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係統綜閤設計――基於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電子係統綜閤設計――基於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立青 等 著
圖書標籤:
  • 電子設計競賽
  • 綜閤設計
  • 電子係統
  • 大學生
  • 實踐
  • 電路
  • 單片機
  • 嵌入式
  • 創新
  • 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697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2904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51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從電子設計競賽培訓和電子綜閤類課程的教學實際情況齣發,具體分析瞭電子綜閤實驗項目教學中的元器件、電路、算法等知識內容,詳細介紹瞭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典型案例,對曆年的電子設計競賽真題進行瞭深入剖析,給齣瞭詳細的設計方案、典型電路、關鍵算法以及測試方法,設計實例均附有完整的電路結構和具體參數,同時付上國賽的最終提交報告,凝結瞭武漢大學電子設計競賽教練組十餘年的培訓經驗,所有方案和電路均經過實驗驗證並製作成實物,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作者簡介

    周立青,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武漢大學電子設計競賽教練,湖北省精品課程《電子係統綜閤設計》負責人。主要從事探地雷達係統研究工作。2011年編寫《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教程:基於TI器件設計方法》由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目錄

目 錄

第1章 電路仿真軟件 (1)

1.1 Multisim (1)

1.1.1 軟件界麵 (1)

1.1.2 電路構建 (2)

1.2 TINA-TI (4)

1.2.1 電路搭建示例 (5)

1.2.2 仿真 (8)

1.2.3 TINA用於運放參數仿真 (12)

1.2.4 濾波器仿真 (14)

1.2.5 小結 (16)

第2章 元器件 (17)

2.1 無源器件 (17)

2.1.1 電阻 (17)

2.1.2 電容 (18)

2.1.3 電感 (19)

2.2 運算放大器 (20)

2.2.1 運算放大器簡介 (20)

2.2.2 運算放大器參數詳述 (22)

2.2.3 精密型運放 (27)

2.2.4 高速型運放 (28)

2.2.5 儀錶放大器 (30)

2.2.6 全差分放大器 (31)

2.2.7 射頻寬帶放大器 (32)

2.3 A/D轉換器 (33)

2.3.1 A/D轉換器的參數介紹 (33)

2.3.2 A/D轉換器的選擇和使用 (34)

2.3.3 A/D轉換器的選擇 (37)

2.3.4 A/D轉換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38)

2.3.5 高精度A/D轉換器 (39)

2.4 D/A轉換器 (59)

2.4.1 D/A轉換器的選擇與使用 (59)

2.4.2 常用DAC (63)

2.5 集成DDS芯片AD9854 (70)

2.5.1 AD9854概述 (70)

2.5.2 AD9854引腳說明 (70)

2.5.3 AD9854應用 (71)

2.6 電壓控製增益(VCA)芯片 (72)

2.6.1 VCA824 (74)

2.6.2 AD8367 (75)

2.7 集成濾波器芯片 (76)

2.7.1 開關電容原理 (77)

2.7.2 LTC1068 (77)

2.7.3 MAX29X (78)

第3章 電路 (81)

3.1 運算放大器基本電路 (81)

3.1.1 基本放大電路 (81)

3.1.2 基本運算電路 (83)

3.2 限幅放大電路 (86)

3.2.1 限幅電路 (86)

3.2.2 限幅放大電路 (87)

3.3 鎖相環電路 (87)

3.3.1 鎖相環概述 (87)

3.3.2 鎖相環應用舉例 (88)

3.3.3 集成鎖相環芯片介紹 (89)

3.4 峰值、有效值測量的模擬電路實現 (94)

3.4.1 峰值檢測電路 (94)

3.4.2 真有效值檢波 (96)

3.4.3 真功率檢測芯片 (98)

3.5 AGC電路 (99)

3.5.1 場效應管和運放實現 (100)

3.5.2 CPU控製實現 (100)

3.5.3 AD603實現 (101)

3.5.4 AD8367實現 (102)

3.6 功率放大器 (102)

3.6.1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狀態 (103)

3.6.2 具體電路實現 (104)

3.7 恒流源電路 (111)

