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仍然有全球性的饥饿?
全球10亿人为何变得肥胖?
是谁发明了超级市场?
为什么大豆无处不在?
谁在从全球的粮食中受益?
粮食危机和抗议迟早会结束吗?
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21世纪,全世界的人们靠什么充饥?
这些答案全都在《粮食:时代的大矛盾》里。
世界一半人营养缺乏,另一半人却因营养过剩而肥胖,这两种症状的起因都是大公司的食物垄断。为了展示少数几个食品流通巨头是如何控制全世界的健康,作者进行了一次全球调查,从“绿色荒漠”巴西到抗议者云集的韩国、咖啡农场破产的乌干达和贫瘠的印度土地。揭露的真相令人震惊,亚洲和非洲饥馑、世界性的农夫频频自杀及市场的错误性指向的起因都在超市。但他同时也发现了希望,一项国际性的运动正在开展,以帮助创造一个更加民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和令众人满意的粮食供应体系。
从种子到商店到盘子,本书介绍了重新控制世界粮食经济的步骤,平息农夫和消费者的不满,重新找到全球食物供应的平衡。
拉吉`帕特尔,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他曾在耶鲁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如今在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学术职位。他曾为世界银行工作,在世贸组织实习过,担任过联合国顾问并抗议过他的前雇主。《粮食:时代的大矛盾》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已在11个国家出版。他还撰写了《务虚的价值:如何重塑市场社会和重新定义民族》。
美国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及其“量化宽松”救市政策,造成过剩资金大规模进入国际粮食期货贸易,引发21世纪的“粮食金融化”趋势,本是虚拟资本扩张阶段的客观现象。接续发生的各国相继推出N个不同版的量化宽松,势必加剧粮食金融化趋势,这才是任何关注粮食安全的人不能忽视的。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铁军
出版者的话
再版前言第一章导言
我们时代的大矛盾
失落的乡村乐园
关于乔
沙漏图形
走向自由的途径
本章小结第二章世界食物生产者分析
解析农村
在那农场有他的妻子
扭曲的谎言
负债累累的农民
失望之后
是WTO杀害了李耿海吗?
有些农民受到了威胁
命令到底来自哪里呢?第三章你已经成了墨西哥人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订立之后
只供富人享用的玉米
曾为农民
跨越国界之外
错误的解释
把农业送到天使之城
又见李耿海第四章“只是苦求一块面包”
食物和饮料秘史
罗德斯难题
食物冷战
美国食物援助之后
世界贸易组织第五章客户是我们的敌人:食品系统业务介绍
永恒的“香蕉王国”:联合水果公司
世界食物产业巨头的合并形式
市场对政治的青睐
道恩?安德列斯与国家利益
第六章用化学改善生活
知识与计划
谁人知晓
致力于解决穷人需求的公司
我要向学术界表示感谢
为了非洲!
孟山都公司与马卡哈西尼平原的谎言
生物化学的福音
第七章甘氨酸之王——大豆
神秘成分
大豆堆积如山
了解大豆桑巴
完美的风暴
大豆之王——布莱奥?麦基的申辩
旁观者之见
巴西国家发展的危机
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运动
带它回家
第八章在超市结账
自助商店
奥韦尔数据库
666及其他
超市过道里的规则
沃尔玛面临的挑战
连锁店帮派
超市便捷性的矛盾
每片云彩都有一条红线
爱的货架
在“黑豹党”的花园里
第九章操纵我们食物选择的隐形力量
关于地点、口味和食品
食物来自火星
小麦是罪魁祸首
对电视快餐上瘾
布尼三明治的现状
向肥胖开战
感受脂肪燃烧
你的脚步还是我的脚步
反对垃圾食品
第十章结论
沙漏的内部
仅仅是我们、我们自己和我们自身
追随领导者
致谢
不仅仅是粮食战争
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风起云涌、云谲波诡,粮食价格在总体企高的形势下,个别作物(比如大豆)的价格却如过山车般忽高忽低,令人费解。这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吗?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全球粮食生产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供应端不是问题,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
本书的作者和本书的序言作者认为,这些“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战争。这是一场复杂的战争,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居于优势地位国家的力量和意志、国际金融大鳄、世界粮食巨头、食品工业巨头、超市巨头,数量庞大且处于被动地位的农民和消费者,还有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这些力量是如何相互交织地、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这场战争的。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会被贴上道义的标签,各方力量终究都不会逃过道德法庭的审判。难道这不是一场汽车与人争夺口粮的战争吗?难道这不是一场金融大鳄的私欲与人们的肚子之间的战争吗?
