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挃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推進建造方式創新,促進傳統建造方式嚮現代建造方式轉變,滿足裝配式建築項目的計價需要,閤理確定和有效控製其工程造價,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裝配式建築工程消耗量定額(TY01-01(01)-2016)》。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裝配式建築工程消耗量定額(TY01-01(01)-2016)》適用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建築工程項目。本定額共包括5章和1個附錄,分彆是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裝配式鋼結構工程、裝配式木結構工程、建築構件及部品工程及附錄裝配式建築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參考)。本定額是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分部分項、措施項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颱班的消耗量標準,是各地區、部門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編製建設工程定額確定消耗量,以及編製國有投資工程投資估算、設計概算和高投標限價(標底)的依據。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
說明
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預製混凝土構件安裝
1.柱
2.梁
3.闆
4.牆
5.樓梯
6.陽颱闆及其他
7.套筒注漿
8.嵌縫、打膠
二、後澆混凝土澆搗
1.後澆混凝土澆搗
2.後澆混凝土鋼筋
3.後澆混凝土模闆
第二章 裝配式鋼結構工程
說明
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預製鋼構件安裝
1.鋼網架
2.廠(庫)房鋼結構
3.住宅鋼結構
二、圍護體係安裝
1.鋼樓層闆
2.牆麵闆
3.屋麵闆
第三章 裝配式木結構工程
說明
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預製木構件安裝
1.地梁闆
2.柱
3.粱
4.牆
5.樓闆
6.樓梯
7.屋麵
二、圍護體係安裝
第四章 建築構件及部品工程
說明
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單元式幕牆安裝
1.單元式幕牆
2.防火隔斷
3.槽形埋件及連接件
二、非承重隔牆安裝
1.鋼絲網架輕質夾芯隔牆闆
2.輕質條闆隔牆
3.預製輕鋼龍骨隔牆
三、預製煙道及通風道安裝
1.預製煙道及通風道
2.成品風帽
四、預製成品護欄安裝
五、裝飾成品部件安裝
1.成品踢腳綫
2.牆麵成品木飾麵
3.成品木門
4.成品櫥櫃
第五章 措施項目
說明
工程量計算規則
一、工具式模闆
1.柱模闆
2.梁模闆
3.牆模闆
4.闆模闆
5.其他構件模闆
二、腳手架工程
1.鋼結構工程綜閤腳手架
2.工具式腳手架
三、垂直運輸
住宅鋼結構工程
附錄 裝配式建築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參考)
編製說明
一、裝配式混凝土住宅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參考)
二、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參考)
三、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經濟指標對比分析      
前言/序言
     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推進建造方式創新,促進傳統建造方式嚮現代建造方式轉變,滿足裝配式建築項目的計價需要,閤理確定和有效控製其工程造價,製定《裝配式建築工程消耗量定額》(以下簡稱“本定額”)。
  二、本定額適用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建築工程項目。
  三、本定額是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分部分項、措施項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颱班的消耗量標準,是各地區、部門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編製建設工程定額確定消耗量,以及編製國有投資工程投資估算、設計概算和最高投標限價(標底)的依據。
  四、本定額應與現行《房屋建築與裝飾工程消耗量定額》(TY01-31-2015)配套使用。本定額僅包括符閤裝配式建築項目特徵的相關定額項目,對裝配式建築中采用傳統施工工藝的項目,應根據本定額有關說明按《房屋建築與裝飾工程消耗量定額》(TY01-31-2015)的相應項目及規定執行。
  五、本定額是按現行的裝配式建築工程施工驗收規範、質量評定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根據正常的施工條件和閤理的勞動組織與工期安排,結閤國內大多數施工企業現階段采用的施工方法、機械化程度進行編製的。
  六、本定額中有關人工的說明及規定。
  1.本定額的人工以閤計工日錶示,並分彆列齣普工、一般技工和高級技工的工日消耗量。
  2.本定額的人工包括基本用工、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3.本定額的人工每工日按8小時工作製計算。
  七、本定額中有關材料的說明及規定。
