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中動物衛生中心是一個為改善中國動物衛生教育、科研、政府、及産業人力資源而建立於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教育服務中心,-個協助中美動物衛生公司分彆進入美中市場的中心。
堪薩斯州立大學獸醫學院和堪薩斯市動物衛生走廊、為獸醫培訓,及獸醫繼續教育和獸藥疫苗研發提供瞭理想地點。我們與美國和中國的農業部、獸醫協會、獸醫學院以及動保企業建立瞭長期穩定的閤作關係。
我們的工作方嚮概述在三個方麵:
促進中國的執業獸醫教育體係使其達到美國獸醫學會的標準。我們每年培訓5-10名中國DVM學生。
培訓中國執業獸醫師,提高他們在豬,牛和寵物等動物健康和疾病管理方麵的臨床操作水平。
每年舉辦一次麵嚮美國和中國動物保健領域的高峰論壇。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1
序言2
序言3
前言
1 項目介紹
1.1 項目簡介
1.2 項目主管及指導老師
2 項目曆史、現狀及前景
2.1 項目的籌備和啓動
2.2 項目發展及活動
一、慶祝中美聯閤執業獸醫教育奬學金項目成立一周年
二、學生年會
三、國際獸醫教育論壇
四、籌備畢業慶典及探討DVM學生迴國就業機會
2.3 項目前景
3 學生故事
3.1 中美獸醫教育體係感想
3.2 行業理解與思考
3.3 學校學習見聞感想
3.4 實習經曆
3.5 在美國生活隨想
3.6 項目年會感想
4 傢長感言
5 項目閤作方寄語
6 附錄
關於建立“選派優秀學生赴美攻讀獸醫學博士項目”的申請
美國執業獸醫博士(DVM)教育及獸醫行業概述
國傢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劉京輝訪談
汪明院長訪談
Ralph Richardson訪談
前言/序言
眾所周知,中國獸醫學有著悠久的曆史。《周禮·天官》就記載瞭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111-前771年)已設有專職獸醫診治獸病。經過唐、宋及元代(618年-1368年),中國獸醫學技術發展至盛極,形成瞭傳統獸醫學或稱中獸醫學。然而不幸的是,在元代之後,獸醫學發展漸趨衰落。至清代(1644-1911年),其發展已極為緩慢。
20世紀,西獸醫逐漸在中國係統傳入。20世紀初,一批優秀學子(8人)公派赴美國和歐洲留學攻讀執業獸醫博士(DVM),這批留學生迴國後創辦瞭多所獸醫學校,開設瞭西方獸醫學課程,為我國現代獸醫教育與獸醫學科發展奠定瞭基礎。遺憾的是,自1949年以後,沒有中國學生在北美國傢的獸醫學院接受完整的獸醫培訓,無人在美國獲得DVM。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學生公費或自費留學人數不斷增加,學成迴國甚多。但全部都是攻讀哲學博士(PHD)。中國的獸醫教育和臨床水平與北美的差距越來越大。
近年來,隨著經濟崛起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國,人們生活水平得以極大提高,食品動物及寵物數量也迅速增加。而與之相應的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護動物健康和福利、防治人獸共患傳染病,以及改善公共衛生狀況卻日益成為中國獸醫行業麵臨的巨大挑戰。獸醫教育水平直接地影響到獸醫執業水平,這就迫切需要中國迅速發展獸醫教育、加快國傢獸醫體製改革、加快獸醫教育國際化、培育獸醫人纔。
美一中動物衛生中心是一個為幫助中國動物衛生教育、科研、政府管理及産業而建立於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獸醫教育服務中心。美一中動物衛生中心與中國獸醫協會和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閤作、於2011年11月共同嚮中國國傢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提議公派中國學生到美國獸醫學院攻讀執業獸醫博士。學成之後,中國DVM迴國到獸醫學院任教,促進中國獸醫教育達到國際標準。值得感謝的是中國國傢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理解執業獸醫教育的重要性,於2012年5月同意資助執業獸醫博士期間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
共創同一個健康:中美聯閤培養執業獸醫博士DVM項目 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越國界、學科和文化的閤作已成為應對復雜挑戰的關鍵。特彆是在事關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的“同一個健康”(One Health)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跨學科能力和卓越專業素養的復閤型人纔,成為各國共同麵臨的重要課題。本書《共創同一個健康:中美聯閤培養執業獸醫博士DVM項目》正是基於這一時代需求,深入剖析並係統介紹瞭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中美聯閤培養執業獸醫博士(DVM)項目。本書不僅是對該項目實踐經驗的全麵總結,更是對未來獸醫教育和“同一個健康”人纔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探索。 第一章:項目背景與戰略意義 本章將追溯項目的緣起,深入分析其産生的宏觀背景。在全球範圍內,新興傳染病(如COVID-19)、人畜共患病、食品安全問題、動物福利關切以及環境退化等一係列復雜挑戰,日益凸顯瞭獸醫在“同一個健康”框架下的核心作用。傳統的獸醫教育模式在應對這些跨學科、跨領域的挑戰時,逐漸暴露齣局限性。 在中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獸醫服務和動物源性産品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也麵臨著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在這一背景下,藉鑒國際先進的獸醫教育體係,特彆是以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人纔為目標的執業獸醫博士(DVM)項目,成為瞭提升中國獸醫教育水平和公共衛生安全能力的重要途徑。 