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工程 声色国音与性别研究:中国早期声片中的声音现代性与性别研究(193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内容简介
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110周年和世界电影120周年。在中国电影1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而其周边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电影发展的托举之力,让中国电影向前、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以中国电影百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及写作一度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电影史著作薄弱、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以及已有电影史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影史料的准确性、电影史述的合理性以及电影史观的正确性都提出了质疑,探讨了写作新的电影史的可能性,并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像重写文学史那样,重新撰写中国电影的历史。在呼吁要重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众声中,“重写电影史”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口号,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在此旗帜下,各种重修的或新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一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出版的电影史著作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部。其中也不乏有些成果令人惊喜,给人以不少新的启迪。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已然进入一个更为理性和深入的阶段,然而,面对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加久远和错综复杂的电影历史,我们该如何面对?之前提出的“重写”或“再写”是否依然是我们面对电影史研究和写作的思路?
作者简介
魏萍,哲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方向主要有电影文化史、电影理论与批评、性别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曲
一、声音与性别
二、白话与性别
第一章 “有声的中国”,有色的性别:从白话文运动到国片运动中的声音与性别政治
第一节 从白话文运动到国语运动
一、“国音”统一与声音的政治:胡适等现代知识分子的“国音”理论
二、精英话语VS.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三、精英话语VS.流行歌曲:黎锦晖的国音与乐音实践
第二节 从国语运动到国片运动
一、“联华”与国片复兴运动
二、联华歌舞班与女明星的声色:电影杂志与“明星之声”
三、“声色联姻”的香艳肉感“软豆腐”
第二章 声色国音中女性的“追求”:黎明晖的国音实践、声色表演和性别政治
第一节 国语运动与性别表演
一、远去的倩影:国语运动与默片女明星
二、冉升的歌舞女明星:国语运动与黎家歌舞团
三、国语宣传与黎明晖的性别表演
第二节 有声的中国,失声的女性:黎明晖在《压岁钱》中的声色表演
第三节 从“失声”到“无声胜有声”:女性的声音与声音的政治性
第三章 从“梵婀玲”到“二胡”:左翼声片的“大众语”白话歌曲、性别与表演政治
第一节 “大众语”白话与大众音乐白话
一、“大众语”白话
二、大众音乐白话:“将音乐重新定义为歌曲”
第二节 驳杂的左翼声片:软硬兼容的大众音乐白话
一、歌曲片段的声色再现
二、歌曲的音画再现与观众反应
三、全剧白话歌曲框架式的“软+硬”再现
第三节 “软性电影”中的女性声色
第四节 左翼声片中性别化的声音景观
第五节 性别VS.政治:女性的主体声音与“大众语”白话的驳杂性
第四章 魅影重重
——《夜半歌声》中的声色、革命与性别
第一节 革命话语与男性的“声”
第二节 女性的“色”(身体)与革命
第三节 “观看”引发的游移
第五章 《天涯歌女》的“声”与“色”:国族论述、性别政治与华语电影的声音脉络
第一节 苦情的歌女,想象家国的符码
第二节 声色喧哗,家国的建构与解构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国电影史工程 声色国音与性别研究:中国早期声片中的声音现代性与性别研究(1930-1937)》:
白话现代性的思想层面和感知层面,在官方/民间、国民党/共产党、集体/个体、男性/女性、经济、技术、社会等多种话语、不同主体和媒介的冲突和调和的过程中,也早已不能那么泾渭分明了。张真从身体和感官的层面来延伸胡适白话文运动的意义,虽然借“洋泾浜语”的讨论呈现了白话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扩展了白话的外延和内涵;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将其在中国语境中原初的现代性(主要是在思想、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等层面上)意义阐释得风淡云清了。这样一来,白话文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爱困运动在思想层面、知识分子、文学意义、意识形态上的密切联系无形中也被冲淡,甚至抽空了;白话也就成为上海区域文化的声音表达,并不能涵盖30年代电影文化呈现出的民族声音的“呐喊”这一个面向(主要以左翼电影为代表),也更无法有效呈现不同声音之间相斥相助、“众声喧哗”的杂语状态。
另外,知识分子倡导的白话也并非是一个同定的概念。如张真所说:“本土的白话文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激进的现代白话的新形式(混杂着北京方言、西方的语法和日本的外来词)作为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标准的官方语。”晚清以降,以知识分子为先导的“白话”看似在知识分子和官方等各种力量的促使下渐渐“整齐划一”为一种标准国语,并且实施到教育领域。但是,20年代有关“语体文欧化的讨论”和有关“民众文学”的讨论,30年代关于“文言文·白话文·大众语”的论争等,都说明在知识分子和文学、语言话语意义上的白话,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不稳定的话语形式;“一个潜在的不稳定的过程”(汉森对于公共领域的界定);一个各种权力、话语、意识形态竞技、共存的矩阵(matrix),尽管外在上看来它势不可挡地成为一种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语言。
不过,正是张真的研究启发我从声音(语言的声效)的角度去考察中国早期电影中的性别政治。具体在我的研究中,就是从白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重新考察中国早期声片中的声音与性别的问题。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几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及其在现代声音运动中的跨界实践(刘半农、胡适的白话诗分别被赵元任、黎锦晖改编成音乐曲目;黎锦晖推广国音运动的语文、音乐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性别的议题与中国的现代声音运动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详见第一章)。强势的白话文运动、继而是国语运动,虽然试图将女性的“声色联姻”都吸纳入自己统一的政治性的声音系统中,要么成为家国的符码,要么成为白话文/国语宣传的载体。然而,女性却又潜行其间在历史舞台上不经意地华丽转身,用她们台上台下的声色表演微妙改写了政治话语,为主体性的展示赢得一席之地(详见第二章)。30年代正值中国电影技术从无声向有声时代过渡,关于“声音”的讨论甚嚣尘上,“软”“硬”电影人皆借女明星的“声色联姻”为自己所需。左翼风生水起,渗入影坛的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声音工具建构有声的中国。左翼电影中,性别也在不同的声音分工中渐趋二元,女性的“声色联姻”被各色主体用各种音画方式纳入家国民族的现代声音系统中(详见第三章)。而在风起云涌的“革命”之声中,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却如暗夜发着鬼声的幽魂,不仅用女性,也用男性的声色无形地解构了主流声音。声音(声)与身体(色)在新的媒介中牵愁惹恨,性别的界限在游移的革命话语中亦被模糊(详见第四章)。
……
前言/序言
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110周年和世界电影120周年。在中国电影110年的风雨历程中,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吸引公众的关注,而其周边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电影发展的托举之力,让中国电影向前、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以中国电影百年为契机,中国电影史研究及写作一度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独特的景观。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电影史著作薄弱、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以及已有电影史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电影史料的准确性、电影史述的合理性以及电影史观的正确性都提出了质疑,探讨了写作新的电影史的可能性,并达成了共识,即应该像重写文学史那样,重新撰写中国电影的历史。在呼吁要重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众声中,“重写电影史”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口号,至今依然令人津津乐道。在此旗帜下,各种重修的或新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一度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出版的电影史著作总数已经达到了几十部。其中也不乏有些成果令人惊喜,给人以不少新的启迪。2015年,中国电影110周年,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已然进入一个更为理性和深入的阶段,然而,面对日益蓬勃的电影产业、更加久远和错综复杂的电影历史,我们该如何面对?之前提出的“重写”或“再写”是否依然是我们面对电影史研究和写作的思路?
中国电影史工程 声色国音与性别研究:中国早期声片中的声音现代性与性别研究(1930-1937)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国电影史工程 声色国音与性别研究:中国早期声片中的声音现代性与性别研究(193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