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玛格丽特·罗宾斯汀 著,刘怡女 译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多兴趣
  • 自我成长
  • 习惯养成
  • 专注力
  • 目标设定
  • 个人效率
  • 兴趣探索
  • 职业发展
  • 终身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原印刷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4218145
版次:2
商品编码:12122589
品牌:磨铁图书(Xiron)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renaissance soul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轻型纸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5000+人验证,国际知名兴趣导师,专为兴趣太多、三分钟热度、找不到一件事全身心投入的人打造

◎超值赠送兴趣焦点实践练习手册!精选19种实操练习集合成册,帮你分解到每一周,让你不仅可以随时实践,更可以不断修正逐渐聚焦兴趣。


内容简介

你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热情满满,不容易待在一个领域里,怎么也难以决定该走上哪一条道路。绝大多数的生涯顾问都会建议你:找出你ZUI重要的长处和优势,努力发挥它们,在同一个轨道上累积成绩与实力,一步一步往往上爬。只有这本书鼓励你:接受你喜爱朝向多面发展的特质,循着热情找工作过生活,同时进行多种兴趣,随时可以改变爱好,用热情来帮你取得金钱与快乐。

本书结合了生涯规划、心理谘商与时间管理的概念和技巧,将会让你学到:

◎重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质,爱上多才多艺的自己。

◎选择爱好可以象是在吃四色冰淇淋,同时进行几种你目前超喜欢的“热情焦点”。

◎用崭新的眼光寻找下一份工作,或者重新看待现在这份给你薪水的工作。

◎不必转换职业轨道,也能满足好几种爱好。

◎用你热爱的事物来赚取金钱。

◎把时间管理得既有秩序又有弹性。

◎不必辞职进修,也能获得新领域的知识。

特别建议以下几种人类从这本书里找到指引:

◎已展现能力并担任主管职务,受公司倚重,但耳畔有声音对你说:“人生还有别的可能性。”

◎善于“打天下”,但不喜“治天下”的人才。喜欢尚未尝试过的风险,远胜于已经熟悉的成功。

◎过去两年来换过四次工作,每次都觉得新工作是正确选择,但不久又因为想做别的新鲜事而离职。

◎目前从事薪水微薄的基层工作,想换工作但不知还能做什么,总觉得看不到出路的人。

◎兴趣广泛,期许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人才,可是不知如何选定大学主修课程的学生。

