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取捨和概念錶述以我國2006年頒布的“物流術語標準”為依據,並嚴格把握“物流學”與“物流管理”的界限,內容簡潔實用,深度適中。第4版與時俱進增加瞭很多新內容,素材更加務實,錶達也更為明確。本書每篇開頭有“本篇導讀”,篇後有綜閤性案例及其討論題,每章之後還附有“拓展閱讀資料”、“本章關鍵詞”和“復習思考題”,並配套有圖文並茂的課件資料,更加方便教學使用。
目錄
第一篇物流總論
本篇導讀1
第一章物流概述2
第一節商流與物流2
第二節物流的概念6
第三節物流的價值與作用12
第四節物流學科與物流學17
拓展閱讀資料22
本章關鍵詞23
復習思考題23
第二章物流的分類與形式24
第一節物流的分類方法24
第二節企業物流28
第三節行業物流33
第四節社會物流38
拓展閱讀資料45
本章關鍵詞45
復習思考題45
本篇案例美國、日本和英國的物流業發展概況46
第二篇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
本篇導讀51
第三章包裝52
第一節包裝概述52
第二節包裝材料56
第三節包裝容器與包裝標識60
第四節包裝技術與包裝機械65
拓展閱讀資料70
本章關鍵詞70
復習思考題71
第四章集裝化與集裝單元器具72
第一節集裝化72
第二節集裝箱74
第三節托盤83
第四節其他形式的集裝單元器具88
拓展閱讀資料92
本章關鍵詞92
復習思考題92
第五章裝卸搬運94
第一節裝卸搬運概述94
第二節裝卸搬運的技術裝備98
第三節集裝箱的裝卸搬運104
第四節裝卸搬運工作組織109
拓展閱讀資料114
本章關鍵詞114
復習思考題115
第六章運輸116
第一節運輸概述116
第二節鐵路運輸120
第三節公路運輸124
第四節水路運輸127
第五節航空運輸132
第六節管道運輸134
拓展閱讀資料137
本章關鍵詞137
復習思考題137
第七章儲存138
第一節儲存概述138
第二節儲存技術142
第三節倉庫與倉儲業務149
第四節物流園區153
拓展閱讀資料158
本章關鍵詞158
復習思考題158
第八章流通加工159
第一節流通加工概述159
第二節流通加工形式163
第三節流通加工的閤理化169
拓展閱讀資料172
本章關鍵詞172
復習思考題172
第九章物流信息173
第一節物流信息概述173
第二節物流信息技術178
第三節物流信息係統183
拓展閱讀資料189
本章關鍵詞190
復習思考題190
第十章配送191
第一節配送的概念與作用191
第二節配送中心及其功能196
第三節配送作業的程序與方法201
第四節配送模式與配送管理207
拓展閱讀資料211
本章關鍵詞211
復習思考題211
本篇案例一順豐速運的發展曆程212
本篇案例二海爾物流發展的模式與特色216
第三篇物流概念的運用與延伸
本篇導讀221
第十一章物流係統222
第一節係統與物流係統222
第二節物流係統的要素與結構225
第三節物流係統的衝突229
第四節物流係統分析與集成233
拓展閱讀資料240
本章關鍵詞240
復習思考題240
第十二章物流管理242
第一節物流管理概述242
第二節物流管理組織246
第三節物流成本管理251
第四節物流差異化戰略256
拓展閱讀資料261
本章關鍵詞262
復習思考題262
第十三章物流服務263
第一節物流服務的概念與特點263
第二節物流服務內容的設計267
第三節物流服務水平的確定272
第四節物流服務模式的選擇277
拓展閱讀資料280
本章關鍵詞281
復習思考題281
第十四章物流企業與第三方物流282
第一節物流企業及其職能282
第二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與特點286
第三節第三方物流的價值與作用289
第四節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模式293
拓展閱讀資料295
本章關鍵詞296
復習思考題296
第十五章物流政策297
第一節物流政策概述297
第二節發達國傢的物流政策302
第三節我國的物流政策體係308
第四節我國綜閤性物流政策的主要內容312
拓展閱讀資料316
本章關鍵詞316
復習思考題317
第十六章物流發展新趨勢318
第一節供應鏈管理318
第二節綠色物流323
第三節第四方物流329
第四節互聯網+物流333
拓展閱讀資料339
本章關鍵詞339
復習思考題339
本篇案例世界十大物流公司簡介340
主要參考文獻343
第4版前言
自2013年本書第3版齣版至今,三年時間已經過去,作為一項周期性的例行工作,第4版的修訂如期展開,這一方麵是為瞭滿足廣大師生的求新需要,因為很多學校要求所用教材不能過於老舊,教師應盡量選用新版教材。另一方麵,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也確實發現瞭不少問題,比如教材中的部分內容有些過時,沒能反映我國物流理論和實踐的最新成果;有些素材空洞抽象,有湊篇幅之嫌;還有一些素材錶達過於籠統含糊,在教學和考試過程中都難以有效利用。因此,本次修訂的總原則或總目標是:務求使教材的內容更加新穎、素材更加務實、錶達更加明確。
為瞭使教材的內容更加新穎,本次修訂在物流信息技術中增加瞭“物聯網”和“雲計算與大數據”;在裝卸搬運機械中增加瞭“自動導引車”和“碼垛機器人”;在分揀作業方法中增加瞭“自動分揀”;在物流政策中增加瞭《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同時,在第十六章增加瞭“互聯網+物流”取代原有的“電子化物流”;在行業物流中增加瞭“冷鏈物流”和“應急物流”,取代原有的“汽車物流”“傢電物流”“軍事物流”和“農産品物流”;將第二篇的兩個案例替換為我國的順豐速運和海爾物流;並刪除瞭“托盤的流通”以及一些過時的分類方法。
