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认可的“定稿版”,再现清末酷刑。
一部真正来自民间、献给大众的小说。
鲁迅写透“看客”,莫言写透“刽子手”。
暴力的美学、历史的介入和现实的关照完美结合。
生旦净末丑的动物脸谱,乱世中的王朝悲剧和小人物史诗。
阅读《檀香刑》,需要调动所有感官,耳朵听高亢民俗,眼睛看百样人性,嗅觉吸进暴力冷气,皮肤感受历史粗糙。
《檀香刑》一开腔,就把读者拉进了莫言独特的叙述世界里:荡气回肠的“猫腔”大戏,“凤头-猪肚-豹尾”的传统讲述方式,“说书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高密东北乡”的奇人异事。面对这个色彩斑斓的叙述世界,有人读后惊悚万分、心有余悸,有人拍案叫绝、大呼过瘾,亦有人远观而却步……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首位获得这项*大奖的作家。
著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二十余种语言,在世界文学中产生广泛影响。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及其作品还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联合文学奖”等国内文学大奖,以及法国“Laure Bataillo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多种外国奖项。
凤头部
第一章眉娘浪语3
第二章赵甲狂言34
第三章小甲傻话58
第四章钱丁恨声79
猪肚部
第五章斗须97
第六章比脚116
第七章悲歌141
第八章神坛162
第九章杰作181
第十章践约200
第十一章金枪214
第十二章夹缝225
第十三章破城253
豹尾部
第十四章赵甲道白281
第十五章眉娘诉说306
第十六章孙丙说戏336
第十七章小甲放歌352
第十八章知县绝唱379
大踏步撤退——代后记414
凤头部·第一章
眉娘浪语太阳一出红彤彤,(好似大火烧天东)胶州湾发来了德国的兵。(都是红毛绿眼睛)庄稼地里修铁道,扒了俺祖先的老坟茔。(真真把人气煞也!)俺亲爹领人去抗德,咕咚咚的大炮放连声。(震得耳朵聋)但只见,仇人相见眼睛红,刀砍斧劈叉子捅。血仗打了一天整,遍地的死人数不清。(吓煞奴家也!)到后来,俺亲爹被抓进南牢,俺公爹给他上了檀香刑。(俺的个亲爹呀!)——猫腔《檀香刑·大悲调》
一
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但他不是老太爷,更不是员外郎,他是京城刑部大堂里的首席刽子手,是大清朝的第一快刀、砍人头的高手,是精通历代酷刑、并且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专家。他在刑部当差四十年,砍下的人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比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要多。
那天夜里,俺心里有事,睡不着,在炕上翻来覆去烙大饼。俺的亲爹孙丙,被县太爷钱丁这个拔屌无情的狗杂种抓进了大牢。千不好万不好也是爹啊,俺心烦意乱,睡不着。越睡不着心越烦,越烦越睡不着。俺听到那些菜狗在栏里哼哼,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猪叫成了狗声,狗吠出了猪调;死到临头了,它们还在学戏。狗哼哼还是狗,猪汪汪还是猪,爹不亲还是爹。哼哼哼。汪汪汪。吵死了,烦死了。它们知道自己的死期近了。俺爹的死期也近了。这些东西比人还要灵性,它们嗅到了从俺家院子里散发出来的血腥气。它们看到了成群结队的猪狗的魂儿在月光下游荡。它们知道,明天早晨,太阳刚冒红的那个时辰,就是它们见阎王的时候。它们不停地叫唤,发出的是灭亡前的哀鸣。爹,你呢,你在那死囚牢里是个什么样子?你哼哼吗?你汪汪吗?你还是在唱猫腔呢?俺听那些小牢子们说过,死囚牢里的跳蚤伸手就能抓一把;死囚牢里的臭虫,一个个胖成了豌豆粒。爹啊爹,本来你已经过上了四平八稳的好日子,想不到半空里掉下块大石头,一下子把你砸到了死牢里,俺的爹……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俺的丈夫赵小甲是杀狗宰猪的状元,高密县里有名声。他人高马大,半秃的脑瓜子,光溜溜的下巴,白天迷迷糊糊,夜晚木头疙瘩。从打俺嫁过来,他就一遍一遍地给俺讲述他娘给他讲过的那个关于虎须的故事。后来,不知他受了哪个坏种的调弄,一到夜里,就缠着俺要那种弯弯曲曲、金黄色的、衔在嘴里就能够看清人的本相的虎须。这个傻瓜,夜夜粘人,一块化开的鱼鳔,拿他没法子,只好弄一根给他。这个傻瓜,他蜷缩在炕头,打呼噜咬牙说梦话:“爹爹爹,看看看,搔搔蛋,甩个面……”烦死人啦!俺踹他一脚,他把身体缩一缩,翻了一个身,巴咂巴咂嘴,似乎刚刚咽下去什么好东西,然后,梦话继续,呼噜不断,咬牙不停。罢了,这样的憨人,由着他睡去吧!
