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透视:透视的要点和诀窍

素描透视:透视的要点和诀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宫后浩 著,褚天姿 译
图书标签:
  • 素描
  • 透视
  • 绘画
  • 艺术
  • 技巧
  • 教程
  • 基础
  • 透视原理
  • 绘画技巧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53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92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透视到底是什么呢?听起来好像很难的样子。
其实就是在纸上画出有立体感的图形,就是大家常说的远近法。
本书解决了透视的三大难点:
1.近大远小。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一个在你眼前一个在50米外,是不是近处的看上去大呢?
2.近宽远窄。例如下图的立方体透视图近处的那个边就比远处的边宽。还有你站在铁路中间往远处看是不是铁路会越来越窄。
3.近实远虚。距离你近的物体相信你会看到更清晰,远处的就比较模糊。
所以,跟随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内容简介

很多初学素描的读者都不容易搞明白透视是怎么回事,觉得很难。其实透视很简单,它就是一个观察物体外形轮廓特征的方法,辅助初学者把形画准。毕业于专业美术学校的宫后浩老师,在书中用亲切易懂的语言和讲授方式,为你打开一扇素描透视的大门。
全书以两部分共58小节的内容向读者介绍透视的要点和诀窍。第1部分介绍了透视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以实践案例介绍了三大透视法及其衍生透视法的原理和简单应用,如绘制木地板、甲板、不规则石子路、砖围墙、山、树木、汽车、摇椅等内容。
本书对素描透视的简单应用的讲解非常深刻而有趣,对于想巩固透视基础知识的素描爱好者和专业绘画者来说,一定会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宫後浩,艺术学博士
  · COLUMN DESIGN CENTER 董事长
  · COLUMN DESIGN SCHOOL 校长
  · 近畿大学建筑学科非常勤讲师
  1946年出生于大阪府。
  于多摩美术大学设计学科毕业后,在建筑事务所学习4年时间。26岁时,创立了专供建筑设计与透视学的COLUMN DESIGN CENTER。
  40年专注于透视图的制作以及教育指导,受到很多好评。
  2008年获得日本第1个艺术学博士学位。
  作品 【透视技术】【室内装饰企划】【图像素描】【透视色彩练习】【初级建筑透视】【绿色企划案】【建筑与色彩】【景观素描的要点】【超简单企划】等许多。