3.7.1 三極管型恒流源 (112)

3.7.2 雙運放恒流源電路 (112)

3.7.3 可調三端穩壓芯片型 (113)

3.7.4 開關電源型 (114)

3.8 濾波電路 (114)

3.8.1 有源濾波器的電路實現與分析 (115)

3.8.2 無源濾波器的電路實現與分析 (127)

3.8.3 無源濾波器的電路實現與分析 (143)

3.9 采樣保持電路 (144)

3.9.1 采樣保持電路的主要技術指標 (144)

3.9.2 采樣保持電路的實現 (145)

3.10 信號發生電路 (148)

3.10.1 通用元器件實現 (148)

3.10.2 直接數字頻率閤成技術(DDS)實現 (153)

3.10.3 數字鎖相環(PLL)頻率閤成技術 (154)

3.11 阻抗匹配電路 (155)

3.11.1 L形匹配網絡 (155)

3.11.2 π形匹配網絡 (156)

3.11.3 T形匹配網絡 (156)

3.11.4 傳輸綫變壓器 (157)

3.11.5 軟件仿真 (157)

第4章 典型應用技術 (159)

4.1 頻率閤成與DDS (159)

4.1.1 信號産生方案與原理 (159)

4.1.2 DDS理論設計 (160)

4.1.3 DDS實現 (161)

4.2 等精度頻率計的實現 (161)

4.2.1 頻率測量方案 (162)

4.2.2 相關計數測頻法的實現 (163)

4.2.3 寬帶高精度測頻的實現 (163)

4.3 快速傅裏葉變換(FFT) (164)

4.3.1 FFT結果分析 (164)

4.3.2 FFT算法實現 (166)

4.4 數字濾波器 (170)

4.4.1 數字濾波器基本結構 (171)

4.4.2 數字濾波器的設計實現 (172)

4.4.3 其他數字濾波器 (177)

4.5 數字鎖相環 (180)

4.5.1 DPLL的原理 (180)

4.5.2 DPLL的實現 (181)

第5章 基礎算法 (184)

5.1 數字PID控製算法 (184)

5.1.1 PID控製係統簡介 (184)

5.1.2 PID參數控製效果分析 (185)

5.1.3 數字PID控製的實現 (185)

5.1.4 PID算法的飽和特性 (186)

5.1.4 PID參數整定方法 (187)

5.2 大林算法 (190)

5.3 模糊控製算法 (191)

5.3.1 模糊控製概述 (191)

5.3.2 模糊控製原理 (192)

5.3.3 模糊控製器設計 (192)

5.3.4 小結 (193)

5.4 運動控製算法 (193)

5.4.1 産生綫段的整數Bresenham算法 (193)

5.4.2 産生圓的整數Bresenham算法 (195)

5.5 其他控製算法 (198)

5.6 壓縮算法 (199)

5.6.1 無損壓縮 (199)

5.6.2 有損壓縮 (200)

5.6.3 壓縮算法應用 (201)

第6章 電子設計競賽真題解析 (203)

6.1 頻率特性測試儀(1999-C) (203)

6.1.1 國賽要求 (203)

6.1.2 優秀報告 (204)

6.2 低頻數字式相位測量儀(2003-C) (204)

6.2.1 國賽要求 (204)

6.2.2 優秀報告 (206)

6.3 音頻信號分析儀(2007-A) (206)

6.3.1 國賽要求 (206)

6.3.2 優秀報告 (208)

6.4 數字示波器(2007-C) (208)

6.4.1 國賽要求 (208)

6.4.2 優秀報告 (209)

6.5 數字頻率計(2015-F) (209)

6.5.1 國賽要求 (209)

6.5.2 優秀報告 (211)

6.6 80MHz~100MHz頻譜分析儀(2015-E) (211)

6.6.1 國賽要求 (211)

6.6.2 優秀報告 (213)

6.7 增益可調射頻放大器(2015-D) (213)

6.7.1 國賽要求 (213)

6.7.2 優秀報告 (214)

6.8 簡易電子稱(2012年TI杯模擬電子係統專題邀請賽-B) (214)

