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工程師公共基礎曆年考題精解 第5版

注冊工程師公共基礎曆年考題精解 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瑞強,石立春 著
圖書標籤:
  • 注冊工程師
  • 公共基礎
  • 曆年真題
  • 考研
  • 工程類
  • 教材
  • 精解
  • 第五版
  • 備考
  • 習題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19804084
版次:5
商品編碼:1214408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6
字數:574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為瞭幫助廣大勘察設計人員做好注冊工程師基礎考試的應考準備,編者根據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管理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注冊工程師基礎考試大綱和曆年考題編寫瞭本書。

本書按照各門學科單成一章,每章由考試大綱、考題分布錶和曆年考題精解3 個部分組成。將2005~2016 年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公共基礎考試真題按照考試科目分門彆類地做瞭詳細解答,以幫助考生進行高效率的復習。


作者簡介

馬瑞強,高級工程師,國傢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中華鋼結構論壇子版塊版主。

目錄

前言

第1 章 高等數學 1

2005 年考題 3

2006 年考題 9

2007 年考題 14

2008 年考題 20

2009 年考題 26

2010 年考題 32

2011 年考題 39

2012 年考題 45

2013 年考題 51

2014 年考題 57

2016 年考題 63

第2 章 普通物理學 69

2005 年考題 71

2006 年考題 73

2007 年考題 76

2008 年考題 78

2009 年考題 81

2010 年考題 84

2011 年考題 86

2012 年考題 88

2013 年考題 91

2014 年考題 93

2016 年考題 95

第3 章 普通化學 99

2005 年考題 102

2006 年考題 105

2007 年考題 107

2008 年考題 110

2009 年考題 113

2010 年考題 116

2011 年考題 118

2012 年考題 120

2013 年考題 123

2014 年考題 125

2016 年考題 129

第4 章 理論力學 133

2005 年考題 135

2006 年考題 138

2007 年考題 143

2008 年考題 147

2009 年考題 152

2010 年考題 155

2011 年考題 160

2012 年考題 163

2013 年考題 167

2014 年考題 170

2016 年考題 173

第5 章 材料力學 178

2005 年考題 180

2006 年考題 186

2007 年考題 191

2008 年考題 196

2009 年考題 202

2010 年考題 206

2011 年考題 211

2012 年考題 215

2013 年考題 219

2014 年考題 224

2016 年考題 229

第6 章 流體力學 234

2005 年考題 235

2006 年考題 238

2007 年考題 241

2008 年考題 244

2009 年考題 247

2010 年考題 249

2011 年考題 251

2012 年考題 253

2013 年考題 255

2014 年考題 256

2016 年考題 258

第7 章 電氣與信息 261

7.1 電工電子技術 261

2005 年考題 262

2006 年考題 265

2007 年考題 269

2008 年考題 272

2009 年考題 276

2010 年考題 280

2011 年考題 283

2012 年考題 287

2013 年考題 291

2014 年考題 295

2016 年考題 299

7.2 信號與信息技術 303

2009 年考題 304

2010 年考題 306

2011 年考題 307

2012 年考題 309

2013 年考題 311

2014 年考題 314

2016 年考題 316

7.3 計算機技術 318

2009 年考題 320

2010 年考題 323

2011 年考題 325

2012 年考題 327

2013 年考題 329

2014 年考題 331

2016 年考題 334

第8 章 工程經濟 337

2005 年考題 338

2006 年考題 340

2007 年考題 342

