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完整的實例學習鋼結構建模的知識。
本書共9章,主要介紹Tekla Structures概述、建模準備工作、建立基於CAD的門式剛架、螺栓與底闆、吊車梁、支撐係統、二樓與樓梯、屋麵、齣圖簡介等內容,用一套完整的實例詳細介紹如何建立一座比較簡單的單層鋼結構廠房的三維模型。本書在建模的過程中,同時介紹軟件的相關知識,以便大傢舉一反三,更好地運用這個軟件。
本書可供土木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鋼結構工程設計和施工人員在工作中參考。
第1章 緒論 / 001
1.1 Tekla Structures概述 / 001
1.2 Tekla Structures的用戶界麵 / 001
1.3 進入與退齣用戶界麵的方法 / 004
1.4 觀察模型的方法 / 006
1.5 鋼結構詳圖設計簡介 / 009
1.6 鋼結構基本知識 / 011
1.7 鋼結構廠房設計概述 / 015
思考與練習 / 017
第2章 CAD圖識讀與軸網 / 018
2.1 識圖與重繪 / 018
2.2 建立軸網、工作區、視圖 / 021
思考與練習 / 032
第3章 建立基於CAD的門式剛架 / 033
3.1 CAD圖導入Tekla / 033
3.2 門式剛架的柱 / 038
3.3 門式剛架的梁 / 050
3.4 山牆 / 054
思考與練習 / 062
第4章 螺栓與底闆 / 063
4.1 螺栓 / 063
4.2 柱腳節點 / 070
思考與練習 / 077
第5章 吊車梁 / 078
5.1 楔形梁及墊闆 / 078
5.2 吊車梁 / 084
5.3 鏡像與復製 / 095
第6章 支撐係統 / 100
6.1 柱間支撐 / 100
6.2 係杆 / 120
6.3 水平支撐 / 126
思考與練習 / 130
第7章 二樓與樓梯 / 131
7.1 二樓 / 131
7.2 樓梯 / 140
思考與練習 / 148
第8章 屋麵係統 / 149
8.1 屋麵檁條與拉條 / 149
8.2 檁托與隅撐 / 168
思考與練習 / 174
第9章 齣圖簡介 / 175
9.1 齣圖界麵簡介 / 175
9.2 齣圖簡介 / 183
思考與練習 / 185
附錄 Tekla Structures 20.0快捷鍵 / 186
參考文獻 / 187
Tekla Structures軟件是由芬蘭Teknillinen laskenta(簡稱Tekla)公司於1966年開發的,1980年該公司正式更名為Tekla,並於2011年被美國Trimble公司收購。經過50年的不斷完善,Tekla Structures軟件在鋼結構深化設計領域中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領先優勢。
(1)直觀:所有的三維軟件操作都比二維軟件復雜,但Tekla Structures相對來說是交互界麵做得最簡單直接的,所見即所得。
(2)精細:創建三維模型時可以進行精細的細部設計與操作,如詳細的螺栓連接、焊縫連接、碰撞檢查、荷載分析等。
(3)便捷:創建三維模型後可自動生成所需的鋼結構詳圖和各種報錶,如整體布置圖、構件圖、零件圖、工程量清單等;可以用生成的詳圖指導下料和製作,也可將詳圖直接導入數控機床。
(4)經濟:虛擬建造可以發現並糾正原設計圖紙中齣現的一些失誤,優化設計,大幅度減少返工。
Tekla Structures軟件引入中國後,被應用於各大中型建築,包括武漢大劇院、武漢音樂廳、中央電視颱新樓、水立方、鳥巢、北京奧林匹剋公園、國傢會議中心、廣東亞運體育場、上海環球金融大廈、上海浦東機場二期、同濟大學土木學院大樓、瀋陽同方時代廣場、蘇州廣播電視總颱現代傳媒廣場等。這些建築的共同點是鋼結構總用鋼量大,空間結構復雜,非標準構件和非標準節點多,用二維軟件進行設計、指導施工比較睏難。該軟件的詳細介紹可至網站http://www.tekla.com查詢。
本書共9章,主要介紹Tekla Structures概述、建模準備工作、建立基於CAD的門式剛架、螺栓與底闆、吊車梁、支撐係統、二樓與樓梯、屋麵、齣圖簡介等內容,用一套完整的實例詳細介紹如何建立一座比較簡單的單層鋼結構廠房的三維模型。本書在建模的過程中,同時介紹軟件的相關知識,以便大傢舉一反三,更好地運用這個軟件。我們建議讀者按照自己的需求,按以下的步驟學習本書。
(1)本書每一小節的第一部分“任務”,是建模前給讀者提齣的預習問題,也是很多學員在建模過程中問到的問題。三思而後行是有必要的,今後大傢獨立工作的時候也要這樣先問問自己再開工,一味蠻乾,最後的結果就是返工。
(2)如果你確實是個很急性子的人,就隻看每一小節的第二部分“任務實施”,這樣你可以迅速上手,完成模型。
(3)要檢查自己做得怎麼樣,看看第三部分“任務結果”。
(4)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看看第四部分“任務資料”。
(5)如果你還想做點彆的什麼,第五部分“知識鏈接”是有必要的。
全書由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安娜、華均編著。本書不僅適閤高等院校土建類相關專業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供廣大鋼結構建模人員參考。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4月
這本書的開篇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仿佛在和我這位讀者進行一次麵對麵的交流,這讓我一開始就沒有産生任何距離感。我是一名來自三維建模領域的自由職業者,雖然我熟練掌握瞭其他建模軟件,但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建模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一直讓我心生嚮往。我一直想學習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來為建築項目提供高質量的鋼結構建模服務,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入門教程。這本書的“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非常貼閤我的需求。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Tekla Structures 的基礎操作界麵與工具介紹”、“鋼結構構件的創建與編輯”、“不同類型鋼結構的建模流程”以及“模型信息管理與導齣”。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效率和準確性是我最看重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提高建模效率的技巧,例如快捷鍵的應用、模闆的使用,以及如何批量修改構件屬性等。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進行模型的碰撞檢查和齣圖,因為這是交付給客戶的重要環節。此外,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設計深化和施工圖繪製方麵的應用實例,那對我拓展業務範圍將有巨大的幫助。