  1.本定額采用的材料(包括構配件、零件、半成品:成品)均為符閤國傢質量標準和相應設計要求的閤格産品。
  2.本定額中的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周轉材料和其他材料。
  3.本定額中材料消耗量包括淨用量和損耗量。損耗量包括:從工地倉庫、現場集中堆放地點(或現場加工地點)至操作(或安裝)地點的施工場內運輸損耗、施工操作損耗、施工現場堆放損耗等,規範(設計文件)規定的預留量、搭接量不在損耗中考慮。
  4.定額中各類預製構配件均按成品構件現場安裝進行編製。
  5.本定額中所使用的砂漿均按乾混預拌砂漿編製,若實際使用現拌砂漿或濕拌預拌砂漿時,按以下方法調整:
  (1)使用現拌砂漿的,除將定額中的乾混預拌砂漿調整為現拌砂漿外,每立方米砂漿增加一般技工0.382工日,同時將原定額中乾混砂漿罐式攪拌機調整為200L灰漿攪拌機,颱班含量不變。
  (2)使用濕拌預拌砂漿的,除將定額中的乾混預拌砂漿調整為濕拌預拌砂漿外,另按相應定額中每立方米砂漿扣除一般技工0.2工日,並扣除乾混砂漿罐式攪拌機颱班數量。
  6.本定額的周轉材料按攤銷量進行編製,已包括迴庫維修的耗量。
  7.對於用量少、低值易耗的零星材料,列為其他材料。
  八、本定額中有關機械的說明及規定。
  1.本定額中的機械按常用機械、閤理機械配備和施工企業的機械化裝備程度,並結閤工程實際綜閤確定。
  2.本定額的機械颱班消耗量是按正常機械施工工效並考慮機械幅度差綜閤確定,每颱班按8小時工作製計算。    
				
 
				
				
					《中國建築工業化與裝配式建造實踐》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築行業也迎來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傳統的建造方式在資源消耗、環境汙染、勞動強度等方麵已顯現齣不足,而裝配式建築作為一種新型的建造模式,憑藉其高效、綠色、質量可控的優勢,正成為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本書旨在深入探討中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曆程、政策導嚮、技術體係、實踐案例及其未來趨勢,為理解和推進中國建築工業化提供一份詳實的研究報告。  第一章:中國裝配式建築的發展背景與政策驅動     傳統建築模式的挑戰與轉型需求: 詳細闡述傳統現澆式建築在生産效率、質量控製、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勞動力短缺等方麵的突齣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國傢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製約。分析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背景下,對建築業提齣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建造方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建設需求。    國傢戰略層麵的推動: 梳理並分析國傢層麵齣颱的一係列促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政策文件,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乾意見》等。深入解讀這些政策的核心目標、關鍵舉措以及對行業産生的深遠影響,包括但不限於技術研發、標準製定、綠色建材推廣、人纔培養、激勵機製等。    地方政府的響應與實踐: 探討不同地區在國傢政策引導下,結閤自身發展實際所製定的地方性裝配式建築發展規劃、扶持政策及管理辦法。通過對比分析不同地區的政策特點,展現裝配式建築在中國範圍內的區域性發展差異與共性。    裝配式建築的市場化進程: 分析裝配式建築從政策驅動嚮市場驅動轉變的內在邏輯。探討市場需求、開發商意願、房地産政策調整、消費者接受度等因素如何共同影響裝配式建築的市場化發展。  第二章:裝配式建築的技術體係與關鍵要素     裝配式建築的定義與構成: 明確裝配式建築的基本概念,界定其與傳統建築的區彆,重點在於構件的工廠預製、現場安裝等核心特徵。係統介紹裝配式建築的幾個主要技術體係,如預製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等,並分析它們的適用範圍、優缺點及發展現狀。    關鍵技術與工藝: 深入剖析裝配式建築的核心技術環節,包括:        設計標準化與模數協調: 闡述標準化設計在裝配式建築中的重要性,如何通過模數協調實現構件的通用性、互換性和經濟性。        預製構件的工廠生産: 詳細介紹預製構件的生産工藝、質量控製體係,以及先進的生産設備和技術(如自動化生産綫、機器人應用等)。        連接節點的設計與施工: 探討不同類型結構(混凝土、鋼結構)的連接節點設計要點,以及乾式連接、濕式連接等施工方法的優劣,強調節點連接的可靠性、耐久性和抗震性。        集成化裝修(內裝工業化): 分析裝配式內裝的技術特點、發展模式,包括一體化裝修部品、模塊化裝修等,以及其在提升裝修效率、降低現場濕作業、改善居住環境方麵的優勢。        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築中的應用: 闡述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如何在裝配式建築的設計、預製、施工、運維等全生命周期中發揮關鍵作用,實現信息共享、協同工作和可視化管理。    綠色建材與部品的推廣: 關注裝配式建築與綠色建築的融閤發展,重點介紹在裝配式建築中推廣應用的環保、節能、可再生建材和部品,如高性能混凝土、輕鋼龍骨、保溫材料、綠色塗料等,以及這些材料如何助力建築的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中國裝配式建築的實踐案例分析     不同類型項目的典型案例: 精選多個具有代錶性的裝配式建築項目,涵蓋住宅、公共建築(如醫院、學校、辦公樓)、工業廠房等不同類型。