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血脂异常
  • 高脂血症
  • 心血管疾病
  • 预防
  • 指南
  • 临床
  • 医学
  • 健康
  • 成人
  • 内分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3791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472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
字数: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分为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检测项目、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筛查等共11个部分。

内页插图

目录

1 血脂与脂蛋白
1.1 乳糜微粒
1.2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低密度脂蛋白
1.4 高密度脂蛋白
1.5 脂蛋白(a)
1.6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血脂检测项目
2.1 总胆同醇
2.2 甘油三酯
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 载脂蛋白A1
2.6 载脂蛋白B
2.7 脂蛋白(a)

3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
4 血脂异常分类
4.1 血脂异常病因分类
4.2 血脂异常临床分类

5 血脂异常筛查
6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7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7.1 调脂治疗靶点
7.2 调脂目标值设定
7.3 调脂达标值
7.4 调脂达标策略
7.5 其他血脂异常的干预
7.6 生活方式干预
7.7 治疗过程的监测

8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8.1 控制体重
8.2 身体活动
8.3 戒烟
8.4 限制饮酒

9 调脂药物治疗
9.1 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9.2 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
9.3 新型调脂药物
9.4 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10 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
10.1 脂蛋白血浆置换
10.2 肝移植和其他手术治疗

11 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管理
11.1 糖尿病
11.2 高血压
11.3 代谢综合征
11.4 慢性肾脏疾病
11.5 家族性高胆同醇血症
11.6 卒中
11.7 高龄老年人

附录
附录1 临床血脂测定建议
附录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分层图
附录3 常用缩略词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为4.50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平均值为1.38mrrl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值为1.19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危险。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策略;对于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
  2007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在2007指南推荐的10年总体危险评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余生危险评估方案。
聚焦心血管健康,解锁血脂管理新篇章 本书并非《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而是一部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特别是血脂异常管理最新进展的科普读物。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血脂异常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守护生命健康。 第一章:认识血脂——无声的健康杀手 在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日益攀升,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本章将带领您深入了解血脂的奥秘。我们将详细阐述血脂的种类,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并解释它们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以及异常升高或降低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将揭示血脂异常的常见原因,如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缺乏运动、超重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以及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同时,本章还将强调血脂异常常常“沉默寡言”,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易于理解的语言,帮助读者认识到血脂异常的严重性,并引导读者关注自身血脂健康状况。 第二章:血脂异常的潜在风险——心血管疾病的警报 高血脂并非仅仅是血液指标的异常,它与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本章将重点剖析血脂异常如何一步步走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解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何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阐述血脂异常与其他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包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详细解释血脂异常如何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 脑卒中(中风): 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阐述血脂异常如何影响脑血管,增加中风风险。 外周动脉疾病: 介绍血脂异常如何导致下肢动脉狭窄,引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高血压: 探讨血脂异常与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他心血管事件: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解释血脂异常的长期影响。 本章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血脂异常对血管造成的损害,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为何控制血脂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并强调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血脂异常的重要性。 第三章:科学管理血脂——多管齐下的健康策略 认识到血脂异常的危害后,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血脂管理方案,涵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3.1 生活方式的基石——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血脂管理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改善血脂异常的首选策略。 健康饮食: 本节将提供详细的饮食指导,包括: 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明确指出哪些食物富含饱和脂肪(如肥肉、全脂奶制品、黄油)和反式脂肪(如部分烘焙食品、油炸食品),建议读者减少食用。 增加不饱和脂肪摄入: 推荐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牛油果)和多不饱和脂肪(如深海鱼、坚果、植物油)的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强调全谷物、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对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控制胆固醇摄入: 解释食物胆固醇与血胆固醇的关系,并提供低胆固醇饮食建议。 减少糖分摄入: 阐述高糖饮食对甘油三酯的影响,并指导读者选择低糖食物。 推荐食物清单: 提供一份详细的“推荐食物”和“限制食物”清单,方便读者日常选择。 健康烹饪方式: 介绍蒸、煮、炖、烤等低油健康的烹饪方法。 规律运动: 运动是降低血脂、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手段。 运动类型选择: 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并解释其对血脂代谢的益处。 运动频率与强度: 提供具体的运动频率、时长和强度建议,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与日常生活结合: 鼓励读者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爬楼梯、步行上下班等。 3.2 药物治疗——科学精准的辅助手段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达到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标时,药物治疗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药物种类介绍: 本节将概述几种主要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衍生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药理作用、主要适应症和常见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原则: 强调血脂管理需要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风险因素、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强调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并定期复查血脂,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的长期性: 阐述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坚持,并解释停药可能带来的风险。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 不同人群的血脂代谢特点和心血管风险因素有所差异,因此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老年人群: 探讨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管理目标以及注意事项。 青少年人群: 关注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异常的问题,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妊娠期女性: 介绍妊娠期血脂变化的特点,以及安全用药的原则。 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如糖尿病、肾脏病、肝脏病等患者,探讨血脂异常的合并管理策略。 第五章:血脂管理的新进展与展望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脂管理领域也在不断进步。本章将介绍近年来在血脂管理方面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药物,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如基因疗法、新型降脂药物的研发,以及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工具等,为读者提供前沿的健康资讯。 结语 血脂异常是可防可控的,科学的管理将为您带来健康长寿。本书希望成为您心血管健康之路上的良师益友,助您掌握主动健康管理的智慧。让我们携手共进,拥抱健康,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健康养生领域的爱好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我之前接触的养生知识,很多都比较零散,甚至有些相互矛盾。而这本书,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科学化的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血脂异常。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预防”的章节,它不仅仅强调了风险因素,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比如,关于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来改善血脂水平,这些内容都非常有操作性。它不是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建议,比如建议每周摄入多少份量的鱼类,推荐哪些类型的运动,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这本书让我觉得,健康管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一步步来实现的。