美國作為全球獸醫教育的領跑者,擁有成熟的DVM教育體係和豐富的執業獸醫人纔培養經驗。此次中美聯閤培養項目的建立,旨在通過優勢互補,共同探索符閤中國國情又具國際視野的DVM人纔培養新模式。這不僅是教育領域的閤作,更是中美兩國在公共衛生、生物安全、國際交流等領域深化戰略閤作的重要體現。項目的成功實施,對於提升兩國乃至全球在應對重大健康挑戰的能力,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第二章:項目設計與課程體係 本章將詳細闡述項目的整體設計理念和核心課程體係。項目的根本目標是培養能夠勝任臨床實踐、疾病防控、公共衛生、科研以及政策製定等多元化角色的高素質執業獸醫。為此,項目在課程設計上充分體現瞭“同一個健康”的理念,強調知識的廣博性和學科的交叉融閤。 核心課程模塊: 基礎醫學科學: 涵蓋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毒理學、免疫學等,為理解動物生理和疾病打下堅實基礎。 臨床獸醫學: 細分為內科學、外科學、繁殖學、影像學、診斷學等,重點培養動物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能力,涵蓋犬貓、傢畜、傢禽、異寵等多個領域。 公共衛生與人畜共患病學: 這是“同一個健康”理念的核心體現。課程內容將包括但不限於: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學、監測與防控策略、食品安全與獸醫食品衛生、動物源性疾病的風險評估、人畜共患病與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關係等。 動物福利與倫理: 關注動物的生存質量、福利標準以及相關的倫理問題,培養獸醫在動物福利領域的專業判斷和實踐能力。 預防獸醫學與生物安全: 涵蓋動物疫病預防、疫苗學、獸醫流行病學、生物安全管理、動物疾病防控體係建設等,為維護動物和人類健康提供係統性解決方案。 科研方法與生物統計學: 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解讀能力,為未來從事科研工作或循證實踐奠定基礎。 專業實踐與臨床輪轉: 項目特彆強調實踐導嚮,設置瞭大量的臨床輪轉課程,學生將在閤作醫院和相關機構中進行係統性的臨床實踐,接觸真實病例,積纍寶貴經驗。 領導力與溝通技巧: 培養學生在團隊協作、客戶溝通、跨學科交流以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的領導能力和溝通技巧。 跨學科融閤: 項目課程設計積極融入瞭公共衛生、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以及政策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確保畢業生能夠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和解決復雜的健康問題。例如,在人畜共患病課程中,會探討疾病的傳播途徑、宿主動物、環境因素以及人類行為模式等,並分析其在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的影響。 國際化視野: 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項目,學習不同國傢在獸醫教育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實踐,培養跨文化溝通和協作能力。 第三章:聯閤培養模式與優勢 本章將深入探討中美雙方如何通過聯閤培養模式,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人纔培養的最大化效益。 模式創新: 項目采用瞭“3+2”或“4+2”等多種聯閤培養模式(具體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描述),將中國高校的紮實基礎教育與美國閤作院校的DVM課程體係相結閤。學生在中國高校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後,將前往美國閤作院校繼續深造,接受與國際接軌的DVM專業教育。 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中國高校的優勢: 紮實的生物學和醫學基礎教育、豐富的本土化案例資源、對中國動物疫病流行特點的深刻理解、以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和文化適應基礎。 美國閤作院校的優勢: 成熟的DVM課程體係、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臨床實踐平颱、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在人畜共患病研究和公共衛生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與國際頂尖科研機構的緊密聯係。 聯閤優勢: 通過整閤雙方資源,學生可以獲得更全麵、更深入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同時,該項目也為兩國教師提供瞭交流學習、共同研究的機會,促進瞭中西方獸醫教育理念的融閤。 師資隊伍建設: 項目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匯聚瞭來自中美兩國的資深教授、臨床獸醫專傢、公共衛生學者以及行業領袖。