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模型不能给出准确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从设计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系统,我们能够深入理解其底层算法和可用的优化方法。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机器学习设计过程的坚实基础,能够使我们为特定问题建立起定制的机器学习模型。我们可能已经了解或使用过一些为解决常见问题的商用机器学习模型,例如垃圾邮件检测或电影分级,但是要着手于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则其重点是让这些模型适用于我们自己特定的需求。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机器学习的思维1
1.1 人机界面1
1.2 设计原理4
1.2.1 问题的类型6
1.2.2 问题是否正确7
1.2.3 任务8
1.2.4 统一建模语言27
1.3 总结31
第2章 工具和技术32
2.1 Python与机器学习33
2.2 IPython控制台33
2.3 安装SciPy栈34
2.4 NumPy35
2.4.1 构造和变换数组38
2.4.2 数学运算39
2.5 Matplotlib41
2.6 Pandas45
2.7 SciPy47
2.8 Scikit-learn50
2.9 总结57
第3章 将数据变为信息58
3.1 什么是数据58
3.2 大数据59
3.2.1 大数据的挑战60
3.2.2 数据模型62
3.2.3 数据分布63
3.2.4 来自数据库的数据67
3.2.5 来自互联网的数据68
3.2.6 来自自然语言的数据70
3.2.7 来自图像的数据72
3.2.8 来自应用编程接口的数据72
3.3 信号74
3.4 数据清洗76
3.5 数据可视化78
3.6 总结80
第4章 模型—从信息中学习81
4.1 逻辑模型81
4.1.1 一般性排序83
4.1.2 解释空间84
4.1.3 覆盖空间86
4.1.4 PAC学习和计算复杂性87
4.2 树状模型88
4.3 规则模型92
4.3.1 有序列表方法94
4.3.2 基于集合的规则模型95
4.4 总结98
第5章 线性模型100
5.1 最小二乘法101
5.1.1 梯度下降102
5.1.2 正规方程法107
5.2 logistic回归109
5.3 多分类113
5.4 正则化115
5.5 总结117
第6章 神经网络119
6.1 神经网络入门119
6.2 logistic单元121
6.3 代价函数126
6.4 神经网络的实现128
6.5 梯度检验133
6.6 其他神经网络架构134
6.7 总结135
第7章 特征—算法眼中的世界136
7.1 特征的类型137
7.1.1 定量特征137
7.1.2 有序特征138
7.1.3 分类特征138
7.2 运算和统计139
7.3 结构化特征141
7.4 特征变换141
7.4.1 离散化143
7.4.2 归一化144
7.4.3 校准145
7.5 主成分分析149
7.6 总结151
第8章 集成学习152
8.1 集成学习的类型152
8.2 Bagging方法153
8.2.1 随机森林154
8.2.2 极端随机树155
8.3 Boosting方法159
8.3.1 AdaBoost161
8.3.2 梯度Boosting163
8.4 集成学习的策略165
8.5 总结168
第9章 设计策略和案例研究169
9.1 评价模型的表现169
9.2 模型的选择174
9.3 学习曲线176
9.4 现实世界中的案例研究178
9.4.1 建立一个推荐系统178
9.4.2 温室虫害探测185
9.5 机器学习一瞥188
9.6 总结190
机器学习是计算世界所见的最大趋势之一。机器学习系统具有意义深远且令人兴奋的能力,能够在各种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洞察力,从具有开创性的挽救生命的医学研究到宇宙基础物理方面的发现,从为我们提供更健康、更清洁的食物到互联网分析和建立经济模型,等等。事实上,就某种意义而言,这项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所不在。要想进入机器学习的领域,并且对其具有充分的认知,就必须能够理解和设计服务于某一项目需要的机器学习系统。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1章从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开始,帮助你用机器学习的范式进行思考。你将学到机器学习的设计原理和相关模型。
第2章讲解了Python中众多针对机器学习任务的程序包。本章会让你初步了解一些大型库,包括NumPy、SciPy、Matplotlib和Scilit-learn等。
第3章讲解了原始数据可能有多种不同格式,其数量和质量也可能各不相同。有时,我们会被数据淹没;而有时,我们希望从数据中榨取最后一滴信息。数据要成为信息,需要有意义的结构。本章我们介绍了一些宽泛的主题,如大数据、数据属性、数据源、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第4章在逻辑模型中探索了逻辑语言,并创建了假设空间映射;在树状模型中,我们发现其具有广泛作用域并易于描述和理解;在规则模型中,我们讨论了基于有序规则列表和无序规则集的模型。
第5章介绍了线性模型,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线性模型是众多高级非线性技术的基础,例如,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本章还研究了机器学习最常用的技术,创建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假设语句。
第6章介绍了机器学习最强大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我们将看到这些网络如何成为大脑神经元的简化模型。
第7章讨论了特征的不同类型,即定量特征、有序特征和分类特征。我们还将详细学习如何结构化和变换特征。
第8章解释了集成机器学习背后的动机和成因,其来源于清晰的直觉并具有丰富的理论历史基础。集成机器学习的类型在于模型本身,以及围绕着三个主要问题(如何划分数据、如何选择模型、如何组合其结果)的考量。
第9章着眼于一些设计策略,以确保你的机器学习系统最优。我们将学习模型选择和参数调优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一些案例研究之中。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你需要有学习机器学习的意愿,并需要下载安装Python3。Python3的下载地址是: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本书的读者对象
本书的读者包括数据学家、科学家,或任何好奇的人。你需要具备一些线性代数和Python编程的基础,对机器学习的概念有基本了解。