先看看美国和美元。在美国出台首个能源法案的背景下,美国的能源政策似乎掌控了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只要轻轻拨动其生物能源政策,就可决定全球粮食价格的涨跌。如果美国把粮食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是否可以广泛地拯救美元的弱势危机,从而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美国的国家意志和力量。那么其他国家呢?
国际金融大鳄无疑是这场战争的推手,他们既是做市商,又是投机者。掌控世界粮食80%交易量的ABCD四大跨国粮食巨头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也在或明或暗地与金融大鳄联手或配合。现在看来,这两支力量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
那么在粮食价格暴涨的情势下,全世界的粮食生产者们——农民,应该获利甚丰吧?但现实表明,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跌带给农民的更多只是伤害。农产品不像工业品,轻轻一按生产线的按钮就可以控制产量的多少和生产的种类。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转型慢的特点,而且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如果农民完全跟随市场信号,在看涨的鼓舞下全力投入,很可能等到的是暴跌后的破产结局。事实上,全球粮食生产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者,处境仍是一如既往地艰难,他们一直在与市场及“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战。
我们关注粮食问题,因为这是关乎普通消费者肚皮的头等大事,但是,吃饱了我们就满足了吗?在现代社会,与食物有关的疾病,如肥胖症和糖尿病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在疾病向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社会人群普遍扩散的形势下,仅仅谴责患病者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健康,就是一种简单的直线思维。需要思考的是,人们的饮食习惯真的完全是人们自己形成的吗?在吃什么的问题上,我们能够做出独立的选择吗?是谁在掌控这一切?捍卫我们的健康,出路在哪里?我们需要向谁宣战?
无论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还是掌控着我们饮食习惯和选择的权力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因为他们是隐形的。不经过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和不停止地追问,我们就会忽视他们的存在,难以辨明他们的源起,不能理解他们的作用方式,无法知道我们未来的斗争方向和策略。
让我们回头看看中国。我们不禁要追问: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起点的30年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实现了现代市场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了吗?我们国家掌控了具有生命线意义的粮食产业链了吗?我们是不是在慢慢地丧失粮食或者食品的定价权?我们建成了成熟的粮食金融化工具和粮食市场机制了吗?单一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廉价的外向型经济,还要继续不顾农业和农民吗?面对来势汹涌的粮食高价时代,我们该如何平稳过渡?
同时,世界粮食与食物问题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拉吉?帕特尔博士在他的新作《市场、权力与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一书中,也为我们揭示了世界食物体系背后的逻辑。
自近代至今,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沙漏状的食物体系。沙漏的上端和下端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农民或农场主)和消费者;沙漏中间细细的瓶颈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是食物企业。食物企业决定了以什么价格从生产者那里收购原料,再经过一番加工以后,以什么价格卖给消费者;食物企业决定了从生产者那里收购什么,在经过相关的物流和分销后,消费者们才能得到它。食物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尽管出于各种原因,它们经常高调地做各种善事),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因此,它们不可能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选择性地进行传递——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只是食物体系最简单的模型。这一体系的渊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代和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偏低的世界食物价格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生物学的因素在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和影响的。支持这一体系运转有一系列的理念和制度。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国家的意志和利益、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于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发挥着怎样的影响。这一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掌控粮食金融工具的金融大鳄、以四大粮商为首的粮食巨头,包括雀巢和麦当劳在内的食品巨头、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市巨头,当然还有数量最多但同时也是最弱势的构成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巨头们的地位是凭借什么手段形成的,他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们还能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在食物体系中的命运和地位,食物体系对于生产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对消费者在健康方面的影响。食物体系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合理的吗?书中对食物体系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判,提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为我们展示了在世界范围内,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与粮食、食品巨头们进行波澜壮阔的斗争。
当然,粮食战争不是食物战争的全部,它是食物战争在现阶段最精彩、最激烈、最扣人心弦的展示。拉吉博士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完整的战争画卷。现在,就让我们去展开它吧!
