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工业4.0时代,读者对工业通信与识别技术的需求,着重介绍了在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规划与设计,工业无线宽带远距离传输,工业远程通信与运维的实施,以及RFID技术在工业现场和智能物流等行业应用的经验和实施路径。主要内容有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技巧、工业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应用技巧、工业4G宽带无线通信的应用技巧,工业远程通信的应用技巧,工业识别的应用技巧,工业4.0时代和工业4.0架构下的工业网络与识别。
本书编委会名单
序
前言
第1章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技巧1
1�保钡湫陀τ玫娜朊牛�
1�保豹保蔽髅抛樱樱茫粒蹋粒危茫挪煌�类型交换机的IP地址设置1
1�保豹保参髅抛樱樱茫粒蹋粒危茫沤换换�环网的设置10
1�保豹保澄髅抛樱遥茫停遥希咏换换�配置及优化20
1�保豹保次髅抛樱遥茫停遥希咏换换�VLAN的配置23
1�保豹保滴髅抛樱遥茫停遥希咏换换�PTP功能的实现29
1�保豹保段髅抛樱遥茫停遥希咏换换�诊断功能的简介36
1�保豹保吠�络管理软件SINEMASERVER的使用向导41
1�保豹保肝髅抛樱樱茫粒蹋粒危茫沤换换�PROFINET实时以太网的技巧46
1�保哺呒队τ贸【埃担�
1�保勃保蔽髅抛庸ひ到换换�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网络项目中的应用52
1�保勃保参髅抛樱遥茫停遥希咏换换�在智能变电站中对多播报文过滤的处理技术55
第2章工业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应用技巧60
2�保钡湫陀τ萌朊牛叮�
2�保豹保被�础架构模式的设置60
2�保豹保参尴咔沤幽J降纳柚茫叮�
2�保豹保惩�络安全功能的配置70
2�保豹保垂芾砉δ艿呐渲茫罚�
2�保豹保悼焖俾�游功能的配置81
2�保哺呒队τ贸【埃福�
2�保勃保毙槟饩钟蛲�组态84
2�保勃保参尴呋肪彻婊�及校验87
2�保勃保澄尴呱璞浮⒙┎ǖ缋录疤煜甙沧耙�点95
2�保勃保吹湫统【暗挠呕�参数99
2�保勃保滴尴吖收吓挪榉椒ǎ保埃�
第3章工业4G宽带无线通信的应用技巧114
3�保钡湫陀τ玫娜朊牛保保�
3�保豹保蔽尴咄�络的基本设置116
3�保豹保餐�络接入与AAA认证设置121
3�保豹保撤�务流的配置124
3�保豹保矗郑蹋粒蔚纳柚茫保常�
3�保哺呒队τ贸【埃保常�
3�保勃保保校遥希疲桑危牛酝�络的设置139
3�保勃保餐ü�用户站,管理基站的设置140
3�保勃保郴�站冗余的设置141
3�保勃保词褂没�站频谱分析仪检测干扰143
3�保辰崧郏保矗�
第4章工业远程通信的应用技巧150
4�保钡湫陀τ玫娜朊牛保担�
4�保豹保保樱桑牛危牛停粒遥梅�务器的系统部署150
4�保豹保玻樱桑牛危牛停粒遥梅�务器与3G无线路由器VPN配置入门157
4�保豹保常樱桑牛危牛停粒遥梅�务器与局域网路由器VPN配置入门168
4�保豹保矗樱桑牛危牛停粒遥梅�务器与手持终端VPN配置入门179
4�保灿τ冒咐�的解析189
4�保勃保保樱桑危牛停粒遥玫湫驮冻涛�护方案的解析189
4�保勃保玻樱桑危牛停粒遥玫湫驮冻碳嗫胤桨傅慕馕觯保梗�
第5章工业识别的应用技巧194
5�保钡湫陀τ玫娜朊牛保梗�
5�保豹保保遥疲保福玻猛ㄐ拍?橛耄遥疲保福玻茫粒穑鸹�于TCP/IP集成194
5�保豹保玻遥疲玻埃案咂刀列雌骰�于RS232接口的ASCII协议集成205
5�保豹保常樱桑停粒裕桑茫遥疲桑牡模樱藩玻常埃埃校蹋眉�成211
5�保豹保矗樱桑停粒裕桑茫遥疲桑牡模樱藩玻保担埃埃校蹋眉�成222
5�保豹保担遥疲玻埃埃桑溪玻欤椋睿氚姹镜模裕桑粒校铮颍簦幔欤郑保臣�成233
5�保豹保叮遥疲叮埃俺�高频读写器的Web基本设置及工业算法246
5�保豹保罚樱桑停粒裕桑茫停郑矗玻埃�440的快速Web操作257
5�保灿τ冒咐�的解析272
5�保勃保保樱桑停粒裕桑茫遥疲桑脑冢粒牵中〕凳凳倍ㄎ簧系挠τ茫玻罚�
5�保勃保玻樱桑停粒裕桑茫停郑矗矗霸谄�车发动机铸造线上的应用279
第6章工业4�保笆贝�291
6�保被桓鍪咏抢斫夤ひ担椽保埃玻梗�
6�保豹保惫ひ担椽保坝胫泄�制造2025291
6�保豹保补ひ担椽保暗哪诤�、目的、特征以及关键指标(KPI)292
6�保豹保彻ひ担椽保氨曜加胫泄�智能制造标准对接293
6�保补ひ担椽保暗氖导�认知296
6�保勃保惫ひ担椽保爸�数字化工厂的规划和咨询296
6�保勃保补ひ担椽保霸诟痔�行业中的实践299
6�保勃保趁嫦蚬ひ担椽保笆贝�的工业通信与网络架构302
第7章工业4�保凹芄瓜碌墓ひ低�络与识别304
7�保惫ひ低�络发展现状304
7�保补ひ低�络特点及优势305
7�保彻ひ低�络推广价值306
7�保垂ひ担椽保翱蚣芟碌谋晔督馕鱿低常常埃�
7�保刀灾泄�智能制造的几点建议307
数据是工业4�保白钗�重要的驱动力,让数据产生价值,让数据说话,让整个价值链可以透明、有效的串联起来是工业4�保胺浅V匾�的方向和理念。而工业网络及安全作为工业4�保爸匾�的手段,承载的是有效、安全地传递和沟通数据。随着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热议和发展,IT技术与自动化的融合、对于知识管理的认可、对于数据和信息的认识为传统工业的突破创造条件。
工业网络和识别技术作为助力行业用户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受到来自客户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实现基于工控网络安全和IT安全的“互通互联”生产模式,正逐渐成为数字化企业迈向工业4�保暗闹匾�衡量指标。通过工业网络和识别技术的相关应用方法和实例,帮助客户深入理解作为智能制造基础架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案。
西门子公司工业通信与识别部门的技术工程师们基于多年的产品技术支持的经验与实践,在技术应用创新为驱动力的新背景下,详细梳理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无线局域网通信、工业4G宽带无线通信、工业远程通信以及工业无线射频等多种应用技术和实例。从入门指导到工程实例,从应用技巧到实战分析,旨在更加系统地帮助工程设计工程师、现场调试工程师以及项目实施技术人员深入理解工业通信与识别技术,更好地理解面向工业4�保靶枨蟮耐ㄐ庞胪�络规划设计原则,赋予这门技术在工业4�保笆贝�的全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工业4�保暗目诤派钊肴诵模�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如何让工业4�保安唤鼋鍪且桓鲈妇昂透拍睿�也是一个切实落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本书中,我们的工业通信和识别技术的工程师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解决方案和实施技巧呈现给读者。当下的中国工业4�保暗母拍钊缁鹑巛保�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让概念落地,让实际的效果展示出来。
