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

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風 著
圖書標籤:
  • 工業機器人
  • 自控係統
  • 集成應用
  • 自動化
  • 控製工程
  • 機器人技術
  • 工業4
  • 0
  • 智能製造
  • PLC
  • 運動控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59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316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50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工業機器人設計、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機械、電氣控製、自動化等專業師生學習和參考。
1.內容實用,案例為主:從實用的角度齣發,對工業機器人與PLC 控製係統的綜閤應用、觸摸屏與機器人的聯閤應用、機器人與視覺係統的綜閤應用,特彆是機器人視覺追蹤功能的實際應用做瞭詳細的說明,提供瞭視覺追蹤的實用機器人程序和案例。
2.側重機器人高級應用:對機器人的特殊功能、快速編程指令、狀態變量、參數功能及軟件應用等方麵也做瞭深入淺齣的介紹,提供瞭大量的程序指令解說案例。

內容簡介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齣發,對工業機器人與PLC 控製係統的綜閤應用、觸摸屏與機器人的聯閤應用、機器人與視覺係統的綜閤應用,特彆是機器人視覺追蹤功能的實際應用做瞭詳細的說明,提供瞭視覺追蹤的實用機器人程序和案例。為瞭使讀者掌握機器人的高級應用的基礎知識,本書對機器人的特殊功能、快速編程指令、狀態變量、參數功能及軟件應用等方麵也做瞭深入淺齣的介紹,提供瞭大量的程序指令解說案例。
本書可供工業機器人設計、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機械、電氣控製、自動化等專業師生學習和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實用工業機器人的技術規格/1
1.1機器人概述/1
1.1.1機器人基本知識/1
1.1.2機器人功能/1
1.1.3機器人型號/1
1.2機器人技術規格/2
1.2.1垂直多功能機器人技術規格/2
1.2.2水平多功能機器人技術規格/3
1.3技術規格中若乾性能指標的解釋/4
1.3.1機器人部分有關規格的名詞術語/4
1.3.2負載重量及其他影響因素/5
1.3.3控製器技術規格/6
1.3.4控製器有關規格的名詞術語/7
第2章機器人及控製器的連接/8
2.1機器人各部分名稱及用途/8
2.2控製器各部分接口名稱及用途/8
2.3機器人與控製器連接/9
2.3.1機器人與控製器連接/9
2.3.2機器人的接地/10
2.4機器人與外圍設備連接/10
2.5急停及安全信號/11
2.6模式選擇信號/13
2.7I/O信號的連接及功能定義/14
2.7.1概述/14
2.7.2實用闆卡配置/14
2.7.3闆卡型2D-TZ368(漏型)的輸入輸齣電路技術規格/14
2.7.4闆卡型2D-TZ378(源型)的輸入輸齣電路技術規格/16
2.7.5硬件的插口與針腳定義/17
2.7.6輸入輸齣模塊2A-RZ361/19
2.8實用機器人控製係統的構建/19
第3章機器人特有的功能/21
3.1機器人坐標係及原點/21
3.1.1世界坐標係/21
3.1.2基本坐標係/22
3.1.3機械IF坐標係/22
3.1.4工具(TOOL)坐標係/23
3.1.5工件坐標係/25
3.1.6JOG動作/26
3.2專用輸入輸齣信號/26
3.2.1機器人控製器的通用輸入輸齣信號/26
3.2.2機器人控製器的專用輸入輸齣信號/27
3.3操作權/27
3.4佳速度控製/28
3.5佳加減速度控製/28
3.6柔性控製功能/28
3.7碰撞檢測功能/28
3.8連續軌跡控製功能/28
3.9程序連續執行功能/28
3.10附加軸控製/29
3.11多機器控製/29
3.12與外部機器通信功能/29
3.13中斷功能/29
3.14子程序功能/29
3.15碼垛指令功能/29
3.16用戶定義區/29
3.17動作範圍限製/29
3.18特異點/30
3.19保持緊急停止時的運動軌跡/30
3.20機器人的“形位(pose)”/30
3.20.1一般說明/30
3.20.2對結構標誌FL1的詳細說明/31
第4章編程指令快速入門/34
4.1MELFA-BASICV的詳細規格/34
4.1.1MELFA-BASICV的詳細規格/34
4.1.2有特彆定義的文字/35
4.1.3數據類型/36
4.2動作指令/36
4.2.1Mov——關節插補/36
4.2.2Mvs——直綫插補/37
4.2.3Mvc(MoveC)——三維真圓插補指令/38
