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研究小组 著
图书标签:
  • 农村金融
  • 金融服务
  • 中国农村
  • 金融发展
  • 普惠金融
  • 农村经济
  • 金融报告
  • 2016年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90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870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报告分六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和创新实践,以及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报告全面描绘了近几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且深入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它的发布将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更加明晰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促进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措施。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基本情况
一、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二、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深化,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点多面广,突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
五、直接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涉农融资更趋多元化
六、农业保险创新加快,风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七、加大政策支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效果显现
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九、加大支持力度,农村金融激励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第二部分 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体系
一、货币信贷政策
专栏一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二、财政税收政策
专栏二 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
三、监管政策

第三部分 农村金融重要改革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
二、商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涉农服务改革
四、“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
专栏三 建立专项统计制度,全面反映“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成效
五、新型合作金融试点
六、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第四部分 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一、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引导
二、传统“三农”信贷服务的升级
专栏四 农业银行“农民安家贷”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三、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及产品创新
专栏五 保险产品创新点多面广
四、涉农直接融资发展及产品创新
专栏六 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创新助力顺鑫农业“去杠杆、降成本”
五、“三农”金融服务的协同创新
专栏七 “保险+期货”项目实施案例
六、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效率
专栏八 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打造“E农管家”服务“三农”新模式

第五部分 金融扶贫政策与成效
一、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措施
二、金融扶贫政策措施
专栏九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扶贫再贷款
专栏十 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三、金融扶贫实践与成效
专栏十一 扶贫小额信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专栏十二 巴拉格宗ABS:资本市场助推脱贫攻坚

第六部分 普惠金融最新进展
一、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二、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
三、2016年G20普惠金融成果
专栏十三 印度、孟加拉国借助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

第七部分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专栏十四 广西田东: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效!
专栏十五 动产融资登记公示系统助力涉农融资
二、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专栏十六 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三、农村支付体系建设
四、农村地区现金服务
五、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
专栏十七 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培训:金惠工程项目

第八部分 农村金融主要问题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一、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思路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精彩书摘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探索创新开发性金融服务“三农”的模式和方法,支持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和农业对外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以涉农资金整合为契机,研究探索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等社会资本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重点推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甘肃省甘州区、湖南省安化县、安徽省颍上县、江苏省沿海集团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涉及面积达100余万亩。积极争取专项建设基金政策倾斜。截至2016年末,全行共投放农村产业融合专项建设基金33.32亿元,安排高标准农田专项建设基金10亿元,投放高标准农田专项建设基金0.86亿元。截至2016年末,累计发放现代农业贷款2194亿元,贷款余额732亿元,同比增长11.9%。
  在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支持水利事业发展方面,一是完成福建长泰枋洋水利枢纽、贵州夹岩水库、江苏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贷款承诺及合同签订。二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水利专项基金相关工作。截至2016年末,累计完成水利专项建设基金资金投放1058亿元,其中361亿元用于支持安徽引江济淮工程、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等4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水利贷款8184亿元,贷款余额4680亿元。
  ……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2016年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及政策应对。本报告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深入研究了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报告首先对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整体环境进行了画像。这包括对宏观经济政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影响农村金融服务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报告也关注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等社会因素对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在金融服务供给方面,报告详细考察了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业务开展情况。这涵盖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报告重点分析了这些机构在信贷投放、存款吸收、支付结算、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它们在服务“三农”主体(农民、农业、农村)时所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报告深入剖析了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关键挑战。其中包括: 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 农村地区信息收集成本高,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记录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信用风险,信贷投放受限。 服务覆盖与可得性: 尽管金融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网点稀少,服务半径长,农民获得便捷金融服务的难度依然存在。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现有金融产品未能充分满足农村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例如,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村创业创新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风险抵押物缺失: 农村地区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抵押权尚未完全落实,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来获取贷款,增加了融资难度。 农村金融人才短缺: 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专业人才流失、招聘困难等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在鼓励金融创新服务“三农”的同时,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是监管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报告梳理和总结了2016年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包括: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例如,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定向降准、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 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征信服务,鼓励发展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 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支持发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担保体系,鼓励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在农村的应用。 发挥互联网金融作用: 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如线上信贷申请、移动支付、农村电商金融服务等,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效率。 强化风险管理与监管: 加大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防范力度,完善监管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推动金融扶贫: 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报告还对2017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了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农村金融服务将朝着更加普惠、高效、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是一份集现状分析、问题诊断、政策评估和趋势展望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旨在为理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脉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研究者以及关注农村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深刻洞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财经评论员,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就不能忽视其“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的现代化进程。2016年,那是一个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因此,一本关于当年农村金融服务的报告,对我来说,就如同一个珍贵的“时间胶囊”,能够捕捉到那个时期独特的金融脉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我预设这本书会提供关于农村金融政策的梳理、金融机构的运营情况、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践,以及农村金融风险的评估等内容。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在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那些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它们在那个年份是如何调整策略,如何创新产品来满足农村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披露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成功地解决了特色农产品的融资难问题;又或者,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在当年有哪些显著的提升。同时,我也对农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体系很感兴趣。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农村金融的潜在风险有哪些?监管部门又是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帮助我们洞察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未来走向。这本书,对我而言,是理解中国经济肌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