西门子公司作为工业4�保爸匾�的领军者,在工业网络及识别技术有着强大的市场地位和丰富的产品线,无论在网络交换技术、无线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还是具体的方案、应用和给用户带来的收益均是有口皆碑的。
推动工业4�保靶枰�大家的共同努力,愿这本书成为切实落地的一个案例。作为工业4�保昂诵脑�素的工业网络及识别技术也是西门子公司认为具备走向工业4�保暗募际踔�一。在中国,我们更加愿意分享我们的成果,因为工业4�保扒康髦�识管理,强调信息共享。
姚峻陈江宁2017年2月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工业4.0的实现路径。它没有停留在宏观概念层面,而是聚焦于通信和识别这两个关键的技术支撑。我发现书中对不同通信标准的解读非常精辟,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协议的介绍,比如 TSN(时间敏感网络),这本书提供了比市面上其他书籍更深入的分析,解释了它如何解决工业实时性通信的挑战。在识别技术方面,我被书中关于数据采集与融合的章节深深吸引。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多种识别技术,将物理世界的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且如何进行有效的融合处理,以支持上层应用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生动,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分享他的实战心得,让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启发。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从一开始我就被它详实的内容所吸引。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工业4.0的核心概念,并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支撑理论。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通信协议的详细比较和分析,比如OPC UA、MQTT、CoAP等等,作者不仅列出了它们的优缺点,还提供了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这对于我这种正在进行工业自动化系统选型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书中对于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讲解也相当到位,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工业物联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在讲解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这在工业环境中尤为重要。书中提供的安全加固和风险防范的建议,让我能更全面地考虑系统的安全性。整体来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都非常出色,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摸爬滚打的技术人员,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合实际工作需求。书中关于工业通信协议的讨论,深入到了一些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痛点,比如协议转换、数据集成等,并且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识别技术部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智能制造中标签技术和追溯系统的应用,这些内容对我日常工作中进行的质量追溯和供应链管理非常有启发。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技术神化,而是用一种务实的方式进行讲解,包括一些潜在的风险和解决方案。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先是宏观的背景介绍,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通信和识别技术,最后落脚到应用和实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工业4.0有了更深刻、更具象的理解,也找到了很多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工业4.0”这个概念已经被说烂了,估计又是些泛泛而谈的内容。但读了几章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识别技术”的着墨非常多,而且非常实用。从RFID、条形码、二维码,到更前沿的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书里都给出了详尽的介绍,并且重点阐述了它们在工业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比如物料追踪、资产管理、质量检测等等。作者的讲解逻辑非常清晰,一步步地引导读者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是如何为工业4.0提供底层支持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识别技术,以及如何进行部署和优化的章节印象深刻,这部分内容对于指导实际项目落地非常有价值。这本书没有回避技术细节,反而深入挖掘,让读者能够真正掌握实操技能。
评分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接地气,让我感觉像是和一位资深的行业专家在面对面交流。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多的是基于实际工程经验的总结。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在讲解通信技术时,非常注重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并且给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构建异构网络环境的解决方案。在识别技术方面,书中对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让我对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数据治理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这在海量工业数据面前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工业4.0时代的关键技术,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