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鲍丽华 著
图书标签:
  • 城市园林
  • 园林施工
  • 园林材料
  • 生态园林
  • 景观设计
  • 园林技术
  • 施工技术
  • 园林工程
  • 城市绿化
  • 园林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017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07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字数:3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内容包括造园常用材料种类、性质,石材及陶瓷材料,砖、砌块及板类材料,金属材料,木材,石灰与石膏、水玻璃,水泥、砂浆及混凝土,防水类材料,玻璃、绝热高分子材料、糯米,园林工程施工材料分类,彩画材料等。书中从材料的性质,用途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是园林施工必备材料用书。
本书旨在为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园林植物相关研究人员,园林专业在校师生等提供有益的帮助,可用于园林行业培训教材使用,同时也是解决园林养护管理中有关技术,技巧和技能方面的参考资料。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造园常用材料种类、性质 (1)
 第一节 常用造园材料的使用背景 (1)
  一、造园材料 (1)
  二、园林建筑材料 (1)
 第二节 园林造园材料的基本性质 (2)
  一、与热有关的性质 (2)
  二、与水有关的性质 (4)
  三、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6)
  四、材料密实度、孔隙度 (7)
  五、填充率、空隙率 (7)
  六、材料的耐久性 (7)
  七、脆性和韧性 (8)
  八、弹性和塑性 (8)
  九、材料的强度 (8)
  十、园林建筑材料美感 (8)
 第三节 新生态园林造园材料简介 (13)
第二章 石材及陶瓷材料 (16)
 第一节 石材 (16)
  一、天然石材 (16)
  二、人造石材 (21)
  三、园林造园石材常见问题 (23)
  四、石材保护 (24)
 第二节 陶瓷材料 (24)
  一、陶瓷的原材料制成 (24)
  二、陶瓷的种类 (26)
  三、装饰后的陶瓷材料 (27)
  四、园林造园中常用陶瓷材料 (28)
  五、园林造园用陶瓷制品 (31)
 第三节 建筑玻璃 (32)
  一、玻璃组成 (32)
  二、玻璃材料的主要种类 (32)
  三、玻璃的性质 (34)
  四、新型玻璃材料简介 (34)
第三章 砖、砌块及板类材料 (35)
 第一节 砖材料 (35)
  一、砖的基本种类 (35)
  二、园林铺装用烧结普通砖 (35)
  三、园林铺装用蒸压砖 (38)
  四、烧结空心砖 (39)
  五、烧结多孔砖 (39)
  六、新型铺装用砖 (40)
  七、园林造园砖铺装方式 (41)
 第二节 砌块 (43)
  一、砌块的种类划分 (43)
  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43)
  三、混凝土空心砌块 (45)
 第三节 板类材料 (45)
  一、石膏类墙板 (45)
  二、水泥类墙板 (47)
  三、复合墙板 (47)
  四、砖、砌块、板类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48)
第四章 金属材料 (50)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种类及主要特点 (50)
  一、金属材料的种类 (50)
  二、金属材料的特点 (50)
  三、使用金属材料的防腐处理 (51)
 第二节 铁艺材料 (51)
  一、铁艺的种类 (51)
  二、铁艺的性能 (52)
  三、铁艺的表面处理 (52)
  四、园林造园中铁艺应用 (53)
 第三节 钢材料 (53)
  一、钢的分类 (53)
  二、钢材主要特点 (54)
  三、钢材锈蚀及预防 (54)
  四、钢制品 (55)
 第四节 铝与铝合金材料 (58)
  一、铝质材料 (58)
  二、铝合金材料 (58)
  三、铝质材料表面处理与装饰加工 (63)
 第五节 铜、锌材料 (65)
  一、铜 (65)
  二、铜合金 (66)
  三、锌和钛锌合金 (67)
 第六节 园林造园常用金属紧固件、加固件 (67)
  一、螺栓与螺母 (67)
  二、螺钉 (68)
  三、钉子 (68)
 第七节 金属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69)
第五章 木材 (71)
 第一节 木材的种类 (71)
  一、按树叶不同分 (71)
  二、按加工程度和用途分 (71)
  三、根据木材加工的特性分 (72)
  四、人造木材 (72)
 第二节 木材的构造 (74)
  一、木材的外观构造 (74)
  二、木材的显微结构 (75)
  三、木质部的构造特征 (77)
 第三节 木材的性能特点 (80)
  一、木材的基本性能 (80)
  二、木材的力学性质———强度 (81)
  三、常用木材的主要性能 (83)
  四、常用木材树种的选用和要求 (84)
 第四节 木材的防护及处理 (85)
  一、木材防护方法 (85)
  二、木材的防火处理 (87)
  三、木材的干燥处理 (89)
  四、木材的改性处理措施 (90)