4.2.4Cnt(Continuous)——連續軌跡運行/39
4.2.5加減速時間與速度控製/40
4.2.6Fine——定位精度/41
4.2.7Prec——高精度軌跡控製/42
4.2.8抓手TOOL控製/42
4.2.9Plt(Pallet)——碼垛指令/43
4.3程序結構指令/46
4.3.1無條件跳轉指令/46
4.3.2根據條件執行程序分支跳轉的指令/46
4.4外部輸入輸齣信號指令/48
4.4.1輸入信號/48
4.4.2輸齣信號/48
4.5通信指令/48
4.5.1Open——通信啓動指令/49
4.5.2Print——輸齣字符串指令/50
4.5.3Input——從指定的文件中接收數據,接收的數值為ASCII碼/51
4.5.4OnComGoSub指令/51
4.5.5ComOn/ComOff/ComStop/51
4.6運算指令/52
4.6.1位置數據運算(乘法)/52
4.6.2位置數據運算(加法)/52
4.7多任務處理/53
4.7.1多任務定義/53
4.7.2設置多程序任務的方法/53
4.7.3各任務區內的工作狀態/54
4.7.4多任務應用案例/55
第5章輸入輸齣信號的功能與設置/57
5.1輸入輸齣信號的分類/57
5.2專用輸入輸齣信號詳解/57
5.2.1專用輸入輸齣信號一覽錶/57
5.2.2專用輸入信號詳解/60
5.2.3專用輸齣信號詳解/70
5.3使用外部信號選擇程序的方法/81
5.3.1先選擇程序再啓動/81
5.3.2“選擇程序號”與“啓動”信號同時生效/83
第6章機器人與PLC的聯閤運行/85
6.1機器人控製器的型號分類/85
6.2獨立型機器人控製器與通用PLC的連接與編程/86
6.2.1獨立型機器人控製器與通用PLC的連接/86
6.2.2機器人一側專用輸入輸齣功能的設置/88
6.2.3編程樣例——操作麵闆功能的編程應用/88
6.3機器人Q型控製器的應用/89
6.3.1連接/90
6.3.2參數設置/90
6.3.3CPU共有內存與輸入輸齣信號的對應/93
6.3.4編程樣例/93
第7章觸摸屏在機器人上的應用/96
7.1概述/96
7.2GOT與機器人控製器的連接及通信參數設置/96
7.2.1GOT與機器人控製器的連接/96
7.2.2GOT機種選擇/96
7.2.3GOT一側通信參數設置/96
7.2.4機器人一側通信參數的設置/98
7.3輸入輸齣信號畫麵製作/99
7.3.1GOT器件與機器人I/O地址的對應關係/99
7.3.2“輸入輸齣點”器件製作方法/101
7.4程序號的設置與顯示/102
7.4.1程序號的選擇設置/102
7.4.2程序號輸齣/103
7.5速度倍率的設置和顯示/104
7.5.1速度倍率的設置/104
7.5.2速度倍率輸齣/104
7.6機器人工作狀態讀齣及顯示/106
7.7JOG畫麵製作/107
第8章視覺係統的應用/109
8.1概述/109
8.2前期準備及通信設置/109
8.2.1基本設備配置及連接/109
8.2.2通信設置/110
8.3工具坐標係原點的設置/112
8.3.1操作方法/112
8.3.2求TOOL坐標係原點的程序TLXY/112
8.4坐標係標定/113
8.4.1前期準備/113
8.4.2坐標係標定步驟/113
8.5視覺傳感器程序製作/114
8.6視覺傳感器與機器人的通信/114
8.7調試程序/115
8.8動作確認/116
8.9與視覺功能相關的指令/116
8.10視覺功能相關的指令詳細說明/117
8.10.1NVOpen(Networkvisionsensorlineopen)/117
8.10.2NVClose——關斷視覺傳感器通信綫路指令/118
8.10.3NVLoad——加載程序指令/119
8.10.4NVPst——啓動視覺程序獲取信息指令/120
8.10.5NVIn——讀取信息指令/123
8.10.6NVRun——視覺程序啓動指令/124
8.10.7NVTrg——請求拍照指令/124
8.10.8P_NvS1~P_NvS8——位置型變量/125
8.10.9M_NvNum——狀態變量(存儲視覺傳感器檢測到的工件數量的狀態變量)/126
8.10.10M_NvOpen——狀態變量(存儲視覺傳感器的連接狀態的狀態變量)/126
8.10.11M_NvS1~M_NvS8——視覺傳感器的識彆數據的數值型變量/127
8.10.12EBRead(EasyBuilderRead)——讀數據指令(康奈斯專用)/128
8.11應用案例/130
8.11.1案例1:抓取-放置工件/130
8.11.2案例2/133
第9章視覺追蹤/137
9.1概述/137
9.1.1什麼是追蹤功能/137
9.1.2一般應用案例/137
9.1.3追蹤功能技術術語和縮寫/138
9.1.4可構成的追蹤應用係統/138
9.2硬件係統構成/139
9.2.1傳送帶追蹤用部件構成/139
9.2.2視覺追蹤係統部件構成/139
9.2.3傳送帶追蹤係統構成案例/140
9.2.4視覺追蹤係統構成案例/141
9.3技術規格/142
9.4追蹤工作流程/142
9.5設備連接/143
9.5.1設備連接/143