今日世界追求弹性与感性、适应力与创造力。像你这般样随时在演化的人种,这正是你的时代。


作者简介

【美】玛格丽特?罗宾丝婷﹝Margaret Lobenstine﹞

“另有出路顾问工作室”(Alternative Approached)创始人

提供工作生涯发展与人生规划的咨询,辅导过5000+人的面对各种人生课题。

迄今创立过三种截然不同的事业,每一次都在事业有成之后觉得必须转换跑道。


目录

PART ONE 兴趣多元

第1章 多面向发展的文艺复兴人 // 003

从专注一种热情到兴趣广泛多元 // 004

多面向发展人才的三种特质 // 005

有关多面向发展人才的五个误解 // 010

文艺复兴人——从丑小鸭到天鹅的华丽转身 // 012

第2章 文艺复兴人最常出现的四个疑虑 // 015

疑虑一:现在再重新开始已然太迟 // 015

疑虑二:我不要“样样通,样样松”,而只是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 022

疑虑三:不专注于一件事便无法谋生 // 024

疑虑四:其实我并不想朝多面发展 // 032


PART TWO 发现你的多样热情

第3章 找出当下你最在乎的价值 // 037

三项练习帮你找出最在乎的价值 // 039

正视你最在乎的价值,尽管它“令人难为情” // 047

挪出时间给你重视的事物 // 049

第4章 冰激凌带来的全新选择 // 054

四色冰激凌给予的人生启示 // 056

焦点组合策略帮你落实兴趣组合,让改变发生 //

八个方向让你确定自己的兴趣焦点组合 // 060

确定你的第一份兴趣焦点组合 // 065


PART THREE 热情&现实

第5章 “真工作”能满足你的多样热情 // 069

找一份贴近兴趣焦点的“真工作” // 070

如何选择一份“真工作” // 071

判定“真工作”的五项标准 // 073

别让工作变成你的“黄金手铐” // 076

你的身份认同应放在兴趣焦点上 // 078

拉近兴趣与收入的距离 // 080

第6章 多样兴趣会更加夯实你的经济基础 // 081

转换事业不必非得从基层开始 // 083

七个诀窍让你更好地在未来雇主面前展现自己 // 088

两类“工作伞”让你兼顾工作与兴趣 // 090

二合一:兼具富兰克林的兴趣多元和莫扎特的专一 // 096

做一名自由工作者 // 099

五条建议让你不必推销自己也能成功 // 100

你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 // 103

实现梦想你还需一个能力与你互补的伙伴 // 105


第7章 别因“不了解”而停下追寻的脚步 // 107

流程图让你明确达到目标的每个步骤 // 109

从志愿服务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训练 // 117

找一位前辈当导师会让你事半功倍 // 123

人生教练是你最公正的生涯顾问 // 127

第8章 给社会新鲜人的几点建议 // 130

适合你的大学才是好大学 // 131

多多尝试,选择最能激发你热情的专业 // 134

给出理由、表露自信,让师长认可你的专业选择 // 138

是否读研应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人生规划 // 140

在多变的企业文化中保有自己的兴趣焦点并非不可能 // 141

让兴趣焦点来弥补你学历不高的求职短板 // 145

在现有工作中去发现你感兴趣的内容 // 148

你得找到适合你的最佳工作方式 // 150

照顾家庭其实是一份无薪事业 // 151

给自己放一年假想清未来要怎么走 // 152

从无数可能中先选定一种去执行 // 153


PART FOUR 理想的生活

第9章 从确认到执行:稳步将兴趣焦点化为切实行动 // 157

PRISM测验:让你更加确认最佳兴趣焦点组合 // 158

内在意向帮你实践兴趣焦点 // 163

意向标记行为让“意向”化为实践 // 167

进展不顺时多关注已经取得的成果 // 171

第10章 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让你有效实践兴趣焦点 // 172

用兴趣焦点笔记记录下想做的活动 // 173

运用兴趣焦点时段来制作行事历 // 175

“两者通吃法”让你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 178

五个诀窍让你免于被其他事物打扰 // 183

偶尔享受下“想做什么就去做”的从容 // 187

第11章 实践兴趣焦点不可避免的四大障碍 // 190

障碍一:经常面临单打独斗 // 192

障碍二:太过追求完美 // 198

障碍三:热情不再,无聊感全面来袭 // 201

障碍四:伴侣是专一的“莫扎特” // 202

第12章 阻碍实践兴趣焦点的十三个深层束缚 // 205

内在的自我保护机制让你抗拒新尝试 // 206

家人的期望阻碍了你追随兴趣的脚步 // 207

多样的金钱观限制了你多面向发展的热情 // 212

对性别的刻板期待约束了你的价值观 // 213

在兄弟姐妹里的排行会左右你的想法 // 214

社群偏见妨碍了你向前迈进 // 214

臆想而生的恐惧让你望而却步 // 215

害怕失败让你不敢尝试新事物 // 220

有关成功的负面经验让你不能善始善终 // 221

缺乏积极动力让你无法对事物产生兴奋感 // 222

生活变故阻碍了你展开人生蓝图 // 222

尚未诊断的疾病让你误判自己的兴趣所在 // 223

过往的心理创伤影响了你发挥多面发展的特质 // 224


结语:成为别人的榜样 // 228


精彩书摘

假设前一章所说的三个特质如实描述了你面对工作与其他活动的状态,你便了解,虽然自己跟鸭子一起生活了好些年,却原来是只天鹅。这时你不就可以自豪地抖开柔软的羽毛,向世界宣布你的真实身份?

嗯,是可以这样没错。来参加我课程的人,经历了兴奋与认同感之后,接着会安静下来,然后传出深深的叹息与一阵叽叽喳喳:“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对此我一点都不意外。打从幼儿园老师善意询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起,我们就被限制住了,以为长大后只能成为某一种人。你可能会投入几年或几十年时间,想找到你的ZUI好归宿(或至少是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观点不容易改变,即使新的观点更能够让你志得意满,你可能还是有诸多疑问。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多面向发展的人们ZUI常产生的四个疑虑。