為瞭使本書的素材更加務實,本次修訂在第一章增加瞭“物流的價值”和“物流學科的研究內容”,分彆取代“物流的性質”和“現代物流理念”;在第二章增加瞭“區域物流規劃的內容”,用“我國國內物流管理的內容”取代原有的“煤炭和石油分布與物流”;在第七章用“物流園區”取代原有的“物流中心”;在第九章用“流通加工的類型”取代原有的“流通加工的內容”;在第十二章增加瞭“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改寫瞭“物流成本的控製”;在第十六章用“供應鏈管理的範圍”取代原有的“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則”。同時,刪除瞭包裝標記中“原外貿部編製的收貨人嘜頭”“包裝作業的技術原則”“包裝機械的分類”“包裝機械的基本結構”;刪除瞭第九章“物流信息技術的構成”“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整個第四節“物流信息係統化”;刪除瞭第十二章“物流企業的組織手段”。
為瞭使行文的錶達更加明確,本次修訂改寫瞭“集裝化的經濟意義”;將“裝卸搬運的技術裝備”單獨整閤為一節;給“運輸的作用”增加瞭小標題;刪除瞭“倉庫內部的規劃技術”;擴充瞭“物品的檢驗技術”;壓縮“自動化倉庫”的篇幅並將其歸入倉庫的分類體係;增加瞭“物流信息的功能”和“物流信息的經濟特徵”,分彆取代原有的“物流信息的特點”和“物流信息的作用”;對“配送的作用”進行瞭規範化處理;增加瞭配送中心分類的依據;重新改寫瞭“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規範性地調整瞭“第三方物流的特點”“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好處”“第三方物流的效益源泉”和“社會價值”。
此外,本次修訂中也盡可能多地增加瞭“物品”稱謂的使用量,但這種修改隻能憑感覺,很多聽起來不習慣的地方還是保留“商品”“貨物”等稱謂,比如,將“商品營銷”改稱為“物品營銷”,將“貨物運輸”改稱為“物品運輸”,總覺得還是不太閤適。
本書從初版到曆次修訂,所參考的文獻難計其數,為瞭節約篇幅,隻能擇其重要者羅列部分,肯定是掛一漏萬。本次修訂將“參考文獻”增加“主要”二字,就是為瞭錶明還有很多文獻未列其中,在此嚮遺漏或過往的所有文獻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
迴想十多年前本書初版時,作者正當年富力強,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也不覺辛苦;如今年近半百,精力也大不如前,特彆是眼睛開始老花,無法長時間工作。因此,本次修訂是由深圳大學的周啓蕾教授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許笑平副教授閤作完成的,由周啓蕾提齣修訂的總體原則和目標,具體的選材和文字加工基本全部由許笑平完成。
本次修訂曆時半年之久,雖然盡瞭最大努力,總體也比較滿意,但畢竟兩位作者的水平和能力都十分有限,書中肯定仍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歡迎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周啓蕾許笑平
2016年12月16日
於深圳南山
這本書的第四版,正如其“21世紀經濟管理類精品教材”的定位一樣,充滿瞭現代化的視角和前瞻性的思考。我在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其對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中的地位的強調。書中對於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綠色物流等章節的論述,都深刻體現瞭信息技術如何重塑傳統的物流模式。例如,在關於智能倉儲的部分,我看到瞭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如何被應用於庫存管理、訂單揀選、路徑優化等方麵,極大地提升瞭物流效率和準確性。這讓我意識到,現代物流早已不是簡單的“貨來貨往”,而是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係統化的集成管理過程。書中對全球化背景下物流發展的討論,也讓我對國際貿易和跨國物流有瞭更深的認識,理解瞭不同國傢和地區在物流標準、基礎設施、法律法規等方麵的差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運作。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現代物流智慧的大門。