2008 年考題 344

2009 年考題 345

2010 年考題 347

2011 年考題 348

2012 年考題 349

2013 年考題 351

2014 年考題 352

2016 年考題 354

第9 章 法律法規 356

2009 年考題 357

2010 年考題 358

2011 年考題 360

2012 年考題 361

2013 年考題 363

2014 年考題 364

2016 年考題 366


精彩書摘

第1 章 高等數學

一、考試大綱

1.1 空間解析幾何

嚮量的綫性運算;嚮量的數量積、嚮量積及混閤積;兩嚮量垂直、平行的條件;直綫方

程;平麵方程;平麵與平麵、直綫與直綫、平麵與直綫之間的位置關係;點到平麵、直綫的

距離;球麵、母綫平行於坐標軸的柱麵、鏇轉軸為坐標軸的鏇轉麯麵的方程;常用的二次麯

麵方程;空間麯綫在坐標麵上的投影麯綫方程。

1.2 微分學

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定義及其性質;極限的

四則運算;無窮小和無窮大的概念及其關係;無窮小的性質及無窮小的比較;函數連續的概念;

函數間斷點及其類型;導數與微分的概念;導數的幾何意義和物理意義;平麵麯綫的切綫和法

綫;導數和微分的四則運算;高階導數;微分中值定理;洛必達法則;函數單調性的判彆;函

數的極值;麯綫的凹凸性、拐點;偏導數與全微分的概念;二階偏導數;多元函數的極值和條

件極值;多元函數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簡單應用。

1.3 積分學

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基本積分公式;定積分的基本概念和

性質(包括定積分中值定理);變上限積分的函數及其導數;牛頓—萊布尼茲公式;不定積

分和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與分部積分法;有理函數、三角函數和簡單無理函數的積分;廣義

積分;二重積分與三重積分的概念、性質、計算和應用;兩類麯綫積分的概念、性質和計算;

求平麵圖形的麵積、平麵麯綫的弧長和鏇轉體的體積。

1.4 無窮級數

數項級數的斂散性;收斂級數的和;級數的基本性質與級數收斂的必要條件;幾何級數

與p 級數及其收斂性;正項級數斂散性的判彆法;任意項級數的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冪級

數及其收斂半徑、收斂區間和收斂域;冪級數的和函數;函數的泰勒級數展開;函數的傅裏

葉係數與傅裏葉級數。

1.5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變量可分離的微分方程;齊次微分方程;一階綫性微分方程;

全微分方程;可降階的高階微分方程;綫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質及解的結構定理;二階常係數

齊次綫性微分方程。

1.6 綫性代數

行列式的性質及計算;行列式按行展開定理的應用;矩陣的運算;逆矩陣的概念、性質

及求法;矩陣的初等變換和初等矩陣;矩陣的秩;等價矩陣的概念和性質;嚮量的綫性錶示;

嚮量組的綫性相關和綫性無關;綫性方程組有解的判定;綫性方程組求解;矩陣的特徵值和

特徵嚮量的概念與性質;相似矩陣的概念和性質;矩陣的相似對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陣錶示;

第1 章 高等數學

·2·

閤同矩陣的概念和性質;二次型的秩;慣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陣的正定性。

1.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隨機事件與樣本空間;事件間的關係與運算;概率的基本性質;古典概型;條件概率;

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事件的獨立性;獨立重復試驗;隨機變量;隨機變量

的分布函數;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連續型隨機變量的概率密度;常見隨機變量的分

布;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方差、標準差及其性質;隨機變量函數的數學期望;矩、協方差、

相關係數及其性質;總體;個體;簡單隨機樣本;統計量;樣本均值;樣本方差和樣本矩;

z 分布;r 分布;F 分布;點估計的概念;估計量與估計值;矩估計法;最大似然估計法;估

計量的評選標準;區間估計的概念;單個正態總體的均值和方差的區間估計;兩個正態總體

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區 間估計;顯著性檢驗;單個正態總體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設檢驗。

