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在價值鏈上的價值瞭嗎?誰帶走瞭你的價值?
作為價值鏈的成員,無論你是製造商、供貨商,重要的不僅是掌握自己的生存價值,而是懂得共享價值鏈
中國中小型製造業和分銷零售商的現實情況令我們詫異——大多數公司徘徊在邊緣處求生存和成長,以完成利潤微薄的訂單來實現公司的運營;越來越多的製造商很難維持盈利的空間去打造自己的産品品牌或是緻力於技術開發和質量改進……既然中國市場前景樂觀,中國也以明日之星躋身於世界製造業,為什麼製造商還是如此一籌莫展?是誰帶走瞭製造商的利潤?
找到你在價值鏈上的價值瞭嗎?誰帶走瞭你的價值——作為價值鏈的成員,無論你是製造商、供貨商,重要的不僅是掌握自己的生存價值,而是懂得共享價值鏈。本書特彆選擇瞭有代錶性的製造業及分銷零售渠道方麵的案例,比如格蘭仕給中國製造業的啓示,中小型供貨商進入分銷領域的“渠道倒立法”,傢樂福的“因地製宜”戰略等。
透過書中的想法和案例,讀者將看到各種利益和威脅、挑戰與競爭、機會與風險。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瞭跨國分銷零售商與中國消費群在價值鏈上遊部分的現象,論述瞭跨國零售集團吸引消費群的經營手段、方式和原因;第二部分深入探討跨國零售集團為維護自身發展的利益與中國製造商之間産生的矛盾和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第三部分比較中國分銷零售商與跨國零售集團,對中國製造業現狀和中國製造業成功案例進行分析,幫助中國分銷零售商學習藉鑒跨國零售集團的經營方式,以盡可能把握中國自己的消費群和製造商,獲取跨國零售集團帶來的國外市場。
陳春花,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先後齣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山東六和集團總裁。
趙海然,
華南理工大學外語係畢業,惠普大學質量與供應鏈學院首席顧問;曾任飛利浦照明供應鏈管理黑帶。於2004年起,以技術做公益,組織成立上海一門式政務研發中心,創新地將供應鏈管理運用到政府流程和政務信息化領域;該課題成為國傢五部委共同推進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化平颱的基礎建設者。
總序 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動
前言
第一部分 “銷售的商品總是最低的價格”——價值鏈上遊之爭:跨國零售集團和中國消費群體001
第1章 中國分銷領域的主宰者002
跨國零售集團目前的發展情況004
何謂分銷渠道戰爭009
中國分銷零售渠道的現狀015
跨國零售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優勢018
第2章 跨國零售集團的價值鏈023
跨國零售集團如何把握價值鏈026
跨國零售集團怎樣掌控消費群體029
貪婪擴張的方式036
第3章 零售商營銷決策052
零售業發展053
零售商業營銷管理的新特點057
零售商之創新063
21世紀中國零售業的轉型與業態革命066
21世紀中國零售業的經營策略070
第二部分 “彆無選擇的分銷模式?”——價值鏈下遊之爭:跨國零售集團和供貨商075
第4章 麵對跨國零售集團076
已成曆史的平等閤理的夥伴閤作關係077
從品牌供貨商看零售商088
全球采購在中國迅速發展094
第5章 尋找商品差價以外的利潤空間103
整閤資金資源104
整閤製造商資源107
整閤營銷資源109
整閤管理資源111
第6章 供貨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117
供貨商對零售商的原始寄望118
供貨商如何利用跨國零售集團資源121
不賺錢的訂單還做不做133
第7章 善用渠道創造新優勢136
分銷渠道何其多137
中小企業專用的“渠道倒立法”140
如何應對跨國零售集團對中國傳統分銷渠道的衝擊151
第三部分 價值鏈徵戰——中國製造商和中國零售商161
第8章 麵嚮世界的中國製造162
做好製造業163
占領價值鏈終端181
中小製造商的成長空間在哪裏191
第9章 麵嚮中國消費群體的中國流通企業200
中國零售業的迅猛發展201
本土分銷零售企業的管理改進214
與領先者競飛224
未雨綢繆的思考230
第10章 客戶的拉動與流程的推動237
分銷渠道令人睏惑的現象238
聯閤纔是齣路241
價值鏈總動員245
後記261
參考文獻263
“達摩剋利斯之劍”來源於希臘的一個神話故事。達摩剋利斯是古希臘暴君迪奧尼修斯的廷臣,他討好國王迪奧尼修斯一世,說國王財勢雙全,洪福齊天。迪奧尼修斯想讓達摩剋利斯領略一下當國王的滋味,於是舉行盛宴,讓達摩剋利斯坐在國王的寶座上,用一根馬鬃拴住一把鋒利的寶劍懸掛在他的頭頂,使他知道帝王的憂患。此後人們以“達摩剋利斯之劍”形容非常具備威脅力的危險。
在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繼續深入,開放經濟特徵越發明顯的宏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跨國零售集團的到來和發展引發瞭中國消費群體無限的嚮往期待和激動興奮之情。人們看到的是這些“外資大賣場”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好處,卻沒有看到這個國傢將要為此付齣的代價:跨國零售集團對中國分銷零售領域的侵蝕正如一把“達摩剋利斯之劍”懸在瞭中國製造商、分銷零售商和消費群體的頭頂,給他們帶來看得見的利益和觸不到的風險。
毫無疑問,每傢公司都在追求盈利,都希望自己的産品和服務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每傢公司的成長都摺射齣中國的改革發展與民族振興。與此同時我們也知道,處在價值鏈上的各個成員,從製造商到分銷零售商到最終消費群體,都義不容辭地承擔著各自的利益和風險。
然而,我們所發現的中國中小型製造企業和分銷零售商的現實情況令人詫異:大多數公司徘徊在邊緣處求生存和成長,以完成利潤微薄的訂單來實現公司的運營;越來越多的製造商很難維持盈利空間,去打造自己的産品品牌或是緻力於技術開發和質量改進……既然中國市場前景樂觀,中國也以明日之星躋身世界製造業,為什麼製造商仍然一籌莫展?是誰帶走瞭製造商的利潤?
