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微波技術基礎(修訂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采用從場齣發、場路結閤的方法,圍繞規則導行波係統和微波全麵地講述瞭微波技術的基本概念、理論、技術和分析方法。全書分為9章:緒論、導波的一般特性、典型導波係統的場分析、微波集成傳輸綫、介質波導和光波導、傳輸綫的電路理論、微波諧振器、微波網絡基礎、常用微波元件。各章均附有習題,書後附有習題答案。《微波技術基礎(修訂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配有電子課件,可供任課教師參考。
《微波技術基礎(修訂版)》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以及相近專業的本科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亦可供從事微波和天綫工作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0.1 微波的波長(或頻率)範圍
0.2 微波的主要特性
0.3 微波的應用
第1章 導波的一般特性
1.1 導波和導波係統
1.2 導波的場分析方法
1.3 導波的分類及各類導波的特性
1.4 導波的傳輸功率、能量及衰減
1.5 導波係統中截止狀態下的場
習題
第2章 典型導波係統的場分析
2.1 同軸綫
2.2 矩形波導
2.3 圓形波導
2.4 其他形式的金屬柱麵波導簡介
2.5 同軸綫、矩形波導和圓波導的尺寸選擇
2.6 波導正規模的特性
2.7 不均勻性引起模式耦閤
2.8 奇偶禁戒規則
習題
第3章 微波集成傳輸綫
3.1 帶狀綫
3.2 微帶綫
3.3 耦閤帶狀綫和耦閤微帶綫
3.4 懸置微帶綫和倒置微帶綫
3.5 槽綫
3.6 共麵傳輸綫
3.7 鰭綫
習題
第4章 介質波導和光波導
4.1 介質波導
4.2 光波導
習題
第5章 傳輸綫的電路理論
5.1 引言
5.2 分布參數電路概念
5.3 傳輸綫方程及其解
5.4 傳輸綫的特性參量
5.5 傳輸綫的工作參量
5.6 無耗傳輸綫的三種工作狀態
5.7 均勻有耗傳輸綫的特性與分析
5.8 傳輸功率與傳輸效率
5.9 均勻導波係統等效為均勻傳輸綫
5.10 史密斯圓圖
5.11 阻抗匹配
習題
第6章 微波諧振器
6.1 微波諧振器的基本特性與參數
6.2 串聯和並聯諧振電路
6.3 傳輸綫諧振器
6.4 金屬波導諧振器
6.5 圓柱介質諧振器
6.6 法布裏-珀羅諧振器(開式諧振器)
6.7 諧振器的激勵
6.8 微波諧振腔的微擾理論
習題
第7章 微波網絡基礎
7.1 不均勻性等效為集總參數網絡
7.2 微波網絡參量
7.3 微波網絡參量之間的關係
7.4 互易網絡、無耗網絡及對稱網絡各矩陣參量的特性
7.5 參考麵移動對網絡參量的影響
習題
第8章 常用微波元件
8.1 一端口元件
8.2 二端口元件
8.3 三端口元件
8.4 四端口元件
8.5 微波周期結構——電磁慢波
8.6 鐵氧體元件
習題
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附錄Ⅰ 矢量公式
附錄Ⅱ 麥剋斯韋方程組、波動方程和邊界條件
附錄Ⅲ 拉梅係數
附錄Ⅳ 貝塞爾函數及常用公式
附錄Ⅴ 幾種常用金屬材料的特性參數
附錄Ⅵ 常用介質材料的特性參數
附錄Ⅶ 同軸綫、矩形波導和圓波導參數錶
前言/序言
本書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結閤編者的教學實踐和科研工作經驗,參考目前國內外同類教材,緊跟當代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反映本學科最新發展編寫而成。本書在內容組織上注重基礎性、係統性和實用性,精煉傳統內容,注重基本概念及對工程問題處理方法的講述。本書將“場”和“路”的概念有機地結閤起來,使教材在連貫性、係統性和實用性方麵更加突齣。
本書在文字錶達上力求簡潔、清晰、流暢、易讀,同時每章配有大量工程應用方麵的例題和習題。附錄是本書的必要補充。本書配有電子課件,可供任課教師參考。
本書參考學時為56~80學時。全書共9章。緒論、第1章、第2章介紹微波的波段劃分及微波的特點與應用、導波和常用導波係統中電磁場的求解方法以及導波的特性;第3、4章介紹微波集成傳輸綫(包括帶狀綫、微帶綫、懸置微帶綫和倒置微帶綫、共麵傳輸綫、槽綫和鰭綫)、介質波導和光波導(包括圓柱介質波導、矩形介質波導和光波導);第5章傳輸綫理論,講述分布參數電路基礎、傳輸綫方程、各種無耗傳輸綫工作狀態、工作參量及特性參量、有耗傳輸綫的特性與計算、阻抗圓圖的使用及阻抗匹配方法;第6~8章分彆講述瞭各種微波諧振器、微波網絡基礎、各種微波無源器件以及鐵氧體材料的特性。第1、2章為場的基礎,第5章為路的基礎,其餘章節的擴展構成瞭本書的體係結構。
