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云军 编
图书标签:
  • 遥感
  • 图像处理
  • ERDAS
  • 分析
  • 地理信息系统
  • GIS
  • 遥感应用
  • 图像分析
  • 空间数据
  • 环境遥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26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57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48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遥感应用实践和遥感课程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系统地介绍了遥感数据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的基本模块与基本操作(包括数据输入/输出、AOI编辑、数据格式转换、图像裁剪、图像镶嵌)、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与几何校正、遥感图像增强处理、遥感图像融合处理、高光谱数据处理、无人机遥感测量、遥感图像分类、矢量数据编辑、遥感解译与制图等内容。 本书将遥感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和遥感数据处理应用实践相结合,可作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城乡规划、地理学等专业的本科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地图学、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詹云军,副教授,中国遥感信息研究会理事,目前任职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遥感信息专业教研室主任。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出版多部教材。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遥感及遥感数据 1
1.1 遥感数据的概念、形式、特征 2
1.1.1 遥感数据的概念和格式 2
1.1.2 遥感数字图像 2
1.1.3 遥感数据的特征 4
1.2 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谱 5
1.2.1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5
1.2.2 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 5
1.2.3 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 7
习题与练习 7
第2章 ERDAS遥感处理软件简介 8
2.1 ERDAS软件概述 8
2.2 ERDAS软件功能模块 10
2.3 ERDAS可视化界面 13
2.3.1 视窗菜单与功能 15
2.3.2 快捷菜单功能 16
2.4 数据输入/输出 17
2.4.1 单波段二进制图像数据输入 18
2.4.2 组合多波段数据 19
2.5 AOI编辑 20
2.5.1 创建AOI图层 20
2.5.2 使用AOI工具面板 22
2.5.3 定义AOI种子特征 25
2.5.4 保存AOI种子特征 26
2.6 数据格式转换 27
2.6.1 数据格式转换的目的和原理 27
2.6.2 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 28
2.7 图像裁剪 29
2.7.1 规则分幅裁剪 30
2.7.2 不规则分幅裁剪 31
2.8 图像镶嵌 33
习题与练习 42
第3章 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与几何校正 44
3.1 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 44
3.1.1 重新定义投影信息 45
3.1.2 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 47
3.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48
3.2.1 几何校正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48
3.2.2 多项式几何校正操作 51
习题与练习 56
第4章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57
4.1 辐射增强处理 58
4.1.1 查找表拉伸 59
4.1.2 直方图均衡化 60
4.1.3 直方图匹配 61
4.1.4 亮度反转处理 62
