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

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蔣夢麟 著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蔣夢麟
  • 近代史
  • 教育
  • 文化
  • 自傳
  • 民國
  • 學術
  • 曆史
  • 人物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新星齣版社
ISBN:97875133230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44198
包裝: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他是北大任職時間zui長的校長,自嘲為“北大功狗”。

他是現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部長,推動教育現代化。

他主持颱灣農復會,成功實現農業現代化。

本書含多幅珍貴圖片,精裝版,圖文典藏。

首度公開哥倫比亞大學刊載《蔣夢麟傳記》(英文版)。

附錄史上zui全年錶,集閤著述與生平、具體到每日所為,人生脈絡清晰可見。

馬勇五萬字導讀,陳平原、雷頤聯袂推薦。迴憶錄與近代史閤一的經典著作,一本書知史海鈎沉、宦海波濤。

內容簡介

本書由作者的兩部著作《西潮》《新潮》組成,兼含附錄年錶等。《西潮》記錄瞭1842年至1941年間的中國曆史,主要講述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由於前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後半段是作者“親曆”的,故被作者視為“有點像自傳,有點像迴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新潮》則講述中國文化在外來文化影響下所發生的種種變化。

書中所反映的不僅是他的一生,更是他一生所經曆的時代。蔣夢麟的一生經曆瞭從中國學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學府,從古老的農村社會到近代的都市文明,從身經滿清專製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禮。他多年生活在廣大的外國人群裏麵,更不斷生活在廣大中國人群、尤其是知識青年群眾裏麵。他置身於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渦,同時也看遍瞭覆雨翻雲滄海桑田的世局。


作者簡介

蔣夢麟,原名夢熊,浙江省餘姚縣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傢。1886年生,幼年在私塾讀書,12歲進入紹興中西學堂,開始學習外語和科學知識。後在傢鄉參加科舉考試,中秀纔。1908年8月赴美留學。次年2月入加州大學,先習農學,後轉學教育,1912年於加州大學畢業。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攻讀哲學和教育學。1917歲3月,蔣夢麟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即迴國。1919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京大學教育係教授。自1919年至1945年,蔣夢麟在北大工作瞭20餘年。在蔡元培任校長期間,他長期擔任總務長,三度代理校長,1930年鼕正式擔任北大校長。先後主持校政17年,是北大曆屆校長中任職時間zui長的一位。1964年病逝於颱北。

精彩書評

少賢(蔣夢麟字)他日當為中國教育泰鬥,非知之艱行之為艱,少賢有焉!然對於革命議論,風發泉湧筆利如刀,又宣傳傢之大手筆也,文字革命時期不能少此人。 ——孫中山

有魄力、有擔當。 --鬍適

夢麟先生學問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 --傅斯年

在曆史學傢筆下,蔡元培的意義被無限誇大,以至於無意中壓抑瞭其他同樣功不可沒的校長。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蔡元培早年的學生蔣夢麟。 --陳平原

在二十世紀中國知識精英群體中,蔣夢麟在學問上沒有辦法與他的同門鬍適之等相比,但在辦事能力上,蔣夢麟卻是那代人中的佼佼者;蔣夢麟後半生跨界從事農村復興,直麵工業化帶來的農村蕭條睏局。可惜的是,由於兩岸隔絕,蔣夢麟這一貢獻不太為大陸讀者知道。 ——馬勇


目錄

西 潮

序 言………………………………………………………………………3英文版序……………………………………………………………………5丹麥文譯者序………………………………………………………………8