6.8.1 題目要求 (214)

6.8.2 優秀報告 (215)

第7章 武漢大學2015年參賽選手總結 (216)

7.1 武漢大學王帥、王雷、曹建發組總結 (216)

7.2 武漢大學程宇、盧雲成、劉同同組總結 (217)

7.3 武漢大學宋洪亞、甘文霜、祁發瑞組總結 (219)

7.4 武漢大學謝德強、趙久瑞、姚彤彤組總結 (223)

7.5 武漢大學田震、項進喜、詹偉傑組總結 (225)

7.6 武漢大學王思捷、陳銳、馬玉爽組總結 (228)

7.7 武漢大學張令、李俊、陳慧組總結 (231)

7.8 武漢大學李卓、李哲、李希希組總結 (232)

7.9 武漢大學唐海亮、魏佳琦、張賞月組總結 (234)

附錄A 頻率特性測試儀 (237)

附錄B 低頻數字式相位測量儀 (246)

附錄C 音頻信號分析 (255)

附錄D 數字示波器 (266)

附錄E 數字頻率計 (274)

附錄F 80MHz~100MHz頻譜分析儀 (283)

附錄G 增益可調射頻放大器 (291)

附錄H 簡易電子稱 (301)

附錄I 電設培訓推薦書籍 (307)


前言/序言

  本書是針對電子綜閤實驗教學、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等帶有綜閤型、自主設計特點課程的實驗教材。編寫的初衷就是讓低年級的學生藉助本書可以逐步開始電子設計的學習之路,從基礎的元器件認識到簡單的單路,再到一些實用的功能模塊,最後結閤算法實現一個完整的係統。希望這樣的安排能夠陪伴每一位愛好電子設計的同學從入門到提高,最後到精通,為大傢在設計電子係統時提供設計思路和知識參考。教材從元件、電路、模塊、算法、係統五個層次,分彆介紹瞭常用的知識點和主要的設計方法,這一編寫思路也體現瞭一個通用電子係統設計的層級概念。
  本書共七章。除瞭之前介紹的元件、電路、模塊、算法和係統外,在第一章介紹瞭電路設計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仿真,鑒於篇幅限製,該章簡單地介紹瞭Multisim和TINA-TI兩種常用的電路仿真軟件的使用,以具體的實例設計仿真為例,介紹瞭軟件使用、電路設計及仿真方法。雖然未能詳盡說明,但是引導讀者重視並養成設計仿真的習慣,避免一些電路設計中的低級錯誤,提高係統設計的效率。
  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彆就元件、電路、模塊、算法和係統五個層次,介紹瞭電子係統中常見的層級結構以及每個層次結構的常用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幫助讀者樹立起明確的係統層次觀念,閤理規劃係統結構和功能框架,並逐步填充內容直至整個方案細化。第二章以元器件為主要內容,重點介紹瞭電子係統中的常用元器件及其電氣特性、物理構造、分類、參數等,尤其突齣瞭不同分類的元件在不同場閤的應用特點。這一章內容從最基礎的電阻、電容、電感的認知,到各種不同分類的運算放大器的特點,再到AD、DA以及部分集成專用芯片,為入門初學者提供瞭清晰的認知素材和使用指導,對初學者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第三章內容在基礎元件的基礎上,介紹瞭設計諸如放大、鎖相、檢波、濾波、匹配等常用電路。這部分內容是電子係統的基本積木單元,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設計工程師和初級設計者之間差彆較大的部分,該章內容介紹的電路將為係統設計提供直接的積木單元,可以直接應用於開發者的係統設計中。
  第四章重點介紹瞭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塊設計,包括信號發生、頻率測量、頻譜測量、數字濾波等。作為電子係統中常用的功能模塊,在具體的實現方法上一般會有多種途徑,本章選擇瞭目前主流的設計方法加以介紹,內容包括方法原理和具體實現技術,可以作為係統設計的重要參考。
  第五章介紹瞭幾種常見的算法,由於算法涵蓋的範圍很廣、內容繁雜、應用多變,因此本章無法一一羅列,這裏重點介紹瞭電子設計競賽往年真題中常用的幾種控製算法來作為係統中算法的代錶,其作用更多的是體現算法在係統中的功能和角色。
  作為針對電子係統綜閤設計的教材,第六章內容就曆年來電子設計競賽真題詳細地介紹瞭係統的設計分析、總體框架、具體設計以及實現報告。案例賽題選擇經過精心斟酌,既具有典型的電子係統結構,又要包含吩咐的經典電路知識;既有最新一屆的比賽題目,又有過去十幾年期間的經典真題;既有功能豐富、電路復雜的真題,也有電路相對簡單、算法性能要求較高的真題,還有功能、電路和算法都較為適中的真題。因此從內容上既適閤初學者入門學習使用,也可作為後期的培訓指導。
  本書在第6章和第7章分彆介紹瞭武漢大學電子設計競賽的部分優秀作品報告以及部分同學的實驗室學習總結,這兩項內容是參加2015年電子設計競賽的武漢大學同學經過瞭兩年的實驗室培訓,用自己的體會和經驗凝結成文字,告訴後來的學習者他們是怎麼度過這兩年的,這一內容對於還處在大學迷茫期的同學,具有切身的指導意義。同樣,由他們完成的優秀作品報告,在徵得他們的許可後原文引用,作為後麵學習者的參考學習之用。
  本書在編寫期間,得到瞭田震、王思捷、李卓、王帥等同學的大力支持,完成瞭大量的電路驗證和資料整理工作。同時也感謝劉鑫、陳偉、張強、何明、許朋、喬龍飛、柳劍飛、劉鞦明、李旭旭、占偉傑、田震、項進喜、王思捷、陳銳、馬玉爽、李卓、李哲、李希希、張賞月、魏佳琦、唐海亮等同學提供的優秀作品報告。感謝王帥、王雷、曹建發、程宇、盧雲成、劉同同、宋洪亞、甘文霜、祁發瑞、謝德謙、趙久瑞、姚彤彤、田震、占偉傑、項進喜、王思捷、陳銳、馬玉爽、張令、李俊、陳慧、李卓、李哲、李希希、唐海亮、魏佳琦、張賞月等同學給齣的實驗室學習心得總結,這些報告和總結相信會對在校的大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價值。
  本書的編寫得到瞭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相關領導的支持、關心與指導,得到瞭電子信息學院實驗中心全體老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本書可以作為電子綜閤實驗和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大學生科研、課外設計的重要參考資料。書中所有的電路均是老師和同學在設計中真實使用、經過驗證的電路,對讀者的設計具有直接的藉鑒和參考價值,可以作為電子工程師的參考手冊。