疑虑一:现在再重新开始已然太迟

刚刚找到自我认同的文艺复兴人,典型的悲叹是:“为什么我没能早点认识自己!现在才要开始追寻各种兴趣已经太晚了。”有趣的是,发出这种怨叹的人遍布各个年龄层。在我的研习课堂上,二十多岁的学员感伤地反省他们在大学浪费了时间,只专攻一项主修科目,追求单一梦想或事业。我一问起,他们会说:“现在才要开始追求我的各种兴趣,我需要先学这个(或者找出那个),但现在才做这些又太迟了。我花了四年读大学,又花了三年在基层工作上。”那些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和五十多岁的人则对着社会新鲜人叹息:“但愿我刚毕业的头几年就有这种课程可以上。”他们说:“现在才要涉足新事物已经太晚了。”退休人士则对中年同事投以羡慕的眼光,咕哝着:“要是我在你们那个年纪就了解什么叫作多面向发展,我的成就可不只是这样。”

其实,你所拥有的时间比你以为的更多。请花几分钟完成以下练习——“我还有时间”。这份练习没办法额外给你几年寿命,但它可以让你得到一个数字,让你知道你还拥有多少时间。对许多人来说,这项练习有如一记当头棒喝,让他们可以全心享受身为一个多面向发展人才所面临的挑战。


我还有时间

1.写下你预期活到多少岁:_________(A)

2.写下你现在的年龄:_________(B)

3.把A数字减掉B数字,得到:_________(C)

4.再次写下你现在的年龄:_________(D)

5.把D数字减掉C数字,得到:_________(E)

这道数学题与你还有多少时间有何关系?C数字显示你还有多少年可活;为了让这个数字更具意义,请看ZUI后一个数字E(有可能是负数),它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过来的。假如E数字与你现在的年纪相当,便表示你还拥有的余生岁数是你已活过岁数的两倍之多。

让我们来看看芭芭拉的例子,她今年44岁。

1.写下你预期活到多少岁:80(A)

2.写下你现在的年龄:44(B)

3.把A数字减掉B数字,得到:36(C)

4.再次写下你现在的年龄:44(D)

5.把D数字减掉C数字,得到:8(E)

这样一计算,芭芭拉还有36年可以供她去追求多种兴趣。“挺有意思。”芭芭拉可能会这么说,但态度无所谓。那么我们就请芭芭拉注意ZUI后一个数字。往前看,芭芭拉还有36年岁月;而往后看,36年前她只有8岁大,还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想想看她从8岁起学了多少事物,做了多少事:乘除法、文字、学习美国历史、校外教学、培养各种爱好、兼职工作、人际关系。芭芭拉从8岁至今所得到的经验、磨炼的技巧,多得无法计数。这道算式的启示是:芭芭拉有的是时间去体验学习新事物,可以做她从8岁到现在的这段岁月当中所做过的事。

有人的数字E是负数吗?来看一下刚完成研究生学业的约翰所做的这个练习。

1.写下你预期活到多少岁:85(A)

2.写下你现在的年龄:26(B)

3.把A数字减掉B数字,得到:59(C)

4.再次写下你现在的年龄:26(D)

5.把D数字减掉C数字,得到:-33(E)

约翰计算出他还有59年的余生。若倒回去算,59年前约翰还没出生,事实上他那时是负33岁。换句话说,他在出生前就已经有33年可“挥霍”了!

ZUI后来看伊莲的问卷,她现年64岁:

1.写下你预期活到多少岁:88(A)

2.写下你现在的年龄:64(B)

3.把A数字减掉B数字,得到:24(C)

4.再次写下你现在的年龄:64(D)

5.把D数字减掉C数字,得到:40(E)

伊莲还有24年的余生。我问她,回想40岁的时候,感觉是很久以前的事吗?“我的天,”她说,“久得我快记不得了!那时候我有一个女儿在读高中。我还没开始上绘画课。不,那时候我在学意大利?语!”

