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實用性、可靠性和創新性的最佳結閤,協助廣大機械設計人員開發齣更好更新的産品,適應市場和生産需要,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這是《機械設計手冊》一貫堅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機械設計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第五版齣版發行至今已有8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進行瞭廣泛的調查研究,多次邀請機械方麵的專傢、學者座談,傾聽他們對第六版修訂的建議,並深入設計院所、工廠和礦山的第一綫,嚮廣大設計工作者瞭解《手冊》的應用情況和意見,及時發現、收集生産實踐中齣現的新經驗和新問題,多方位、多渠道跟蹤、收集國內外湧現齣來的新技術、新産品,改進和豐富《手冊》的內容,使《手冊》更具鮮活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廣大機械設計人員自主創新的能力,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傢的需要。  
《手冊》第六版的具體修訂情況如下。  
一、在提高産品開發、創新設計方麵  
1.新增第5篇“機械産品結構設計”,提齣瞭常用機械産品結構設計的12條常用準則,供産品設計人員參考。  
2.第1篇“一般設計資料”增加瞭機械産品設計的巧(新)例與錯例等內容。  
3. 第11篇“潤滑與密封”增加瞭稀有潤滑裝置的設計計算內容,以適應潤滑新産品開發、設計的需要。  
4.第15篇“齒輪傳動”進一步完善瞭符閤ISO國際標準的漸開綫圓柱齒輪設計,非零變位錐齒輪設計,點綫嚙閤傳動設計,多點嚙閤柔性傳動設計等內容,例如增加瞭符閤ISO標準的漸開綫齒輪幾何計算及算例,更新瞭齒輪精度等。  
5.第23篇“氣壓傳動”增加瞭模塊化電/氣混閤驅動技術、氣動係統節能等內容。  
二、 在為新産品開發、老産品改造創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麵  
1. 介紹瞭相關節能技術及産品,例如增加瞭氣動係統的節能技術和産品、節能電機等。  
2.各篇介紹瞭許多新型的機械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聯軸器、離閤器、製動器、帶減速器的電機、起重運輸零部件、液壓元件和輔件、氣動元件等,這些産品均具有技術先進、節能等特點。  
3.新材料方麵,增加或完善瞭銅及銅閤金、鋁及鋁閤金、鈦及鈦閤金、鎂及鎂閤金等內容,這些閤金材料由於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材料迴收率高等優點,目前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高鐵、計算機、通信元件、電子産品、紡織和印刷等行業。  
三、在貫徹推廣標準化工作方麵  
1.所有産品、材料和工藝均采用新標準資料,如材料、各種機械零部件、液壓和氣動元件等全部更新瞭技術標準和産品。  
2.為滿足機械産品通用化、國際化的需要,遵照立足國傢標準、麵嚮國際標準的原則來收錄內容,如第15篇“齒輪傳動”更新並完善瞭符閤ISO標準的漸開綫齒輪設計等。  
《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是在前幾版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藉《機械設計手冊》第六版齣版之際,再次嚮參加每版編寫的單位和個人錶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給我們提供大力支持和熱忱幫助的單位和各界朋友們!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調研工作不夠全麵,修訂中難免存在疏漏和缺點,懇請廣大讀者繼續給予批評指正。   
主編    
				
 
				
				
					常用機械工程材料  這是一部麵嚮廣大機械工程師、設計人員、工藝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的實用參考書。本書聚焦於現代機械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技術發展最為迅速的各類工程材料,旨在為其讀者提供全麵、係統、深入的材料知識,助力於在實際工程設計和生産製造過程中做齣最優的材料選擇,解決材料應用難題。  本書內容詳實,覆蓋麵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部分:  一、 材料基礎理論與分類:     材料科學基礎: 簡要介紹材料的結構、性能、以及材料性能與結構之間的關係。重點闡述晶體結構、缺陷、相變、強化機製等基本概念,為理解具體材料的性能提供理論支撐。    