《電子係統集成與創新實戰——啓迪未來工程師的實踐之路》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廣大學子,特彆是對電子技術充滿熱情、渴望在學科競賽中嶄露頭角的大學生,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極具實踐導嚮的電子係統綜閤設計指南。我們深刻理解,現代電子工程已不再是孤立元件的拼湊,而是復雜係統集成、智能化實現的挑戰。因此,本書將視角聚焦於“係統”本身,從概念構思、方案設計、核心技術選型、硬件實現、軟件開發、調試測試到最終的優化與創新,全方位地引導讀者掌握電子係統設計的全流程。 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座連接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橋梁,一盞指引創新思維的明燈。我們鼓勵讀者跳齣書本的限製,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齣發點,以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為目標,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切實的工程成果。本書涵蓋瞭從基礎的信號處理、電源管理,到復雜的嵌入式係統開發、傳感器集成、通信協議應用,再到前沿的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在電子設計中的初步應用等多個維度,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完整的電子係統設計知識框架。 核心特色與價值 係統化思維培養: 本書的核心在於培養讀者“係統化”的工程思維。我們將引導讀者學習如何分解復雜問題,如何進行模塊化設計,如何評估不同方案的優劣,以及如何在整體框架下協同各個子係統的工作。這種係統化的訓練,是成為一名優秀電子工程師的關鍵。 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結閤: 我們精選瞭電子係統設計中最核心、最常用的理論知識,並將其與豐富的工程實踐案例相結閤。每一個理論點都配有實際的電路圖、代碼片段、設計思路解析,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讀者可以通過學習本書,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麵嚮工程實現的細節關注: 從PCB布綫規範、元器件選型注意事項、電源完整性、信號完整性,到嵌入式係統的驅動開發、RTOS應用、功耗優化,本書都將深入探討工程實現中的關鍵細節。我們相信,細節決定成敗,而這些細節往往是初學者容易忽略但又至關重要的環節。 創新設計理念的啓濛: 本書鼓勵讀者在掌握基本設計方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的設計思路。我們將通過分析一些典型的創新設計案例,啓發讀者思考如何將現有技術進行組閤、改進,甚至開發齣全新的解決方案。對於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而言,創新性是評價作品的重要維度,本書將為此類目標讀者提供寶貴的思路。 緊扣前沿技術趨勢: 電子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本書在內容編排上,緊密跟蹤行業發展趨勢。我們將介紹物聯網(IoT)的通信協議與嵌入式實現、傳感器網絡的設計與應用、低功耗設計技術,以及人工智能(AI)在嵌入式係統中的初步應用,如機器學習模型在邊緣設備的部署等。力求讓讀者掌握的知識不僅適用於當下,更能麵嚮未來。 豐富的案例分析與實戰指導: 本書包含大量精心設計的案例,這些案例涵蓋瞭不同類型的電子係統,從簡單的傳感器數據采集與處理,到復雜的智能控製係統、通信終端等。每個案例都將從需求分析、係統架構設計、關鍵技術選擇、詳細設計、軟件實現、硬件調試到最終測試驗證進行全方位的講解。這些案例的設計初衷,是為瞭模擬真實的工程項目開發過程,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 麵嚮競賽的準備: 對於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同學,本書提供瞭極具價值的參考。我們將從競賽的評審標準、常見技術難點、創新點挖掘、方案優化等角度,提供備賽指導。書中大量的案例和詳細的講解,能夠幫助同學們快速掌握競賽所需的核心技能,並激發靈感,設計齣更具競爭力的作品。 本書結構與內容亮點 本書共分為若乾個主要章節,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全麵覆蓋電子係統設計的方方麵麵。 第一部分:電子係統設計基礎與方法論 電子係統設計概述: 介紹電子係統的基本概念、分類、構成要素以及設計流程。強調係統化設計的理念和重要性。 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 學習如何從用戶需求齣發,進行功能定義、性能指標設定,以及如何選擇最優的係統架構和技術方案。 核心技術模塊選型: 深入講解各類電子元器件(如微控製器、傳感器、執行器、電源管理IC、通信模塊等)的選型原則、關鍵參數解讀以及應用注意事項。 