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珍珠流淌: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
:86.00元
作者:李卫星,李典军;黄强,唐冠军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49229284
字数:
页码:2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珍珠流淌: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为《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二》的一本,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极其丰富。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无穷的水能和矿产,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和高山平原兼备的沃土,孕育了无尽的动植物资源。为了从精神上感受长江流域物产宝藏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从文化上展示长江流域物品珍宝的神奇迷幻、源源流长,《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珍珠流淌: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以雅俗共赏为原则,把那些有影响、有故事、有价值的一粒粒珍珠,以省:市、自治区为大的单元将其串连起来,通过史话体裁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章 源头览胜
节 植物资源
一 冬虫夏草
二 鹅绒委陵菜(青海人参果)
三 青稞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藏羚羊
二 野牦牛
三 藏獒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铜矿
二 金矿
三 地热
第二章 天府探奇
节 植物资源
一 银杉
二 珙桐
三 金丝楠木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大熊猫
二 云豹
三 白唇鹿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天然气
二 井盐
三 钒钛磁铁矿
第三章 云岭珠玉
节 植物资源
一 山茶花
二 红豆杉
三 三七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滇金丝猴
二 胭脂鱼
三 雉鹑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磷矿
二 铅锌矿
三 蓝石棉
第四章 乌江奇珍
节 植物资源
一 油桐
二 鹅掌楸
三 桫椤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黑颈鹤
二 贵州疣螈
三 穿山甲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煤炭
二 汞矿
三 金刚石
第五章 渝中兴物
节 植物资源
一 黄连
二 柑橘
三 榨菜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林麝
二 铜鱼
三 黑叶猴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锶矿
二 钡矿
三 铝土矿
第六章 域北风情
节 植物资源
一 红桦
二 花椒
三 核桃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朱鹮
二 羚牛
三 川陕哲罗鲑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钼矿
二 银矿
三 天然碱
第七章 荆楚遗韵
节 植物资源
一 水杉
二 银杏
三 漆树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白鳍豚
二 中华鲟
三 桃花水母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铁矿
二 硒矿
三 石膏
第八章 潇湘情怀
节 植物资源
一 莲
二 油茶
三 杜仲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华南虎
二 大鲵
三 红腹角雉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锑
二 锰矿
三 白钨矿
第九章 鄱阳天宝
节 植物资源
一 杜鹃
二 南丰蜜橘
三 香果树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白鹳
二 中华秋沙鸭
三 梅花鹿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黑钨矿
二 铀矿
三 高岭土
第十章 皖江物华
节 植物资源
一 黄山松
二 连香树
三 滁菊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扬子鳄
二 河鲀
三 黑麂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明矾
二 硫铁矿
三 铜矿
第十一章 宝藏
节 植物资源
一 小叶女贞
二 莼菜
三 金银花(忍冬)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丹顶鹤
二 麋鹿
三 鲥鱼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石油
二 陶土(紫砂)
三 钽铌矿
第十二章 海纳百川
节 植物资源
一 金钱松
二 天目铁木
三 水仙
第二节 动物资源
一 松江鲈鱼
二 中华绒鳌蟹
三 花鳗鲡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一 石灰岩
二 萤石
三 油气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作者介绍
李卫星,男,汉族,1970年4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工作至今。副编审,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水利文学创作、文字编辑等工作。著有报告文学《长江委的人和事》、《天平》等。
李典军,男,1959年4月生。1992年被评为图书资料系列的中级职称“馆员”。曾任武汉市汉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调研科科长,主持《政府工作报告》等各类大型材料的起草工作。后在武汉市汉南区任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全区的政策调研工作,主编《汉南调研》等刊物。兼任武汉市汉南区体改办副主任,主持全区国有企业及国有农场的改革改制工作。现为自由学者,在多家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
文摘
序言
《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这个主题,让我瞬间联想到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历史的痕迹。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应该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去发掘那些隐藏在长江两岸的、被岁月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是否会讲述那些古代先民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起繁荣的文明?是否会介绍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又可能已经消逝的物产,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我期待书中能深入到那些具体的物产,比如鱼虾、稻谷、竹木,甚至是那些稀有的矿石,并详细介绍它们的特性、用途,以及它们如何被融入到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能够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长江流域物产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传递一种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藏”的思考。
评分《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这个系列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心生向往,尤其是当它聚焦于“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想象中,这里应是古老文明与丰饶大地的完美交融,记录着千百年来在这条母亲河畔孕育出的万千奇珍。我渴望了解,究竟是怎样的自然禀赋,造就了长江流域如此富庶的物产?这里的土地,是否也如同珍珠般,在岁月的河流中悄然孕育出璀璨的光芒?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出那些曾经滋养了华夏文明的谷物、药材、矿产,甚至包括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资源。它们是如何被发现、被利用,又如何融入到长江流域人民的生活、生产和文化之中?那些代代相传的耕种智慧、采掘技艺,以及由此衍生的丰富民俗,是否也能在书中得到生动的呈现?我希望它能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长江流域物质文明的辉煌,以及这些物产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基因。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地理充满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长江流域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抱有深切的关注。当看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05.长江流域的物产宝藏》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这片土地的想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细致地梳理和介绍长江流域的丰富物产。它是否会从地理环境入手,解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何孕育出如此多样的物产?是否会涉及那些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资源,比如曾经支撑起古代经济的盐、铁、丝绸,或是那些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农作物、药材?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罗列,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这些物产如何被发现、开采、加工,以及它们如何渗透到长江流域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服饰乃至艺术创作之中。那些关于物产的传说、习俗,也应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长江流域独特的物质文化景观。
评分我对《珍珠流淌》这个副标题充满了好奇,它似乎不仅仅是指代某种具体的物产,更像是一种意象,一种流动的美感和价值的象征。它让我联想到长江水面上荡漾的粼粼波光,也让我想到那些在水底默默生长、最终绽放出耀眼光泽的珍珠。这本书,我设想它会深入挖掘长江流域那些最令人惊叹的“宝藏”,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可能包含那些无形却珍贵的存在,比如独特的生态系统、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或是世代传承的手工艺。我希望书中能讲述这些“宝藏”的发现故事,它们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在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珍珠”这个词,它是否有双重含义?是字面上的珍珠,还是隐喻着长江流域那些稀有、美丽、具有极高价值的物产,如同散落在河床上的璀璨明珠?我渴望书中能揭示这些“珍珠”的秘密,包括它们的价值、它们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今天仍然可能存在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评分“物产宝藏”四个字,总是能激起我对古老文明与自然馈赠之间关系的强烈好奇。对于《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这个系列,尤其是第五卷,我充满了期待。我设想它会是一部关于长江流域物质文明的宏大叙事,从广袤的土地到奔腾的江河,一切都可能成为故事的载体。我希望书中能展现那些曾经滋养了无数生命的自然资源,它们是如何在长江流域这片沃土上生长、繁衍,又如何在人类文明的手中,转化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那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物产,它们是否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那些关于物产的传统工艺、加工技术,以及它们所衍生的丰富多样的文化符号,都应该在书中得到细致的描绘。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传承这些宝贵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珍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让这份“宝藏”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