俺折身坐起来,背靠着凉森森的墙壁,看到窗户外边,月光如水,光明遍地。栏里的狗眼,亮成碧绿的小灯笼,一盏两盏三盏……闪闪烁烁,一大片。孤寡的秋虫,一声声鸣叫,凄凄清清。脚穿木底油靴的值夜更夫,从青石条铺成的大街上,踢踢踏踏走过去,柝声“梆梆”,锣声“当当”,三更天了。三更天了,夜深人静,全城都睡了,俺睡不着,猪睡不着,狗睡不着,俺爹也睡不着。
“咯吱咯吱”,是老鼠在咬木箱。俺把一个笤帚疙瘩扔下去,老鼠跑了。这时俺听到从公爹屋子里,传出细微的响声,又是豆粒在桌子上滚动。后来俺知道了,这个老东西不是在数豆粒,他是数人头呢;一颗豆粒代表着一颗人头。这个老杂毛,在梦里也念想着他砍下的那些人头啊,这个老杂毛……俺看到,他举起鬼头刀,对着俺爹的后颈窝砍去,俺爹的头,在大街上滴溜滴溜地滚动着,一群小孩子跟在后边用脚踢它。俺爹的头为了逃避孩子们的追打,一下接一下地跳上了俺家的台阶,然后滚进了俺家的院子。俺爹的头在俺家院子里转圈,狗在后边追着咬。俺爹的头很有经验,有好几次,马上就要让狗咬住了,但那脑后的辫子,挺成一根鞭子,横着扫过去,正中狗眼,狗怪叫着转起圈子来。摆脱了狗的追赶,俺爹的头,在院子里滚动,一个巨大的蝌蚪水里游泳,长长的大辫子拖在脑后,是蝌蚪的尾巴……
四更的梆声锣声,把俺从噩梦中惊醒。俺浑身冷汗,不是一颗心,是一大堆心,在扑通扑通乱跳。公爹还在数他的豆粒,老东西,现在俺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威人。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凉气,隔老远就能感觉到。刚住了半年的那间朝阳的屋子,让他冰成一个坟墓;阴森森的,连猫都不敢进去抓耗子。俺不敢进他的房子,进去身上就起鸡皮疙瘩。小甲没事就往那屋里钻,进去就黏在他爹身上,让他爹讲故事,腻歪得如同一个三岁的孩子。三伏天里,干脆就腻在他爹屋里不出来了,连觉也不跟俺睡了,简直把他爹当成了老婆把俺当成了他的爹。为了防止当天卖不完的肉臭了,小甲竟然把肉挂在他爹的梁头上,谁说他傻?谁说他不傻!公爹偶尔上一次街,连咬人的恶狗都缩在墙角,呜呜地怪叫。那些传说就更玄了,说俺的公爹用手摸摸街上的大杨树,大杨树一个劲儿地哆嗦,哆嗦得叶子哗哗哗响。俺想起了亲爹孙丙。爹,你这一次可是作大了,好比是安禄山日了贵妃娘娘,好比是程咬金劫了隋帝皇纲,凶多吉少,性命难保。俺想起钱丁,钱大老爷,进士出身,五品知县,加分府衔,父母官,俺的干爹,你这个翻脸不认人的老猴精。俗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面还要看水面,你不看俺给你当了这三年的上炕干闺女的情面,你也得想想,三年来,你喝了俺多少壶热黄酒,吃了俺多少碗肥狗肉,听了俺多少段字正腔圆的猫腔调。热黄酒,肥狗肉,炕上躺着个干闺女,大老爷,俺把您伺候得比当今的皇上都舒坦。大老爷,俺豁出去一个比苏州府的绸缎还要滑溜、比关东糖瓜还要甜蜜的身子尽着您耍风流,让您得了多少次道,让您成了多少次仙,你为什么就不能放俺爹一马?你为什么要跟那些德国鬼子串通一气,抓了俺的亲爹,烧了俺的村庄,早知道你是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东西,俺的黄酒还不如倒进尿罐里,俺的狗肉还不如填到猪圈里,俺的戏还不如唱给墙听,俺的身子,还不如让一条狗去弄……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和人物群像的刻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作者似乎对如何构建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空间有着独到的理解,故事线索看似繁复交错,但始终有一根清晰的主线牢牢牵引着读者。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身上的标签太鲜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哲学和行为逻辑,即便是配角,也绝非功能性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令人难忘的个体。我时常会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准地把握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这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像是一次精密的社会学观察。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潜伏在故事世界里的观察者,见证了人性的复杂、矛盾与挣扎,那种对“人性光谱”的全面展示,让人深思。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每次翻开它,我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种磅礴的生命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作者的叙事技巧高超得令人发指,他能将最粗粝、最原始的生存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却又在血腥和苦难中挖掘出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辉。