 第五节 木材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91)
第六章 石灰与石膏、水玻璃 (94)
 第一节 石灰 (94)
  一、石灰的生产 (94)
  二、建筑石灰的技术要求与性质 (95)
  三、石灰的消解 (97)
  四、石灰的硬化 (98)
  五、建筑石灰的应用 (99)
 第二节 石膏 (100)
  一、石膏的原料和生产 (100)
  二、建筑石膏的性质 (101)
  三、煅烧温度和石膏变种 (102)
  四、建筑石膏的水化、凝结与硬化 (102)
  五、石膏的应用 (103)
 第三节 水玻璃 (105)
  一、水玻璃的生产 (105)
  二、水玻璃的硬化 (105)
  三、水玻璃的性质与应用 (105)
第七章 水泥、砂浆及混凝土 (107)
 第一节 水泥 (107)
  一、硅酸盐水泥 (107)
  二、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 (107)
  三、硅酸盐水泥的性质 (108)
  四、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与硬化 (111)
  五、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和应用 (114)
  六、储运保管 (115)
 第二节 其他水泥简介 (115)
  一、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
复合硅酸盐水泥 (115)
  二、铝酸盐水泥 (118)
  三、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121)
  四、氧化镁水泥 (126)
  五、各种水泥的选用 (127)
  六、各种水泥的适用范围 (128)
 第三节 砂浆 (131)
  一、砌筑砂浆的配制要求 (131)
  二、砌筑砂浆配合比 (131)
  三、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134)
  四、砂浆种类 (135)
  五、砂浆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137)
 第四节 混凝土 (137)
  一、常用混凝土组成的材料要求 (137)
  二、混凝土的种类 (143)
  三、混凝土的特点 (144)
  四、装饰混凝土 (144)
  五、再生骨料混凝土 (145)
  六、生态环保型混凝土 (146)
  七、“绿色”沥青混凝土 (147)
  八、钢筋混凝土 (148)
  九、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148)
第八章 防水类材料 (151)
 第一节 沥青 (151)
  一、沥青的种类 (151)
  二、主要特性 (152)
  三、改性沥青 (152)
  四、沥青密封材料 (153)
 第二节 防水卷材 (155)
  一、卷材种类 (155)
  二、主要性能 (156)
  三、应用性卷材 (156)
  四、产品选择 (157)
  五、卷材使用要求 (157)
  六、卷材的固定系统 (158)
  七、沥青防水卷材的适用范围 (158)
 第三节 涂料 (159)
  一、建筑材料的种类 (159)
  二、常用建筑涂料 (159)
 第四节 塑料 (161)
  一、塑料的种类 (161)
  二、常用的塑料 (161)
  三、常用的建筑塑料制品 (162)
 第五节 坡屋面刚性防水材料 (163)
  一、混凝土瓦 (163)
  二、黏土瓦 (163)
  三、油毡瓦 (163)
  四、琉璃瓦 (163)
第九章 玻璃、绝热高分子材料、糯米 (164)
 第一节 玻璃 (164)
  一、普通平板玻璃 (164)
  二、玻璃制品 (164)
  三、中空玻璃 (165)
  四、热反射玻璃 (166)
  五、自洁净玻璃 (166)
  六、结构玻璃 (166)
  七、饰面玻璃 (167)
 第二节 绝热、吸声材料 (168)
  一、常用的绝热材料 (168)
  二、吸声材料 (170)
 第三节 橡胶 (171)
 第四节 糯米 (172)
  一、特性 (172)
  二、储存 (173)
  三、工程应用 (173)
第十章 园林工程施工材料分类 (175)
 第一节 园路工程材料 (175)
  一、园路材料种类 (175)
  二、园路基层材料 (176)
  三、园路结合层材料 (177)
  四、园路面层材料 (177)
 第二节 园林假山、水景及照明材料 (180)
  一、山石材料 (180)
  二、水景常用材料 (182)
  三、园林照明工程材料 (184)
 第三节 园林种植类材料 (188)
  一、草的特性 (188)
  二、草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 (188)
  三、苗木及藤类 (191)
  四、种植功能材料 (203)
第十一章 彩画材料 (211)
  一、彩画的种类 (211)
  二、彩画材料 (213)
  三、彩画材料配制及颜色代号 (215)
  四、油漆彩画常用工具 (216)
  五、起扎谱子用工用料 (217)
  六、单方用工用料 (217)
参考文献 (224)

精彩书摘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
  (1)触变性防腐杀虫剂。多为油和水的乳化剂。一般采用不干性,低黏度,轻、中油溶解各种油溶性防腐杀虫剂,再掺入水或水溶性防腐杀虫剂的水溶液,充分搅拌增厚而成(加有增厚剂)。这类药剂破乳前呈黏稠糊状,便于涂布或喷洒于木材表面形成厚层。当水或含药水溶液渗入木材后,含药油膜也被带入木材,其透入深度和吸收量优于“沥青浆膏”或“涂刷用无水轻油剂”。适于现场处理木结构建筑物,省工省时,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