9.5.2抗乾擾措施/145
9.5.3與光電開關的連接/145
9.6參數的定義及設置/146
9.7追蹤程序結構/147
9.7.1傳送帶追蹤程序結構/147
9.7.2視覺追蹤程序結構/147
9.8A程序——傳送帶運動量與機器人移動量關係的標定/148
9.8.1示教單元運行A程序的操作流程/148
9.8.2設置及操作/149
9.8.3確認A程序執行結果/151
9.8.4多傳送帶場閤/151
9.8.5A程序流程圖/151
9.8.6實用A程序/151
9.9B程序——視覺坐標與機器人坐標關係的標定/152
9.9.1示教單元的操作/152
9.9.2現場操作流程/153
9.9.3操作確認/154
9.9.4實用B程序/155
9.9.52D標定操作/156
9.10C程序——抓取點標定/156
9.10.1用於傳送帶追蹤的程序/156
9.10.2用於視覺追蹤的C程序/158
9.111#程序——自動運行程序/162
9.11.1示教/162
9.11.2設置調節變量/162
9.11.31#程序流程圖/164
9.11.4實用1#程序/168
9.12CM1程序——追蹤數據寫入程序/175
9.12.1用於傳送帶追蹤的程序/175
9.12.2用於視覺追蹤的CM1程序/176
9.13自動運行操作流程/182
9.14追蹤功能指令及狀態變量/183
9.14.1追蹤功能指令及狀態變量一覽/183
9.14.2追蹤功能指令說明/184
9.15故障排除/188
9.15.1報警號在9000~9900的故障/188
9.15.2其他報警/189
9.15.3改善樣例/189
9.15.4調試故障及排除/190
9.16參數匯總/193
9.17傳送帶光電開關追蹤程序匯總/194
9.17.1A程序/194
9.17.2C程序/195
9.17.31#程序/196
9.17.4CM1程序/203
9.18視覺追蹤程序匯總/204
9.18.1A程序/204
9.18.2B程序/204
9.18.3C程序/205
9.18.41#程序/207
9.18.5CM1程序/214
第10章機器人在儀錶檢測項目中的應用/219
10.1項目綜述/219
10.2解決方案/219
10.2.1硬件配置/220
10.2.2輸入輸齣點分配/220
10.3編程/222
10.3.1總流程/222
10.3.2初始化程序流程/223
10.3.3上料流程/224
10.3.4卸料工步流程/226
10.3.5不良品處理程序/228
10.3.6不良品在1#工位的處理流程(31TOX)/230
10.3.7主程序子程序匯總錶/233
10.4結語/236
第11章機器人在同步噴漆項目中的應用/237
11.1項目綜述/237
11.2解決方案/237
11.2.1硬件配置/238
11.2.2輸入輸齣點分配/238
11.3編程/239
11.3.1編程規劃/239
11.3.2伺服電機的運動麯綫/239
11.3.3主要檢測信號的功能/240
11.3.4PLC相關程序/241
11.3.5機器人動作程序/241
11.4結語/243
第12章機器人在研磨拋光項目中的應用/244
12.1項目綜述/244
12.2解決方案/244
12.2.1硬件配置/244
12.2.2應對客戶要求的解決方案/245
12.3機器人工作程序編製及要求/246
12.3.1工作流程圖/247
12.3.2子程序匯總錶/247
12.3.3拋光主程序/248
12.3.4初始化子程序/248
12.3.5電流判斷子程序/249
12.3.6背麵拋光子程序/249
12.3.7長邊A拋光子程序/250
12.3.8圓弧倒角子程序/251
12.3.9空間過渡子程序/252
12.4結語/253
第13章RTToolBox2軟件的使用/254
13.1RT軟件的基本功能/254
13.1.1RT軟件的功能概述/254
13.1.2RT軟件的功能一覽/254
13.2程序的編製調試管理/255
13.2.1編製程序/255
13.2.2程序的管理/262
13.2.3樣條麯綫的編製和保存/263
13.2.4程序的調試/264
13.3參數設置/266
13.3.1使用參數一覽錶/266
13.3.2按功能分類設置參數/267
13.4機器人工作狀態監視/269
13.4.1動作監視/269
13.4.2信號監視/271
13.4.3運行監視/272
13.5維護/273
13.5.1原點設置/273
13.5.2初始化/276
13.5.3維修信息預報/276
13.5.4位置恢復支持功能/277
13.5.5TOOL長度自動計算/277
13.5.6伺服監視/277
13.5.7密碼設定/278
13.5.8文件管理/278
13.5.92D視覺校準/278
13.6備份/280
13.7模擬運行/280
13.7.1選擇模擬工作模式/280
13.7.2自動運行/281
13.7.3程序的調試運行/282
13.7.4運行狀態監視/282
13.7.5直接指令/283
13.7.6JOG操作功能/283
13.83D監視/283
13.8.1機器人顯示選項/284
13.8.2布局/284
13.8.3抓手的設計/285
參考文獻/288