二、曆年考題分布一覽錶

【說明】錶中題號有重復源於部分題目中涉及多個考點。

年份

考核點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6

1.1 空間

解析幾何

嚮量代數 1 1 — 1 1 2、3 — — 1 — 4

平麵與直綫 2 2 1、2 2 2 1 1 — 15 9 —

麯麵及其方

程 3、4 3 3 3 — — 2 — — 2 8

1.2 微分

函數極限和

連續 5、6 4 4 4 4 4、6 3、4 1、2 2、6 1、3 1

一元函數微

分學 7 5、7 5、7、8 5、6、

7、8、9 3、5、6 5 5、6 3、4、

8、9

3、4、5、

7、13 4、5、8 2、5、

11、13

多元函數微

分學 8、24 6、8 6 — 7 7 7 — 11、18 15、18 9、18

1.3 積分

一元函數積

分學 9 9、10、

11

9、10、

11 10、11 8、9、

10、11

8、9、

10

8、9、

10 5、6 8 6、11 6、7、

10

二重積分 10 12 12 12 12 12 — 7 9 16 15

對弧長的麯

綫積分 12 13 — 13 — — 11 — 16 — —

對坐標的麯

綫積分 11 — 13 — — 11 12 — — 14 16

1.4 無窮

級數

常數項級數 13、16 14 14 14 13 13 13 10 12 7、12 14

冪級數 14 15 15 15 14 14 14 11 17 17 17

傅裏葉級數 15 — — — — — — — — — —

1.5 常微

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

及其解 17 16、17 16、17 16、17 15 16 15、16 — 10、20 10、13 3

二階常係數

齊次綫性微分

方程

— 18 18 18 16 15 — 12、13 14 — 12

1.6 綫性

代數

行列式 — — 22 — 17 — — 15 — 19 —

矩陣 21、22 22 23 22 18、20 17、18 17、18、

19 14、17 21 20 20

嚮量 — — — 23 — — — 20 19 — 19

綫性方程組 23 23 24 24 — 20 20 16 — 21 —

2005 年高等數學考題

·3·

續錶

年份

考核點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6

1.6 綫性

代數

矩陣的特徵值和

特徵嚮量 — 24 — — 19 19 — 18、19 — — 21

二次型 — — — — — — — 21 — — —

1.7 概率

論與數理統

隨機事件及其概

率 18 19、20 19 19、20 21 21、22 21、22 22 22 22 22

隨機變量及其概

率分布 20 21 20 — 22 23 23 24 23 23 23

隨機變量的數字

特徵 — — — 21 23 — — 23 24 24 23

數理統計的基本

概念及抽樣分布 19 — — — — 24 24 — — — —

參數估計 — — 21 — 24 — — — — — 24

假設檢驗 — — — — — — — — — — —

2005 年考題

設a,b,c 均為嚮量,下列等式正確的是:

(A) 2 2 (a + b)(a ? b) = a ? b (B) 2 a i (a i b) = a b

(C) (a i b)2 = a 2 b 2 (D)(a + b)× (a ? b) = a × a ? b×b

解析: 2 2 (a + b)(a ? b) = a i a ? a i b + b i a ? b i b = a ? b ,選項 A正確。

B 選項中,等式左邊是與嚮量a 平行的嚮量,右邊是與嚮量b 平行的嚮量,是不能

相等的。

a i b = a b cosθ ,(a i b)2 = a 2 b 2 cos2θ ,選項 C 錯誤。

(a + b)× (a ? b) = a × a ? a × b + b× a ? b× b = a × a ? 2a × b ? b× b,選項 D錯誤。1

過點M(3, ? 2,1)且與直綫 L:

1 0

2 3 4 0

x y z

x y z

? ? + = ??

? + ? + =

平行的直綫方程是:

(A) 3 2 1

1 1 1

x ? y + z ?

= =

? ?

(B) 3 2 1

2 1 3

x ? y + z ?

= =

?

(C) 3 2 1

4 1 3

x ? y + z ?

= =

?

(D) 3 2 1

4 1 3

x ? y + z ?