  (2)挥发性气体防腐杀虫剂。挥发性气体防腐杀虫剂多为有机合成品,常用的有氯化苯、硫酰氟等。注入木材后徐徐挥发扩散到木材的各种组织,并能固着数年,特别适用于木杆、桩基、庭柱等建筑用材的现场处理。
  (3)油溶性防腐杀虫剂。油溶性防腐杀虫剂难溶于水,可溶于油,或本身为油状化学药剂。一般情况下通过木材细胞间的纹孔穿孔底壁和胞间道浸入木材内层,填充或涂布于细胞内腔,处理后的木材不膨胀变形。适用于成型木构件的防腐防蛀。
  ……

前言/序言

前  言
园林能够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它借助于景观环境、绿地构造、园林植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优越的游览、休息和活动平台,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优秀的风景园林工程,不但可以持续地使用,还能提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园林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园林工程通过在城市中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生态系统,以缓减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改善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成为我国目前建设的主旋律。为解决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等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城市病”,我国许多地区正致力于发展城乡一体的绿化,竞相为人们营造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据专家预测,园林产业的发展路途久远,前景深广,距离引领世界园林趋势潮流还有相当的距离。
现阶段园林行业从业者,特别是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大,而园林行业复合型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很小,并且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园林科研、设计、养护、绿化、工程管理及预算的技术人才更为急需。园林相关图书近几年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真正将生态理念融合到园林设计、施工、养护,包括材料选用的书还很少,市场已有的图书大多是传统的园林设计施工方式叙述,单独的案例罗列。因此,能将生态绿化从材料选用到园林修缮,甚至与其他建筑、人、动物和谐为一体的园林图书应是迎合专业读者和市场需求的。
本系列丛书系统地阐述了当前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生态、海绵等园林设计、施工领域新的发展观及应用技术,注重客观实际及与相关建筑、文化等的跨界、融合。内容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绿植养护、城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指栽植)、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等,其中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讲园林绿化及景观建筑的选址、布置等;绿化施工主要讲园林树木栽植方法和栽植要点;园林绿植养护主要讲花卉及植物的调理、灌溉施肥及修剪方法;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主要是配合当今绿色及环保的主题而选用生态材料来做园林的各种新型材料。
本书讲究“知识与技能” 的有序性,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为导向,以“理论与技能”并重为宗旨,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编写。
本书的具体特色如下:
1�毖≡裨谠傲至煊蚓哂芯�验的人员编写。
2�痹谘〔姆矫妫�选用典型、具有生态园林需求的案例或材料。
3�痹谛捶ㄉ狭η蠹蛎鞫笠�、重点突出、范例实用、图文并茂,注重直观,体现可操作性。
4�北臼榇幼ㄒ导按右等嗽笔导市枨蟮慕嵌燃右圆�述,将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交汇编写,内容充实全面。
5�北臼榈哪谌菁安�述方式均采用大众风格和语言编写,以达到普及和迎合更多群体的目的。
6�贝幽谌葑槌缮侠此担�本书兼顾生态绿化理论性与技术实用性,力求做到理论精简、技术实践问题突出,从而满足读者的需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其他有丰富理论及经验的优秀园林设计人员的指引及建议,也参考了行业内很多文献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在本书再版时加以完善,在此不胜感激!