前言/序言

20世紀60年代,在桂林的一個小人書攤前,一個小孩坐在小凳上看一本科幻的小人書,書中講述瞭一個機器人冒充足球隊員踢球的故事,這個冒名頂替的“足球隊員”又能跑,又能搶,關鍵是射門準確,隻要球隊處於劣勢,把他換上場就無往而不勝。這個故事太吸引人瞭,小孩恨不得自己就是那個機器人。這個小孩就是當年的我。50年過去瞭,有些科幻成瞭現實,有些現實超越瞭科幻。
機器人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地齣現。而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領域中的重要分支,是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在製造領域的應用如火如荼。工業機器人行業是國傢和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高新技術行業。據國際機器人聯閤會估計,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225000颱,較2013年增長27%。工業機器人銷量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場均齣現增長,其中亞洲市場增長過半。中國市場錶現尤為耀眼,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56000颱,中國地區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同比增長54%,這錶明中國正在加快工業機器人普及速度。2016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位居全球之首。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齣發,對工業機器人與PLC控製係統的綜閤應用、觸摸屏與機器人的聯閤應用、機器人與視覺係統的綜閤應用、特彆是機器人視覺追蹤功能的實際應用做瞭詳細的說明,提供瞭視覺追蹤的實用機器人程序和案例。
為瞭使讀者掌握機器人的高級應用的基礎知識,本書對機器人的特殊功能、快速編程指令、狀態變量、參數功能及軟件應用等方麵也做瞭深入淺齣的介紹,提供瞭大量的程序指令解說案例。
本書第1章是機器人的基本功能介紹,是機器人應用的理論基礎,主要介紹瞭機器人的選型、特殊功能。工業機器人實質上也是一種運動控製器,機器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其他運動控製器所沒有的。
第2章介紹瞭機器人在現場應用中與控製器等外圍設備的連接及配綫,介紹瞭輸入輸齣信號的定義方法,這對於機器人的使用而言是基礎的第1步。
第3章介紹瞭工業機器人的特殊功能。雖然工業機器人實質上也是一種運動控製器,但是機器人具有多軸聯動功能,這是一般的運動控製器所難以達到的,所以機器人有很多不同於一般運動控製器的功能,這些功能必須預先加以說明。
根據“二八原則”,可能隻有20%的功能是常用的。因此在第4章介紹瞭常用的編程指令,便於讀者的快速入門和應用。
第5章介紹瞭機器人專用輸入輸齣信號的使用。作為自動化生産綫上的一個核心控製設備,機器人必須與PLC主控係統、外圍檢測信號有許多信息交流,為瞭便於機器人的使用,機器人係統配置瞭許多專用輸入輸齣信號,正確地連接和使用這些輸入輸齣信號是機器人正常工作的前提。
第6章介紹瞭機器人與PLC係統的聯閤應用。機器人控製器在整個控製係統中既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運動控製器,也可以作為三菱Q平颱上的一個CPU通過總綫控製運行。本章介紹瞭設置的方法和應用的案例。
第7章介紹瞭工業機器人直接與觸摸屏連接使用的方法。在很多應用場閤,為瞭簡化控製方案,降低成本,需要工業機器人直接與觸摸屏連接使用。
本章介紹瞭連接使用方法以及在觸摸屏一側所進行的設置和畫麵製作。
第8章介紹瞭工業機器人與視覺係統連接使用的方法。工業機器人與視覺係統的聯閤使用越來越普遍,也是工業機器人現場使用的重點之一。
本章介紹瞭視覺標定的方法,詳細解釋瞭視覺指令的使用方法,提供瞭視覺應用的程序案例。
第9章介紹瞭工業機器人的視覺追蹤功能使用的方法。視覺追蹤功能是工業機器人在流水綫上工作時必須使用的功能,也是機器人應用的難點之一,本章用較多的篇幅介紹瞭視覺追蹤功能的原理、視覺追蹤專用指令和參數、現場操作、視覺標定,提供瞭實用的視覺追蹤程序,也提供瞭故障排除案例。
第10~12章是機器人的工作案例,介紹瞭控製方案製定和硬件配置方案,提供瞭實用的控製程序。
第13章介紹瞭機器人編程軟件的使用。該軟件具有強大功能,深入地瞭解使用對工業機器人的現場應用有極大的幫助。
感謝林步東先生對本書的寫作提供瞭大量的支持。
筆者學識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希望讀者批評指教和交流。
筆者郵箱:hhhfff57710@163.com。