“万一我没能活到88岁呢?”伊莲反问。所以她决定把预期寿命减少10年,使E数字变成50岁。她50岁以后都做了些什么?她50岁的时候是否觉得追求任何新事物都已太晚?“我50岁那年生平第一次上水彩课,而且我乐在其中!那时我还考虑报名社区大学的文学创作班。”

伊莲还有一个顾虑:“万一我生病呢?”很多人也会这么问:“万一我开始走下坡路呢?”为了安全起见,她又减了几年预期寿命,考虑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状况,使A数字变成73岁。就算如此,她仍然有9年时间完成所有计划。

但伊莲一脸忧虑,因为比起之前的答案,9年显得微不足道。我建议她换个想法。9年等于468个星期。一段长假期有多久?两个星期?4个星期?暑假有10个星期。假如伊莲突然得到468个星期的休假,她不觉得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发掘兴趣吗?这就像拥有50个暑假来开发自己的潜力!你真该看看伊莲这时的表情。

那么你呢?在数字E的那个岁数以后,你做了哪些事?你是否读了大学、服过兵役、建立家庭?学会打字与上网?自己种菜务农?自己经营一门生意?参加教会、工商联谊会?加入舞团、政党或写作团体?因学习乐器或外国语言而得到乐趣?切记,你现在的年龄与你的预期寿命之间的相隔时间,等于你的现龄与ZUI后一个答案之间的相隔时间。无论你现年多少岁,你都有时间让你的多种兴趣与热情为你带来美好生命。

你可能像伊莲一样,担心你的E数字失准,未能反映你晚年生病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可能。如果你担心这一点,大可据此减少预期寿命。但不要误以为“老年就等于生活不能自理”。谁能确定你什么时候一定开始“走下坡路”呢?爱尔兰诗人叶芝(W.B.Yeats, 1865—1939)在73岁发表《ZUI后诗作与两部剧本》,那时他在走下坡路吗?米开朗琪罗72岁开始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拱顶。一个九十多岁的制琴师,制作出两把倍受推崇的意大利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海伦?凯勒到了75岁仍有精力出版《老师》一书,记录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如何帮助她克服失明与聋哑。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在74岁时谱出歌剧《奥赛罗》,80岁时谱出《法斯塔夫》。

还有一位“本田甜心”,这位80岁的密歇根女士,在1989年时骑摩托车的里程达到2800公里。她57岁开始学游泳,一心认为人不应该只是坐着,而要向外寻求、回应新挑战。

难免有学员会说:“游泳或骑摩托车也许不难做到,但万一我想当医生呢,可能吗?”想达到野心勃勃的目标,例如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方法有很多种。有些职业确实是有年龄限制的:任何超过15岁才穿上第一双芭蕾舞鞋的人,大概不可能进入芝加哥市立现代芭蕾舞团。若你超过45岁,我打赌你过不了美国职篮联盟训练营的第一关。

但许多伟大的梦想还是能出乎意料地实现。想想罗伯特?洛派亭的例子。他父亲是服饰制造商,他大学时代便知道自己将继承家族企业。尽管他梦想进入医学院,但他主修的仍是社会学,并攻读西班牙语、法语和艺术史。他继承家族企业后,搁置了这些兴趣。直到1992年春季,他离开了已经营成功的企业。他一面寻找新方向一面选读微积分和莎士比亚课程,然后在那年夏季前往比利时参加考古挖掘。挖掘结束的那个星期天,罗伯特到瑞士参加了一场婚礼,与一名医学院学生攀谈,由此点燃了他过去的热情。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他想当医生。这位曾与父亲共同建立上亿市值服饰公司的48岁男士,展开了迈向医学院之路。他在58岁成为住院实习医生,每周工作80~100小时。现在,有些病患会向他吐露他们不便告知年轻住院医生的症状。

冲口说出“现在做太迟了”,只会使你无法尽情享受你的所有热情!


生理时钟与退休纪念金表

你在任何年龄都可能会觉得自己“太老了”。有几个族群特别可能说出这种话。

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女人,很容易因为青春逝去而感到格外恐慌。生理状况逐渐走下坡路的她们,才正要迈入一生中ZUI精彩、生产力ZUI高的岁月。尽管她们嚷着想再享受几十年的探索,却也有许多人违背自己的话,告诉我:“等我ZUI小的孩子从高中毕业,我的人生高峰期差不多就过了。”或者说:“是呀,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做自己了。我ZUI好别搞砸。”

为什么女人比较早觉得时光磨人?这是因为女人一向被教导成把养儿育女当作她们ZUI主要、可能也是唯一的任务。把小孩生下来,抚养小孩到他们能独立,通常是女人在世上留下印记的唯一方式。结束了养儿育女的岁月,犹如结束了女人生命中具有生产力、有用的部分。她的工作结束了!这样的观念现在已有改变,大部分的人不再做如是想。但那种“时间到了”的感觉,好比苦恶的余味徘徊不去。有些女人在理智上了解自己还有数十年人生,可是在潜意识里认为必须把握时机。如果不能快点想出这辈子要做什么,就会毁了ZUI后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机会。