4.1.5 去霾处理 64
4.1.6 去条带处理 65
4.1.7 降噪处理 66
4.2 空间域增强处理 68
4.2.1 卷积处理 68
4.2.2 平滑处理/聚焦分析 70
4.2.3 锐化增强 72
4.2.4 边缘检测 73
4.2.5 自适应滤波 75
4.2.6 统计滤波 77
4.2.7 纹理分析 78
4.3 频率域增强处理 79
4.3.1 傅里叶变换 80
4.3.2 傅里叶逆变换 83
4.3.3 低通滤波与高通滤波 84
4.3.4 掩膜处理 86
4.3.5 组合编辑 89
4.3.6 周期噪声去除 90
4.3.7 同态滤波 91
4.4 彩色增强处理 93
4.4.1 彩色合成 93
4.4.2 彩色变换 94
4.4.3 彩色逆变换 95
4.4.4 自然彩色变换 96
4.4.5 密度分割 97
4.5 光谱增强处理 100
4.5.1 主成分变换与逆变换 100
4.5.2 缨帽变换 103
4.5.3 独立分量分析 105
4.5.4 去相关拉伸 107
4.6 代数运算 108
4.6.1 算数运算 109
4.6.2 指数计算 111
习题与练习 113
第5章 遥感图像融合处理 114
5.1 融合处理原理及功能模块 114
5.2 分辨率融合 116
5.2.1 主成分变换融合 117
5.2.2 乘积变换融合 118
5.2.3 比值变换融合 119
5.3 改进HIS融合 119
5.4 HPF融合 122
5.5 小波变换融合 124
习题与练习 125
第6章 高光谱数据处理 126
6.1 高光谱技术 127
6.2 基础高光谱分析 128
6.2.1 自动相对反射 128
6.2.2 自动对数残差 129
6.2.3 归一化处理 131
6.2.4 信噪比功能 132
6.2.5 光谱剖面 133
6.2.6 光谱数据库 133
6.3 高级高光谱分析 135
6.3.1 异常探测 135
6.3.2 目标探测 142
6.3.3 地物制图 144
习题与练习 151
第7章 无人机遥感测量 152
7.1 LPS工程管理器对话框 152
7.2 无人机数据处理流程 155
7.3 数据准备 156
7.3.1 相机参数 156
7.3.2 POS与相片数据 156
7.3.3 其他数据 157
7.4 无人机图像数据处理 157
7.4.1 创建工程 157
7.4.2 导入数据创建金字塔 161
7.4.3 内定向与外方位元素导入 163
7.4.4 自动生成同名点与添加控制点 168
7.5 空中三角测量 172
7.6 提取DEM 176
7.7 正射校正 178
7.8 图像镶嵌 181
习题与练习 184
第8章 遥感图像分类 185
8.1 遥感图像分类简介 186
8.2 非监督分类 187
8.2.1 非监督分类的分类过程 188
8.2.2 非监督分类后的结果评价 190
8.3 监督分类 194
8.3.1 定义分类模板 194
8.3.2 评价分类模板 199
8.3.3 执行监督分类 206
8.3.4 评价分类结果 208
8.4 面向对象的分类 211
8.4.1 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原理 211
8.4.2 面向对象的分类实例 212
8.5 分类后处理 229
8.5.1 聚类统计 229
8.5.2 过滤分析 230
8.5.3 去除分析 231
8.5.4 分类重编码 232
习题与练习 233
第9章 矢量数据编辑 234
9.1 矢量数据与矢量模块概述 235
9.1.1 矢量数据 235
9.1.2 矢量模块 236
9.1.3 矢量菜单 236
9.2 矢量图层基本操作 240
9.2.1 显示矢量图层 240
9.2.2 改变矢量特性 240
9.2.3 改变矢量符号 241
9.2.4 查看要素属性 243
9.2.5 显示图层信息 245
9.3 创建与编辑矢量图层 246
9.3.1 创建、编辑矢量图层的方法 247
9.3.2 创建矢量图层子集 251
9.3.3 镶嵌多边形矢量图层 253
9.3.4 变换矢量图层 255
9.3.5 产生多边形的Label点 257
9.4 注记的创建与编辑 257
9.4.1 创建注记文件 259
9.4.2 设置注记要素的类型 260
9.4.3 注记要素的放置 260
9.4.4 注记要素属性编辑 261
9.4.5 添加方格网 262
9.5 建立拓扑关系 263
9.5.1 Build矢量图层 263
9.5.2 Clean矢量图层 264
9.6 矢量图层的管理 265
9.6.1 重命名矢量图层 265
9.6.2 复制矢量图层 266
9.6.3 删除矢量图层 266
9.6.4 导出矢量图层 267
9.7 表格数据管理 268
9.7.1 INFO表管理 268
9.7.2 区域属性统计 275
9.7.3 属性转换为标记 277
9.8 Shapefile文件操作 279
9.8.1 重新计算高程 279
9.8.2 投影变换操作 280
习题与练习 282
第10章 遥感解译与制图 283
10.1 遥感解译的方法与步骤 284
10.1.1 目视解译 284
10.1.2 计算机解译 285
10.2 地图编制 285
10.2.1 地图编制概述 285
10.2.2 地图编制过程 286
习题与练习 292
参考文献 293