= =

解析: 直綫 L是平麵x ? y ? z +1 = 0和平麵2x + y ? 3z + 4 = 0的交綫,則直綫的方嚮嚮

1A 2D

第1 章 高等數學

·4·

1 1 1 4 3

2 1 3

= ? ? = + +

?

i j k

i j k

過 Z軸和點(1,2, ?1)的平麵方程是:

(A)x + 2y ? z ? 6 = 0 (B)2x ? y = 0

(C) y + 2z = 0 (D)x + z = 0

解析: 過 Z軸的平麵方程是 Ax + By = 0,將點(1,2, ?1)代入,得 A = ?2B ,即2x ? y = 0。

將橢圓

2 2

1

9 4

0

x z

y

?

+ = ???

? =

,繞x 軸鏇轉一周所生成的鏇轉麯麵的方程是:

(A)

2 2 2

1

9 9 4

x + y + z = (B)

2 2

1

9 4

x + z =

(C)

2 2 2

1

9 4 4

x + y + z = (D)

2 2 2

1

9 4 9

x + y + z =

解析: 由題意可得,z = ± y2 + z2 ,代入方程則得到答案 C。

下列極限計算中,錯誤的是:

(A) lim 2 sin 1

2

n

n n

x

→ x

i =

(B) lim sin 1

x

x

→ x

=

(C)

1

1

0

lim(1 )x e

x

x ?

? = (D)

2

lim 1 1 e2

x

x→ x

? + ? = ? ?

∞? ?

解析: lim sin lim 1 sin 0

x n

x x

→ x → x

= i =

∞ ∞

(有界函數與無窮小的乘積是無窮小)。2

設函數

e 2 0 ( )

ln (1 ) 1 0

x a x

f x

λ x x

? ? +

= ?


前言/序言

全國注冊結構(一級)、土木(岩土、港口與航道、道路)、電氣(發輸變電、供配電)、公用設備(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動力)、化工、環保、機械工程師等各專業的執業資格考試均需參加公共基礎知識考試,閤格之後纔可參加相應的專業考試。

基礎考試科目比較多,考試分上午、下午。上午捲內容為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電氣電子技術、信息與信號技術、計算機技術、工程經濟、法律法規。考題均為單選題,共計120 題,每題1 分。

為瞭幫助廣大勘察設計人員做好注冊工程師基礎考試的應考準備,編者根據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管理委員會頒發的全國注冊工程師基礎考試大綱和曆年考題編寫瞭本書。

全書按照各門學科單成一章,每章由考試大綱、考題分布錶、曆年考題精解3 個部分組成。將2005~2016(2015 年未考試)年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公共基礎考試真題按照上午考試科目分門彆類地做瞭詳細解答,以幫助考生進行高效率的復習。

按考試的實際要求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確實能提高自己水平較弱的學習內容上,避免白花時間走彎路,直接圍繞真題展開復習是最好的辦法之一。根據曆年真題的考點分布情況,考生可以高效率地復習,及時發現復習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驗,快速提高考試成績。

本書由馬瑞強和石立春任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人員分工如下:

高等數學 石立春、倪煥敏 普通物理 石立春、田梅青

普通化學 劉長春 理論力學 馬瑞強、郭 猛

材料力學 馬瑞強、鬍田亞 流體力學 馮立崗

電工電子技術 徐順清、石立春 信號與信息技術 徐黎明

計算機技術 徐黎明、石立春 工程經濟 宋佃泉、鬍田亞

法律法規 吳彥林

本次修訂中,為更好地服務考生,盡量做到一書多用,編者把每道題目的答案一行全部集中到每頁的底部,考生在復習中應注意到這點。如此一來,本書既可以起到復習指導的作用,又能滿足讀者練習自測的需求,畢竟拿曆年真題作為練習是最有效的復習手段。