编 者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 引言 城市园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景观的“绿肺”,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宜居环境的关键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城市园林的需求日益增长,园林建设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切背后,可靠、优质的施工材料是支撑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得以实现,并确保其长久生命力的基石。 本书《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旨在为从事城市园林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详实的材料指南。本书并非单纯的材料罗列,而是深入剖析各种常用材料的特性、用途、选购要点、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实用、最前沿的知识,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明智的材料选择,提升工程质量,节约成本,并最终打造出更加美观、耐用、可持续的城市园林空间。 第一章:绿色生命之源——土壤与基质材料 土壤是园林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然而,城市环境中天然土壤往往存在结构差、肥力不足、污染物超标等问题,因此,科学地选择和改良土壤材料成为城市园林施工的首要任务。 各类土壤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表土(Topsoil): 包含有机质和微生物,是植物生长最理想的天然介质。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辨别优质表土,以及在城市环境中如何获取或进行人工改良。 耕作土(Loam): 结合了沙、粉砂和黏土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是应用最广泛的园林土壤。我们将深入探讨耕作土的构成比例与改良方法。 黏土(Clay Soil): 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差,易板结。书中会阐述黏土的改良技术,如掺入有机物、沙子等,以改善其结构。 沙土(Sandy Soil): 透气性好,排水快,但保水保肥能力弱。我们将介绍沙土的改良方式,如添加有机肥、黏土等。 腐殖土(Humus): 由有机物分解而成,富含养分,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本书将详细介绍腐殖土的来源(如堆肥、泥炭等)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泥炭(Peat): 是一种半分解的植物遗体,具有优良的保水保肥能力,常用于配制盆栽介质和改良土壤。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泥炭的特性及其环境影响。 椰糠(Coir): 由椰子壳制成,是一种可再生的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常用于替代泥炭。本书将介绍椰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城市园林中的潜力。 土壤改良剂与复合基质: 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s): 鸡粪、牛粪、羊粪、猪粪等,经过充分发酵处理后,能提供丰富的营养,改善土壤结构。 化肥(Chemical Fertilizers): 氮、磷、钾等复合肥,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但需合理使用,避免过量。 矿物质改良剂: 如珍珠岩(Perlite)、蛭石(Vermiculite)等,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持水性,并提供微量元素。 功能性添加剂: 如保水剂(Water-retaining Agents)、缓释剂(Controlled-release Agents)等,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施肥频率。 城市绿化专用复合基质: 针对城市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特殊需求,本书将介绍各种科学配比的复合基质,分析其在轻质化、透气性、保水性方面的优势。 选购与使用要点: 土壤的pH值、EC值(电导率)检测与意义。 重金属、病原菌等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与标准。 根据不同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土壤或基质。 不同土壤材料的混合比例优化。 施工过程中土壤的运输、堆放与保护。 第二章:构筑美丽画卷——硬质景观材料 硬质景观材料是构成城市园林骨架和视觉焦点的关键,它们不仅承担着功能性需求,更是塑造园林风格、烘托绿色景致的重要元素。 石材类材料: 天然石材: 花岗岩(Granite): 质地坚硬,耐磨损,颜色多样,常用于铺装、挡土墙、雕塑等。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花岗岩的特性、产地及应用。 大理石(Marble): 质感细腻,纹理丰富,但相对较软,易受酸碱侵蚀,多用于装饰性构件。 砂岩(Sandstone): 颜色柔和,易于雕刻,透水性好,常用于台阶、驳岸、景墙等。 板岩(Slate): 具有天然的层状结构,可劈成薄片,常用于铺装、墙面装饰。 鹅卵石(Pebbles): 形状圆润,色彩丰富,常用于河道整治、地面铺装、点缀装饰。 人造石材: 混凝土砌块(Concrete Blocks): 具有结构强度高、易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墙体、挡土墙等。 仿石砖(Stone Imitation Tiles): 模仿天然石材的纹理和质感,性能稳定,价格适中,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和墙面装饰。 人造文化石(Artificial Culture Stone): 质感逼真,重量轻,易于安装,常用于假山、背景墙等装饰。 木材与竹材: 天然木材: 硬木(Hardwood): 如柚木、橡木、菠萝格等,纹理美观,耐腐蚀,耐候性强,适用于户外平台、廊架、栏杆等。 软木(Softwood): 如松木、杉木等,易于加工,成本较低,但需经过防腐处理,常用于结构性构件或临时性景观。 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 WPC): 结合了木材和塑料的优点,具有耐候性、耐腐蚀、防虫蛀、易维护等特性,已成为户外地板、栅栏、家具等的热门选择。 竹材: 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再生等优点,常用于景观小品、围栏、竹屋等,展现东方韵味。 金属材料: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耐腐蚀性强,现代感强,常用于栏杆、指示牌、雕塑、灯具等。 铝合金(Aluminum Alloy): 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着色,常用于家具、构件、雕塑等。 铸铁(Cast Iron): 质感厚重,适合制作复古风格的栏杆、灯具、座椅等。 钢材(Steel): 强度高,可塑性强,常用于大型构筑物、雕塑、景观小品等,需进行防锈处理。 砖瓦类材料: 烧结砖(Fired Bricks): 强度高,耐久性好,颜色和规格多样,常用于铺装、墙体、花坛边等。 