編著者
《智能製造核心: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控製技術前沿》 簡介: 在工業4.0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自動化、智能化已成為製造業升級轉型的必由之路。而工業機器人與先進的自動化控製係統,正是驅動這一變革的兩大核心引擎。本書深入剖析瞭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如何深度融閤,共同構建高效、靈活、智能的現代化生産綫。 內容概述: 本書圍繞“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控製係統”兩大主體,探討瞭它們在實際工業生産中的集成應用,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視角。 第一篇: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驅動 1. 工業機器人的演進與分類:從早期簡單的機械臂到具備高度感知、決策和執行能力的多功能機器人,本書追溯瞭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曆程,並詳細介紹瞭各類工業機器人(如關節型機器人、SCARA機器人、Delta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工業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特彆關注瞭近年來在精密製造、柔性生産和人機協作方麵錶現突齣的新型機器人技術。 2. 核心感知與決策技術:智能化的機器人離不開先進的感知能力。本書深入講解瞭機器人視覺(二維、三維視覺)、力覺感知、觸覺感知等核心感知技術,以及如何通過傳感器融閤提升機器人的環境理解和目標識彆能力。同時,詳細闡述瞭運動規劃、路徑優化、碰撞檢測等機器人決策算法,以及AI技術(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機器人路徑規劃、目標識彆、異常檢測等方麵的應用,使其能夠更自主、更智能地完成復雜任務。 3. 機器人末端執行器與工具:末端執行器是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手”。本書全麵介紹瞭各類通用和專用末端執行器,包括夾爪、吸盤、焊接槍、噴塗槍、打磨工具等,以及它們的設計原理、選型依據和集成方法。重點探討瞭如何根據不同工藝需求,設計和定製高效、靈活的末端執行器,實現快速換裝和多功能作業。 第二篇:自動化控製係統的神經中樞 1. PLC與DCS的原理與應用:可編程邏輯控製器(PLC)和分布式控製係統(DCS)是自動化控製領域的中堅力量。本書詳細講解瞭PLC和DCS的硬件結構、指令係統、編程語言(如Ladder Diagram, Structured Text, Function Block Diagram),以及在順序控製、PID控製、運動控製等方麵的應用。深入分析瞭它們在復雜生産流程的監控、調度和優化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在過程控製和離散控製場景下的不同優勢。 2. 先進控製策略與算法:本書不僅涵蓋瞭傳統的PID控製,還深入探討瞭模型預測控製(MPC)、自適應控製、模糊控製、神經網絡控製等先進控製策略。詳細解釋瞭這些控製算法的數學模型、設計方法及其在提高係統精度、穩定性和魯棒性方麵的優勢。特彆關注瞭如何將這些先進算法應用於機器人運動控製、工藝參數優化等關鍵環節。 3. 工業通信網絡與協議:實現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無縫集成,離不開高效可靠的通信。本書全麵梳理瞭工業以太網(如EtherNet/IP, PROFINET, Modbus TCP)、現場總綫(如PROFIBUS, DeviceNet, CANopen)等主流工業通信技術,以及MQTT, OPC UA等麵嚮物聯網時代的新型通信協議。深入分析瞭不同通信協議的特點、應用場景及在實時性、可靠性、互操作性方麵的要求。 第三篇: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深度集成 1. 係統集成架構與設計:本書重點解析瞭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典型集成架構,包括集中式控製、分布式控製以及混閤式控製模式。詳細講解瞭如何進行係統需求分析、硬件選型、軟件設計,以及如何構建統一的控製平颱,實現機器人與PLC/DCS之間的數據交換、指令協同和任務聯動。 2. 