評分一本厚重的《物流學概論》(第4版),翻開扉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嚴謹而務實的學術氣息。作為一名對物流業充滿好奇的初學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係統介紹行業基礎知識,又能緊跟時代發展脈搏的教材。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沒有選擇空泛的理論堆砌,而是從最基礎的“物”——商品、物品的流動開始,層層遞進,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物流的定義、功能、要素以及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物流係統構成時,將各個環節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描繪得十分清晰,讓我能直觀地理解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環節是如何協同運作,共同構成一個高效的物流網絡。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聯想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商品,它們是如何從生産綫上來到我的手中,中間經曆瞭哪些復雜的流程,而這本書恰似一個睿智的嚮導,為我揭示瞭這一切背後的邏輯和規律。即使是對專業術語的解釋,也力求通俗易懂,並輔以生動的案例,讓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
評分作為一名希望在物流領域深耕的從業者,我在閱讀《物流學概論》(第4版)時,更側重於其在實踐操作層麵的指導意義。書中的許多章節,如庫存控製策略、運輸模式選擇、倉儲布局設計等,都提供瞭紮實的理論框架和可供藉鑒的分析方法。我特彆關注瞭關於風險管理和應急預案的部分,這對於我們應對突發事件、保障供應鏈的連續性至關重要。書中列舉的多種風險類型,以及相應的防範和應對措施,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思路。此外,書中對績效評估指標的介紹,也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如何衡量物流活動的效率和效益,並從中找齣改進的空間。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理論模型與我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對照,發現很多睏惑都能在書中找到解釋,甚至提齣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就像一本經驗豐富的導師,在理論指導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傳遞著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
評分一本好的教材,往往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度思考,並激發進一步探索的興趣。《物流學概論》(第4版)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在閱讀完一些基礎理論後,我開始主動去關注書中提到的案例和研究方嚮。例如,書中關於全球供應鏈韌性的討論,讓我對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等外部因素如何影響物流網絡的穩定産生瞭濃厚興趣,並促使我主動去查閱更多相關的學術論文和行業報告。書中在分析不同物流模式優劣時,所采用的對比分析方法,也為我今後進行決策提供瞭重要的參考。我甚至開始嘗試運用書中的一些分析工具,來評估我所瞭解的某些物流方案的可行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本激發潛能的催化劑。它讓我從一個旁觀者,逐漸轉變為一個思考者,並開始憧憬著未來能在物流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坦白說,在翻閱《物流學概論》(第4版)之前,我對物流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階段,認為它無非就是搬運和運輸。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意識到物流的內涵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和復雜。書本的第四版,在“21世紀經濟管理類精品教材”的旗幟下,不僅僅是對傳統物流概念的梳理,更是對物流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我對書中關於“最後一公裏”配送的討論印象尤為深刻,書中分析瞭城市配送麵臨的挑戰,如交通擁堵、人力成本、時效性要求等,並探討瞭各種創新解決方案,包括無人機配送、共享配送、社區配送中心等。這讓我看到瞭物流行業在服務客戶、提升體驗方麵的無限可能。同時,書中對價值鏈的分析,也讓我理解瞭物流在創造和實現價值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它不再是簡單的成本中心,而是能夠帶來競爭優勢的核心環節。這種宏觀視角讓我對物流行業的認知發生瞭一次質的飛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