工程材料的分類體係: 依據材料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力學性能、加工工藝等,對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復閤材料等主要類彆進行清晰的劃分。本部分將幫助讀者建立起係統性的材料認知框架。  二、 金屬材料:     黑色金屬材料(鋼鐵材料):        碳素鋼: 詳細介紹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的成分、性能特點、熱處理工藝(退火、正火、淬火、迴火)及其對性能的影響。重點闡述不同牌號碳素鋼在機械製造中的具體應用,如結構件、軸類、齒輪等。        閤金鋼: 深入剖析各類閤金元素(如錳、矽、鉻、鎳、鉬、釩、鎢等)對鋼性能的強化作用。詳細介紹不同牌號的閤金鋼,包括調質鋼、滲碳鋼、氮化鋼、工具鋼(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高速鋼)、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沉澱硬化不銹鋼)、耐熱鋼等的成分、組織、性能、熱處理和主要應用領域。特彆關注汽車、航空航天、能源等行業對高性能閤金鋼的需求。        鑄鐵: 介紹灰鑄鐵、球墨鑄鐵、蠕墨鑄鐵、可鍛鑄鐵等不同類型鑄鐵的性能特點、組織結構、牌號劃分以及在機械製造中的應用,如機床床身、發動機缸體、泵體等。        有色金屬材料:            鋁及鋁閤金: 詳細介紹純鋁以及常用的鋁閤金(如硬鋁、鍛造鋁閤金、鑄造鋁閤金)的成分、狀態、性能特點、加工工藝(鍛造、擠壓、壓鑄)及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築、電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銅及銅閤金: 重點介紹黃銅、青銅、白銅等常用銅閤金的性能、牌號、熱處理及在電氣、連接件、耐磨件等方麵的應用。            鎂閤金、鈦閤金、鎳基高溫閤金等: 介紹這些輕質高強、耐高溫、耐腐蝕的特種金屬材料的特點、性能優勢以及在高端裝備、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關鍵作用。  三、 高分子材料:     通用塑料: 介紹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ABS樹脂等常用通用塑料的性能、加工方法(注塑、擠齣、吹塑)及在日用品、包裝、汽車零部件、傢電外殼等領域的應用。    工程塑料: 詳細介紹聚酰胺(PA,尼龍)、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酯(PET/PBT)、聚苯醚(PPO)等高性能工程塑料的特點,如優異的力學性能、耐熱性、耐磨性、絕緣性等,以及在汽車、電子電器、機械傳動部件等領域的替代金屬應用。    橡膠與彈性體: 介紹天然橡膠、丁腈橡膠(NBR)、三元乙丙橡膠(EPDM)、矽橡膠等閤成橡膠的性能特點、硫化工藝及其在密封件、減震件、輪胎等方麵的應用。  四、 陶瓷材料:     傳統陶瓷: 介紹氧化鋁、氧化鋯、碳化矽、氮化矽等結構陶瓷的硬度高、耐磨損、耐高溫、耐腐蝕等優異性能,以及在切削刀具、軸承、密封件、耐火材料等領域的應用。    功能陶瓷: 簡要介紹壓電陶瓷、介電陶瓷、鐵電陶瓷等在電子元器件中的應用。  五、 復閤材料:     縴維增強復閤材料: 重點介紹碳縴維增強聚閤物(CFRP)、玻璃縴維增強聚閤物(GFRP)等高性能復閤材料的輕質高強、高比模量等特點,以及在航空航天、體育器材、汽車結構件等領域的應用。    金屬基復閤材料、陶瓷基復閤材料: 簡要介紹這些在特定領域具有特殊優勢的新型復閤材料。  六、 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指南:     材料選擇的原則和方法: 結閤具體工程實例,講解如何根據零件的工作條件(載荷、溫度、腐蝕環境、磨損等)、性能要求(強度、剛度、韌性、耐磨性、耐腐蝕性等)、加工工藝、成本等因素,進行科學閤理的材料選擇。    失效分析與材料改進: 簡要介紹常見材料失效形式(如疲勞、斷裂、磨損、腐蝕等)及其與材料性能、結構設計、加工工藝的關係,為材料的改進和失效預防提供指導。  本書的特點在於:     注重實用性: 內容緊密結閤機械工程的實際需求,提供大量具體材料牌號、性能參數、加工工藝和應用案例。    體係性強: 從材料的基礎理論到各類材料的詳細介紹,再到材料的選擇與應用,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    數據翔實: 提供瞭各類材料的詳細性能數據,方便讀者進行對比和選擇。    易於查閱: 結構清晰,圖文並茂,方便讀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本書將成為機械工程師在設計、研發、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幫助工程師深入理解材料的內在規律,掌握材料的選用技巧,從而設計齣更可靠、更高效、更經濟的機械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