目录

本书的使用方法 8
第一部分 基础篇 LESSONS
LESSON 1 HL是什么 10
LESSON 2 VP是什么 12
LESSON 3 透视图的种类 14
LESSON 4 远近感的表现 16
LESSON 5 基本形状的描绘 18
立方体(箱体) 圆柱体 画好椭圆的方法 角锥体 圆锥体 球体
LESSON 6 复杂形态的画法 26
酒瓶 果酱瓶 晴天娃娃 沙漏 红酒杯 石膏体 相机 洒水壶
LESSON 7 阴影的故事 30
阴影的作用 阴影和形体的关系 阴影的作用 光的角度和影子的长度
基本形状的影子画法
LESSON 8 人的画法 36
LESSON 9 画好的关键点 38
透视线的画法 着墨的方法 笔触的种类
另一种远近法 42
第二部分 实践篇 EXERCISES
EXERCISE 1 木地板 44
EXERCISE 2 甲板 46
EXERCISE 3 不规则石子路 48
EXERCISE 4 石子路 50
EXERCISE 5 砖围墙 52
EXERCISE 6 栅栏 54
EXERCISE 7 树(枝) 56
EXERCISE 8 树(叶) 58
EXERCISE 9 树① 60
EXERCISE 10 树② 62
EXERCISE 11 树(针叶树)① 64
EXERCISE 12 树(针叶树)② 66
EXERCISE 13 有距离的树 68
EXERCISE 14 山 70
EXERCISE 15 汽车① 72
EXERCISE 16 汽车② 74
EXERCISE 17 摇椅 76
EXERCISE 18 沙发和茶几 78
EXERCISE 19 矮桌 80
EXERCISE 20 笔记本和字典 82
EXERCISE 21 榻榻米房间 84
EXERCISE 22 寝室 86
EXERCISE 23 桥① 88
EXERCISE 24 沙滩 90
EXERCISE 25 隧道 92
EXERCISE 26 林荫道 94
EXERCISE 27 河流 96
EXERCISE 28 餐桌 98
EXERCISE 29 客厅 100
EXERCISE 30 厨房 102
EXERCISE 31 楼梯 104
EXERCISE 32 螺旋式楼梯 106
EXERCISE 33 桥② 108
EXERCISE 34 田地 110
EXERCISE 35 港口 112
EXERCISE 36 学校 114
EXERCISE 37 体育馆 116
EXERCISE 38 鸡尾酒和玻璃杯 118
EXERCISE 39 圆桌 120
EXERCISE 40 咖啡店 122
EXERCISE 41 咖啡店内 124
EXERCISE 42 道路① 126
EXERCISE 43 铁路 128
EXERCISE 44 道路② 130
EXERCISE 45 山门 132
EXERCISE 46 咖啡馆露台① 134
EXERCISE 47 咖啡馆露台② 136
EXERCISE 48 海边小镇 138
EXERCISE 49 屋顶的种类和画法 140
后记 142
《形之韵:素描中的空间语言》 一、 探索形体与空间交织的奥秘 《形之韵:素描中的空间语言》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素描基本功,特别是如何通过线条和明暗来构建空间感与体量感的艺术教程。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单纯讲解透视原理或技法的书籍,它更侧重于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表现,让每一笔素描都充满生命力与深度。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视觉探索之旅,学习如何“看懂”形体,并用素描将其“说”出来。 本书的起点并非枯燥的几何学公式,而是从最直观的观察入手。我们将引导您重新审视身边熟悉的物体,理解它们的结构、比例以及它们在三维空间中占据的位置。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您将学会辨析形体的边界、凹凸、进退,以及不同形体之间如何相互关联、相互遮挡。这不仅仅是关于画出物体的外形,更是关于理解物体的“骨骼”和“肌肉”,以及它们如何与光影互动,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层次。 在“形”的探索之外,本书将重点阐述“空间”的语言。我们认为,真正的素描并非孤立地描绘对象,而是将其置于一个立体的、有深度的环境中。读者将学习如何感知和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如何利用空气透视、色彩透视(尽管素描多为单色,但其原理依然适用)来营造画面的纵深感。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明暗的虚实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让他们感受到画面之外的无限空间。 二、 解锁形体塑造的钥匙:从观察到表现 本书的核心在于教会您如何将敏锐的观察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我们认为,素描的精髓在于“形”。一个准确、有力、富有体积感的“形”,是所有优秀素描作品的基础。 1. 理解形体的本质: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几何形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出发,深入解析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在不同角度下的投影变化。这并非是为了让您机械地复制几何体,而是通过理解这些基本形体,为日后描绘复杂物体打下坚实基础。读者将学习如何将复杂的物体分解成多个基本形体的组合,从而化繁为简,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 2. 掌握轮廓线的力量: 轮廓线在素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界定了物体的外形,更传递着物体的动态、体积和材质感。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不同力度的线条来塑造轮廓,如何通过线条的转折来表现形体的起伏和转折。我们将强调,线条并非简单地勾勒,而是带有情绪和表现力的“雕塑”。 3. 探索明暗的魔力: 光影是塑造形体体积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本书将带领读者系统地学习光线的来源、方向对物体明暗关系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亮部、灰部、暗部、反光和投影。