前言 邊城昆明……………………………………………………………9

第一部 清朝末年……………………………………………………… 11

第一章 西風東漸………………………………………………… 11

第二章 鄉村生活………………………………………………… 14

第三章 童年教育………………………………………………… 25

第四章 傢庭影響………………………………………………… 32

第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36

第六章 繼續就學………………………………………………… 45

第七章 參加郡試………………………………………………… 51

第八章 西化運動………………………………………………… 57

第二部 留美時期……………………………………………………… 63

第九章 負笈西行………………………………………………… 63

第十章 美國華埠………………………………………………… 74

第十一章 紐約生活……………………………………………… 80

第三部 民國初年……………………………………………………… 85

第十二章 急劇變化……………………………………………… 85

第十三章 軍閥割據……………………………………………… 97

第十四章 知識分子的覺醒………………………………………100

第十五章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104

第十六章 擾攘不安的歲月………………………………………115

第四部 國傢統一………………………………………………………122

第十七章 憲政的試驗……………………………………………122

第十八章 中山先生之逝世………………………………………126

第十九章 反軍閥運動……………………………………………129

第二十章 國民黨之齣掌政權……………………………………134

第五部 中國生活麵麵觀………………………………………………142

第二十一章 陋規製度……………………………………………142

第二十二章 社會組織和社會進步………………………………148

第二十三章 迷人的北京…………………………………………153

第二十四章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158

第六部 抗戰時期………………………………………………………166

第二十五章 東北與朝鮮…………………………………………166

第二十六章 戰雲密布……………………………………………173

第二十七章 抗戰初期……………………………………………181

第二十八章 戰時的長沙…………………………………………185

第二十九章 日軍入侵前夕之越南與緬甸………………………189

第三十章 大學逃難………………………………………………191

第三十一章 戰時之昆明…………………………………………195

第七部 現代世界中的中國……………………………………………199

第三十二章 中國與日本——談敵我之短長……………………199

第三十三章 敵機轟炸中談中國文化……………………………207

第三十四章 二次大戰期間看現代文化…………………………227

新 潮

引 言……………………………………………………………………241

第一章 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243

第二章 改革方案的施行………………………………………………250

第三章 土地問題………………………………………………………255

第四章 大後方的民眾生活……………………………………………261

第五章 中國文化………………………………………………………268

試為蔡先生寫一篇簡照…………………………………………………274

蔡先生不朽………………………………………………………………277

追憶中山先生……………………………………………………………279

一個富有意義的人生——他是我國學術界一顆光芒四照的彗星…………283

憶孟真……………………………………………………………………297

談中國新文藝運動——為紀念五四與文藝節而作…………………………300

一、北京大學與學術自由…………………………………………300

二、魯迅兄弟………………………………………………………301

三、紹興師爺與《阿Q正傳》……………………………………302

五、陳獨秀與文學革命……………………………………………304

六、陳獨秀的最後主張……………………………………………306

七、西歐個性主義思想的引進……………………………………308

八、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310

九、颱灣文藝界繼承瞭西歐思想的遺産…………………………311

十、颱灣中國文藝作者今後努力的方嚮…………………………312

附錄一 蔣夢麟生平及著述年錶簡編…………………………………314

附錄二 知見錄…………………………………………………………336

附錄三 哥倫比亞大學載蔣夢麟傳……………………………………339


前言/序言

導讀

蔣夢麟:西潮、新潮與現代中國


馬勇


大多數中國曆史研究者相信,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經過幾韆年的發展,具有成熟的政治架構和豐沛的思想文化基礎,有著自己的發展理路,假如不是西方勢力東來,中國必將在固有架構中長此終古,曆史終結。五四新文化運動晚期,東方文明受到西方文明嚴峻挑戰,但東方文明信仰者梁漱溟依然信心滿滿:“我可以斷言,假使西方化不同我們接觸,中國是完全閉關與外間不通風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韆年也斷不會有這些輪船、火車、飛行艇,科學方法和德謨剋拉西精神産生齣來。這句話就是說,中國人不是同西方走一條路綫。因為走得慢,比人傢慢瞭幾十裏路。若是同一路綫而少走些路,那麼慢慢的走終究有一天趕得上;若是各自走到彆的路綫上去,那麼,無論走好久,也不會走到那西方人所達到的地點上去的。” 然而,曆史沒有像梁漱溟等人假設的那樣各走各的路。西方在走齣中世紀之後,經過文藝復興、思想啓濛,經過大航路發現、工業革命,西方迅速解決瞭人類期待很久的富裕物質生活,同時也帶來新的睏擾:市場狹小、産能過剩,因而我們看到至少在十六世紀中期,西方物品開始嚮全球輸齣,尋找更大市場,更便宜的勞動力,更多的利潤。就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古老的東方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潮”的衝擊,國傢、族群與個人,差不多都在西潮衝擊下重組、重構,並最終獲得瞭新生。我們在這裏將要說到的蔣夢麟,就是西潮衝擊背景下走上現代的第一代領跑者。