本書由電子科技大學徐銳敏教授主編,同時組織多位長期在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工作、具有豐富教學和工程經驗的同誌共同編寫完成。其中,緒論、第1、2、7章由徐銳敏教授編寫;第3章由陳波講師編寫;第4章由王占平副教授編寫;第5章、附錄由唐璞教授編寫;第6章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振亞教授編寫;第8章由北京理工大學薛正輝副教授編寫。本書的許多插圖和文字錄入工作由詹銘周博士和徐躍杭博士完成,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殷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9年6月
微波技術基礎(修訂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麵嚮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係統地闡述瞭微波技術的基本原理、關鍵概念和典型應用。本修訂版在保持原有嚴謹科學體係的基礎上,融入瞭近年來微波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和研究成果,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與時俱進的學習平颱。 第一章 引言 本章首先界定微波的頻段範圍,並簡要迴顧微波技術的發展曆程,強調其在現代通信、雷達、導航、醫學、工業加熱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地位。通過列舉一係列典型應用場景,激發讀者對微波技術的學習興趣,並初步勾勒齣本書的學習框架。隨後,介紹微波頻率的特性,如高頻特性、方嚮性強、穿透性好(對某些介質)以及受環境影響較小等,為後續章節的學習打下理論基礎。 第二章 電磁場與電磁波基礎 作為微波技術的基礎,本章深入講解瞭與微波密切相關的電磁場理論。從麥剋斯韋方程組齣發,係統闡述瞭其在不同介質中的形式,以及如何通過微分形式和積分形式來描述電磁場的行為。重點講解瞭均勻平麵波的産生、傳播及其特性,包括波的傳播方嚮、相位常數、波數、波長、頻率、相速度和群速度等關鍵參數。此外,還詳細討論瞭電磁波在介質邊界的反射和透射現象,引入瞭斯涅爾定律和菲涅爾方程,並分析瞭不同入射角和介質特性對反射係數和透射係數的影響,為理解微波器件和係統的設計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章 微波傳輸綫理論 微波信號的傳輸與低頻信號的傳輸有著本質的區彆。本章深入探討瞭微波傳輸綫的物理模型和電路模型,重點介紹瞭行波的概念及其在傳輸綫上的傳播。詳細講解瞭傳輸綫方程,並推導齣瞭一係列重要的傳輸綫參數,如特性阻抗、傳播常數、衰減常數和相位常數。本章的核心內容是史密斯圓圖的應用,它是一種強大的圖形化工具,用於分析傳輸綫上的阻抗匹配、駐波比、反射係數等問題。通過大量的實例,演示如何使用史密斯圓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如匹配網絡的設計和故障診斷。 第四章 微波網絡分析 將微波器件和係統視為黑箱,采用S參數(散射參數)進行分析是微波工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本章詳細介紹瞭S參數的定義、物理意義和測量方法,以及S參數矩陣與Y參數、Z參數等其他網絡參數之間的轉換關係。重點講解瞭S參數在描述微波器件(如放大器、衰減器、濾波器、耦閤器等)特性中的應用,包括增益、迴波損耗、隔離度、插入損耗等關鍵指標。通過S參數分析,讀者可以宏觀地理解微波電路的功能和性能,並能有效地進行電路設計和係統集成。 第五章 微波諧振腔 諧振腔是微波電路中實現頻率選擇性和儲能功能的核心元件。本章介紹瞭不同類型的微波諧振腔,如圓柱腔、矩形腔、同軸腔等,並推導瞭它們的諧振頻率和品質因數(Q值)的計算公式。重點分析瞭諧振腔的場分布、模態以及加載效應,闡述瞭諧振腔在微調、濾波、振蕩等電路中的作用。通過深入理解諧振腔的原理,為設計高性能的微波濾波器和振蕩器提供瞭理論依據。 第六章 微波濾波器 濾波器是微波係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用於抑製或允許特定頻率範圍的信號通過。本章係統介紹瞭濾波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濾波器的分類(低通、高通、帶通、帶阻)和性能指標(中心頻率、帶寬、插入損耗、阻帶衰減、紋波等)。詳細講解瞭基於集總參數和分布參數的濾波器設計方法,包括切比雪夫濾波器、巴特沃斯濾波器等典型濾波器設計。同時,介紹瞭微帶濾波器、帶狀綫濾波器等實際應用中的濾波器結構,並探討瞭濾波器的阻抗匹配問題。 第七章 微波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是微波係統中實現信號功率增益的關鍵器件。本章詳細介紹瞭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分類、工作原理和設計考慮因素。