運動協同與路徑規劃的聯動: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如輸送帶、伺服驅動器)之間的運動協同是實現柔性生産的關鍵。本書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PLC/DCS對機器人進行高級指令控製,以及如何實現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之間精確的時間同步和位置協調。重點講解瞭基於全局路徑規劃與局部避障相結閤的協同運動控製策略。 3. 故障診斷與安全保障:在復雜的集成係統中,及時準確的故障診斷和完善的安全保障至關重要。本書介紹瞭基於PLC/DCS和機器人本體的多種故障診斷技術,包括傳感器信號監測、報警分析、自檢程序等。同時,詳細闡述瞭安全區域劃分、安全門互鎖、急停係統、安全PLC等安全防護措施,確保生産過程的安全可靠。 4. 數據采集、監控與優化:集成係統能夠産生海量生産數據。本書講解瞭如何通過OPC UA等協議,從機器人和自控係統中實時采集生産運行數據、工藝參數、設備狀態等信息,並構建MES(製造執行係統)或SCADA(數據采集與監控係統),實現生産過程的可視化監控和管理。進一步探討瞭如何利用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生産分析、工藝優化和預測性維護,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第四篇:前沿技術與未來展望 1. 人機協作機器人(Cobots)的應用:協作機器人以其安全、靈活、易於部署的特點,正在深刻改變人機協作的模式。本書分析瞭協作機器人在裝配、搬運、質檢等場景下的應用,以及如何與傳統自動化設備協同工作。 2. 工業物聯網(IIoT)與機器人集成:本書探討瞭 IIoT 如何為工業機器人和自控係統帶來更強的連接性、數據共享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實現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和雲端協同。 3. 數字孿生與虛擬調試: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對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方案進行模擬、測試和優化,極大地縮短瞭實際調試周期,降低瞭試錯成本。 《智能製造核心: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控製技術前沿》不僅是技術指南,更是對未來智能工廠構建路徑的深度探索,適閤從事自動化、機器人、製造工程等領域的工程師、技術人員、研究者以及對智能製造感興趣的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簡直是一本為我量身定做的寶典!我是一名在自動化生産一綫摸爬滾打瞭十幾年的技術工程師,一直以來,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傳統自動化設備在靈活性、智能化以及與機器人協同方麵的不足。每次碰到生産綫升級改造,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數據不兼容、信號不匹配、控製邏輯衝突等棘手問題,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去協調。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信息流與能量流雙嚮耦閤”的章節。以往,我們更多地關注能量的傳遞和控製,但信息的交互和利用往往滯後。而這本書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如何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模型和通信協議,實現機器人和自控係統之間信息的無縫共享和實時反饋。它詳細介紹瞭 OPC UA、MQTT 等工業物聯網標準在集成中的應用,並給齣瞭具體的通信架構設計方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個案例,講述瞭如何將生産綫上多個傳感器采集到的實時數據,通過邊緣計算節點進行預處理,然後發送給機器人控製器,機器人根據這些信息動態調整其運動軌跡和操作指令,極大地提高瞭生産效率和産品一緻性。這不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實踐層麵的指導,對於我這種需要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來說,簡直太有價值瞭。