蔣夢麟有兩本著名的自傳,即本書匯集的《西潮》與《新潮》。最近二十年,國內知識界對這兩本書已有很多瞭解,通過這兩本書知道蔣夢麟在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農村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過很多讀者可能不知道,蔣夢麟寫得匆忙,參考資料也不多,因而漏記、誤記在所難免,本文隻是力所能及提供一些缺失的環節。

西潮衝擊下的國傢與個人

蔣夢麟生於清光緒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換算成西曆為1886年1月20日。但從農曆即中國傳統紀年方式算,光緒十一年大緻對應公元1885年。因而有的文獻說蔣夢麟生於1886年,有的說生於1885年,都沒有錯。

根據蔣夢麟迴憶錄《西潮》所說,當他齣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夢見瞭一隻熊,以為吉兆,故而為這個新生兒命名為“夢熊”。夢熊後來讀書時因參加學潮不方便繼續使用,遂更名為夢麟。 夢麟有時又寫作夢鄰、孟鄰,或夢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蔣夢麟算是二十世紀中國教育文化領域中極具個性的人,他的性格、為人,與其生存環境、鄉土文明無疑具有因果關聯,值得注意。他的傢鄉為浙江餘姚,那裏因五口通商最早受到“西潮”影響。蔣夢麟的祖父早在道鹹時期就在上海開瞭一個錢莊,積纍瞭一些傢産。不幸的是,蔣夢麟的祖父在盛年時傷瞭一條腿,後來嚴重到必須截肢的程度。而更不幸的是,蔣祖父竟在這次截肢手術過程中因血液中毒而辭世,留下年僅十二歲的兒子,即蔣夢麟的父親蔣懷清。

懷清公繼承瞭乃父留下的七韆兩銀子,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財産。隻是懷清公年齡太小,無依無靠,隻好將這些銀子交給未來的嶽父去打理。

蔣夢麟的母親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大傢閨秀,容貌美麗,能歌善吟,多纔多藝。可惜,蔣母在蔣夢麟很小時候就去世瞭。

像傳統中國社會一切有經濟條件的傢庭一樣,蔣夢麟大約五歲時就被送到私塾讀書,所讀內容也都是傳統士大夫早年必修的儒傢經典,學習的基本方法就是死記硬背,學習的目標就是科舉考試。期望通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光宗耀祖,齣人頭地。這是傳統士大夫的全部人生,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惟一齣路、必經之地。

讀過幾年私塾,蔣夢麟的知識已有一些積纍,年齡也漸漸大瞭。大約1897年的時候,懷清公將他送到剛剛開辦的紹興中西學堂學習。

紹興中西學堂的監督是蔡元培。蔡元培後來成為著名的教育傢,也是影響蔣夢麟生命曆程最重要人物之一。中西學堂課程設置像其名字一樣中西閤璧,既有中國傳統經學、文學、史學,也有英文、數學等西方近代科學知識。 這是晚清教育改革發生後的新氣象,從而使蔣夢麟在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外,也係統接觸瞭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知識。

1899年鞦天,蔣夢麟的傢鄉因水患而發生瞭可怕的匪患,幾百年來寜靜的鄉村由此而變得騷動不安。懷清公為躲避匪患將全傢前往上海,蔣夢麟被安置在一傢天主教學校繼續學習英文。在上海這段時間使蔣夢麟直接感受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好處,使他看到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內在缺陷。

蔣夢麟傢鄉的匪患,其實與北部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有很重要關聯,是中國政治又到瞭一個多事之鞦的象徵。1900年春天,義和團運動因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強力鎮壓而嚮四方擴散,直隸首當其衝,長江流域及其以南也不寜靜,包括上海在內的東南沿海一帶相當恐懼。這裏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開關以來,特彆是《馬關條約》以來,各國在那兒都有重要的經濟利益。根據匯豐銀行當時嚮英國外交部提交的報告,當時英國國內退休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依靠從上海的財産獲益中生活,每年從一百鎊到三萬鎊不等。因此,如果在上海或長江流域發生大的災難,英國在中國的投資勢必要打水漂,許多英國傢庭都會因為上海的陷落而濛受巨大損失、痛苦。 因此當清政府將嚮列強宣戰的消息傳來之後,不論中外,迅即陷入高度恐慌。為避免戰亂,懷清公連夜舉傢撤迴故鄉蔣村。不久又遷往餘姚縣城,蔣夢麟被安排在縣城一所中學繼續讀書。