這本書的“實例教程”形式,我相信能夠讓我更快地掌握軟件的應用,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書中,去學習那些能夠幫助我成為一名優秀的 Tekla Structures 鋼結構建模師的寶貴知識。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厚重”和“專業”。它的封麵設計就透露著一股嚴謹的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認真做學問的書。作為一名已經在 Tekla Structures 領域摸爬滾打瞭一段時間的從業者,我深知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決定工作效率和項目質量的,往往是那些隱藏在軟件操作背後的“門道”。我一直以來都對 Tekla Structures 的協同設計和BIM應用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標題雖然強調瞭“鋼結構建模實例”,但我相信它所包含的建模邏輯和流程,對於理解 Tekla Structures 的整體工作流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與項目管理和信息傳遞相關的知識點,比如如何有效地創建和管理圖紙、如何進行碰撞檢查、以及如何與Revit等其他BIM軟件進行集成。我曾經在參與一個大型鋼結構項目中,因為模型信息的傳遞和溝通不暢,導緻瞭一些返工和延誤,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掌握高效的建模和協同工作流程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不會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會通過實際操作來展示 Tekla Structures 的強大功能。我猜想書中會包含一些關於節點設計、屋麵係統、幕牆連接等復雜場景的建模方法,這些都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挑戰。此外,我也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的API接口進行二次開發,雖然這可能超齣瞭基礎教程的範疇,但如果有所提及,無疑會為這本書增添更多的價值。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 Tekla Structures 的數據結構和模型屬性,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更靈活地運用這些信息,也是我非常期待的。總之,我抱著極高的期望,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提升我專業技能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評分這本書的目錄結構非常吸引我,它將 Tekla Structures 的鋼結構建模過程分解成瞭多個邏輯清晰的模塊,這讓我對內容的係統性有瞭很高的期待。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建築設計經驗的設計師,我一直關注著BIM技術的發展,並且也嘗試著將 Tekla Structures 應用到我的鋼結構設計項目中。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仍然遇到瞭一些瓶頸,特彆是在處理復雜結構和優化設計方案方麵。這本書的“實例教程”性質,讓我覺得它能夠提供非常貼近實際項目操作的指導。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參數化建模技術在鋼結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進行結構性能評估和優化”。我一直認為,Tekla Structures 的強大之處在於其數據驅動的模型,而參數化建模是發揮其優勢的關鍵。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創建和應用自定義的參數,從而實現高效的設計變更和方案比對。此外,對於鋼結構設計,我非常關注如何通過模型來進行結構的穩定性分析和構件的選型優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關聯分析軟件,或者直接通過 Tekla Structures 的功能來實現這些目標的實例。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涉及一些關於鋼結構連接的設計原則和規範,以及如何在 Tekla Structures 中準確地實現這些連接。這本書的“20.0”版本,也意味著它能反映最新的軟件功能和行業趨勢,這對我保持技術前沿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將 Tekla Structures 更深層次地融入到我的設計流程中,從而提升設計質量和效率,並探索更多創新的設計可能性。
評分哇,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在 Tekla Structures 學習道路上遇到的神助攻!作為一名初學者,我一直覺得 Tekla Structures 的界麵和操作邏輯有些復雜,尤其是鋼結構建模,涉及到大量的細節和規範。我嘗試過網上零散的教程,但總是碎片化,難以形成係統的認知。直到我看到這本《Tekla Structures 20.0 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到每一章的每一個細節,但僅僅是瀏覽一下目錄和前言,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傾注的心血。那種把復雜的概念拆解得清晰易懂,並且通過一個個貼近實際的案例來引導讀者動手操作的方式,讓我這個“小白”都能躍躍欲試。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各種連接方式的講解,還有那些不同類型構件(比如柱、梁、桁架、支撐等)的建模技巧。我聽說 Tekla Structures 在深化設計領域非常強大,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一些參數化建模的技巧,讓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常見錯誤的規避方法,讓我少走彎路?這些都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探索的內容。我腦子裏已經勾勒齣瞭一個場景:我將帶著這本書,坐在電腦前,跟著書中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在 Tekla Structures 裏“建造”一個完整的鋼結構模型。那種從無到有,從二維圖紙到三維模型的成就感,想想就讓人興奮。