假如说40岁生日对女人的打击ZUI大,那么对男人而言,打击较大的年纪是50岁。西方文化认为,男人到了50岁应该处于成就高峰期,一只手正紧抓阶梯ZUO上层的一阶。若说女人害怕听见生理时钟逐渐微弱的嘀嗒声,那么许多男人在这个年龄倾听的是另一种声音——传说中退休庆祝会上将会赠予的手表正上紧发条的声音。他们或许会大谈退休后还有好一段时间可全速起航,但内心深处认为,职业生涯的ZUI后十年或十五年才是他们真正能做大事的时机。

如果一名五十多岁的男人决定追求他ZUI后的也ZUI炽热的兴趣,他勇敢求变的行为通常会被贬抑为“中年危机”,他会成为笑柄,别人笑他妄想赢得三妻四妾与敞篷跑车。他若为了改变而放弃地位或薪水,会让人跌破眼镜,很难得到足够的支持或理解。大部分男人在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多种兴趣时,都预见了这类不友善的反应,这更令他们感受到时间的压力。

这两个族群若能认清自己的焦虑来自何处,通过理智加以检验之后,对时光流逝的恐惧便会逐渐消除。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是关于如何克服浅尝辄止的冲动,将短暂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热爱,并最终在某个领域达到精湛技艺的深度探索。这本书不提供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推荐任何学习工具或技巧,而是聚焦于内在驱动力、心态调整以及时间管理艺术的哲学思考。 核心思想: 本书的核心洞察在于,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天赋异禀,而在于持续不断地投入。许多人常常被新事物吸引,迅速燃起兴趣,却又在遇到挑战或新鲜感消退时轻易放弃,落得“三分钟热度”的困境。本书旨在揭示这种普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提供一套全新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并驾驭这种冲动,将其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动力。 “一万个小时”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象征着一种沉浸式的、深度投入的练习状态,是达到“精通”境界的隐喻。然而,这本书更关注的是如何跨越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的巨大鸿沟,如何让那些初生的火苗不至于熄灭,而是熊熊燃烧。 书中的思考维度: 好奇心的双刃剑: 本书深入分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它是探索未知、学习新知的强大引擎,但同时也是导致“三分钟热度”的根源。作者将探讨如何识别并引导那些真正触动灵魂的好奇心,而不是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热爱”的本质: 什么是真正的热爱?它仅仅是最初的激情吗?还是在克服困难、经历瓶颈之后依然坚守的信念?本书会辩证地探讨“热爱”的形成过程,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和反思逐渐深化的。 应对“倦怠期”的智慧: 任何长期的投入都会经历高原期和倦怠期,这是最容易让人放弃的时刻。本书不会提供“克服倦怠”的速效药,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倦怠期的内在信号,并从中寻找新的动力和视角,将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 内在驱动力的挖掘: 外在的激励和奖励往往是短暂的,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才是长久坚持的基石。本书将鼓励读者深入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意义感,将外部目标与内在需求相结合,从而构建坚不可摧的坚持力。 时间的哲学: 时间是公平的,但如何利用时间却千差万别。“一万个小时”的投入,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时间投入,而非简单的时间堆砌。本书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我们对时间的认知,以及如何更智慧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让每一分钟都充满价值。 “过程”的艺术: 许多人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通往结果的过程。本书将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学会享受学习和练习的每一个阶段,从细节中发现乐趣,从每一次微小的进步中获得满足感。 认知的转变: 克服“三分钟热度”的关键在于认知的转变。我们需要改变对“放弃”的定义,认识到暂时的中断并不代表彻底的失败,而是为下一次出发积蓄力量。同时,要学会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成长轨迹。 本书的价值: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不是一本指导你学习某项具体技能的书,而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和心智成长的书。它将帮助你: 理解并超越 那些让你难以坚持的内在障碍。 重塑 你对“学习”、“投入”和“成功”的认知。 培养 能够支撑你实现长期目标的坚韧心智。 发现 沉浸在热爱中的持久乐趣和深层满足。 为 你未来的任何一次长跑储备精神能量。 这本书适合所有渴望在人生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却又常常被短暂的热情所困扰的读者。它邀请你踏上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深度投入的旅程,学会如何让你的每一个“三分钟热度”,都有可能成为通往“一万个小时”的起点。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这个书名,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痒点”。我身边有太多朋友,和我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总是跃跃欲试地想要开始新的尝试。然而,一段时间后,当最初的新鲜感褪去,现实的困难和枯燥显现时,很多人就选择了放弃,转而又去追逐下一个“闪闪发光”的点子。我常常反思,这种“热度”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热爱,还是仅仅是一种短暂的冲动?而“一万个小时”则代表着一种承诺,一种对精进和卓越的追求,这是一种我一直渴望达到的境界,但总觉得遥不可及。这本书,似乎在提供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桥梁。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去解读“三分钟热度”的本质,它是否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改变的模式?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让我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引导自己的兴趣,将那些短暂的火花转化为持久的火焰,最终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达到“一万个小时”的境界。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解开它。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信息爆炸和选择过多的环境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能够坚持下去的道路。我见过太多人,和我自己一样,被各种新奇的事物吸引,投入热情,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半途而废。这种“三分钟热度”的循环,让人感到疲惫,也让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一万个小时”这个数字,则代表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投入和精进,是成就任何一项非凡事业的基石。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这本书,帮助我们理解并克服“三分钟热度”的阻碍,从而走向“一万个小时”的深度耕耘。副标题“the renaissance soul”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的伟大人物,它暗示着这本书可能探讨的是一种更加宏观的人生哲学,一种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广度、并且能够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文艺复兴式”灵魂。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坚持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塑造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书。