评分

不得不承认,当我拿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这本书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指南”二字总带着一丝官方、严肃的意味。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这本书的设计和语言都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度。它并非一本冰冷的医学文献,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医学专家,在娓娓道来。书的排版清晰,段落分明,重要的概念和结论都用加粗或者特殊的格式进行了强调,方便我快速抓住重点。我也很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情况的细致分析,比如对于不同合并症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血脂管理建议,这使得指南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也更能贴合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病例。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血脂异常的管理,需要的是一种全局观和精细化的策略,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指导蓝图。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专业性让我一度望而却步,但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我还是硬着头皮开始阅读。《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确实名不虚传,它在医学专业性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里面的内容,比如关于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诊断标准、以及各种药物的治疗方案,都写得非常详细和严谨。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数据,这让整个指南的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有些医学术语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书中也提供了相应的解释,或者通过图示来辅助理解。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吃什么药”,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并且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血脂异常的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细的过程,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佳方案。

评分

这本《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我最近才入手,刚翻了几页就被它的严谨性给吸引住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之前我对血脂异常的认识仅限于“胆固醇高了不好”,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直接罗列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基础讲起,详细解释了血脂的组成、不同种类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在人体内是如何运转的。我尤其喜欢它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概念,比如把低密度脂蛋白比作“坏胆固醇”,容易堵塞血管,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好胆固醇”,能帮助清除血管垃圾。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并且深刻认识到血脂异常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书中的图表也很多,清晰直观,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解答了我关于血脂的所有疑问,让我对这个疾病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

评分

我必须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们这些长期与“高血脂”这个词打交道的人提供了一份救命稻草。我一直觉得,一旦被诊断出血脂异常,生活就变得小心翼翼,什么不能吃、什么要少吃,简直像个活靶子。但这本书,它给了我更深入、更系统的指导。我特别关注的是关于生活方式干预的部分,里面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血脂的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少吃油腻”,而是细致到脂肪的种类、烹饪方式,甚至还有具体的膳食建议和运动方案。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的健康管理,而不是单纯的“禁欲”式饮食。书里还提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个性化管理策略,这一点非常实用,因为我认识的人里面,虽然都有血脂问题,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这本书让我明白,管理血脂异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科学调整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可以变得更有效率、更具针对性的。

评分

还没看

评分

新版指南,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给老人家买的

评分

新版指南,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新版指南,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这书不错,大家可以买来看看

评分

暂时没有发现问题,暂时没有发现问题,

评分

新版指南,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给老人家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