信號處理與分析基礎: 迴顧和深入講解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特性,以及相關的濾波、放大、采樣、量化等基本信號處理技術。 電源設計與管理: 講解穩壓、濾波、低功耗電源設計、電池管理等關鍵技術,確保係統穩定可靠運行。 第二部分: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 微控製器(MCU)原理與選型: 深入剖析主流微控製器(如ARM Cortex-M係列)的架構、指令集、中斷係統、存儲器接口等,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應用需求選擇閤適的MCU。 嵌入式軟件開發環境搭建: 詳細介紹IDE(集成開發環境)、交叉編譯工具鏈、調試器等開發工具的使用,以及嵌入式Linux、RTOS(實時操作係統)的選擇與配置。 設備驅動程序開發: 講解如何編寫和調試針對各種外設(如GPIO、UART、SPI、I2C、ADC、DAC、LCD、攝像頭等)的設備驅動程序,實現軟硬件的有效交互。 實時操作係統(RTOS)在電子係統中的應用: 學習RTOS的任務管理、進程間通信、時間管理、中斷處理等核心機製,以及如何利用RTOS構建復雜的實時控製係統。 嵌入式係統調試與優化: 介紹多種調試方法(如仿真器、邏輯分析儀、示波器)和技巧,以及如何對嵌入式係統進行性能優化(如代碼效率、功耗優化)。 第三部分:傳感器技術與數據采集 各類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 深入介紹溫度、濕度、壓力、光照、加速度、陀螺儀、GPS、圖像傳感器等常見傳感器的物理原理、工作特性、接口方式和實際應用場景。 傳感器數據采集與預處理: 講解如何設計數據采集電路,如何進行傳感器信號的調理、放大、濾波,以及如何進行數據校準和去噪。 多傳感器融閤技術: 探討如何整閤來自不同傳感器的數據,通過濾波算法(如卡爾曼濾波)、統計方法等實現更準確、更魯棒的係統狀態估計。 第四部分:通信技術與網絡互聯 有綫通信接口與協議: 詳細講解UART、SPI、I2C、USB、CAN等通用通信接口的原理、時序和應用。 無綫通信技術與協議: 深入介紹Wi-Fi、Bluetooth、Zigbee、LoRa等主流無綫通信技術,包括其通信機製、網絡拓撲、數據幀格式和功耗特點。 物聯網(IoT)通信協議: 講解MQTT、CoAP、HTTP等在物聯網領域廣泛應用的通信協議,以及如何構建簡單的物聯網應用。 網絡通信與數據傳輸: 學習TCP/IP協議棧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在嵌入式係統中實現網絡通信功能,進行數據上傳與下載。 第五部分:人機交互與顯示技術 用戶界麵(UI)設計原則: 探討如何設計直觀、易用、友好的用戶界麵,提升用戶體驗。 顯示技術與驅動: 介紹LCD、OLED、TFT等顯示屏的原理、接口方式,以及如何編寫相應的驅動程序。 輸入設備接口與處理: 講解按鍵、觸摸屏、編碼器等輸入設備的接口電路設計和信號處理方法。 第六部分:係統集成、測試與創新 PCB設計與製造: 講解PCB設計的基本規則、布綫技巧、電源和信號完整性考慮,以及PCB的製造和焊接流程。 係統集成與聯調: 闡述如何將各個子係統有機地整閤在一起,進行聯閤調試,解決係統級問題。 測試與驗證方法: 介紹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環境測試等多種測試手段,確保産品質量。 創新點挖掘與設計實現: 引導讀者如何從技術、應用、用戶體驗等多個角度尋找創新點,並將其融入到實際設計中。 項目管理與文檔撰寫: 介紹項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撰寫規範的設計文檔、測試報告等,為競賽或實際項目做好準備。 第七部分:前沿技術探索(選講) 人工智能在電子係統中的應用: 介紹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嵌入式設備上部署簡單的AI模型,實現智能化的功能。 低功耗設計技術: 深入探討各種低功耗設計策略,包括硬件優化、軟件休眠、電源管理等,以滿足電池供電或綠色能源應用的需求。 適用讀者 本書特彆適閤以下人群: 高校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為課程學習的補充讀物,特彆是針對專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學科競賽的學習和實踐。 對電子係統設計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 希望係統學習電子係統設計理論和實踐技巧,獨立完成電子項目。 準備參加各類電子設計競賽的學生: 包括但不限於“挑戰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本書將提供寶貴的知識儲備和實戰指導。 初入職場,需要快速掌握電子係統設計技能的工程師: 作為快速提升專業能力的參考資料。 結語 《電子係統集成與創新實戰——啓迪未來工程師的實踐之路》將陪伴您踏上一段充滿挑戰與樂趣的電子工程探索之旅。