故事中的人物,那些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的灵魂,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不可复制的真实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的精准捕捉,那种乡土气息浓郁到仿佛能闻到泥土和汗水的味道,让人瞬间被拉入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感同身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漫长而深刻的朝圣之旅,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的哲学思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那种回味无穷的震撼力,是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痛快淋漓”!这种痛快并非指情节的轻松愉悦,而是指作者在情感宣泄和主题表达上的极致张力。他毫不留情地撕开生活的遮羞布,将历史深处的压抑和个体命运的无助暴露在阳光下。阅读过程中,我的心绪跟着故事跌宕起伏,时而愤怒,时而悲悯,时而又对人类的韧性感到惊叹。那种从底层、从边缘发出的呐喊,极具穿透力,直击人心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重大历史事件时的那种疏离又贴近的视角,他没有采取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来折射时代的洪流,这种微观视角反而赋予了故事更深厚的情感重量。这本书读起来很“耗费心神”,但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酣畅淋漓,让人觉得每一分钟的投入都物超所值。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被这小说的名头震慑住了,怕它过于晦涩难懂,但一旦沉浸进去,那种流畅的叙事节奏立刻将我俘虏。作者的语言功力简直像是技艺精湛的匠人雕琢出来的,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美感。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最残酷的现实用一种近乎魔幻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实与虚构的边界在他的笔下模糊不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审美体验。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某个段落的精妙措辞而停下来,反复品读,琢磨其中的深意。这本书对传统道德和既定观念进行了无情的颠覆和拷问,它强迫读者跳出舒适区,去直面那些被社会主流文化所回避的阴暗面和复杂性。这种挑战读者的姿态,正是它伟大之处的体现,读完后留下的思考碎片,足以让人咀嚼许久。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的,它拒绝给出任何廉价的慰藉或简单的答案。作者的笔触如同手术刀一般精准而无情,直抵主题的核心地带——关于权力、反抗、宿命与救赎的永恒母题。每次合上书页,我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重新构建了一遍。作者在语言风格上展现出的那种高度的自控力,尤其令人赞叹,他能够在极端的场景描写中保持一种冷静的、近乎史诗般的语调,避免了过度煽情,反而增强了作品的震撼效果。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敢于直面人性的深渊,并且没有试图用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去标签化人物。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更广阔、更具批判性的视角,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和深入研究的当代文学经典之作。
评分还可以,是正版,相信京东,买东西就买京东自营
评分价格还行,虽然不算惊爆,能便宜一点是一点吧。刚读完生死疲劳就开始读书节
评分不错挺好的,相信莫言书的质量
评分有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说人只要看到麻雀单步行走——麻雀总是双腿并拢往前跳,跳呀跳呀它不会像小鸡那样左脚迈出,右脚落地,左脚再迈出,右脚再落地,小鸡走路跟人走路一样,麻雀只会跳呀跳——她说人只要看到麻雀像小鸡一样往前走,就会有好运气降临,它走一步你交财运,走两步你交官运,走三步你交桃花运,走四步你身体健康,走五步你精神愉快,走六步你工作顺利,走七步你智慧倍增,走八步你妻子忠诚,走九步你名满天下,走十步你容貌变美,走十一步你妻子美丽,走十二步你的妻子和情人和睦相处,亲如姐妹。但是决不能看到第十三步,如果看到它走了第十三步,前边的所有好运气都将变成加倍的坏运气降临到你的头上!——书名的寓意:物极必反、泰极否来的moment~
评分书脊有瑕疵呀,虽然不影响阅读。
评分书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刽子手赵甲、高密县令钱丁、猫腔祖师爷孙丙。
评分书内附有精美彩插,包括:莫言书法题写书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节选、莫言书法题诗回忆《白狗秋千架》创作历程。走进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内心,分享文学创作者的艰辛与荣誉。书内另附纪念版书签,具有收藏价值。
评分好看的小说,纸质也不错
评分书已经读完了,书的装订,纸张质量都很不错的,全是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