评分

终于有机会拜读了《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它触动我内心深处的那几个点来看,我就知道这本书绝非泛泛之辈。首先,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它直接点破了现代人在学习和追求新事物时普遍存在的痛点——“三分钟热度”。我常常在兴趣盎然地开始一项新技能,比如学吉他、学习一门新语言,或者尝试一种新的烹饪方法,但往往在新鲜感消退后,热情便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只是未完成的练习册和一堆半途而废的决心。这本书的副标题“the renaissance soul”更是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它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精神,一种不被短暂的热情所束缚,而是能够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一样,拥抱多元、深耕专长的灵魂特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剖析这种“三分钟热度”的心理机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突破瓶颈,将 fleeting interests 转化为 enduring passions,最终走向“一万个小时”的精进之路。这本书似乎在承诺一种蜕变,一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自我的力量,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

当我第一眼看到《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这本书时,内心就被一种强烈的共鸣所攫住。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困扰,那就是我的兴趣仿佛是流星,虽然耀眼,但转瞬即逝。我曾无数次地尝试学习新的技能,从绘画到编程,从摄影到写作,每一次都充满着最初的热情和决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最初的火花总会慢慢熄灭,留下的是未完成的项目和心中的失落感。而这本书的书名,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坚持”的渴望。它似乎在告诉我,那种“三分钟热度”并非不可战胜的宿命,而是可以被引导、被转化的一种能量。我非常期待在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培养深度专注力、如何对抗惰性、以及如何将零散的兴趣编织成一幅有意义的人生图景的方法。副标题“the renaissance soul”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丰富的色彩,它暗示着一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精神,这与我内心深处对于成为一个拥有广泛视野和深度知识的人的追求不谋而合。这本书,似乎在我还未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许诺了改变。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是我人生某个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指导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能坚持下去的道路。坦白说,我是一个典型的“多面手”,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也曾投入过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尝试,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浅尝辄止,每一样都未能深入。这种状态让我感到焦虑,也让我怀疑自己的毅力。而《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新版) [the renaissance soul]》这个书名,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励志口号,更像是一种对人生哲学层面的探讨。我猜想,书中一定涉及了关于目标设定、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甚至是心理韧性等方面的深刻见解。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剖析大脑的奖励机制,还是讲述历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典范?亦或是,它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让我们能够驯服内心的“三分钟热度”,并将其转化为一股持续不断的动力,去打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技能和领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莫名的信任感,仿佛它能解答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并引领我走向一条更清晰、更有成就感的人生轨迹。

评分

非常不错,发货很快,京东忠粉。买买买买

评分

书拿到很快,质量还是不错的,很想马上读。

评分

很好客服热情认真仔细

评分

恶心,买贵了还不退差价

评分

好,京东自营物流快得很。。。服务也好。

评分

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好!!!

评分

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评分

已经收到,希望有用

评分

凑合吧,看了半天也没什么实质性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