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zui后一部作品,也是他zui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部小说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行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的句点。
太宰治(1909 - 1948)日本小说家、作家。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青森金木村,(现五所川原市金木町) 考入东大法文系,因故,中途退学。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同时经营银行与铁路。母亲体弱多病,自小他由姑母及保母照顾下长大。幼年时期少了母亲的影响,改由保母养育长大的过往,对太宰的生涯有不可小觑的意义。中学时期成绩优异,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倒。代表作品《人间失格》
这一阵子我把朗读太宰治作品的录音下载到了iPod上,时常在旅途中拿出来听;不知何故,当我不再阅读铅字,而是倾听朗读时,竟能原汁原味、宽宏大量地接受它们。
——日本著名作家 村上春树
太宰治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美男子与香烟》,我一直觉得是一个很棒的电影名字。日本的新戏做派和新感觉派小说,我非常喜欢太宰治,而梁朝伟总让我想起他。
——著名导演 王家卫
即使时移世易,深深的绝望依旧源自内心的迷茫,而这种迷茫和彷徨几乎贯穿了太宰治以及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因此,无论是喜欢太宰治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日本文学批评家 奥野健男
倘若举办一场文学奥林匹克运动会,各国要挑选一名代表选手的话,日本的代表,或许不是夏目漱石,不是谷崎润一郎,也不是三岛由纪夫,而是太宰治。
——日本著名作家、诗人 井上靖
太宰治的作品,从来是毫不掩饰地向人们披露自己失去人格的罪恶感,显示了自身的诚实;他用华丽的文笔和幽默风趣的语调将自己的苦闷调侃地写出,使读者读来并无太多的距离感。
——十点读书
人间失格
GOODBYE
维荣的妻子
满愿
候鸟
阴火
心灵的王者
秋风记
雪夜的故事
美男子与香烟
奔跑吧,梅洛斯
二十世纪旗手
1、无论是谁,遭人指责或被人斥骂,也许心情都不会好,但面对别人愤怒的脸色,我看见的却是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可怕的动物本性。人们平时似乎把那种本性隐藏着,遇到某种机会便如同在草原上静卧着的牛突然用尾巴抽打叮在它肚子上的牛虻似的,因发怒而冷不防露出可怕的原形。
2、不管怎么做都行,只要能逗人发笑。如此一来,我即使处在人们的所谓“生活”之外,他们也不会太在乎我吧?难道不是吗?总之,我不能碍他们的眼,我是浮云、是风、是空气。
3、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丝念头:带不带礼物都没关系,反正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感到快乐。同时别人送给我的东西,无论怎样不合我的喜好,我都不能拒绝。不喜欢的事不能说不喜欢,就算是喜欢的事,也是战战兢兢像偷来似的,感到极其痛苦,因莫名其妙的恐怖感而备感烦恼。最后,我连选择的能力都不具备了。
4、我根本就不想要那个舞狮用的狮头面具,相反我还是觉得应该要书的。可是,我意识到父亲是想为我买个狮头面具,我便迎合父亲的那个意向,只因为想取悦父亲,才胆敢在深夜冒险偷偷潜入客间。
5、受到尊敬这个观念又令我感到极度恐惧。几乎接近完美地欺骗别人,然后被某个全知全能的人揭穿,功亏一篑,当场出丑连死的心都有。这就是我对“受到尊敬”这种状态的定义。欺骗别人,即使“受到尊敬”,总会有人知道,而且不久后人们得到提醒发现受骗时,他们的愤怒、复仇,嘿,究竟会是怎样呢?我就连想象一下都会感到毛骨悚然。
6、假如我养成了说实话的习惯,或许就能够毫不胆怯地向父母诉说他们的罪行。可是我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完全理解。向别人诉说,对这种手段我丝毫不抱期望。无论告诉父亲还是母亲,或者无论告诉警察还是政府,最后只不过是被老于世故的人抢白,让人滔滔不绝地发一通社会上常见的牢骚而已。
7、人们相互欺骗,奇怪的是没有造成任何伤害,甚至都没有感觉到是在相互欺骗,那才是真正巧妙的、赤裸裸的不信赖。我难以理解那些相互欺骗却胸怀坦荡、问心无愧地活着,或者有着活下去的信心的人。
8、我在以前的人生中曾经不止几次地产生过但愿被人杀死的念头,但我从未产生过想要杀人的念头,因为我觉得那只会给可怕的对手带来幸福。
9、与女人交往,其实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简直是无法预测。雾里看花,而且有时会误踩虎尾招致惨败,遭受重创,它又和受到男人的鞭打不同,会像内出血似的极其不爽地郁结着,受到的伤害怎么也难以化解。
10、我完成的画作阴惨得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但我暗暗地承认,这才是我拼命藏掖在内心里的自己的原形:表面上笑得很灿烂,也逗人发笑,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悲凉,真是没有办法!