我购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职业的好奇心。我是一名在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从业者,我们日常的工作重点虽然偏向于城市和企业客户,但“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国家战略,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包括农村金融。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无疑经历了不少挑战和机遇,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能帮助我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状况的权威分析。这可能包括农村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水平,常见的风险类型(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个时间点,针对农村金融的风险监管政策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政策是如何实施的。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趋势的探讨很感兴趣。例如,科技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如移动支付、大数据征信等,在2016年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些创新是否有效降低了农村金融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我又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农村金融的案例研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业务中的操作细节和潜在风险点。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宝贵的行业洞察,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生态,并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切关注的政策研究者,2016年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节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其标题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严谨和权威性,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梳理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格局。这包括国家在这一时期出台了哪些重要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是如何引导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以及它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如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角色和贡献。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2016年,它们又是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经济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具体案例,比如,针对农村特色产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农业保险的创新模式,以及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同时,我也非常关心书中对农村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在经济转型期,农村金融可能面临哪些潜在的风险?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政策建议,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朴实而厚重的感觉,墨绿色为主调,搭配金色的字体,隐约透露出一种稳健和专业。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面而来,这种老派的纸质书籍的触感,总能勾起我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阅读的纯粹渴望。我是一名在城市里工作的普通白领,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这个话题,说实话,最初是有些距离感的。我平日关注的多是股市、基金、房地产,这些离我生活近在咫尺的金融领域。然而,这次购买这本书,是源于一次偶然的讨论,一位农村出身的朋友在感慨家乡金融服务的现状,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中国广阔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其中的金融生态,了解得太少太片面了。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看光鲜亮丽的一线城市,那些根植于土地的土壤,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生计,它们的健康与活力,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政策导向,那些具体的普惠金融实践,以及它们如何真正地触及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农民朋友。我很好奇,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农村的金融服务是如何利用科技进步的?是移动支付的普及,还是大数据分析在信贷评估中的应用?又或者,还有哪些传统的、接地气的方式在发挥作用?这本书是否会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农村金融模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曾经困扰农村发展的小额信贷难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那些农业生产中的融资瓶颈,是否有了新的突破?我更希望这本书能用真实鲜活的案例,来讲述那些金融服务如何改变农民生活,如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的故事。毕竟,数字和理论固然重要,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鲜活的个体经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背后那些复杂而又充满希望的图景。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体现在其最基础的经济单元——农村的活力上。而农村的活力,又与金融服务的健全与否息息相关。《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作为一名对宏观经济趋势有着敏锐洞察的观察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呈现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一幅详实画卷。这幅画卷应该包含着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在2016年,国家是如何通过金融政策来支持农村经济的,比如,如何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农村,如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类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等,在服务农村经济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它们在2016年取得了哪些成绩,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是否有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如何推广绿色金融在农村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数据支持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趋势和发展潜力,并为理解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被主流媒体相对忽视的领域。《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求知欲。我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但我相信,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公平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的所有阶层,包括广大的农村人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介绍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状况。我很好奇,在那个年代,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是如何获得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的?他们的融资渠道有哪些?是否仍然面临着高利贷的困扰?这本书是否会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展现金融服务如何帮助农村家庭脱贫致富,如何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农村金融的“普惠性”。究竟有多少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哪些群体仍然被排除在外?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一些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比如,信息不对称、服务网点稀少、产品设计不贴合实际需求等,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它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评分

拿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定是一份扎实的研究成果。我是一名在地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基层金融从业者,每天都在与农民打交道,处理他们的贷款、存款、支付等业务。对于农村金融服务,我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我一直觉得,我们基层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金融与实体的重要纽带。然而,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我们的工作方向是否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契合,不知道我们在解决农村金融难题方面,还能做些什么。这本书,就像一个权威的“指南针”,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我迫切地想知道,在2016年,国家是如何定位农村金融服务的,有哪些新的政策出台,对我们基层的工作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探讨。例如,我们信用社在推广移动支付、开发特色贷款产品方面,是否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或者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防范贷款风险,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另外,我对农村金融的科技应用也充满好奇。在2016年,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概念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行业,农村金融在这方面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一些创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宝贵的参考,让我更好地理解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升我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农民客户。

评分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我带着一种近乎“探险”的心情去阅读。我是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探讨城乡差距、农村发展等宏大议题,但具体到金融这个细分领域,我们的知识储备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包含了“报告”二字,这让我联想到其中可能包含大量的统计数据、政策分析和趋势预测,这正是我在学术研究中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去审视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状况。我尤其关注的是,在那个时间点,国家关于农村金融的政策,例如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等,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政策的执行机制,以及它们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很好奇,那些非银金融机构,比如小额信贷公司、合作社等,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的创新模式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外,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以及他们对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这本书是否会通过调研数据,来呈现农民的金融需求,以及他们在使用金融服务时面临的障碍?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数据,更能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某些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推广困难?又或者,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材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的金融现实,并为我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评分

阅读《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资深的“乡贤”一样,给我讲述家乡金融服务的变迁与发展。我是一名在城市工作、但根在农村的普通劳动者,虽然我已习惯了城市便捷的金融服务,但我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我常常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听到关于家乡金融服务的一些零散信息,有时是关于贷款的便利,有时又是关于信息的不对称。这本书,就如同一个整合者,希望能将这些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描绘出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全貌,它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有哪些?他们通常通过哪些渠道来满足这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和困难?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成功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这些模式是如何创新和运作的,又是如何真正惠及到农民的?例如,是否有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的特色产业,设计出了特殊的金融产品?又有多少农民能够享受到国家推出的普惠金融政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真实的数据和案例,来佐证这些内容,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金融服务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农村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的力量,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差距。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乡村研究的学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资料。《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这本书,无疑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份宝藏。2016年,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也必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资料,来展现这一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面貌。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农村金融服务在支持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例如,有哪些金融产品和服务被设计出来,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解决融资难题?又有哪些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示金融服务如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此外,我也对农村金融服务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充满兴趣。例如,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支持农业现代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又如何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探讨农村金融服务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潜力。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为我理解2016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坚实的依据。

评分

代买的

评分

还行

评分

老师要求买的

评分

代买的

评分

老师要求买的

评分

代买的

评分

还行

评分

代买的

评分

还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