前言/序言

前 言

在众多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中,ERDAS IMAGINE以其强大的综合功能得到众多遥感用户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地学类专业的高校师生和遥感信息工程技术人员成为ERDAS IMAGINE的应用者。

ERDAS IMAGINE软件在2010年后有了较大的改版,为了方便广大ERDAS软件的学习者学习,我们根据多年遥感应用研究和ERDAS软件应用经验,在北京望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编写了《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本书以ERDAS IMAGINE 2015版为基础,将遥感图像处理理论和ERDAS软件操作相结合,并编入ERDAS的一些最新功能。本书可作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城乡规划、地理学等专业的本科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地图学、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应用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10章,系统地介绍了ERDAS软件的基本操作、遥感图像校正和增强处理、高光谱与无人机数据处理、遥感专题制图等。第1章介绍遥感数据的概念、形式与特征、遥感辐射与波谱、成像原理,主要以遥感数据处理做理论铺垫;第2章介绍遥感数据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的基本模块和基本操作,内容包括数据输入/输出、AOI编辑、数据格式转换、图像裁剪、图像镶嵌等;第3章介绍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与几何校正,内容包括重新定义投影信息、遥感图像的投影变换、几何校正的步骤与方法、多项式几何校正等;第4章介绍遥感图像增强处理,内容较多,包括辐射增强处理、空间域增强处理、频率域增强处理、彩色增强处理、光谱增强处理、代数运算等;第5章介绍遥感图像融合处理,内容包括主成分变换融合、HIS融合、HPF融合、小波变换融合;第6章介绍高光谱数据处理,内容包括基础高光谱分析和高级高光谱分析;第7章介绍无人机遥感测量,内容包括无人机图像数据处理、空中三角测量、提取DEM、正射校正和图像镶嵌;第8章介绍遥感图像分类,内容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的分类和分类后处理等;第9章介绍矢量数据编辑,内容包括矢量菜单、矢量图层基本操作、创建与编辑矢量图层、注记的创建与编辑、建立拓扑关系、矢量图层的管理、表格数据管理、Shapefile文件操作等;第10章介绍遥感解译与制图,内容包括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解译、地图编制等。

本书由武汉理工大学的詹云军担任主编,由袁艳斌、黄解军、崔巍担任副主编。第1章由袁艳斌、邓安鑫编写,第2章~第6章由詹云军、邓安鑫、余晨、朱捷缘编写,第7章由詹云军、代腾达编写,第8章由詹云军、孟婷婷、朱捷缘编写,第9章由黄解军、朱捷缘编写,第10章由崔巍、余晨编写。全书由詹云军主持编写和统稿、校对。此外,代腾达和孟婷婷对书中实验进行了检查和测试,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和湖北省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对本书编写出版的资助。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也得到北京望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李影经理和覃梦丽工程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所用的数据基本上都是ERDAS IMAGINE软件所带的example中的数据(无人机数据和面向对象的数据除外)。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反复验证实验,数易其稿,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地表变迁的密码:遥感影像的解码与应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记录和理解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浩瀚的海洋到连绵的山脉,从繁华的都市到广袤的乡村,地球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不断地变化。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超视距”的观测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洞察这些细微而深刻的变迁。 《地表变迁的密码:遥感影像的解码与应用》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它将带领读者走进遥感影像的奇妙世界,揭示隐藏在其像素深处的科学奥秘。本书旨在让更多对地球科学、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乃至地缘政治感兴趣的读者,能够理解遥感影像的价值,并初步掌握解读这些“地球快照”的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概要: 第一章:视角之外的观察者——遥感的缘起与发展 本章将追溯遥感技术的历史脉络,从早期对天空的观测到现代卫星的精细扫描。我们将了解遥感为何应运而生,它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读者将初步认识到,遥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源于人类对更全面、更动态认识地球的渴望。 第二章:光的语言——遥感影像的成像原理 色彩、亮度、纹理,这些是我们肉眼能捕捉到的影像特征。但遥感影像的奥秘远不止于此。本章将深入浅出地讲解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传感器如何捕捉不同波段的能量。读者将理解,为什么卫星照片能区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或者识别出地下的管线,这一切都源于光与物质最本质的对话。我们将探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不同“语言”,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揭示地表下隐藏的信息。 第三章:数据的“透视眼”——多光谱与高光谱影像的奥秘 传统的照片只捕捉可见光,而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则将“视觉”延伸到人眼无法触及的波段。本章将重点介绍这些先进的遥感数据类型。读者将了解,多光谱影像如何通过捕捉几个关键的波段来区分不同的地物,而高光谱影像又如何通过获取数百个连续的窄波段,从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精细识别。我们将看到,这些“高维”数据如何帮助科学家们识别农作物病虫害,探测矿产资源,甚至监测水体污染。 第四章:数字的魔术——遥感影像的预处理与增强 从太空传回的原始影像,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美容”和“校准”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本章将介绍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核心技术,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读者将理解,为什么原始影像会出现扭曲、色彩失真,以及这些校正过程如何消除误差,使得影像能够准确地叠加和分析。同时,我们也介绍影像增强技术,如对比度拉伸、滤波等,它们能够凸显影像中的细节,让那些隐藏在地表之下的细微变化浮出水面。 第五章:识别与分类——从像素到地物的智慧 面对浩瀚的遥感影像,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物类型?本章将聚焦影像分类技术,这是遥感分析的核心环节。我们将介绍基于像元(像素)的分类方法,如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以及更先进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读者将看到,如何通过设定规则或训练计算机,让影像“认识”森林、耕地、建筑、水体等,并为它们打上“标签”,从而生成专题地图。 第六章:追踪时间的长河——地表变化检测的艺术 地球并非静止不动,地表的每一次变化,都记录着自然演进或人类活动的痕迹。《地表变迁的密码》将重点阐述地表变化检测的技术。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来监测森林砍伐、城市扩张、冰川消融、湿地萎缩等现象。读者将了解,时间序列分析如何成为我们洞察地球“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不止于图像——遥感与GIS的协同 遥感影像提供了丰富的地表信息,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则为这些信息提供了组织、管理和空间分析的框架。本章将探讨遥感影像与GIS的紧密结合。读者将了解,如何将遥感影像作为GIS的底图,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等。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能够将单调的影像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决策价值的地理信息。 第八章:地球的“医生”与“规划师”——遥感影像的应用前沿 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目光投向遥感影像的实际应用。从农业的精准种植,到林业的森林资源监测;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到灾害的快速评估;从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到考古的遗迹勘探。我们将展示遥感技术如何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读者将体会到,遥感影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是我们理解和守护地球的眼睛。 《地表变迁的密码:遥感影像的解码与应用》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并提供一个进入遥感分析领域的引子。它证明了,通过理解影像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便能更好地读懂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为它的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简直是遥感领域的“葵花宝典”!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了,仿佛里面蕴藏着无尽的宝藏。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又不失引导性的亲切感。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堆砌理论,而是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图文解释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图像增强的部分,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不同增强算法的优缺点比作厨师烹饪不同的菜肴,有的突出食材原味,有的则需要复杂的调味。这个比喻瞬间就打通了我对那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壁垒。而且,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极其详实,从数据的预处理到最终成果的展示,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配以大量的ERDAS软件操作截图,让人感觉仿佛就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学。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卫星影像时总是遇到瓶颈,但看了书中的“大气校正”章节后,豁然开朗,原来关键点在于对不同传感器特性的理解和相应的参数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解软件操作,更重要的是它教授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你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各种复杂的遥感应用场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遥感技术感兴趣的学习者和从业者,绝对是一笔超值的投资。