11、我读过小学、中学、高中,对所谓的爱校情结最终还是无法理解。校歌之类的东西,我一次也没有想要记住它。
12、我深知吩咐女人去做事是不会让她们感到扫兴的,相反,有男人托自己去办事,女人会深感荣幸。
13、胆小鬼甚至会害怕幸福。软刀子是能伤人的。因幸福而受到伤害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14、男人一旦没了钱,就自然而然地只会意志消沉,变得颓废,连笑声也是有气无力的,性情也会变得乖僻古怪,最后就破罐子破摔,是男人自己抛弃女人,处于半疯癫的状态将女人彻底抛弃啊。
15、唯独人们之间的纷争,我是极不愿意卷入的。卷入那种旋涡里是可怕的。
16、所有世人的话音里都是这样闪烁其词雾里看花,隐含着像是随时准备逃避责任的微妙和复杂。面对这种几乎是多此一举的严加防备和防不胜防的烦人的小计谋,我总是颇感迷茫。
17、人们实在不可能相互了解,完全误解对方却自以为是亲密无间的挚友,终生都没有察觉这一点,倘若对方死去就哭泣着念念悼词。
18、所谓的“世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人群吧?这个“世人”的实体在哪里呢?不过,我活到现在一直认为那是个强大的、严酷而可怕的东西,但听堀木这么一说,“你说的世人不就是你吗”这句话突然冲到我的舌尖便又缩了回去。
19、人世间,我觉得自己好像模模糊糊地有所理解了,是个人和个人的争斗,是随时随地的争斗,还应该是当场取胜。人决不服从别人,甚至连奴隶都会立即做出奴隶特有的卑屈来报复。因此,人们除了当场一招制胜之外,没有学会其他保全性命的窍门。
20、我对死毫不在乎,但如若受伤出血而变成残废,我实在难以认命。
从那天夜里起,我开始出现白发,我越发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越发永无止息地怀疑别人,永远地远离了对生活的所有前景、欢乐、共鸣等的企盼。
21、与其说良子受到了侮辱,还不如说是良子对人的信赖受到了侮辱。此事成为我永久的苦恼,甚至使我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在我这种惊恐不安、一味地窥探别人的脸色、信赖别人的能力有缺陷的人眼里,唯有良子那无邪的信赖,她那纯洁的心灵,才像青叶的瀑布那样清澈无比。
22、这个世上有着各种不幸的人。不!说尽是不幸的人也不言过其实吧。可是,那些人的不幸,能够对所谓的人世间堂皇而之地提出抗议,“世间”对他们的抗议也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同情。然而,我的不幸全都是出自自己的罪恶,我无法向任何人提出抗议,哪怕结结巴巴地说上一句抗议的话。
23、我到底是俗话说的“任性”还是相反的“太懦弱”,连我自己也不明白。总之,我好像有着强烈的罪恶倾向,所以自然而然地、连续不断地、永无止境地朝着不幸走去,没有具体的制止措施。
24、有人给我却遭到我的拒绝,说在我的人生中仅此一次也并不过分。我的不幸,是没有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有人给我我拒绝接受,无论在对方的心里还是在我自己的心里,都会产生永远无法弥补的明显的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吓坏了。
26、凡事都要经过拼搏,而且只能赢。
27、有人在等着我。有人丝毫不抱怀疑地、在静静地期待着我。我是值得信赖的。我的命不是问题。以死谢罪之类好听的话就不说了。我必须回报这种信任。如今就只剩这一件事。快跑!梅洛斯。
28、我从出生的时候起就是个正直的人。请让我作为正直的人去死。
29、因为他相信我,所以我要奔跑。不是来得及来不及的问题,也不是人命问题。不管如何,我都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在奔跑。
30、梅洛斯,打我。用同样响亮的声音打我的脸。在这三天里,我只有一次产生过怀疑你的念头。我是平生第一次怀疑你。你如果不打我,我就不能和你拥抱。
这本厚重的书摆在我的案头已经有些日子了,每次翻开,总有一种被某种沉郁情绪包裹的感觉。它并非那种能让人拍案叫绝、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反而像是一面布满锈迹的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处那些不易为人察觉的幽暗角落。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并将它们放大成足以令人窒息的意象。我尤其欣赏那种不动声色地渗透进文字里的悲凉,它不是外放的嚎啕大哭,而是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觉出其中那种化不开的苦涩。书中的主人公,他的每一次尝试与世界的接轨,都以一种近乎滑稽的失败告终,这种失败并非源于能力不足,而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疏离感,让他永远站在人群的边缘,像个局外人般审视着自己无法融入的那个世界。读到某些段落时,我不得不放下书本,走到窗边,深深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暂时摆脱书中营造出的那种压抑的氛围。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敢于直视那种普遍存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刻意忽略的“不适感”。