您将学习如何区分不同光源下的明暗变化,如何通过灰度层次的细腻过渡来表现物体的光滑、粗糙、透明等不同材质。我们将强调,明暗的运用不仅仅是“涂黑”,而是通过对光影的精准捕捉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赋予形体以生命。 4. 构建体积的错觉: 通过对形体结构、轮廓线和明暗的综合运用,读者将学会如何有效地在二维平面上构建出三维的体积感。本书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示范,展示如何通过线条和明暗的对比、呼应来强化物体的立体感,使其仿佛“跳出”纸面。 三、 视角的转换:打开空间的无限可能 视角是素描中一个令人着迷的维度。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视角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本书将引导您掌握不同视角下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1. 理解视点与视平线: 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和视平线(观察者视线水平线)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理解这两者是准确描绘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关键。 2. 空间布局的智慧: 本书将教授您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营造出有序而富有深度的空间感。您将学习如何利用前景、中景、背景的虚实对比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通过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来表现空间的层次。 3. 画面节奏的把控: 好的素描作品不仅有准确的形体和明暗,更有恰到好处的画面节奏。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明暗的强弱、形体的虚实来控制画面的视觉引导,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感受到流畅而富有韵律的视觉体验。 四、 实践为王:循序渐进的艺术成长之路 《形之韵:素描中的空间语言》最强调的是实践。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大量的练习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技能。 1. 结构练习: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练习,帮助您熟练掌握对物体结构和比例的分析能力。您将从描绘基础几何体开始,逐步过渡到简单组合体,再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2. 明暗练习: 通过对不同光源下物体明暗关系的模拟练习,您将深刻理解光影对形体塑造的作用。我们将提供各种明暗效果的范例,引导您进行模仿和创作。 3. 空间感练习: 本书设计了专门的空间感练习,让您在实践中感受不同视角、不同布局对画面空间感的影响。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绘制多个物体或简单的场景来锻炼空间想象力。 4. 综合练习: 在掌握了基础的形体、明暗和空间概念后,本书将提供更具挑战性的综合练习。您将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创作出更完整、更具表现力的素描作品。 五、 跨越瓶颈,拥抱创作的自由 本书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您如何“画”,更是希望您能“懂”素描,能够独立思考,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我们坚信,当您真正掌握了“形”与“空间”的语言,您就能自信地驾驭任何描绘对象,并赋予它们独特的生命与情感。 《形之韵:素描中的空间语言》适合所有对素描感兴趣的初学者,也同样适用于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提升素描表现力的进阶者。本书将是您素描学习旅程中一位耐心而专业的伙伴,陪伴您一步一个脚印,从观察者蜕变为创造者,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精彩世界。让我们一起,在这幅素描的画卷上,探索形体的韵律,感受空间的呼吸,释放无穷的艺术创造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营造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作情有独钟,但自己尝试起来,却总感觉力不从心。我发现,很多时候,画面显得扁平,缺乏那种“深入”或“延伸”的感觉,尤其是画一些场景的时候,东西都挤在一起,没有那种层次感。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特别期待它能讲清楚“透视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从我翻阅的目录来看,它似乎是从最基础的“消失点”和“视平线”开始讲起,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我一直对这些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我希望它能用清晰的图示来解释,比如同一物体在不同透视角度下的样子,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肉眼看到的。而且,我特别希望它能分享一些“诀窍”,那些不常用的,但能瞬间提升画面透视效果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的景深,或者如何在人物画中运用透视来增强人物的动态感。如果书中能有一些作者在实际创作中遇到的透视难题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理论知识再多,也比不上实际经验的指导来得有价值。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实际绘画操作的实用指南,让我能真正掌握透视这个绘画基础,从而让我的素描作品更上一层楼,让画面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评分