我們堅信,通過本書的學習與實踐,您將不僅能夠掌握紮實的電子係統設計知識,更能培養齣獨立思考、解決復雜問題以及進行創新設計的卓越能力,從而在未來的電子工程領域中,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講解電子係統設計時,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將視角完全聚焦於“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它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設計理念,轉化成瞭可以直接操作的招式。我發現,作者在講解每一個設計點時,都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做”,以及“為什麼這麼做”。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模塊化設計”的章節。在進行復雜的係統設計時,如何將其分解成獨立可控的模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作者通過詳細的圖示和文字描述,展示瞭如何進行閤理的模塊劃分,以及如何設計模塊之間的接口。這不僅大大提高瞭設計的效率,也使得後續的調試和維護變得更加容易。 此外,書中對於“元器件選型”的講解也十分到位。在實際項目中,選擇閤適的元器件往往是影響係統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的關鍵因素。作者不僅介紹瞭各種常用元器件的特性,還提供瞭一些實用的選型原則和技巧,例如如何根據參數要求、成本預算、供貨周期等因素進行綜閤考量。這些內容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總結,讓我少走瞭很多彎路。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匪淺的一點,就是它將“創新”和“實用”這兩個概念進行瞭完美的結閤。在電子設計領域,我們總是追求新穎的解決方案,但同時也要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穩定性。而這本書正是通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這個平颱,引導我們如何在創新中尋求突破,又如何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我非常贊賞書中對於“係統集成”的講解。一個完整的電子係統,是由眾多子係統和模塊組成的。如何將這些分散的單元有效地整閤在一起,並保證它們之間的協同工作,是電子係統設計的核心挑戰之一。作者通過多個典型的項目案例,詳細展示瞭係統集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例如,在講解通信協議的設計時,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協議的定義上,而是結閤瞭實際的應用場景,演示瞭如何在硬件和軟件層麵實現高效的通信。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對電子係統的整體架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去思考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創新。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本激發設計靈感、培養工程思維的優秀讀物。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遇到的寶藏!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對“電子係統綜閤設計”這個概念一直感到既著迷又有些畏懼,畢竟它涵蓋的知識麵太廣瞭,從基礎的元器件選擇到復雜的係統集成,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這些知識,並且能夠指導我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書籍。當我翻開這本《電子係統綜閤設計——基於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時,我驚喜地發現它正是我的救星! 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陷入晦澀的理論公式,而是以一種非常貼近競賽實際需求的方式展開。它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理解電子係統設計背後的邏輯和流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係統思維”的強調,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如何從整體齣發,分解復雜問題,然後再將各個模塊有機地整閤起來。這種由宏觀到微觀,再由微觀迴到宏觀的思路,讓我對“設計”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而是有目的、有策略的構建。書中關於選題、方案設計、模塊劃分、元器件選型等章節,都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方法論,讓我感覺不再是茫然無措,而是有瞭清晰的行動指南。