重點討論瞭器件選型(如場效應晶體管、雙極性晶體管、砷化鎵場效應晶體管等),以及放大器的穩定性分析和阻抗匹配設計。介紹瞭單級和多級放大器的設計方法,並探討瞭功率閤成技術。此外,還涉及瞭放大器的非綫性效應及其抑製方法,如失真分析和綫性化技術。 第八章 微波振蕩器 振蕩器是産生微波信號源的必備設備。本章係統介紹瞭微波振蕩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振蕩的形成條件(起振條件和穩振條件)。詳細講解瞭基於晶體管的負阻振蕩器、耦閤振蕩器以及基於諧振腔的振蕩器等典型結構。重點分析瞭振蕩器的頻率穩定度、輸齣功率和相位噪聲等關鍵性能指標,並介紹瞭提高振蕩器性能的設計方法。 第九章 微波開關與控製電路 微波開關和控製電路在信號路由、模式切換等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章介紹瞭微波二極管開關(PIN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和微波晶體管開關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的性能特點。詳細講解瞭微波繼電器和微波微機電係統(MEMS)開關。此外,還介紹瞭用於信號調製的開關電路和一些典型的微波控製應用,如移相器和衰減器。 第十章 微波測量技術 為瞭準確評估微波器件和係統的性能,掌握微波測量技術至關重要。本章介紹瞭微波測量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儀器。詳細講解瞭矢量網絡分析儀(VNA)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S參數的測量、阻抗測量、頻率響應測量等。此外,還介紹瞭功率計、頻譜分析儀、信號發生器等常用微波測量儀器,並討論瞭相關的測量誤差分析和校準技術。 第十一章 微波混閤集成電路(HIC)與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 本章將視角轉嚮微波電路的集成化技術。詳細介紹瞭微波混閤集成電路(HIC)和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的設計、製造工藝和應用。解釋瞭HIC將分立的微波元件組裝在基闆上的方式,以及MMIC將多種微波功能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優勢。重點討論瞭MMIC的設計挑戰,如器件的寄生效應、互連綫的阻抗匹配和熱管理等。並通過實例展示瞭HIC和MMIC在通信、雷達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第十二章 微波通信係統 本章將微波技術在通信係統中的應用進行瞭整閤闡述。介紹瞭微波通信係統的組成,包括信號源、調製器、功率放大器、發射天綫、傳輸鏈路、接收天綫、低噪聲放大器、解調器和終端設備。重點分析瞭微波通信的傳輸特性,如鏈路損耗、多徑效應、頻率復用和信道容量。討論瞭衛星通信、微波中繼通信、點對點通信等典型應用場景,以及相關係統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和挑戰。 第十三章 微波雷達係統 雷達係統是微波技術另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本章介紹瞭雷達的基本原理,包括脈衝雷達和連續波雷達。詳細講解瞭雷達方程,分析瞭雷達的探測距離、分辨率和目標識彆能力。重點介紹瞭雷達係統中涉及的關鍵微波部件,如發射機、接收機、天綫和信號處理單元。此外,還探討瞭雷達在目標跟蹤、地形測繪、氣象探測等方麵的應用,並簡要介紹瞭現代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如相控陣雷達和毫米波雷達。 第十四章 微波在工業、醫療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除瞭通信和雷達,微波技術在工業、醫療和科學研究領域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章介紹瞭微波在工業加熱、乾燥、殺菌等方麵的應用,以及其在微波化學反應、等離子體産生等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在醫療領域,則重點闡述瞭微波在腫瘤治療(微波消融)、高頻電刀等方麵的應用。通過這些實例,展現瞭微波技術廣泛的應用潛力和技術價值。 附錄 附錄部分提供瞭與本書內容相關的補充信息,例如常用的微波器件型號、單位換算錶、電磁波傳播介質的電磁參數等,以方便讀者查閱和深入研究。 通過以上章節的學習,讀者將能夠係統地掌握微波技術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工程實踐,為從事微波工程設計、研發和相關領域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