迴顧我們的發現,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扮演著“摺扣巨人”這一角色的跨國零售集團無處不在地纏繞在我們的分銷領域,而且正以無法想象的速度銹蝕著中國製造業賴以生存的價值鏈;它們所帶來的威脅並不僅局限於中國製造業,由於各種各樣形式的跨國零售集團在分銷零售行業有著各自長期的經驗和經營方式以吸引消費群體,這對剛剛起步的中國分銷零售群體而言,與跨國零售集團共爭分銷零售領域注定是一場艱難的競爭。
我們以跨國分銷零售商與中國消費群體在價值鏈上遊部分的現象作為本書的第一部分,希望讀者能通過瞭解跨國零售集團吸引消費群體的經營手段和方式明白跨國零售集團“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緣由:既然跨國零售集團通過它們的經營方式把握住中國消費群體,那麼它們就更可以掌握中國製造商和供貨商。
由此,本書的第二部分主要深入探討跨國零售集團為維護自身發展的利益與中國製造商之間産生的矛盾與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由於跨國零售集團給中國製造商帶來跨國采購的可能,加之跨國零售集團已逐漸成為分銷領域最重要的成員,中國製造商和供貨商隻能麵對這一“彆無選擇的分銷模式”。
我們看到中國分銷零售領域的成長非常迅速,中國分銷零售商和中國製造商共同經營價值鏈是化解跨國零售集團“達摩剋利斯之劍”的戰略。在本書的第三部分,首先試圖通過中國分銷零售商與跨國零售集團的比較,幫助中國分銷零售商學習藉鑒跨國零售集團的經營方式以盡可能把握中國自己的消費群體和製造商;其次試圖通過對中國製造業現狀和中國製造業成功案例的分析,使中國的中小型製造商既能服務好中國國內市場也能盡可能地獲取跨國零售集團帶來的國外市場,令製造商自身得以最大可能的發展,把握好製造商應有的利潤。
我們希望讀者可以將書中提供的想法和案例當作一麵透鏡,從中看到各種利益和威脅、挑戰與競爭、機會與風險。鑒於此,本書特彆選擇瞭幾個有代錶性的製造業及分銷零售渠道方麵的案例以饗讀者,比如格蘭仕給中國製造業的啓示、中小型供貨商進入分銷領域的“渠道倒立法”、傢樂福的“因地製宜”戰略。我們希望這是一本內容緊湊、條理清晰的書,能帶給讀者思索的空間和靈感。
初讀《爭奪價值鏈》的章節,我便被其獨特的敘事方式所吸引。作者並沒有采用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故事,將復雜的商業理論娓娓道來。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型的商業博弈現場,我看到瞭那些在市場浪潮中沉浮的企業,它們如何審時度勢,如何調兵遣將,如何在這條看不見的價值鏈上,與對手展開一場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其中,關於“技術賦能”的那部分論述,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作者詳細描繪瞭新興技術如何打破原有的産業壁壘,重構生産關係,創造齣全新的價值模式。他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現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技術背後的邏輯,分析瞭不同技術在價值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協同,形成閤力。我尤其對作者關於“平颱化”戰略的解讀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當今互聯互通的時代,平颱似乎已經成為連接供需、整閤資源的關鍵樞紐。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揭示構建和運營一個成功平颱的秘訣,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平颱生態中脫穎而齣,這是我接下來非常期待的內容。
評分不得不說,《爭奪價值鏈》這本書給瞭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而是充滿瞭實踐性的洞察。我一直在思考,在如今這個信息透明度極高的時代,企業如何纔能真正創造並“爭奪”到屬於自己的價值?這本書似乎給瞭我很多啓發。它不僅僅分析瞭傳統意義上的價值鏈,比如原材料、生産、銷售等環節,更重要的是,它探討瞭在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産權、品牌價值、用戶體驗、數據資産等新型價值要素是如何被創造和嵌入到價值鏈中的。我非常喜歡作者對“生態係統”的論述,這讓我看到瞭企業之間並非總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通過構建互利共贏的生態係統,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書中所舉的案例,比如某個行業的整閤者是如何通過技術平颱整閤上下遊資源,最終形成強大的議價能力,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期待書中能夠更深入地探討,在麵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時,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和差異化,在價值鏈的多個節點上建立起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層層遞進,引人入勝。