在餘姚縣城中學,蔣夢麟隻待瞭一年左右,之後隻身來到省會杭州。他那時大概已有齣洋留學的想法,因而希望找一所比較好的教會學校繼續學習英文。不料蔣夢麟對杭州的情況實在不太瞭解,結果誤打誤撞進入一所非常糟糕、落伍的教會學校。這所學校的校長是一位具有極端宗教狂熱的傳教士,他除瞭知道嚮學生強製灌輸基督福音,對西方文化如何傳入中國,中國學生怎樣纔能掌握理解西學,從來都不熱心。

不久,在各地風起雲湧學潮感染下,這所學校的學生與學校當局發生激烈衝突,全體學生一緻退學,自行籌辦瞭一所學校,並請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命名為“改進學社”。這些學生的想法非常簡單,他們渴望這所學校辦得像牛津、劍橋一樣齣名。這當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到半年,學生的自治試驗宣告失敗,蔣夢麟趁著這個機會進入浙江高等學堂繼續學習。

浙江高等學堂是一所新式學堂,也是當時浙江省最高學府。蔣夢麟在那裏不僅學到許多聞所未聞的新知識,而且使他有機會接觸到梁啓超、孫中山等人各式各樣的新思想。蔣夢麟的思想境界為之一變,並漸漸形成瞭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自己的未來前途也有瞭不一樣的考慮。他此時又覺得,齣國留學並非首選,要想在中國齣人頭地,可能還得頭懸梁錐刺股,像曆朝曆代士大夫一樣,參加科舉考試,獲取功名,然後踏入仕途,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基於這樣的判斷,蔣夢麟在革命、改良如此高漲的氣氛中,毅然堅定地復習科舉考試的內容。

1903年,十七歲的蔣夢麟返迴傢鄉參加考試,如願以償考中瞭秀纔。秀纔隻是科舉考試的最初門檻,要想達到科舉考試的頂端進士、狀元,剛剛踏入門檻的秀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蔣夢麟在中瞭秀纔之後很快返迴浙江高等學堂,繼續在那裏接受學堂教育。

二十世紀初年的中國處在急劇變革的時期,各種可能隨時都在發生。當蔣夢麟中秀纔的時候,中國知識人上升道路已在發生變化,科舉考試不再是青年知識人的惟一選擇。那時,不僅朝廷鼓勵年輕人齣洋留學,學習東西洋的新知識,而且隨著中國經濟在那些年的發展,一批“先富階級”也有力量將子女送往國外讀書。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原本期待中進士、點翰林的蔣夢麟在1904年上半年幾經猶豫又做齣瞭一個新的選擇,那一年暑假,他隻身來到上海,參加南洋公學的入學考試,期望在南洋公學為自己打好一個西方文化的基礎,以便將來留學美國。

南洋公學是盛宣懷創辦的洋務學堂,專門培養洋務人纔。南洋公學預科按照美國中學學製設置、管理,其教學、分數等,也與美國的一些大學對接。因此可以說,考上瞭南洋公學,也就等於敲開瞭美國一些大學的大門。

在南洋公學,蔣夢麟呆瞭兩年時間。這兩年,主要是英語的訓練,為進入美國大學做準備。經過兩年準備,蔣夢麟於1908年暑假迴到杭州,參加浙江省官費留美考試,結果不幸名落孫山。

落榜後的蔣夢麟並沒有放棄留學的想法,畢竟他的傢庭在過去幾十年有些積纍。蔣夢麟嚮他父親懷清公要瞭幾韆元錢,自費留學美國。當年9月,蔣夢麟抵達美國,錯過瞭當年鞦季入學的日子,隻好就便請瞭一位學生幫助補習英語。第二年(1909)春,蔣夢麟獲準進入加州大學農學院。

蔣夢麟之所以選擇農學,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他認為,中國既然以農立國,那麼當西方工業文明進入之後,中國更應該改進農業,讓農業復興,鄉土重建,農民富裕。隻有達到這個目標,中國的現代化纔能得到落實,中國人纔能真正獲得溫飽、尊嚴與幸福。另一方麵,蔣夢麟的幼年畢竟在鄉村中度過。耳濡目染,蔣夢麟對田野自然風光、適宜的鄉村生活有著深情依戀,對農業技術改良有著濃厚興趣。此外一個比較實在的考慮,那就是蔣夢麟自幼身體羸弱,他想如果能常年在田野中接觸新鮮空氣,對他並不健壯的身體一定有莫大好處。

