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秘谱——美国新锐花艺工作室自然风插花106 [THE FLOWER RECIPE BOOK]

花艺秘谱——美国新锐花艺工作室自然风插花106 [THE FLOWER RECIPE BOOK]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阿莱西娅·哈兰波利斯,〔美〕吉尔·里佐 著,何浈 译
图书标签:
  • 花艺
  • 插花
  • 自然风
  • 花艺设计
  • 花卉
  • DIY
  • 家居装饰
  • 园艺
  • 美国花艺
  • 花艺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6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8221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THE FLOWER RECIPE BOOK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70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纽约时报》及KINFOLK创刊编辑力荐,欧美大热花艺书,硬壳精装版

自然风是近来西方大受欢迎的花艺风格,追求表现出花草植物在自然中的状态和美感。自然风花艺设计可以是优雅的或田园的,也可以是狂野的或奢华的,但在花材选择和设计手法上,都以重现大自然之美和植物本来的形态之美为追求。虽只是小小一个作品,却放佛能为你带来整个大自然。


内容简介

有“谱”可循,快速掌握花艺秘诀,重现大自然之美

围绕43种主要花材,展示106种效果迷人又简单易行的插花方案。针对每种花材,既有单用这种花材的“独放异彩”方案,又有搭配其他花材的“相映生辉”方案,有的更奉上奢华感的“特殊场合”方案。仿照食谱的形式,为每种插花方案提供花材、花器列表及制作步骤说明,并以令人惊艳的图片显示每枝花应放在哪里、应如何摆放。


作者简介

阿莱西娅? 哈兰波利斯(Alethea Harampolis)与吉尔? 里佐(Jill Rizzo)是一对好友,也是“啾”工作室(Studio Choo)的共同创始人。两位女士都对探寻自然的与原生态的美有着极大的热情,其花艺设计形成了以“自然感”“狂野之美”“雕塑般精妙”为特征的创意风格,“啾”工作室也成为闻名美国的高人气花艺设计工作室。

她们充满艺术性又平易近人的作品被刊登在诸如《日落》(Sunset)、《佳肴与美酒》(Food & Wine)、《玛莎?斯图尔特婚礼》(Martha Stewart Weddings)、《简单生活》(Real Simple)、《阳台》(Veranda)等知名杂志,以及博客“设计?海绵”(Design * Sponge)上。她们通常会在店面中做展示,在工作室中为承接的婚礼、大型活动等的花艺项目做准备,或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四处搜寻新鲜天然的花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8

备好你的工具箱 10  

选择合适的花器 12  

技法 14  

花材表 18


A

ALLIUM 花葱 20

ALSTROEMERIA 六出花 28

AMARYLLIS 孤挺花 32

ANEMONE 银莲花 40

ARTICHOKE 洋蓟 48

ASTILBE 落新妇 52

C

CALLA LILY 马蹄莲 60

CARNATION 康乃馨 64

CELOSIA 青葙 72

CHRYSANTHEMUM 菊花 76

CLEMATIS 铁线莲 84

COSMOS 波斯菊 88

CRASPEDIA 金槌花 96

CYCLAMEN 仙客来 100

D

DAHLIA 大丽花 104

DELPHINIUM 翠雀 112

G

GARDENIA 栀子花 116

GERANIUM 天竺葵 124

H

HELLEBORE 圣诞玫瑰 132

HYACINTH 风信子 136

HYDRANGEA 绣球花 144

YPERICUM BERRY 金丝桃果 148

K & L

KALE 甘蓝 156

LAVENDER 薰衣草 160

LILY 百合 164

LISIANTHUS 洋桔梗 168

LUPINE 羽扇豆 172

O & P

ORCHID 兰花 176

PEONY 芍药 184

POPPY 虞美人 188

PROTEA 海神花 196

Q & R

QUEEN ANNE’S LACE 野胡萝卜花 200

RANUNCULUS 毛茛 208

ROSE 玫瑰 216

S

SCABIOSA 蓝盆花 224

STOCK 紫罗兰 228

STRAWFLOWER 麦秆菊 232

SUCCULENT 多肉植物 236

SUNFLOWER 向日葵 244

SWEET PEA 香豌豆 248

T

THISTLE 蓟 256

TULIP 郁金香 260

Z

ZINNIA 百日菊 268


鸣谢 272

关于作者 272


前言/序言

前言

一丛枝蔓横生的金银花让我们的心为之一颤;明知花茎多刺的花园玫瑰会刺伤手,我们还是经不住它的诱惑。我们还极为推崇马蹄莲平整的线条和多肉植物单开一朵花的简单质朴。我们热爱开花植物,虽然是和切花(呃,垂死的花)打交道,但我们相信插花编排能赋予它们另一种生命力。本书中的搭配方案展示了43种主要花材,每种花都既有“独放异彩”的编排,又有与其他花材组合在一起“相映生辉”的编排。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并非植物学家。这本书不会深入讨论植物的具体科属或品种。我们使用植物的常用名来称呼与我们打交道的那些花。书中列出了常见的鲜花颜色,但它们绝非囊括了所有的品种。我们鼓励你进一步研究自己钟爱的花朵!