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耐心細緻地指引我這個徒弟,讓我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掌握 Tekla Structures 的精髓。我完全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一定能剋服我對鋼結構建模的恐懼,甚至愛上這個過程!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深入書中,去體驗那些生動的實例,去學習那些實用的技巧瞭!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後,並沒有立刻翻開,而是先仔細地研究瞭一下目錄結構。不得不說,這個目錄設計得非常閤理,清晰地劃分瞭 Tekla Structures 鋼結構建模的各個重要環節。從基礎的模型創建,到各種構件的詳細建模,再到連接、詳圖生成,甚至還包括瞭材料管理和圖紙輸齣。這種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非常適閤我這種希望係統性學習的用戶。我之前嘗試過自己學習,但總是抓不住重點,不知道從何下手。而這本書就像一張詳細的地圖,為我規劃好瞭前進的路綫。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異形梁柱建模”、“復雜節點連接設計”以及“鋼結構詳圖的自動生成”這些章節充滿瞭期待。在我日常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規則的構件和復雜的節點,手動建模非常耗時且容易齣錯。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高效的建模技巧和自動化工具的使用方法,那將是極大的福音。我還注意到書中提到瞭“Tekla Structures 20.0”這個版本,這意味著它應該是基於最新的軟件版本開發的,書中講解的技巧和界麵應該能很好地與我目前使用的軟件版本對接,這讓我感到非常安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講解操作步驟,更能深入地剖析每一步操作背後的邏輯和原理,這樣我纔能真正理解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死記硬背。我還非常好奇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鋼結構施工放樣和信息導齣的內容,這對於連接設計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這本書的“實例教程”定位,也讓我覺得它非常實用,能夠幫助我快速上手,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書中,去學習那些能夠幫助我提升工作效率、解決實際難題的寶貴知識。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非常仔細,沒有絲毫的破損,讓我感受到齣版方的專業和用心。我是一名在鋼結構製造企業工作的技術人員,我每天都在與 Tekla Structures 生成的圖紙打交道。我深知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製造領域的關鍵作用,但我一直想親手操作軟件,瞭解其建模的邏輯和精髓。這本書的“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非常適閤我。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Tekla Structures 的圖紙導入與模型創建”、“鋼結構構件的詳細建模與加工信息標注”、“模型與數控設備的接口”等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將二維設計圖紙轉化為精確的三維模型,並理解模型中各種參數的含義,這些參數直接關係到構件的加工和生産。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為數控切割、鑽孔等加工設備生成數據,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産效率和産品精度。此外,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製造質量控製和工藝優化方麵的應用實例,那將對我提升工作能力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實例”內容,我相信能夠讓我更快地掌握 Tekla Structures 在製造領域的應用技巧,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書中,去學習那些能夠幫助我更高效、更精準地完成鋼結構製造任務的寶貴知識。
評分從這本書的排版和配圖來看,作者顯然是花瞭很大的心思。每一頁都力求清晰明瞭,圖文並茂,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我從事鋼結構安裝行業已經好幾年瞭,雖然平時接觸到 Tekla Structures 生成的圖紙,但我一直沒有機會深入學習軟件本身。我知道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從設計深化到施工指導,幾乎貫穿瞭整個項目流程。我一直想學習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來更好地理解設計圖紙,並且能夠指導施工。這本書的“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非常適閤我。我尤其關心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根據設計圖紙快速準確地創建三維模型,以及如何識彆和處理圖紙中的潛在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鋼結構構件的精確建模”、“連接件的布置和參數化設置”以及“鋼結構模型的碰撞檢測”等方麵的實例。在我看來,能夠準確地在模型中體現每一個構件的尺寸、位置和連接方式,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關鍵。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生成詳細的構件報錶和施工詳圖,這些對於我的工作將會有極大的幫助。此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進行施工進度模擬和工序優化的內容,那將是錦上添花瞭。這本書的“實例”內容,我相信能夠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更好地為我的安裝工作服務。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更加精通 Tekla Structures 的應用,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專業水平。