在農學院一個學期,蔣夢麟一直興緻勃勃,也學到瞭不少新東西。半年後一個偶然機會使他的人生道路發生瞭改變。一位朋友勸改行,力主學一門社會科學。這位朋友的理由是,農學固然重要,但從中國實際情況看,目前最需要的似乎並不是農業科學,而是社會科學。除非中國能夠參酌西方國傢近代發展的經驗以解決政治、社會問題,那麼中國的農業在中國政治轉型完成之前,不可能單獨憑藉技術進步獲得發展。這位朋友的第二個理由是,如果不改修社會科學,那麼眼光必然狹隘,隻局限於實用科學小圈子裏,無法瞭解農業之外的重大問題。在這位朋友看來,中國農業式微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問題,社會的、政治的因素遠大於技術。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的留學生對外部世界有瞭自己的觀察,他們普遍有瞭改造社會,甚至改造國民性的想法,因而那時的留學生不願在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方麵下功夫,從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轉嚮人文社會科學的,確實不在少數,鬍適、魯迅、郭沫若等都有這樣的經曆。所以,朋友的建言不能不引起蔣夢麟的思考,並促使他下定決心,從1909年鞦季新學期開始改學教育學。這是蔣夢麟求學生涯的一個大轉摺,由此也讓他後來具有從事教育、農村復興的雙重理由。

1912年,蔣夢麟完成在加州大學的學業,前往紐約,入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師從杜威教授,繼續哲學及教育學的研究。杜威是那時美國最著名的教育理論傢、哲學傢,他對現代中國教育及哲學發展影響極大,其主要的因素就是他招收到瞭蔣夢麟以及鬍適、陶行知等幾位後來極富盛名的中國學生。當然,杜威教授本身的學術成就是第一位的,也是這幾位中國學生拜師學藝的前提。

追隨杜威教授,蔣夢麟在哥大研究院苦讀瞭五年,像他畢生最緊密的同學、朋友鬍適之一樣,蔣夢麟也沒有在西方哲學、西方教育方麵選擇研究方嚮。經過幾年努力,鬍適之選擇以西方哲學重解中國古代哲學為學術發展的基本路徑,而蔣夢麟,則以西方哲學、教育學理論重新解釋中國古代教育,以《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為論題,於1917年6月比較順利地完成瞭博士論文的一係列程序,並獲得瞭博士學位。

蔣夢麟在美國讀書的這幾年,正是中國發生急劇變化的時代。本來以大清帝國臣民的身份來到美國,可是現在大清王朝已成為曆史陳跡。中華民國雖然經過袁世凱帝製復闢的挫摺,但共和、民主的政治理念已成為中國人的惟一選擇。在那幾年中,蔣夢麟因機緣巧閤認識瞭孫中山,在孫中山指導下,他曾連續三年邊讀書邊參加革命黨《大同日報》的編輯、撰稿工作,用實際行動支持故國的進步發展。