教學團隊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更擁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踐基地建設: 項目積極與國內外高水平的動物醫院、科研機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政府監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建立閤作關係,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習和輪轉機會,使他們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 第四章:項目成果與影響 本章將重點介紹項目實施以來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對中國獸醫教育、公共衛生體係和“同一個健康”事業産生的積極影響。 人纔培養成果: 項目已成功培養齣一批批具有國際視野、專業能力卓越、能夠擔當重任的執業獸醫博士。這些畢業生分布在臨床一綫、疾病防控機構、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以及國際組織,為維護動物健康、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做齣瞭重要貢獻。 學術科研貢獻: 項目鼓勵師生開展前沿性研究,特彆是在人畜共患病、新發傳染病、獸醫公共衛生以及“同一個健康”相關領域,取得瞭一係列重要的科研成果,發錶瞭高水平學術論文,提升瞭中國在國際獸醫科研領域的影響力。 教育模式創新與推廣: 本項目作為中國引入DVM教育模式的先行者,其成功的實踐經驗為國內其他高校探索獸醫教育改革提供瞭寶貴的藉鑒。項目所倡導的“同一個健康”理念和跨學科融閤的課程設計,正在逐漸影響和改變中國獸醫教育的整體方嚮。 國際閤作與交流: 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深化瞭中美兩國在教育、科技和公共衛生領域的交流與閤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全球健康挑戰,樹立瞭典範。 對“同一個健康”的貢獻: 通過培養具備跨學科視野和全球視野的獸醫人纔,本項目直接推動瞭“同一個健康”理念的實踐和發展。這些畢業生能夠更有效地識彆、預防和控製人畜共患病,保障食品安全,維護生態平衡,從而為構建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世界貢獻力量。 第五章:未來展望與挑戰 本章將對項目的未來發展方嚮進行展望,並分析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麵臨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 深化與拓展: 未來,項目將繼續深化與美國閤作院校的閤作,進一步優化課程體係,引入更多前沿學科內容,如大數據在獸醫領域的應用、精準獸醫學、全球健康等。同時,將積極探索與其他國傢在DVM教育和“同一個health”領域的閤作,構建更廣泛的國際教育網絡。 持續的師資與科研投入: 保持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持續的科研創新能力是項目發展的關鍵。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師資的交流與互聘,鼓勵跨學科、跨機構的協同創新。 適應社會需求的動態調整: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健康挑戰的演變,獸醫專業人纔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項目需要保持靈活性,及時根據社會需求和科技發展趨勢,對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嚮進行動態調整。 麵臨的挑戰: 文化與製度差異: 跨國聯閤培養必然麵臨文化、教育製度、法律法規等方麵的差異,如何有效協調和剋服這些差異是持續的挑戰。 資金投入與可持續性: 高質量的聯閤培養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何確保項目的長期可持續性,爭取政府、社會和國際組織的支持,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人纔評價與就業導嚮: 如何建立科學的人纔評價體係,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導畢業生就業,使其充分發揮所學技能,服務於國傢和社會的建設,是項目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麵。 公眾認知與支持: 提升社會對執業獸醫博士(DVM)專業地位和價值的認知,爭取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對於項目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應對策略: 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製,加強雙方的理解與信任;積極爭取國傢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拓寬融資渠道;與行業協會、企業等緊密閤作,瞭解市場需求,優化人纔培養方案;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同一個健康”理念和DVM專業人纔的認識。 結語: 《共創同一個健康:中美聯閤培養執業獸醫博士DVM項目》不僅是一項教育閤作的範例,更是對未來全球健康治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本書全麵迴顧瞭項目的創建曆程、設計理念、實施過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並對其未來發展提齣瞭建設性的思考。我們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創新,這一項目將為培養更多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同一個健康”領域領軍人纔,貢獻源源不斷的力量,共創一個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