評分這本書的裝訂和紙張質量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我對於 Tekla Structures 這樣專業的建模軟件的學習感到既興奮又有點壓力。學校的課程雖然有所涉及,但深度和廣度都有限,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隻是“知道”軟件能做什麼,但真正“會”做,並且做得好,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彌補瞭我的這一塊短闆。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基礎鋼結構體係建模”和“鋼結構節點詳圖繪製”的部分。我經常在一些大型項目的設計圖紙中看到各種復雜的節點構造,而我自己嘗試去建模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要麼是幾何關係不準確,要麼是連接件的布置不閤理。這本書通過“實例教程”的方式,我覺得會非常直觀地展示這些過程,讓我能夠看得懂、學得會。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給齣操作步驟,還能穿插一些關於鋼結構設計規範和施工常識的講解,這樣我纔能理解為什麼這樣建模,而不是僅僅模仿。我也很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關於鋼結構荷載的考慮以及如何將這些荷載信息體現在模型中,這對於後續的分析和計算非常重要。另外,作為學生,我對於學習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進行模型檢查和質量控製也很感興趣,這樣可以在畢業設計和未來的工作中避免一些低級錯誤。這本書的“實例”內容,我覺得會非常貼近真實的項目需求,能夠讓我提前接觸到行業內實際應用的場景,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真正掌握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建模方麵的核心技能。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安排非常有邏輯性,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指引。我目前在一傢工程谘詢公司工作,雖然我的主要工作並非直接進行 Tekla Structures 建模,但我需要理解和評估 Tekla Structures 模型在項目中的應用效果。我一直想深入瞭解 Tekla Structures 的建模原理和流程,以便更好地與建模團隊溝通,並對模型質量做齣判斷。這本書的“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能夠幫助我理解 Tekla Structures 的核心功能。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Tekla Structures 的模型構建原理”、“鋼結構節點連接的建模方法”以及“模型信息的提取與應用”的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 Tekla Structures 是如何將設計意圖轉化為精確的三維模型的,以及模型中的各種屬性信息是如何被存儲和管理的。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進行模型的質量檢查和優化,例如如何檢查模型的完整性、一緻性和準確性,以及如何根據設計要求優化構件的選型和布置。此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 Tekla Structures 在項目協同工作和信息集成方麵的應用案例,那對我理解其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將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實例”內容,我相信能夠讓我更直觀地瞭解 Tekla Structures 的強大之處,並為我日後與建模團隊的閤作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提升我對 Tekla Structures 的理解深度,從而更好地勝任我的工作。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專業,給我留下瞭一種沉穩可靠的印象。我是一名在房地産開發公司工作的項目經理,雖然我的工作不直接涉及軟件建模,但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項目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我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需要瞭解 Tekla Structures 如何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管理鋼結構項目的進度、成本和質量。這本書的“鋼結構建模實例教程”定位,讓我覺得它能夠幫助我理解 Tekla Structures 在項目中的價值。我最想瞭解的是書中關於“Tekla Structures 如何支持鋼結構項目的深化設計”、“模型如何用於成本估算和材料統計”,以及“Tekla Structures 在項目進度管理中的作用”。我希望書中能夠通過實際案例,展示 Tekla Structures 如何幫助我們優化設計方案,減少變更,從而降低項目成本。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 Tekla Structures 生成準確的材料報錶,以便我們進行材料采購和成本控製。此外,我非常關心 Tekla Structures 如何能夠與項目管理軟件進行集成,實現信息共享和進度可視化。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項目風險評估和質量控製方麵的應用實例,那將對我管理項目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實例”內容,我相信能夠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 Tekla Structures 在鋼結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並為我更好地指導和監督項目提供依據。我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提升我對鋼結構項目管理的認知維度,並為項目的成功交付貢獻力量。
評分內容比較基礎,適閤初學者
評分不錯自學
評分不錯 可以買
評分還不錯,過瞭幾天纔來評價。
評分給快遞點贊,很給力!
評分內容不錯,很詳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正好需要這個,還不錯呦,對於學習tekla,有幫助
評分挺不錯,經常購買,挺好的,好好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