对于那些对机器学习系统设计充满热情,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初学者而言,一本好的入门书籍至关重要。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迷茫期:一方面对机器学习的强大能力心生向往,另一方面却被复杂的工程实现细节所困扰。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算法的精妙所吸引,却忽略了将这些算法融入实际业务流程所需要的工程能力。这本《机器学习系统设计:Python语言实现》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系统设计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块。例如,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集成和管理?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来支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如何设计一套可伸缩的推理服务?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技术点。如果书中能提供清晰的Python代码示例,并解释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逻辑,那将非常有帮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的机器学习系统设计思维,从而能够独立地去构建和优化自己的机器学习项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机器学习工程能力的专业书籍。在实际工作中,模型性能固然重要,但一个稳定、可靠、易于维护的系统更是项目的生命线。我见过太多因为系统设计不合理而导致项目失败的案例,也深知构建一套优秀的机器学习系统需要跨越算法、工程、运维等多个领域。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其核心内容,这让我非常期待。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代码,而是能够深入讲解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比如,如何在高流量场景下实现模型的实时推理?如何设计一套高效的模型更新和回滚机制?如何利用Python的相关库和框架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验证过的最佳实践,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如果能够结合一些实际的业务场景,例如推荐系统、风控系统或者图像识别系统,来讲解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法,那将更加有助于理解和应用。
评分作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机器学习工程师,我总是希望能够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更强大、更具韧性的机器学习系统。市面上关于模型训练和算法优化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深入探讨“系统设计”这一环节的却不多。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一个个独立的模型组件,整合到一个高效、可扩展的整体架构中,并且能够持续地进行迭代和优化。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吸引我,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机器学习项目落地的关键瓶颈。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系统架构的思考,例如如何设计微服务化的模型推理服务,如何实现有效的分布式训练,如何建立起完整的CI/CD流水线,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监控和日志分析。我特别关注在Python生态系统下,有哪些优秀的工具和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可落地的实践经验,帮助我提升在构建复杂机器学习系统方面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大规模、高要求的项目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让那些渴望在实践层面深入理解机器学习系统设计的读者们看到了希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技术书籍并非易事。许多理论书籍往往停留在概念层面,而那些号称实战的书籍,又可能因为代码陈旧、案例脱节而难以借鉴。我一直对如何将那些优雅的算法模型转化为稳定、高效、可扩展的实际系统充满好奇。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构建一个机器学习系统远不止是训练一个模型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数据管道的搭建、模型部署策略的选择、性能监控的机制、以及版本控制的考量等等。想象一下,当一个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表现出色,但到了生产环境却因为延迟高、吞吐量不足、易出错而束手无策,那种挫败感是巨大的。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可操作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Python生态系统中,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健壮的机器学习系统。特别是对于Python这样一门深受开发者喜爱的语言,能够用它来驾驭复杂的机器学习系统,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成功率。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用生动的案例和精炼的代码,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完整的机器学习系统设计蓝图,让我们不再为“如何落地”而烦恼。
评分作为一个在数据科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机器学习项目的落地难度。很多时候,团队花费大量精力打磨出了一个性能优异的模型,但在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可能是因为缺乏对分布式计算的理解,也可能是对模型服务化架构的认知不足,亦或是对自动化流水线的搭建束手无策。这些问题,往往比模型本身的调优更加棘手,也更加消耗时间和资源。市面上不乏讲解算法原理的书籍,但真正能深入剖析“系统设计”层面的却屈指可数。我尤其关注如何在高并发、低延迟的场景下,保证模型的稳定运行,如何设计有效的监控和报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那将是巨大的福音。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带领读者理解从数据收集、预处理、模型训练、评估,到模型部署、推理、监控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提供相应的Python实现思路和工具选择。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案例,让我们能够通过模仿和学习,快速掌握构建复杂机器学习系统的核心技能。
评分 基础篇(第1~3章),讲解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实践的上下文知识,如基本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TensorFlow框架的安全与配置,简单的深度学习实践。该篇是阅读和实践的基石。
评分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书籍不错,不过有折痕,应该被翻阅过
评分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
评分希望有用希望有用希望有用
评分最近京东大促,老公买了好多工作上用的专业书籍,真的便宜。
评分是我想要的书,京东物流挺快的,一般都在上面买书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一次买了三本书,但是包装不敢恭维,随所磨损了一点角,但是还是不太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