評分

這本書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對“實戰”的深度聚焦。我之前看過不少理論書籍,雖然內容紮實,但往往在如何將其應用到實際項目上時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而這本《電子係統綜閤設計》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以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為切入點,這本身就意味著它所講解的內容是高度實用的,並且緊密貼閤瞭當前電子領域的發展趨勢。書中詳細地剖析瞭競賽中常見的項目類型,並針對這些項目提供瞭詳細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技巧。 我特彆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抗乾擾設計”和“低功耗設計”的章節。在實際的競賽中,這些看似細節的問題往往能決定項目的成敗。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通用原則,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講解瞭如何識彆潛在的乾擾源,如何采取有效的屏蔽和濾波措施,以及如何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優化功耗。這些內容對我來說太有價值瞭,讓我看到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能力的關鍵所在。而且,書中還涉及瞭PCB布局布綫、焊接調試等工程實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份極其寶貴的財富。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的匠心獨運,讓我從一開始就被深深吸引。它並非堆砌如山的理論概念,而是巧妙地將基礎知識、設計方法和競賽實踐有機地融閤在一起。我最欣賞的是作者沒有迴避電子係統設計中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反而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引導讀者去理解和剋服這些睏難。 書的結構設計非常清晰,每一部分都像一個獨立的模塊,但又能與前後章節環環相扣。例如,在講解特定模塊的設計時,作者會先迴顧相關的基礎理論,然後引申到如何在競賽場景下應用這些理論,再通過具體的實例進行演示。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讓我在理解每一個概念時都感到遊刃有餘。 更重要的是,書中對於“調試”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給予瞭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有效地調試齣問題。作者提供瞭許多實用的調試技巧和思路,例如如何運用示波器、萬用錶等工具,如何進行邏輯分析,以及如何排查常見的軟硬件故障。這些內容對於那些對調試感到頭疼的同學來說,簡直是福音,讓我看到瞭攻剋技術難題的希望。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