《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時代洪流中的獨立精神與教育理想 《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並非僅僅是一本泛泛的個人自傳,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更是一位教育傢、思想傢在民族命運跌宕起伏之際,內心深處對國傢前途、文化傳承和個人價值的深刻反思與堅定追求。本書以蔣夢麟先生坎坷而輝煌的一生為脈絡,勾勒齣從晚清積貧積弱到民國初年變革勃興,再到抗日戰爭烽火連天,直至新中國成立的宏大曆史圖景。然而,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對曆史事件的簡單敘述,它更著力展現的是,在這一係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一位知識分子如何堅守獨立思考的立場,如何踐行他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在動蕩的時局中,為國傢民族的進步播撒希望的種子。 本書開篇,作者便將我們帶迴那個古老帝國垂暮的年代。晚清的風雨飄搖,割地賠款的屈辱,以及由此激發的救亡圖存的呐喊,構成瞭蔣夢麟先生童年和少年時代最深刻的記憶。他齣生在一個相對開明的傢庭,自幼便接觸瞭新學的啓濛,這為他日後走嚮世界、擁抱新思想奠定瞭基礎。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個人的命運與國傢的興衰緊密相連。當他懷揣報國之誌,遠赴重洋,踏上求學之路時,中國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他在西方世界所見所聞,不僅是知識的汲取,更是對不同文明、不同製度的深刻體悟。這種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在他心中播下瞭關於“西潮”與“新潮”的種子,也讓他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嚮産生瞭更為清晰的思考。 學成歸國後,蔣夢麟先生的人生軌跡與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他先後在多所著名學府任職,尤以他在北京大學的任教和擔任校長期間的貢獻最為卓著。彼時的北大,匯聚瞭一批中國最傑齣的知識分子,也成為瞭新思想、新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西潮·新潮》詳細記錄瞭他在北大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從學術體係的建立、師資隊伍的建設,到校園文化的營造,無不體現瞭他對現代大學精神的追求。他力主學術自由,鼓勵思想碰撞,強調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並重。在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北大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個孕育民族脊梁、啓迪民智的熔爐。蔣夢麟先生以其卓越的領導纔能和深邃的教育遠見,使得北大在動蕩中依然保持著其獨立品格和學術聲譽,為國傢輸送瞭一批又一批棟梁之纔。 然而,曆史的進程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西潮·新潮》並未迴避那個時代所麵臨的挑戰與睏境。內戰的陰影、軍閥的乾預、以及日寇的侵略,都給教育事業帶來瞭巨大的衝擊。蔣夢麟先生在書中坦陳,在極端睏難的環境下,維持大學的正常運轉、保護師生的安全,以及堅守學術的淨土,是多麼不容易。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深知,教育是國傢復興的基石,即使在戰火紛飛之時,知識的火種也不能熄滅。他積極組織和參與抗日救亡的各項工作,用自己的方式為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他對於國傢民族命運的關懷,早已超越瞭個人仕途的考量,升華為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 “西潮”與“新潮”這兩個詞,在書名中就已點明瞭蔣夢麟先生思想的核心。他並非一味地崇拜西方,也不是盲目排斥傳統。他的“西潮”是一種對先進文明的吸收和藉鑒,是對科學、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認同,更是對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探索。而“新潮”則代錶著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反思與創新,他對中華文明獨特價值的珍視,以及他對民族復興道路的思考。他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而必須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明的精華,走齣一條符閤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這種既有全球視野,又有本土情懷的立場,貫穿於他思想的始終。 在《西潮·新潮》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充滿智慧、人格獨立、思想深刻的蔣夢麟。他並非完美無缺,也會有睏惑、有掙紮,但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始終保持著對真理的追求,對良知的堅守,以及對國傢民族的忠誠。他筆下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著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他對人性的洞察,對曆史的理解,以及對教育事業的執著,都通過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卻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本書的價值還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近代史和教育史的獨特視角。通過蔣夢麟先生的眼睛,我們不僅看到瞭曆史事件的宏觀發展,更能感受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擔當。他的迴憶,是對一段輝煌曆史的記錄,更是對一種獨立精神的頌揚。在當下,當我們審視中國的發展道路,反思教育的使命,重塑民族精神時,重讀《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無疑能夠給予我們深刻的啓示和寶貴的藉鑒。它提醒我們,在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對國傢民族負起責任,是每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本書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不僅記錄瞭一位傑齣人物的生命軌跡,更傳遞瞭一種永恒的精神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次偶然的機會,翻開一本老書,書名叫做《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雖然我之前對蔣夢麟這個人瞭解不多,但“迴憶錄”三個字就足夠吸引我瞭,總覺得這樣的書裏藏著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鮮活個體的生命軌跡。拿到書,紙張泛黃,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仿佛穿越瞭時空。封麵設計樸素卻不失韻味,一眼看去,就覺得這本書有故事。翻開第一頁,並非直接進入迴憶,而是扉頁上一段引人深思的話,它為整本書奠定瞭某種基調。我開始想象,這位曾經在教育界、文化界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他的人生會是怎樣的波瀾壯闊?他將如何描繪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又將如何審視自己走過的道路?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過去,更是關於一個國傢、一個民族在曆史洪流中跌宕前行的見證。它承載著一段段塵封的記憶,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一段段可能影響瞭中國近現代曆史的決策和思考。我想,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會被帶入一個由作者親手構建的世界,去感受那個時代的呼吸,去理解那些人物的抉擇,去體會曆史的厚重與復雜。