透水砖(Permeable Bricks): 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雨水径流问题,广泛应用于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 青砖、仿古砖: 营造古典园林意境。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普通混凝土: 基础材料,用于道路、广场、构筑物等。 彩色混凝土: 增加景观色彩。 透水混凝土(Permeable Concrete): 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用于广场、道路。 预制混凝土构件: 如井盖、排水沟盖板、花箱、座椅等,标准化生产,安装便捷。 玻璃与采光材料: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安全性高,常用于阳光房、栏板、景观隔断等。 采光板(Lighting Panels): 如PC板、玻璃纤维采光板等,用于顶棚、构筑物,引入自然光。 选购与使用要点: 材料的强度、耐久性、耐候性、防滑性、环保性等性能指标。 材料的色泽、纹理、尺寸是否与整体景观设计风格协调。 材料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 材料的运输、储存、施工方法,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 了解不同材料的接缝处理、伸缩缝设置等细节。 第三章:点亮绿色生命——植物材料的科学选择与应用 植物是城市园林的核心灵魂,它们不仅为城市增添生机与色彩,更承担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提供栖息地等重要生态功能。本书将重点关注城市园林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应用与养护,强调生态化、本土化和多样性的原则。 乔木类: 观赏乔木: 迎春、桃花、樱花、紫薇、玉兰、枫树等,具有观花、观叶、观果、观形等观赏价值。 生态乔木: 悬铃木、杨树、柳树、樟树等,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净化空气能力强等特点。 骨架乔木: 具有粗壮枝干和优美树形,为园林空间提供骨架和层次。 本土树种的推广应用: 强调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减少病虫害,降低养护成本,维护生物多样性。 灌木类: 观花灌木: 月季、杜鹃、绣球、丁香、茉莉等,丰富园林色彩。 观叶灌木: 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金森女贞等,提供持久的色彩。 绿篱灌木: 刺柏、女贞、冬青等,用于围合、分隔空间,塑造景观。 芳香灌木: 桂花、栀子花、迷迭香等,散发宜人香气。 地被植物与草坪: 草坪草种: 狗牙根、黑麦草、早熟禾等,根据功能需求(运动场地、观赏草坪)选择适宜品种。 宿根地被: 萱草、玉簪、鸢尾、矾根等,常年观赏,养护成本低。 一年生草花: 三色堇、矮牵牛、向日葵等,用于季节性花坛,营造缤纷色彩。 苔藓与地衣: 在阴湿环境中营造自然野趣。 攀缘植物: 藤本花卉: 凌霄、牵牛花、爬藤月季等,用于墙面、花架、廊架装饰。 绿叶藤本: 常春藤、爬山虎等,覆盖建筑,调节温度。 水生植物: 荷花、睡莲、菖蒲、芦苇等,营造水景,净化水质。 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技巧: 色彩搭配: 季节性色彩变化、对比色与调和色运用。 形态搭配: 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质感搭配: 细叶与粗叶、光面与绒面植物组合。 功能性配置: 遮荫、防风、降噪、吸引鸟类等。 生态适应性: 选择适宜当地光照、水分、土壤条件的植物。 抗病虫害能力: 优先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时序性考虑: 不同季节的观赏性,全年保持绿色。 植物的选购、运输与栽植: 植物检疫: 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苗木的规格与标准: 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树形优美。 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避免损伤。 栽植的季节、方法与注意事项: 保证成活率。 第四章:细微之处见真章——景观小品与构筑物材料 景观小品与构筑物是城市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虽小,却能极大地提升空间的趣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铺装材料: 透水砖、天然石材、混凝土、木材、沥青等,根据功能和设计需求选择。 砌砖、石方法: 顺序、压缝、排水等细节。 座椅与休憩设施: 木材、金属、石材、混凝土等,考虑舒适性、耐用性和风格匹配。 垃圾箱与指示牌: 材料选择需考虑耐候性、易清洁性,设计上融入景观风格。 围栏与栅栏: 木材、金属、竹材、石材等,起到分隔、保护、装饰作用。 廊架、亭、桥等构筑物: 木材、钢材、混凝土、砖石等,注重结构安全与景观融合。 屋面材料: 瓦片、木瓦、沥青、金属等。 灯具与照明材料: LED灯具(节能、长寿命)、太阳能灯具(环保)、景观灯、地埋灯、草坪灯等。 灯具的照度、色温、防护等级等技术参数。 照明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安全性、艺术性。 给排水材料: 管道:PVC、HDPE、球墨铸铁管等,根据压力、介质选择。 阀门、喷头、水泵等配件。 排水沟、雨水井、集水井等。 防腐与防水材料: 木材防腐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选购与使用要点: 小品构筑物的材料应考虑耐磨损、耐候性、防腐蚀、易清洁性。 材料的尺寸、造型应与园林整体风格协调。 安装施工的牢固性与安全性。 灯具的安装位置、角度,确保照明效果。 第五章: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新型材料与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城市园林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涌现出许多环保、高效的新型材料和技术。 新型透水材料: 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的改进与升级。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收集与利用材料。 绿色建材: 可再生材料: 如竹材、木塑复合材料、再生塑料等。 低碳环保材料: 如利用工业废弃物制成的建材。 功能性材料: 隔热材料: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吸声材料: 降低城市噪音。 自洁材料: 减少清洁维护。 生态修复材料: 用于土壤修复、水体净化。 智能化材料与技术: 智能灌溉系统、土壤传感器、远程监控技术。 BIM技术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选购与使用要点: 关注材料的环保认证和性能测试报告。 了解新材料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评估新材料的长期效益和维护成本。 拥抱创新,积极探索和应用前沿技术。 结语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的编写,旨在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一份实用的工具书。