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文学作品时,我总期待着能从中找到某种救赎的契机,或者至少是一条通往光明的模糊路径。然而,这部作品提供的,却是一种近乎彻底的坦诚,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那些我们用以自欺欺人的体面外衣。叙事节奏的处理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步步为营,反而更像是一系列零散的、带着强烈主观色彩的日记片段,充满了碎片化的体验和近乎病态的自我观察。这种不连贯性,恰恰精准地模拟了那种内心世界崩塌时的思维状态——逻辑退居二线,感受成为主宰。我时常被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所震撼,比如对某种特定光线的描述,或是对一次简单对话的过度解读,这些细节汇聚起来,构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心理迷宫。它不是在讲述一个宏大的故事,而是在描摹一种存在的状态,一种在现代社会高速运转背景下,个体精神逐渐被异化的过程。读完后留下的,与其说是故事的结局,不如说是对自身日常行为模式的一次深度反思。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消耗心神的,它要求读者投入极大的情感共鸣,否则很容易就会将其误读为仅仅是矫揉造作的“忧郁文学”。但如果你能穿透那层疏离的表象,你会看到作者对“真诚”的极度渴望。书中的角色,他所有的荒诞行为,所有的自我放逐,追根究底,都是为了寻找一种不必戴上面具的生存方式。他试图用各种滑稽的、甚至是自我毁灭的方式去试探世界的底线,看在何种程度的放纵或堕落之后,世界能停止用它那套虚伪的标准来衡量他。然而,每一次试探都以更深的孤独告终。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叙事,而是通过对不同时期内心感受的交叉对比,展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绝望感——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那个核心的“不适”始终如影随形。它像是一张巨大的心理地图,标记着所有通往“正常”的道路都已坍塌的废墟。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那近乎完美的悲剧性收尾。并非指情节上的突发事件,而是指人物精神状态的彻底定型。读到最后,你不会感到意外,因为所有的铺垫,所有的挣扎,所有的自我辩解,都已将人物推向了那个唯一的、必然的终点。它教会了我一个残酷的道理:有时候,最深的痛苦并非来自于外部世界的攻击,而是来自于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那个无法弥合的巨大鸿沟。作者对于这种内在冲突的描绘,达到了令人颤栗的境界。他笔下的人物,并非是故意为之的叛逆者,而更像是一个被上帝在创造之初就设置了错误频道的接收器,接收着所有不合时宜的信号。这部作品需要的不是读者的同情,而是理解——理解那种即便拥有敏锐感知力,却终究无法将之转化为有效沟通工具的无力感。它是一部关于“不合时宜”的史诗,其艺术价值在于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那种微妙的、几乎无法言说的“错位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华丽独白,充斥着一种古典的、近乎过时的优雅,但这优雅的背后,却是彻底的虚无。它不像当代文学那样追求简洁和直接,反而偏爱使用那些繁复的修饰和略显晦涩的比喻,这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挑战。每一次深入文本,都像是在潜入深海,需要耗费极大的意志力去抵御周遭的压力。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查阅词典,去理解作者在特定语境下赋予某些词汇的独特含义。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在与一个孤独而才华横溢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他用尽毕生的词汇去描述他感受到的“格格不入”,那种被世界温柔地排斥在外的感觉。它没有给出任何清晰的答案,也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它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个人如何一步步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与主流世界不兼容的异类。这种纯粹的记录本身,就具有一种近乎残忍的力量。
评分物流没用箱子外封,书角憋了。
评分一般
评分非常好看的小说
评分物流没用箱子外封,书角憋了。
评分豆瓣评价最好的版本
评分好好好
评分屯起来慢慢看 据说很好看
评分挺好的 已送到朋友手上
评分非常好看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