作为一个喜欢画建筑插画的人,透视对我来说简直是吃饭的家伙。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透视处理得不够“硬”,有时候画出来的建筑总是有种“歪歪扭扭”的感觉,或者空间感不够开阔,显得压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从最基础的“消失点”概念讲起,一点点地解释了不同类型的透视以及它们在建筑绘画中的应用。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两点透视”的部分,因为它在建筑绘画中最为常用,书里详细地分析了如何利用两点透视来表现建筑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以及如何处理建筑的各个面。而且,它还专门讲了如何处理复杂的建筑群,比如多个建筑之间的透视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透视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让他们更专注于我想表达的重点。书中给出的案例非常丰富,既有写实的建筑透视,也有一些带有一定夸张和艺术处理的透视效果,让我能够从中获得灵感。我最看重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很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判断消失点的位置,如何处理高低错落的建筑,以及如何在画面中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强调透视感。这些技巧,都是我在实际绘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如此细致的解答,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真的很高。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更是让我理解了“空间”和“构图”之间的微妙关系,让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运用透视来构建画面,创作出更具表现力的建筑插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空间感,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画画最难的就是透视,感觉自己画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对劲”,空间感很弱,显得扁平,很不立体。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教程,但总觉得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讲解透视的原理,比如到底为什么会产生汇聚线,不同距离的点线在画面上又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肉眼看到的图像的。这本书的标题“素描透视:透视的要点和诀窍”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一层一层地剥开透视的奥秘,而不是上来就讲一些高深的理论或者复杂的构图技巧。我特别希望它能有足够多的图例,最好是那种对比图,比如同一物体在不同透视角度下的表现,或者是同一个场景在不同焦距下的变化,这样我才能更直观地理解。而且,如果书中能有一些作者在实际创作中遇到的透视难题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理论知识再多,也比不上实际经验的指导来得有价值。我尤其期待它能讲解一些“诀窍”,那些不常用的,但能瞬间提升画面透视效果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的建筑透视,或者如何在人物画中运用透视来增强动态感。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实际绘画操作的实用指南,让我能真正掌握透视这个绘画基础,从而让我的素描作品更上一层楼。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营造出强烈空间感的画作情有独钟,但自己尝试起来,却总感觉力不从心。画面显得扁平,缺乏深度,尤其是画一些建筑或者风景的时候,感觉东西都堆叠在一起,没有那种“往前”或“往后”的延伸感。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一直觉得“要点”和“诀窍”这种东西,才是最实用、最能快速提升水平的。拿到书后,我首先翻看的就是那些“诀窍”的部分,果然,里面有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小技巧。比如,它讲到如何通过巧妙地设置消失点,来拉伸空间,或者如何在画面中制造“引导线”,将观众的视线自然地引向画面的深处。而且,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处理复杂透视场景的思路,比如如何在一幅画中同时运用多种透视,以及如何在保持透视准确性的同时,加入一些艺术性的夸张。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前后对比”的图例,同一场景,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处理后,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直观的对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透视对于画面氛围营造的重要性。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它提供了很多循序渐进的练习,从基础的几何体到复杂的建筑群,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巩固所学。而且,它还分享了一些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比干巴巴的理论讲解更加有启发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教我如何画出正确的透视,更是教我如何利用透视来表达我的想法,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作品。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营造出强烈空间感的画作情有独钟,但自己尝试起来,却总感觉力不从心。画面显得有些“平”,缺乏深度,尤其是画一些建筑或者风景的时候,感觉东西都堆叠在一起,没有那种“往前”或“往后”的延伸感。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要点”和“诀窍”这种东西,才是最实用、最能快速提升水平的。拿到书后,我首先翻看的就是那些“诀窍”的部分,果然,里面有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小技巧。比如,它讲到如何通过巧妙地设置消失点,来拉伸空间,或者如何在画面中制造“引导线”,将观众的视线自然地引向画面的深处。而且,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处理复杂透视场景的思路,比如如何在一幅画中同时运用多种透视,以及如何在保持透视准确性的同时,加入一些艺术性的夸张。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前后对比”的图例,同一场景,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处理后,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直观的对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透视对于画面氛围营造的重要性。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它提供了很多循序渐进的练习,从基础的几何体到复杂的建筑群,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巩固所学。而且,它还分享了一些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比干巴巴的理论讲解更加有启发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教我如何画出正确的透视,更是教我如何利用透视来表达我的想法,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作品。