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应用,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各类园林材料,从而在项目实施中做出更优化的决策,打造出更具生命力、更富美学价值、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园林。 园林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连接设计理念与现实景观的桥梁。本书希望能够启发更多人关注材料的本质,理解材料的语言,用智慧和匠心,共同构筑更加美好的城市绿色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多年的园林设计生涯中,我始终坚信,好的设计离不开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恰当运用。材料不仅仅是构成景观的元素,更是传递空间意境、表达设计理念的载体。《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材料的视角。书中对每一种材料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其物理化学性能上,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气质”和“潜力”。例如,在介绍天然石材时,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不同石材的种类、纹理、色彩,还探讨了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石材的组合搭配,营造出粗犷、细腻、古朴、现代等多种风格。这一点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我们最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书中还重点强调了材料的“地域性”和“文化性”,鼓励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景观。例如,在设计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时,书中建议优先选用当地盛产的石材、木材,甚至可以考虑利用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增强景观的文化认同感。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材料肌理、触感、声音等感官体验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好的设计应该能够调动观者的所有感官,而材料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本书就像一本“材料的诗集”,让我重新审视了材料的美学价值,也激发了我更多的设计灵感。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城市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学者,我对生态园林的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研究城市绿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材料的选择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切入,将材料的科学性、技术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紧密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材料的透水性、保水性、固碳能力等生态属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在讨论透水性铺装材料时,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级配碎石)在渗透系数、孔隙率等方面的差异,并将其与城市雨水径流管理、地下水补给等生态过程联系起来。这种从材料到生态功能的链条式解读,让我对材料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生物降解材料、可再生材料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例如,书中探讨了使用竹材、藤蔓等天然材料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减少原生木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方面的意义。此外,书中对土壤改良材料和生态护坡材料的详细介绍,也为我提供了研究城市土壤修复和水土保持技术的新思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指南。它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理论支持,也让我更加坚信,材料科学的进步,是构建绿色、可持续城市的关键。

评分

我是一名园林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肩负着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材料供应商打交道,评估不同材料的性能指标,并最终做出采购决策。坦白说,以往我主要依靠经验和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然而,《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系统、更专业的视角。书中对各种常用园林材料的分类、特性、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且非常注重材料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在介绍砂石骨料时,书中不仅列举了不同等级的粒度分布和含泥量等技术参数,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类型的道路基层、排水层施工中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需求进行最优选择。这一点对于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对于一些金属构件,书中不仅介绍了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还分析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的长期效果,以及相应的维护方法,这有助于我们在项目后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材料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例如,如何通过简易的方法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如何检测土工布的抗拉强度等,这对于我们加强现场质量监管,防范工程风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顾问,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应对工程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我是一名景观施工队的领班,每天都和各种材料打交道,可以说对它们“最熟悉不过”了。平时我们主要依靠师傅们的经验来判断材料的好坏,但有时候遇到一些新型材料,或者一些比较复杂的施工要求,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活地图”。