评分

这本书对于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ERDAS软件本身的功能介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遥感数据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这一章节的处理,简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一直习惯于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但随着研究需求的深入,我发现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地物时显得力不从心。书中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分析的原理,即不再将影像视为独立的像元,而是将具有相似光谱和空间特征的像元进行“分割”成具有语义的对象,然后对这些对象进行分类和分析。作者通过生动的图例,展示了如何利用ERDAS的eCognition模块进行对象的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这对我理解城市遥感、林业调查等领域中,如何更精细地识别和量化地物对象,非常有启发。书中提供的案例,也涵盖了从道路提取到建筑物识别的多种应用,让我看到了面向对象分析的巨大潜力。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逻辑简直堪称典范,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遥感数据获取和预处理讲起,就像给刚入门的读者搭建了一个稳固的地基。书中对各种影像畸变和误差的成因分析得非常透彻,并且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ERDAS软件中的工具进行校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几何校正”的章节,作者不仅列举了不同校正方法的数学原理,还结合实际操作演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如何利用DEM数据进行地形校正,以及校正后的精度评估方法。这让我对遥感影像的空间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认识到精确的几何校正是后续一切分析的基础。此外,书中关于“影像融合”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对比了不同融合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比如RGB融合、 IHS融合、小波融合等等,并提供了具体的ERDAS操作步骤和效果对比图。这对于我理解如何将不同来源的遥感数据(如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结合起来,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非常有帮助。整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扎实掌握理论,又能熟练运用软件。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ERDAS软件的各种功能按钮,而是从遥感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剖析了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内在逻辑。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化检测”的章节,作者系统地梳理了不同变化检测方法,从简单的像元比较到复杂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例如,书中对于“图像叠加法”和“变化向量分析法”的对比讲解,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各自在识别不同类型变化(如地表覆盖变化、城市扩张等)时的优势和局限性。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在进行变化检测时,对数据预处理(如配准、辐射校正)和阈值设定的重要性,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检测结果成败的关键。书中提供的案例也极具代表性,涉及了环境监测、农业遥感、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ERDAS软件,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如何将遥感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遥感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能够将复杂的技术问题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属不易。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堪称“化繁为简”的典范。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遥感处理的书籍,很多都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让人望而却步。但《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技术讲解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遥感影像质量评价”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堆评价指标,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评价指标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指导我们选择最优的图像处理方法。例如,书中对于“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的讲解,就非常生动形象,通过对比不同质量的影像,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细节虽然不起眼,但却是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经验之谈,帮助我避免了不少弯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使用ERDAS软件,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读懂”遥感影像,如何从影像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客观地评价处理结果。