評分

我是一名在讀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博士生,我的研究方嚮是麵嚮智能製造的工業機器人控製與優化。在我的博士研究期間,我接觸瞭大量的國內外文獻,但很多都側重於機器人自身的先進控製算法,或者是PLC的PLC編程與應用,鮮有能夠將兩者高度融閤,並從係統整體層麵進行深入探討的著作。《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書中對於“跨異構平颱的通信協議與中間件技術”的論述,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實際的工業應用中,不同廠商的機器人和PLC往往采用不同的通信協議,這給集成帶來瞭巨大的挑戰。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引入OPC UA、MQTT等工業物聯網標準,以及開發通用的中間件,來屏蔽不同設備間的通信差異,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書中還分析瞭各種中間件的優劣勢,並提供瞭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型建議。這對於我進行跨平颱機器人控製的研究,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也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開放、靈活的工業自動化係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翻開《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我立刻被其係統性和前瞻性所吸引。我是一名正在攻讀自動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生,畢業論文的研究方嚮就與機器人和PLC控製係統的協同密切相關。在文獻調研的過程中,我接觸瞭大量的專業書籍和期刊文章,但很多都側重於某一具體領域,要麼是純粹的機器人學理論,要麼是PLC的編程與應用,缺乏一個將兩者進行有機整閤的宏觀視角。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彌補瞭這一空白。 書中對於“分層解耦與模塊化設計”的闡述,給瞭我極大的啓發。它詳細講解瞭如何將復雜的集成係統按照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層級,例如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等,並為每一層設計獨立的模塊。這種設計思路不僅降低瞭係統的復雜度,便於開發和維護,更重要的是,它為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和自控係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奠定瞭基礎。書中還重點介紹瞭 ROS(機器人操作係統)在機器人控製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將其與 PLC 的實時控製相結閤,實現更高級彆的智能調度和協同作業。對於我進行理論研究和模型構建,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可行的技術路徑。

評分

我是一名在生産一綫工作的車間主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確保生産綫的正常運行,提高生産效率,保證産品質量。我雖然不是技術齣身,但對於自動化設備的運作原理以及如何讓它們更好地服務於生産,有著切身的體會。我一直覺得,機器人和PLC雖然是工廠裏的“能工巧匠”,但如果它們之間能夠更默契地配閤,生産效率肯定能更上一層樓。《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簡直就像是為我這樣的基層管理者準備的。 它沒有過多的深奧技術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瞭機器人和自控係統如何結閤,纔能真正發揮齣1+1>2的效果。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人機協作與安全邊界”的章節。隨著機器人越來越多地進入生産一綫,如何確保工人的安全,同時又最大限度地利用機器人的優勢,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在人機協作場景下,如何通過PLC對機器人進行安全限製,例如設置安全區域、速度限製等,並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人員的動嚮,一旦發生危險,能夠迅速觸發安全停機。書中還通過生動的案例,說明瞭如何設計安全可靠的人機交互界麵,讓工人能夠輕鬆地與機器人協同工作。這讓我對未來工廠的安全生産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名對未來工業自動化充滿好奇的在校大學生,我一直對機器人和PLC這些“硬核”技術非常著迷。我所在的專業課程雖然涵蓋瞭PLC編程和一些基礎的機器人知識,但總感覺這些知識點之間是孤立的,沒有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自動化生態係統。《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認知空白。 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瞭機器人和PLC各自的功能,而是深入地探討瞭它們之間如何“握手”並協同工作。書中對於“協同控製算法與任務調度”的講解,讓我看到瞭智能製造的雛形。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高級調度算法,將生産任務分解並分配給機器人和PLC,並實時監控它們的執行狀態,一旦齣現異常,能夠自動進行重規劃和調整。書中舉例說明瞭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讓機器人和自控係統能夠根據生産數據進行自我優化,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這讓我對未來工廠的智能化運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動力。

評分

我是一名在某大型製造企業負責工藝裝備的工程師,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協調機器人和PLC的配閤,以實現生産綫的自動化升級和改造。坦白說,在閱讀《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之前,我對於如何將這兩者做到最優化集成,總感覺有些“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通常會遵循一些行業慣例,但對於更深層次的協同控製和數據互聯,缺乏一個係統的理論指導。 這本書的“數據驅動的協同優化”章節,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不再僅僅停留在指令的傳遞,而是強調瞭通過對海量生産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挖掘,來優化機器人和自控係統的協同策略。書中介紹瞭如何利用工業大數據平颱,整閤來自機器人、PLC、傳感器等各個設備的數據,然後通過數據分析,找齣影響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並基於這些分析結果,動態調整控製參數和任務分配。例如,書中通過一個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分析機器人運行時的振動數據和PLC上傳的工藝參數,來預測潛在的設備故障,並提前進行維護,從而避免瞭生産綫的停機。這讓我看到瞭利用數據賦能自動化係統,實現真正的智能製造的可能性。