书中对各种材料的介绍,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比如,讲到仿木护栏的时候,书中不仅说了它的各种材质(水泥、GRC等),还详细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比如水泥仿木制作成本低但效果稍显粗糙,GRC仿木效果逼真但价格较高,等等。更重要的是,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水泥仿木在制作时如何控制模具的精度,GRC仿木在安装时如何进行接缝处理,这些都是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书中给出的建议都非常实在。我还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节约材料、减少浪费”的章节,书中提出了一些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来降低成本的方法,例如,利用碎石和再生骨料来降低道路基层成本,或者通过精细化施工来减少混凝土的损耗。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施工队来说,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利润,所以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省钱经”。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各种材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教会了我很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底气,也更有竞争力。

评分

作为一名负责城市绿化养护的基层工作人员,我每天最关心的是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稳定性。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园林景观,背后却涉及复杂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让我对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材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对土壤改良剂、有机覆盖物等材料的介绍,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植物长得好,有些却长不好。例如,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有机肥的成分、释放速度以及对土壤pH值的影响,这对于我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肥料,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书中对排水材料和固土材料的深入分析,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而有些则保持得非常稳定。书中介绍了多种生态护坡材料,如植草格、生态袋、格宾网等,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施工方法和防护效果。这对于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边坡的维护和加固,避免因降雨造成的滑坡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材料耐久性和维护成本的实际问题,例如,某些塑料制品的耐候性问题,某些防腐木材的寿命等。这些信息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哥”,用最实在的语言,教会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养护我们身边的绿地。

评分

作为一名园林从业者,我一直对新材料、新技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接触到《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后,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展现了前沿的生态理念和创新的技术手段。书中对“海绵城市”相关材料的详细介绍,让我了解了透水混凝土、雨水花园种植槽、生态滞留带等关键构成要素的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这对于我理解和应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例如,书中对不同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其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水环境方面的实际效果。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多种新兴的生态景观材料,如微生物菌剂、生物降解塑料、以及能够吸收空气污染物的过滤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出现,预示着未来园林景观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生态效益。书中对材料的“智能化”应用也进行了探讨,例如,一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性能的智能材料,或者具备自修复功能的材料。这些前沿的理念和技术,虽然目前可能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但无疑为园林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本书就像一本“未来园林的材料预言书”,让我对园林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城市绿地与居民生活品质之间的联系。我深知,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仅能美化环境,更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材料选择,来营造更具人文关怀和宜居性的城市空间的深刻见解。书中对不同铺装材料的触感、色彩、导热性等方面的细致描述,让我意识到,材料的选择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使用者体验的艺术问题。例如,在设计公园的步行道时,书中建议优先选用具有良好吸音、防滑性能的材料,并结合柔和的色彩,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行走环境。书中还探讨了材料在调节微气候方面的作用,例如,通过选择具有高反射率的浅色铺装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更凉爽的休闲空间。书中对儿童游乐区材料的专门介绍,也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强调了材料的安全性、耐用性以及趣味性,并推荐了多种环保、无毒的材料,例如,橡胶地垫、天然木材等,这些都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书中还提到了材料在社区营造方面的作用,例如,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的座椅、花坛等,不仅能降低成本,更能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材料是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石。