評分

拿到《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這本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書名本身就頗具意味,“西潮”與“新潮”的並列,暗示著書中內容將涵蓋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閤,以及時代變革帶來的思想衝擊。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於那個曾經風雲激蕩的年代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站在時代前沿的人物,他們的經曆和思想,對於我們理解當下有著重要的啓示意義。我設想,這本書不僅僅是蔣夢麟個人的生平記錄,更是一扇瞭解中國近代史的窗口。他或許會講述他求學海外的經曆,與西方思想文化的親密接觸,以及這些經曆如何影響瞭他對中國教育和文化的看法。同時,“新潮”二字也預示著書中會有關於中國本土思想革新和現代化的探討。我想,作者的筆下,會充滿瞭對那個時代復雜性的描繪,對知識分子在社會變革中的角色和責任的反思,以及對國傢發展道路的探索。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份珍貴的曆史遺産,它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去感受那個年代的脈搏。

評分

讀到這本書,總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那些曆史課本上嚴肅的名字和事件。然而,“迴憶錄”的視角,恰恰是將這些宏大的曆史拉迴到個體的生活之中,賦予瞭它們溫度和情感。我尤其好奇,當一個親曆者,尤其是像蔣夢麟這樣,身處時代漩渦中心的人物,他會以怎樣的筆觸來敘述那些曾經波瀾壯闊的歲月?他是否會帶著某種理想主義的色彩,去描繪青年時代的激情與抱負?又是否會在經曆滄桑後,顯露齣幾分洞察世事的通透與豁達?我設想,書中應該會有關於那個年代的許多細節,比如校園裏的青春氣息,學術討論的熱烈場麵,或者是在風雨飄搖中的艱難求索。這些具體的、鮮活的描寫,往往比空洞的理論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幫助我們理解曆史的脈絡。一本好的迴憶錄,就像一位老友在低語,分享他的人生故事,他的喜怒哀樂,他的睏惑與堅持。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窺見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他如何在動蕩的時局中保持獨立思考,如何為國傢和民族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

拿到《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便是書名本身所蘊含的豐富意涵。“西潮”與“新潮”的並置,勾勒齣瞭近代中國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而“蔣夢麟迴憶錄”則將這一切聚焦於一位重要曆史人物的個人經曆。我毫不懷疑,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個人流水賬,更可能是一部關於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命運、思想變遷以及中國現代化探索的深刻寫照。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一位飽經世事的智者,坐在書桌前,用真摯而樸實的語言,迴顧他的人生旅程。他會講述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洪流中,他是如何思考,如何抉擇;他會描繪在國傢風雨飄搖之際,他所經曆的挑戰與奮鬥;他會分享他對教育、對文化的理念,以及他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期盼。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麵映照曆史的鏡子,也是一盞指引前路的燈塔。我期待著,通過他的迴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更深刻地體味曆史的厚重與復雜。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就充滿瞭信息量,讓我對即將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理解,“西潮”可能指的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科學、思想湧入中國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而“新潮”則可能指嚮中國自身思想解放、文化革新以及社會變革的新浪潮。將這兩者與“蔣夢麟迴憶錄”結閤,便勾勒齣瞭一幅宏大的時代畫捲。我猜想,書中一定會包含大量關於蔣夢麟個人經曆的敘述,但他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傳記。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在那個特殊時期擔任重要職務的人物,他所見的、所思、所行,都必然與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緊密相連。我期待著,通過他的視角,能夠看到那些曆史事件背後的人物故事,聽到那些宏大敘事中被忽略的聲音。這本書,在我腦海中構建的形象,是一位飽經風霜卻依然充滿智慧的長者,他將娓娓道來,分享他的人生感悟,以及他對那個時代,對中國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

評分

看評論買的,想感受一下民國大師的人文情懷

評分

優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

評分

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我還是涅槃之前的麻雀

評分

好書推薦哈哈

評分

挺好的 不錯!

評分

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西潮·新潮:蔣夢麟迴憶錄

評分

讀書日買的,滿減加優惠券,很實惠

評分

好,京東買書品質沒問題,內容不做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