加入QQ 群(302057003)時,請輸入封底齣版社圓形防僞標內文字,以保障正版圖書讀者的權益。

限於編者的水平和時間,本書中難免存有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並提齣寶貴意見。

編 者

2016 年11 月



《結構力學原理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深入闡述結構力學的基本原理,並係統介紹其在工程實踐中的廣泛應用。結構力學作為土木、建築、機械等工程領域的核心學科,其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工程設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本書力求以清晰的邏輯、詳實的案例和嚴謹的推導,幫助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培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結構力學基本概念與理論 本部分將從最基礎的概念齣發,為讀者鋪設理解結構力學精髓的道路。 結構、荷載與約束: 首先,我們將定義何為“結構”,以及結構所承受的各類“荷載”(如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等)的性質與分類。接著,我們將詳細介紹“約束”的概念,包括固定端約束、鉸支約束、滾支約束等,以及它們對結構受力狀態的影響。理解不同約束條件下的結構響應是進行力學分析的前提。 材料的力學性能: 深入探討材料在受力時的宏觀錶現,如彈性、塑性、強度、剛度、韌性、脆性等。我們將介紹楊氏模量、泊鬆比、剪切模量等關鍵材料常數,並通過應力-應變麯綫來直觀地展示材料的力學行為。這部分內容將為理解結構變形和破壞機理奠定基礎。 應力與應變: 這是結構力學的核心概念。我們將詳細講解應力的定義,包括正應力和剪應力,以及它們在構件截麵上的分布。應變則被定義為材料變形的度量。通過應力-應變關係,我們將引齣鬍剋定律,它是描述綫彈性材料行為的基礎。 杆件的內力分析: 杆件是工程中最常見的結構構件。本章將重點介紹如何通過截麵法等方法,分析任意截麵上的內力,包括軸力、剪力、彎矩和扭矩。我們將詳細講解各類內力圖(軸力圖、剪力圖、彎矩圖、扭矩圖)的繪製方法,並闡述它們與外荷載的關係,以及內力在結構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位移與變形: 結構在荷載作用下會發生變形,這是其“力學”屬性的直接體現。本章將介紹計算結構變形(位移和轉角)的方法,包括積分法、疊加原理、虛功原理等。我們將分析不同構件(梁、框架、桁架)在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和轉角,理解變形與荷載、材料性質、截麵幾何性質之間的內在聯係。 超靜定結構分析: 相較於靜定結構,超靜定結構具有更高的冗餘度,其內力與變形的計算需要更復雜的分析方法。本章將介紹能量法、位移法、力法等經典超靜定結構分析方法,並探討超靜定結構在設計中的優勢與劣勢。 穩定性問題: 對於細長杆件,在軸嚮壓力作用下可能發生失穩(壓屈),從而導緻結構突然破壞,即使其應力遠未達到材料的屈服極限。本章將深入探討歐拉壓屈理論,分析細長杆件的臨界失穩荷載,並介紹影響穩定性的各類因素,如杆件的約束條件、截麵形狀等。 動力學基礎: 許多工程結構會受到隨時間變化的動力荷載作用,如地震、風振、機器振動等。本章將介紹結構動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自由振動、受迫振動、固有頻率、阻尼等,以及簡單的動力響應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結構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 在掌握瞭基本理論之後,本部分將把視角轉嚮工程實踐,展示結構力學是如何指導實際工程設計和分析的。 梁的彎麯分析: 梁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構件之一。我們將深入研究梁的彎麯理論,包括橫嚮彎麯、斜彎麯等。詳細講解彎麯正應力、剪應力的分布規律,以及梁的抗彎剛度和抗剪剛度。重點介紹各種簡支梁、懸臂梁、連續梁等典型受力情況下的應力與變形分析。 平麵框架與桁架分析: 框架是由梁和柱組成的平麵或空間結構,桁架則是由直杆件組成的三角形單元體。本章將介紹平麵框架和桁架的受力特點,以及如何應用前麵介紹的理論和方法,對這些復雜結構進行整體的內力、位移和穩定性分析。將詳細講解節點位移法、荷載-位移法等用於框架分析的數值方法。 橋梁結構分析: 橋梁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我們將結閤具體的橋梁類型(如梁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分析其受力特性和結構形式。重點介紹橋梁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應力與變形分析,以及如何通過結構力學原理來優化橋梁設計,保證其安全性和耐久性。 