基座, 主打, 点缀

我们创作插花的基本搭配方案是:从花与绿色植物组成的强大班底开始(基座),加入主角花材(主打),然后随意配上充满个性的几枝花(点缀),使整体显得丰满。这个搭配方案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用于你能得到的任何花,能够产生极为不同的效果。用于特殊场合时就增大花材的量,想要营造更为随意的外观时则可以将其减少。

各有所好

说到搭配颜色,其规则就是不要遵从规则。使用你所喜爱的,尝试新事物,迎接惊喜。我们往往偏好色轮上彼此接近而非相对的色彩,因此我们的编排通常呈现出柔和、协调的色彩,而不是有着明显对比的色彩。不过,颜色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因此,在选择你的“调色板”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往花瓶里加任何东西之前,将几枝花在手上试着组合一下,看看它们放一块儿的效果如何。

动起来

在理想的情形下,插花编排恰如画作一般,会使你的目光不断从一种花材移到下一种。变换花朵的大小和形状,聚拢形成丛簇,使用诸如花穗尖和藤蔓之类的方向元素——这能将目光引向不同的方向或者给它一个停憩之处。将一朵花的头部扭向这边或那边看似简单,但也能改变整个插花编排的姿态。还有,要记住:在插花编排中,留白和间距的重要性不亚于主花,插花并不总是要挤得满满当当的。

不要害怕听从你内心的想法

如同烹饪一样,这些搭配方案可以当作指南。当你觉得已运用自如时,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吧。别因为只有菊花而指示要求的是芍药,你就不采用某个搭配方案——这本书里的信息可按多种不同的方式加以使用。

无论你是想要尽可能照原样复制某个方案,或是用形状相似者进行替换,还是用完全不同的花朵来重新创造主色调,这里所展示的插花编排的基本技巧都将帮助你用手头的花材进行设计。在烹饪中,一道菜的味道可能会取决于是用甜辣椒还是珍珠洋葱,但对于插花编排而言,有大量空间可供尝试而不会有完全搞砸的风险。



好的,这里是一份关于《花艺秘谱——美国新锐花艺工作室自然风插花106》这本书的详细介绍,完全不包含书中的具体内容,旨在描绘其风格、理念和潜在价值: --- 《花艺秘谱——美国新锐花艺工作室自然风插花106》:探寻当代花艺的灵感源泉与创作哲学 一部关于“野趣”与“结构”完美平衡的视觉盛宴 在当代花艺设计领域,一股强劲的“自然风”浪潮正席卷全球。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特定花材的刻板复制,而是一种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化表达。本书,作为这一趋势的代表性文献之一,聚焦于一群身处美国前沿的花艺先锋。他们以工作室为阵地,以自然为灵感,致力于打破既有的插花藩篱,构建出一种既原始、又极具现代审美张力的视觉语言。 核心理念:拥抱“不完美”的美学 这本书所展示的作品群像,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回归本源的创作哲学。它强调的“自然风”,并非简单地模仿田园牧歌式的景象,而是捕捉了植物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所蕴含的动态平衡与微妙的随机性。作品中,花材的选择可能涵盖了那些在传统花艺中常被忽视的枝条、叶材、甚至不起眼的苔藓与野草。其核心在于如何将这些看似零散的元素,通过精准的构图和空间处理,重构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微观生态系统。 读者将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新锐花艺师们如何看待“容器”与“花材”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再将容器视为单纯的承载物,而是将其视为作品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容器的选择往往低调而质朴,以衬托而非压制花材的自然姿态为首要原则。这种平衡的艺术,是理解当代花艺精髓的关键所在。 创作视角:从工作室到野外 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焦点放在了“工作室”这一创作核心地带。对于这些新锐工作室而言,创作过程更像是一场有计划的“探险”。他们如何将户外收集到的灵感,转化为室内可实现的艺术作品?如何克服地域性与季节性的限制,维持作品的生命力和主题一致性? 书中可能深入探讨了创作者对“光线”和“空间”的敏感度。自然光如何影响花材的色彩饱和度与质感呈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通过层次的堆叠和留白的运用,营造出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这些都是本书试图引导读者思考的深层问题。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看”的艺术论述。 技术革新与材料的再定义 当代花艺的进步,离不开材料的重新定义与工具的创新应用。本书所呈现的作品,无疑是当代花艺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成果。例如,在固定技术上,他们可能摒弃了传统的水泥座或海绵块,转而采用更具生态友好性和结构隐蔽性的支撑系统。如何巧妙地隐藏支撑结构,使观众的目光能毫无阻碍地投向花材的自然曲线,是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此外,对于花材的预处理和保养技术,也体现了新锐工作室的专业度。如何延长那些脆弱的野外采集物的观赏期?如何通过精细的修剪和引导,让花材呈现出最理想的生长姿态,而非僵硬的摆放?这些细节的处理,构成了作品的精致度与高级感。 风格脉络:美式自然风的多元面貌 虽然都归于“自然风”,但美国花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赋予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本书所展示的作品,很可能跨越了从极简主义的冷静克制,到丰盛浪漫主义的自由奔放等多种风格维度。 读者可能会看到: 1. 建筑感的运用: 借鉴现代建筑中的线条、体块和比例,将自然的松散感与严谨的几何结构进行对话。 2. 色彩的叙事性: 如何通过色彩的渐变、对比与和谐,讲述一个关于季节更迭、或是特定情境的故事。 3. 动态的捕捉: 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动感,仿佛下一秒花朵就会继续舒展,或枝条会继续摇曳。这种对“瞬间”的永恒捕捉,是自然风花艺的精髓。 超越“教程”的深度思考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单纯的实操手册。它为所有对花艺、软装设计乃至生活美学感兴趣的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当代艺术思潮的窗口。它挑战着读者固有的审美习惯,鼓励人们重新审视身边的自然环境,并将其转化为具有个人印记的艺术表达。 通过对这些前沿工作室作品的系统梳理,本书无疑成为了解美国新锐花艺发展轨迹、汲取创新灵感、并提升自身花艺鉴赏水平的珍贵参考书。它所揭示的,是对生命姿态的敬畏,以及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的深刻实践。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上就舍不得放下。纸张的质感非常细腻,那种微微哑光的触感,让每一张图片都显得格外有质感。而且,里面的花艺作品照片,色彩的调校真是太到位了,那种自然光下的那种柔和感和层次感,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花房之中。不同于那种过度修饰、色彩饱和度过高的商业花艺,这里的作品展现的是一种宁静、质朴的美。尤其是那些光影的处理,很多作品的光线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能让人深刻理解光线对花材形态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它在构图上那种不拘一格的感觉,很多看似随意的摆放,背后其实蕴含着非常精妙的平衡感和节奏感,体现了作者对于空间和形式的深刻理解。光是欣赏这些图片,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和学习了。