對每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包括:        項目概況: 項目地點、規模、性質、投資額等基本信息。        技術選擇與創新: 項目采用瞭何種裝配式技術體係,在設計、預製、施工過程中有哪些技術創新和亮點。        實施過程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分析項目在實際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睏難(如協同問題、質量控製、成本管理、現場協調等),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予以剋服。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量化或定性評估項目的經濟效益(如縮短工期、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等)和社會效益(如改善施工環境、減少環境汙染、提升建築品質、創造就業機會等)。    區域性發展特色: 選取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地域特徵的城市或區域的裝配式建築項目,分析其在技術應用、政策支持、市場接受度等方麵的區域性差異和特色。例如,上海、北京等一綫城市在技術研發和高端項目上的領先,以及部分省市在保障性住房領域的廣泛應用。    “走齣去”與國際閤作: 探討中國裝配式建築技術和模式在國際上的應用與閤作,分析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如何將中國特色的裝配式建造經驗推廣到全球。  第四章:裝配式建築的經濟性與可持續性評價     成本構成與效益分析: 深入研究裝配式建築的成本構成,包括設計、部品生産、運輸、安裝、施工管理等環節的費用。通過對比分析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的差異,揭示其經濟性優勢,如縮短工期帶來的資金周轉加速、質量提升帶來的後期維修成本降低等。    綠色化與低碳化貢獻: 從資源節約、能源消耗、汙染物排放、建築垃圾處理等多個維度,量化評估裝配式建築在綠色化和低碳化方麵的貢獻。分析其如何通過工廠化生産減少現場施工汙染,通過優質部品提高建築節能性能,通過可循環材料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    社會效益與人力資源影響: 探討裝配式建築對改善工人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提升施工安全水平、促進建築工人職業技能提升等方麵的影響。分析其在解決建築業勞動力短缺問題、實現行業人纔結構優化方麵的作用。    風險評估與對策: 分析裝配式建築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技術成熟度、標準體係不完善、市場接受度不高、産業鏈協同不暢、初期投資成本較高等,並提齣相應的應對策略和風險防範措施。  第五章:裝配式建築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智能化與數字化集成: 展望裝配式建築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深度融閤,如智能化生産、數字化施工管理、運維智能化等,推動建築工業嚮更高層次發展。    定製化與個性化生産: 探討裝配式建築如何突破標準化帶來的局限,通過更加靈活的設計和生産方式,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    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 強調裝配式建築在建築全生命周期(從設計、建造到運營、拆除)的管理和服務理念,以及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高效、精細化的全周期管理。    標準體係的完善與協同: 預測裝配式建築標準體係將更加健全和完善,覆蓋設計、生産、施工、驗收、運維等各個環節,為産業的規模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人纔隊伍的培養與發展: 指齣裝配式建築發展對高素質人纔的需求,包括設計、生産、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需要加強校企閤作,培養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新型人纔。    政策法規的持續優化: 展望國傢和地方政府將持續優化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打破壁壘,鼓勵創新,營造更有利於裝配式建築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麵臨的挑戰: 總結當前及未來裝配式建築發展可能麵臨的關鍵挑戰,包括但不限於技術瓶頸、成本控製、産業鏈成熟度、市場接受度、相關法規的配套等。  結論  裝配式建築是中國建築業邁嚮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必然選擇。本書通過對中國裝配式建築發展背景、技術體係、實踐案例、經濟性與可持續性評價以及未來趨勢的全麵深入探討,旨在為政府決策者、行業從業者、科研人員以及關心中國建築業發展的人士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的逐步成熟,裝配式建築必將在推動中國建築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麵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