建築結構分析: 現代建築結構形式多樣,包括高層建築、大跨度建築、空間結構等。本章將介紹建築結構在竪嚮荷載、水平荷載(風、地震)作用下的力學行為。探討不同類型建築結構(如剪力牆結構、框架結構、筒體結構)的受力特點,以及結構力學在保證建築物的整體穩定性、抗震性能和使用功能方麵的重要性。 有限元方法基礎: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有限元方法(FEM)已成為解決復雜結構力學問題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本章將介紹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包括單元離散、單元剛度矩陣建立、整體剛度矩陣組裝、邊界條件施加與求解等。通過簡單的二維或三維單元示例,幫助讀者理解有限元方法的內在邏輯,並為進一步學習高級有限元分析打下基礎。 結構動力響應分析實例: 結閤實際工程案例,如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設計、大跨度橋梁的風緻振動分析等,展示如何應用結構動力學的原理,對結構進行動力響應分析,評估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第三部分:高級主題與前沿展望 本部分將觸及結構力學更深層次的理論,並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嚮。 彈塑性分析: 在實際工程中,許多構件在承受較大荷載時會進入塑性狀態。本章將介紹彈塑性力學的基本概念,如屈服準則、流動法則等,並探討彈塑性分析在結構承載能力評估、剩餘壽命預測等方麵的應用。 斷裂力學基礎: 裂紋的存在會顯著降低材料的韌性和結構的整體強度。本章將介紹斷裂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應力強度因子、斷裂韌度等,以及它們在評估含缺陷結構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結構可靠性與安全性: 工程結構的安全性是設計的首要目標。本章將介紹結構可靠性理論的基本概念,包括荷載和材料參數的隨機性、可靠指標、失效概率等,並探討如何通過可靠性分析來優化結構設計,提高工程的整體安全性。 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結構: 隨著傳感器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對結構進行實時監測和健康評估成為可能。本章將介紹結構健康監測(SHM)的基本原理和技術,以及智能結構的概念,展望未來結構力學在主動減隔震、自修復結構等方麵的應用前景。 特點與優勢: 理論體係完整: 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應用,構建瞭嚴謹的結構力學理論體係。 邏輯清晰,循序漸進: 章節安排閤理,難度逐步提升,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案例豐富,貼近工程: 穿插大量實際工程案例,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 圖文並茂,直觀易懂: 配備豐富的示意圖、工程圖和計算圖錶,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力學概念。 計算方法詳實: 詳細介紹各類計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驟,並附帶詳細算例。 本書適閤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機械工程、交通工程等專業的高校學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工程設計的工程師和科研人員閱讀。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深刻理解結構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機理,掌握結構分析與設計的常用方法,為解決復雜的工程技術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知識點的串聯上做得非常齣色。我總覺得注冊工程師考試的題目,很多時候並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將不同章節的知識點融會貫通纔能解答。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它在講解一道題目時,會巧妙地將這個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與其他章節的相關內容聯係起來,讓你在做一道題的時候,能復習到好幾個知識點,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這種“舉一反三”式的解析,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真正理解瞭知識體係。