評分

作為一名剛步入自動化行業的年輕技術人員,我對機器人和PLC充滿瞭好奇,渴望瞭解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又是如何為工業生産帶來變革的。《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為我揭示瞭工業自動化的奧秘。 書中對於“智能製造的典型應用場景”的詳細介紹,讓我對未來的工業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展示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集成後,在汽車製造、電子組裝、食品包裝等各個行業中的應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柔性生産綫”的描述印象深刻。它講述瞭如何通過智能的機器人和PLC控製係統,實現生産綫的快速換綫和多品種小批量生産,這正是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嚮。這本書的理論講解與實踐案例相結閤,讓我不僅理解瞭技術的原理,更看到瞭技術應用的價值,這為我今後的職業發展指明瞭方嚮。

評分

作為一名在自動化設備製造企業從事軟件開發的工程師,我長期以來都在思考如何纔能設計齣更智能、更具擴展性的自動化控製軟件。市麵上的 PLC 編程軟件和機器人離綫編程軟件各有側重,但將它們有機地結閤在一起,實現更高級彆的協同控製,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點。《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為我提供瞭全新的思路。 書中對於“軟件架構與接口標準化”的深度解析,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停留在硬件的連接,而是深入到軟件層麵,探討瞭如何構建一個統一的軟件架構,能夠靈活地集成不同廠商的機器人和PLC控製係統。書中重點介紹瞭麵嚮服務的架構(SOA)和微服務架構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並提供瞭具體的接口設計規範。這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標準化的接口,將機器人和PLC的控製邏輯解耦,從而實現更靈活的係統配置和更便捷的升級維護。書中還結閤瞭大量的代碼示例,演示瞭如何利用這些標準化的接口,實現機器人和PLC之間的高效通信和協同控製。

評分

我是一名負責工廠信息化建設的IT經理,我的工作職責是將生産車間的自動化數據與企業的信息化係統進行對接,以實現生産數據的透明化和智能化管理。在過去,機器人和PLC的數據分散在不同的控製係統中,格式各異,難以統一處理。《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為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瞭有效的解決方案。 書中對於“工業互聯網平颱與雲邊協同”的詳細講解,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它闡述瞭如何利用工業互聯網平颱,統一采集、存儲和分析來自機器人、PLC以及其他各種傳感器的數據。書中還深入探討瞭雲邊協同的模式,即在邊緣側進行實時的數據預處理和本地決策,將必要的數據上傳到雲端進行深度分析和長期存儲。這讓我看到瞭如何構建一個從設備端到企業管理層端到端的智能化數據流,從而實現生産過程的可視化、可追溯和可優化。書中還通過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利用雲平颱進行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和預測性維護,極大地提升瞭工廠的運營效率。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係統集成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處理過無數個大小不一的自動化項目。從工廠車間的産綫升級到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我始終麵臨著一個核心挑戰:如何將各種獨立的自動化設備,特彆是工業機器人和不同品牌的自控係統,有效地整閤起來,形成一個高效、穩定、可擴展的整體。市麵上關於機器人和PLC的書籍很多,但大多停留在單一設備的使用和編程層麵,對於跨係統的集成應用,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分享。《工業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集成應用》這本書,則以一種全局的視角,深入剖析瞭這一難題。 書中關於“虛擬調試與數字孿生”的章節,讓我眼前一亮。在傳統的項目交付過程中,現場調試往往是成本最高、風險最大的環節。由於無法在早期發現設計上的缺陷,常常導緻返工和延期。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在虛擬環境中構建機器人與自控係統的完整模型,並在模型中進行仿真測試和優化。這不僅能大大縮短現場調試時間,降低調試成本,更能有效規避潛在的風險。書中還結閤瞭具體的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虛擬調試,提前發現並解決瞭機器人運動路徑的碰撞問題、PLC控製邏輯的死鎖情況等。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承擔項目整體交付責任的集成商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

還好。。。。

評分

感覺書不值這麼多錢

評分

感覺書不值這麼多錢

評分

很好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還不錯吧

評分

買瞭兩本,這本還沒看,就翻瞭翻,感覺這本貴瞭點

評分

還好。。。。

評分

還沒細看,感覺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用處還不太大,裏邊講的是三菱機器人,我涉及到的是ABB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