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年轻园林设计师,我一直致力于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植物学、土壤学、景观设计原理的知识,但对于实际施工中那些“硬碰硬”的材料问题,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次读到《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可以说是及时雨。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石材、混凝土,到更具技术含量的透水材料、生态护坡材料,几乎涵盖了城市园林施工中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采用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将复杂的材料知识讲解得明明白白。例如,在介绍木材防腐处理时,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防腐药剂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木结构施工方法,这对于我在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和处理工艺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绿色建材”的专题章节,它不仅介绍了竹材、再生塑料等新兴材料的性能优势,还探讨了它们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等方面的生态价值,这与我所倡导的可持续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书中的一些施工工艺介绍也十分到位,例如,对于块状铺装材料的基层处理、砂浆配比、勾缝方式等关键步骤,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拓宽了对园林材料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从生态、技术、经济等多个维度去评估和选择材料,从而在设计中做出更合理、更具前瞻性的决策。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未来设计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景观项目业主,我在选择承包商和监督工程质量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园林材料的专业知识不足,使得我在评估方案和材料报价时,容易被一些“花哨”的说法所迷惑。《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园林材料的绝佳平台。书中对各种材料的性能指标、适用范围、优缺点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且非常注重材料的“性价比”。例如,在介绍不同类型的景观照明材料时,书中不仅比较了LED、荧光灯等不同光源的能耗、寿命和显色指数,还详细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成本效益,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我控制项目总投资,提高投资效益,非常有帮助。书中还强调了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在介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时,书中提供了多种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园林铺装材料、土壤改良材料的案例,这让我看到了在降低项目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可能性。书中对不同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的分析,也让我能够更理性地评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避免因为初期投入较低而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本书就像一本“业主指南”,帮助我提升了对园林材料的认知水平,使我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过程中,确保项目能够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评分

作为一名在城市绿化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园林人,我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园林书籍可谓是了如指掌。最近,我偶然翻阅了《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技术丛书 城市园林施工常用材料》这本厚重的著作。说实话,在打开它之前,我的期待值并没有特别高,毕竟“施工常用材料”这类字眼,往往意味着枯燥的参数、冰冷的规格,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逐页细读时,我惊讶地发现,这本看似“实用派”的书籍,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智慧和前瞻性的思考。书中并没有简单罗列各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是将其置于具体的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和施工场景中进行深入剖析。例如,在介绍透水砖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其透水性能的数值,而是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透水砖如何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如何通过改善土壤水分循环,间接支持植物的生长,甚至探讨了透水砖的色彩、纹理如何与周边环境协调,从而营造出更具艺术感的城市景观。这种从宏观的生态效益到微观的审美体验的全面考量,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探讨。在设计一个滨水景观时,我们需要考虑驳岸材料的稳定性、防冲刷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其对水质的影响,以及与水生植物的兼容性。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思考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避免了以往只关注单一材料性能的片面化思维。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具有启发性,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经典项目,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展现了材料的创新应用和科学搭配所带来的卓越效果。阅读这些案例,我仿佛置身于那些生机勃勃的绿色空间,亲身感受着材料的力量,也汲取了无数灵感。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智慧的园林读物,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