評分

這本書的“精解”二字,名副其實。我以前自己做曆年真題的時候,很多題目都是看答案,然後背答案,效果並不理想。但是有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真正學會瞭如何解題。它的解析詳細到每一個計算步驟,每一個邏輯推導,甚至還會分析齣題人的“套路”。這種深入骨髓的解析,讓我對知識點的理解上升瞭一個層次。我記得有一次,我因為一個非常細小的知識點而卡住,這本書的解析竟然把這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都講清楚瞭,讓我茅塞頓開。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非常閤理,我喜歡它分類清晰的特點。不像有些書籍,把所有題目混在一起,讓人眼花繚亂。這本書按照考試科目和知識點進行分類,我可以在復習特定章節時,有針對性地去看相關的曆年考題。這種結構讓我可以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復習進度,查漏補缺。而且,每道題的解析都提供瞭詳細的步驟和思路,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解題方法,而不是簡單地記住答案。

評分

坦白說,備考注冊工程師考試,有時候真的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哪些知識點纔是重點。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為我指明瞭方嚮。它通過曆年真題的梳理,讓我清晰地看到瞭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也讓我瞭解瞭不同知識點在考試中的權重。特彆是那些“精解”的部分,真的能化繁為簡,把復雜的概念講得通俗易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幾個我一直搞不懂的公式,在這本書的解析下,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它的推導過程和適用範圍。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解析真的非常到位。以前做真題的時候,很多題目我雖然猜對或者濛對瞭,但心裏總是不踏實,總覺得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學習狀態。它把每一道曆年考題都拆解得七零八落,從最基礎的定義,到相關的公式推導,再到實際應用場景,講解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解析中還會穿插一些易錯點提示和高頻考點總結,這些小細節真的能幫我節省大量的時間,避免走彎路。而且,它不像市麵上一些書籍那樣,解析寫得像流水賬,而是有條理,有邏輯,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

評分

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它的內容會不會太老舊,畢竟注冊工程師考試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但仔細翻閱後,我發現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雖然是“曆年考題精解”,但它在解析中非常注重知識點的演變和最新發展。比如,在某個章節,我發現它在講解某個經典理論的同時,也提到瞭這個理論在最新技術發展中的應用和一些修正,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復習過去的考題,更是對未來考試趨勢的一種預判。這種前瞻性的內容,確實讓我在備考過程中更有信心。

評分

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在學習其他教材時遇到的睏惑,都能在這本書的題目解析中找到答案。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樣,上來就講一堆理論,而是通過一道道真題,引導我去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原理。我非常欣賞它在解析中對不同知識點的關聯性分析,這讓我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而且,它的語言風格也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字珠璣,直擊核心。

評分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條理清晰”。它不是那種堆砌知識的教材,而是以曆年真題為載體,把相關的知識點融會貫通。每一道題目,無論難易,都有詳盡的解析,而且解析不僅僅是告訴你答案,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是這個答案,以及可能齣現的陷阱。我記得有一次,遇到一個對我來說特彆棘手的題目,看瞭其他資料都沒弄明白,最後在這本書的解析中,我纔發現自己之前的理解方嚮是錯誤的,然後找到瞭正確的解題思路。

評分

哇,這本書簡直是我復習的“神助攻”!拿到《注冊工程師公共基礎曆年考題精解 第5版》的時候,說實話,我最關心的就是它能不能幫我把那些陳年舊賬——也就是曆年真題——梳理得明明白白。拿到手翻開來看,第一感覺就是內容組織得非常清晰,不像有些教材那樣堆砌知識點,而是以題為綱,把相關的理論知識點巧妙地融閤在題目解析之中。我記得有一次,我為瞭搞懂某個概念,翻瞭很多其他參考書,結果越看越糊塗,最後還是靠這本書裏的題目解析纔恍然大悟。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答案是什麼,而是深入剖析瞭齣題人的思路,告訴你為什麼這個選項是正確的,以及其他選項為什麼是錯誤的,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對於我這種需要紮實理解的考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瞭。

評分

我是一名在職考生,備考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對復習資料的要求非常高,追求效率和針對性。這本書無疑是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字典式教材,而是聚焦於曆年真題,通過對真題的精解,幫助我快速掌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每一道題目的解析都非常實在,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直接點明瞭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尤其喜歡它對於一些易錯點的提示,這些細節對我這種缺乏考試經驗的考生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