评分

作为一名对绘画充满热情但基础相对薄弱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掌握一些能够让我的作品“看起来更专业”的技巧。透视,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直带着一丝神秘和挑战。我总觉得,掌握了透视,就好像拥有了打开三维空间大门的钥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它没有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公式,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我非常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对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图例来帮助理解。比如,在讲解“一点透视”时,它会用一个简单的立方体来示范,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场景,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透视是如何作用于不同形体的。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常见误区”的提示,以及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这对我来说,简直太有用了,因为我之前画画时,常常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找不到纠正的途径。而且,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不同主题的练习,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建筑和人物,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各种绘画场景中。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画透视,更是在教我如何“观察”和“思考”空间,如何将脑海中的三维想象转化到二维的画面上。这种学习体验,让我觉得非常充实和有成就感。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是个手工绘画的“小白”,对素描和透视这类专业术语,一开始是有点畏惧的。我脑海里的“透视”,无非就是画出来的东西离我们近的就大,远的就小,中间有条线会消失。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场景入手。比如,它会用一个简单的街道场景,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区别,并且详细地解释了它们的原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消失点的位置和高度,来改变画面的视角,从而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书里的插图是那种手绘的风格,线条流畅,结构清晰,让我能够很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步骤。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不同风格的透视练习,从简单的立方体到复杂的建筑,覆盖了各种常见的绘画主题。最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小窍门”和“常见误区”,告诉我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比如,在处理远景时,如何避免细节过多导致画面杂乱,或者在画室内空间时,如何通过窗户的透视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的绘画导师,随时随地都能给我提供帮助。我感觉,自从看了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理解”透视,而不仅仅是“模仿”透视。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对透视的理解,真的非常有限,基本上就是“近大远小”这么简单。我总觉得画画是一门“感觉”的艺术,只要我看着顺眼,画出来就ok了。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图样图森破”。这本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之前一直摸索的黑暗。它没有上来就灌输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视平线”和“消失点”开始,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透视的逻辑。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一类透视(一点、两点、三点)时,都会先从一个非常简单的几何体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物体,最后到实际场景。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跟得上节奏。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现成的练习素材,让我可以照着临摹,然后自己再尝试创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三点透视”的时候,不仅仅是告诉你“第三个消失点在哪里”,更是解释了它对画面带来的视觉感受,比如那种仰视或俯视的强烈视觉冲击力。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速成”的技巧,就是那种一看就会,但效果却很显著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快速画出辅助线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和位置,或者如何在画面中通过虚实结合来增强透视感。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全方位的透视教程,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让我明白,透视不仅仅是“让画面看起来更真实”,更是“让画面有生命力”的关键。

评分

我一直对能够创造出逼真且富有空间感的画作感到着迷,但我的作品常常因为透视处理不当而显得呆板,缺乏生命力。尤其是画人物和建筑时,总觉得比例失调,空间关系混乱。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绘画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从最基础的“消失点”和“视平线”讲起,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不同类型的透视原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两点透视”时,对于如何在画面中处理物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书中大量的图例,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透视是如何作用于不同的物体和场景的。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画”,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画”,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透视的逻辑。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分享了一些“快速掌握透视”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简单的几何体来推导复杂物体的透视,以及如何在没有辅助线的情况下,凭感觉大致判断透视的准确性。这些技巧,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绘画效率。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许多不同难度的练习,涵盖了人物、建筑、风景等多种题材,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不仅传授了我扎实的透视知识,更激发了我对空间和构图的深入思考,让我能够创作出更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评分

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关于素描透视的书,说实话,在翻阅之前,我对透视这个概念一直是模模糊糊的。我总觉得画画嘛,只要形体抓得准,再加点光影,就能有模有样了,但每次画完,总觉得画面缺少一种“呼吸感”,东西摆在那里,却好像飘在空中,没有实在感。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从最最基础的“一点透视”开始,一点一点地讲解,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你一步步往前走。书里给出的图示非常清晰,各种辅助线、消失点都标得明明白白,而且还附带了简单的几何体练习,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跟着操作起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它会解释为什么平行线会向消失点汇聚,以及这个消失点的位置和高度是如何影响我们看到画面的。这种对原理的深入剖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之前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小练习,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比如一条长长的马路,两边的路灯和树木是如何随着距离变小,以及它们的直线是如何向远方汇聚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立刻运用到自己的练习中。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教我画透视,更是教我如何“看”透视,如何从三维空间中提取出二维的绘画语言,这一点对我来说,价值非凡。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最少六个字。

评分

估计可以从中学到挺多的

评分

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评分

可以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估计可以从中学到挺多的

评分

不错,很好,孩子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