评分

《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给我打开了遥感应用的一扇新大门。我一直对遥感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的指导。书中关于“遥感地质解译”的章节,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ERDAS软件对不同类型的地质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比如岩性识别、构造解析、蚀变矿物检测等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谱特征分析”的讲解,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岩石和矿物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曲线,揭示了其独特的“指纹”特征,并指导如何利用ERDAS的“光谱匹配”和“波段运算”等工具进行目标识别。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案例,比如利用TM影像识别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以及利用高光谱影像探测特定矿物异常区。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ERDAS软件强大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将遥感理论与实际地质问题相结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流程。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遥感技术在资源勘探、环境评价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评分

当我拿到《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这本书时,我已经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精美的包装所震撼,仿佛里面隐藏着无数的宝藏。这本书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又不失引导性的亲切感,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同于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图文解释得清晰易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图像增强的章节,作者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将不同增强算法的优缺点比作厨师烹饪不同的菜肴,有的注重食材的原味,有的则需要复杂的调味。这个比喻瞬间打破了我对那些专业术语的理解障碍。此外,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极为详尽,从数据的预处理到最终成果的展示,每一步都清晰可见,配以大量的ERDAS软件操作截图,让我感觉就像有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教学一样。我之前在处理卫星影像时常常遇到瓶颈,但读了书中关于“大气校正”的章节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关键在于理解不同传感器的特性并选择相应的参数。这本书不仅教授了软件操作,更重要的是传授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你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各种复杂的遥感应用场景。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遥感技术感兴趣的学习者和从业者,这绝对是一项超值的投资。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的内容组织结构清晰,易于查找和理解,并且在细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在“多源数据融合”这一章节的讲解,简直是让我眼界大开。如今,我们能够获取到的遥感数据来源越来越丰富,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雷达等等,不同数据源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ERDAS软件,将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地表信息。例如,作者就如何将高分辨率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以提高地物识别的精度,以及如何将SAR数据与光学影像融合,以克服云雨的限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操作演示。书中提供的案例,也涵盖了从地形建模到地物分类的多种融合应用,让我深刻体会到多源数据融合在提升遥感应用效果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能够产生多么强大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条理性非常强,内容覆盖面广,而且每一部分都写得相当详实。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ERDAS软件操作的书,更是一本深入探讨遥感原理与应用的书籍。《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在“时空数据挖掘”章节的处理,让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时序遥感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ERDAS软件结合其他数据分析工具,进行长期的地表变化监测和趋势预测。例如,作者就如何利用多年积累的Landsat影像,分析某区域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将其与气候数据相结合,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思路。这让我认识到,遥感数据不仅仅是静态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丰富的时空信息,而这本书则教会了我如何去挖掘这些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书中提供的案例,也涉及了气候变化、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时空数据挖掘的价值。

评分

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拿到《ERDAS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ERDAS的书籍并不少见,很多都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地罗列软件功能。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内功心法”。书中的内容,尤其是在“地物分类”这一章,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点石成金”的秘籍。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讲解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基本原理,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分类算法的适用性,比如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等,并详细对比了它们在不同地物类型上的表现。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如何进行“特征提取”和“波段组合”的技巧,以提高分类精度。例如,在分析某类植被时,仅仅依靠光谱信息往往不够,作者就指导我如何结合纹理特征、地形因子等,构建更有效的分类模型。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真正理解了分类背后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操作步骤。而且,书中的案例都是基于真实遥感数据的,从数据的选取、预处理到最终的分类精度评价,每一步都做得非常扎实,极具参考价值。

评分

书是来了,连塑料包装都没有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很好,内容不错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书是来了,连塑料包装都没有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很好,内容不错

评分

很好,内容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