评分

这本书的选材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玫瑰、百合等“贵族花材”。大量的篇幅似乎都在介绍如何运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花、枝条甚至是叶材来构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周围环境中的植物资源。我以前总觉得插花需要昂贵的花材堆砌,而这本书展示了即便是最简单的材料,经过巧妙的设计也能焕发出惊人的美感。这对于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来说,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引导。它鼓励人们更加贴近本土的、当季的植物,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季节感。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虽然是关于“自然风”插花,但它并没有陷入那种概念化的模糊地带。它似乎是通过大量的实例,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什么是“自然”,以及如何将这种“自然”的精髓融入到插花创作中。我注意到,作者在不同的章节中,对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花材选择和搭配逻辑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远超出了简单的“教你怎么做”的层面,它更多的是在传授一种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秩序的方法论。比如,它如何处理不同线性花材的动势,如何利用留白来增强作品的呼吸感,这些细节的处理,真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匠人精神。这本书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教程,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的哲学书,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体会。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常常觉得那些专业花艺书籍的术语和技巧过于高深莫测,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用一种非常亲切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来介绍复杂的技法。它没有用那种生硬的指令式语言,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分享心得。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松弛感”的强调,这在追求完美的现代审美中是多么难得。它教会我如何拥抱花材的“不完美”,如何让作品看起来像是它们自己生长出来的样子,而不是被硬生生地摆放上去的。这种创作心态的转变,比学会任何一种特定的插花造型都更为宝贵。它解放了我的创作思维,让我不再害怕失败,而是更愿意去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是如此的内敛和克制,以至于它传递出的情感力量反而更加强大。它不是那种喧哗着告诉你“这很酷”的书,而是静静地展示着一系列成熟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从中能感受到一种对生命周期的尊重,对自然韵律的敬畏。每一组作品的呈现,都像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充满了故事感。我甚至能从中读出一些关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隐喻。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本普通的花艺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以更诗意的方式生活、如何与自然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生活美学手册”。

评分

到货快,包装完好,图书内容还没有细看,略翻,纸质还好,印刷质量也还行。

评分

干货比较多

评分

很不错,挺好的产品,京东物流也很给力,速度很快,支持京东。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慢慢看,慢慢学,给生活添加乐趣!

评分

商品质量很好,快递也很快

评分

京东自营品质好,服务更好,最主要的是物流速度快,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到!希望京东要保持住,一如既往的好下去!

评分

生活如水,如花,如雨,如茶.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人生;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们选择了拥抱与品味。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黄昏,暮然,心情变得舒畅而恬静,轻轻翻开手中的书卷,拥抱未来,品味人生。

评分

大品牌,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