目前,这场战争仍在继续!
……
拿到这本书,“粮食:时代的大矛盾”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一些非常震撼的新闻报道。比如,关于粮食浪费的触目惊心,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农业歉收。我一直觉得,粮食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沉重。这本书的题目,恰恰点出了这种复杂性。我期待它能深入挖掘那些导致“大矛盾”的根源。会不会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在很多地方,土地资源被高度集中,这是否影响了小农户的生存,也加剧了粮食生产的集中化和潜在风险?又或者,它会探讨国际政治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些国家是否会利用粮食作为武器,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解读,让我们看到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角落。同时,我也想知道,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自处?是应该更加关注本地农业,还是应该支持那些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与粮食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紧密,也更具挑战性。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农业的书,但总觉得要么过于技术化,要么过于泛泛而谈。而“粮食:时代的大矛盾”这个书名,则有一种直击要害的锐利感。它不像那种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反而带着一种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我猜想,作者可能在书中探讨了各种粮食生产背后隐藏的“矛盾”。比如,为什么我们能生产出足够养活全球人口的粮食,但依然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这种分配上的巨大不公,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市场经济的冷酷无情,还是国家政策的失误?或者,是全球贸易体系中那些看不见的壁垒?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剖析这些复杂的社会结构。另外,“时代”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它暗示着这本书关注的并非是历史上的粮食问题,而是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时代独有的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兴技术是否在改变着粮食的生产和流通?而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生存空间又在哪里?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理解这个时代粮食困境的全新视角,能够启发我去思考,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的一些选择,比如购买何种食物,是否会对整个粮食体系产生微小的影响。
评分“粮食:时代的大矛盾”——单看书名,就感觉沉甸甸的,充满了力量。我猜测,这本书不会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现实。它可能会深入剖析,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被认为是物质极大丰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反而会面临如此严峻的粮食挑战。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发展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比如,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我们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这不仅损害了土地,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又或者,它会探讨全球化的进程,是如何将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推向了一个更加脆弱和不确定的境地?当一个地方发生危机时,可能就会影响到全球的粮食供应。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究竟是怎样一个“大矛盾”的集合体,而粮食,又是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它似乎在承诺,将揭示一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充满隐忧的领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分析,让我能够跳出日常的思维局限,去更全面地看待粮食与我们时代的关系。
评分“粮食:时代的大矛盾”,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有一种史诗般的宏大感,但又带着一丝沉重的现实气息。它让我联想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似乎在某些基本需求上,反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定义这个“大矛盾”。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我们似乎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物,但与此同时,却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还是说,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粮食的流通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却也让我们对食物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越来越陌生,甚至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这些矛盾。它会不会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的农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或者某个国家的政府如何平衡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大矛盾”是如何真实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解开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粮食:时代的大矛盾”。光是这个题目,就勾起了我无数的遐想。我一直觉得,粮食问题,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米饭白面,它背后牵扯着太多的东西。经济、政治、环境,甚至是文化和人类的生存本身。不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宏观的全球粮食体系分析,还是微观的某个地区农民的生存困境?我期待它能揭示那些我们平时不曾察觉,但又至关重要的议题。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的食物,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产方式?是可持续的,还是对地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当某个地区因为气候变化或者冲突而颗粒无收时,我们这些身处安逸之地的人,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本书会不会探讨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基因编辑、垂直农场,这些听起来很酷的技术,究竟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还是可能带来新的风险?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深度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一个“大矛盾”的题目,预示着这本书不会是轻松的读物,但我相信,真正有价值的书籍,往往需要我们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个宏大的主题娓娓道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