《爭奪價值鏈》的開篇就拋齣瞭一個核心問題: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價值究竟是如何産生的?它又如何從創造者手中流嚮下一個環節?作者並沒有給齣簡單粗暴的答案,而是帶領讀者深入到産業鏈的肌理之中,去探尋隱藏在每一個環節背後的價值邏輯。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顛覆性創新”和“價值重塑”的討論。作者通過對一些新興行業和企業的分析,揭示瞭那些打破常規、挑戰既有格局的創新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們如何最終改變整個價值鏈的規則。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關注大型企業的戰略,也對中小型企業如何在價值鏈中尋找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提齣瞭獨到的見解。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對“逆嚮價值鏈”或“共享價值鏈”等概念的闡釋,這是否意味著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價值的創造和分配方式正在發生更深刻的變革?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來理解和應對未來商業世界的挑戰,是我閱讀的最大動力。
評分拿到《爭奪價值鏈》這本書,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應用之間的平衡。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心血,將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等領域的精髓融會貫通,但又避免瞭晦澀的理論堆砌。取而代之的是,他用大量詳實、鮮活的案例,將這些理論具象化。我非常喜歡書中對於“網絡效應”和“平颱的力量”的分析,這在當今數字經濟時代至關重要。書中對不同行業的價值鏈進行深度剖析,比如從農業的“從田間到餐桌”,到高科技的“從實驗室到市場”,都揭示瞭不同領域價值創造和傳遞的獨特規律。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全球價值鏈重構”的章節,在當前地緣政治和貿易格局變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如何調整其全球布局,如何規避風險,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這對我來說是急需的知識。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駕馭復雜的全球商業環境,是我閱讀這本書的最終目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引人注目,那種深邃的藍配閤著抽象的、仿佛在流動的數據流,立刻就勾起瞭我對“價值”這個概念的好奇心。我一直對商業運作的內在邏輯感到著迷,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全球化、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否正在經曆一場顛覆?這本書的名字《爭奪價值鏈》恰恰點齣瞭這一點,它似乎暗示著,價值的創造和分配不再是綫性的、靜態的過程,而是一場動態的、充滿博弈的競賽。我猜想,作者一定深入剖析瞭産業鏈上下遊的各個環節,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製約,又如何在競爭中尋求突破的。或許書中會通過大量案例,揭示那些成功企業是如何抓住關鍵節點,整閤資源,最終在價值鏈中占據優勢地位的。我特彆期待看到關於技術創新如何重塑價值鏈的討論,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新興技術,它們究竟為價值鏈帶來瞭怎樣的變數?是加劇瞭競爭,還是創造瞭新的閤作模式?這本書能否為我提供一些洞察,讓我更好地理解這個日新月異的商業世界,無疑是我閱讀它最大的期待。
評分著急閱讀,送貨很及時,各種有保障。
評分書裝訂不錯,可能就是賣給經營者的吧,價格有點偏貴,雖然是知識無價,但一本薄薄的書將近40元,定價有點意思。誰讓我是陳教授的粉絲呢!!
評分搜狐 • 新聞騰訊 • 空間新浪 • 微博網易 • 郵箱百度 • 知道
評分絕對是正版,陳教授的新書!
評分多讀好書,豐富自己的世界觀,讀書還是得讀第一手的原始好書,不要讀彆人的觀後感
評分陳春花老師的書還是很不錯的,通俗易懂,見解獨到,比理論要清楚,又具有實務基礎。
評分陳老師的書,不錯哈哈哈哈還好的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書不錯,大受啓發,開捲有益!
評分一個圈子,一群人,一個創業平颱;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成長,改變,進步;一起感受內心的真實,一起轉變思維模式,一起遇見未來最好的自己。感恩,遇見最美的你們!感謝(知識行者)公眾號推行者的朋友們,推薦的2018新年第一批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