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可为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铭刻下真正属于青年人的呐喊,自此,世界文学长廊上有了年轻人自己的声音。
全文无删减,根据俄罗斯ACT出版社2011年版本翻译;参考1989年"青年近卫军"的版本底稿。
俄国知名政治家弗拉基米尔所推荐的男性必读的勇气之书。
一本消除与祖辈父辈隔阂,拉进距离的塑造共同回忆的家族之书。
新课标推荐必读名著。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年仅29岁,双目失明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寒冷的夜里为全世界的青年发出的这声疑问,铸就了指引一代代人的灯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尚未成年的保尔被暴虐的神甫从学校中赶出,一脚踏进了这纷乱的人间。
是年,已然统治了这庞大帝国数百年的沙皇贵族们摇摇欲坠。
是年,名曰布尔什维克的火种在那位导师的带领下星火燎原。
是年,这个叫做保尔·柯察金的小伙子还没有遇到那面红旗。
日后堪称这面红旗下坚硬钢铁基石的英雄战士,带领着无数青年的榜样,他的人生,拉开了帷幕……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
1930年开始,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从1934年起,他开始写作反映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直到病逝,《暴风雨所诞生的》才写了第一章。
1935年,苏联政府为了表彰他的文学功绩,授予他列宁勋章。
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译者
陈恒哲
1987年生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俄语专业,曾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进修
1年,现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文化、新闻中俄笔译工作多年。热爱生活
和旅行,热爱电影和戏剧,已参与多部文学剧本及小说的翻译工作,并自得其中。
翻译作品包括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压轴大戏《群魔》、2015年乌镇戏剧节演出剧目
《我们存在》等。
这是小学三年级时从老师那里偷来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物和情节都在脑海里萦绕。读前还是少年,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
——中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12岁,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奉为圭臬。我曾说过,这本书培养了一国又一国、一代又一代革命者。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王蒙
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娅、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
——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
小时候,我家住在四座山中间。东面的山叫东山,西面的山叫西山,南面的山叫南山,北面的山叫北山。我家在西山坡上。在东山干活时能看到我家房子,心里觉得踏实。西山山头叫旧堡,在这里干活能看到火车进山洞,我躲在这里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连环画。
——中国知名商人潘石屹
第一卷001
第二卷203
译者的话426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坚韧”这个主题的探讨,但它绝不是那种脸谱化的、空洞的口号式赞美。作者笔下的“坚韧”是多维度的,它包含了对错误的自我修正,对信念的反复拷问,甚至是对旧有观念的痛苦剥离。我尤其欣赏作者的平衡感,他没有把任何一个角色塑造成完美无缺的英雄,相反,每个人物都有着清晰的缺点和挣扎,他们的“炼成”过程充满了泥泞和反复跌倒,这才使得他们最终的成长显得如此真实可信。这种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挖掘,远超出了我最初对这类题材的预设。它让我思考,真正的强大,并非是力量的无条件展现,而是能够直面自身的局限和外部环境的残酷,依然选择向前迈出那一步的勇气。这种深层次的、反思性的叙事,才是这本书能够经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精妙绝伦,仿佛一座设计考究的迷宫,引导着读者层层深入。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运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来服务于主题的表达。有时,叙事会像闪回一样跳跃,将遥远的过去与紧迫的现在交织在一起,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感,极大地增强了历史事件的宿命感和厚重感。而在另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叙事节奏又会突然放缓,用大段的心理独白和环境描写来定格某个决定性的瞬间,这种对比处理,使得那些关键的冲突点爆发力十足。我感觉作者像是站在一个极高的地方俯瞰着整个故事的走向,他知道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聚焦于个体,何时该拉远镜头展示时代洪流,这种对整体架构的完美掌控,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评分从文字的质感上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语言的盛宴。我读过很多同类型的作品,但很少有能像它这样,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通过如此精炼而又富有张力的文字表达出来。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他似乎能找到最准确、最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来描绘那些宏大叙事下的微小瞬间。那些描绘劳动场景、集体生活的段落,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力,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和人们坚定的脚步声。但同时,在描绘人物情感的私密角落时,文字又变得极其柔和、内敛,像是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着人物的脆弱与希望。这种风格上的灵活切换,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迎来怎样风格的文字冲击,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处的用词都经过了千锤百炼,绝无半点赘余。
评分抛开宏大的主题不谈,这本书的场景描绘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无论是在寒冷的工地上,还是在拥挤的会议室里,那些环境的细节都被捕捉得极为精准和生动。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煤灰味,能感受到严酷天气对身体的侵蚀,也能体会到那种集体高压下特有的紧张气氛。这种基于细节的真实感,是构建可信世界观的基石。作者显然对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细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工具的名称、服装的款式,还是人们说话的习惯用语,都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印记。正是这些扎实而又鲜活的背景支撑,才使得人物的命运发展,看起来既是必然的,又充满了偶然的人性光辉。这种细致入微的描摹,让整部作品的质感大大提升,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触手可及的过去。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像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作者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收紧笔墨,在需要渲染气氛时又毫不吝啬地铺陈细节。我特别欣赏它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摹,那种在巨大压力下,角色如何进行自我挣扎、如何一步步被环境塑造,又如何在挣扎中寻找方向的过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书中关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部分,简直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些情节,我甚至能想象出当时的环境光线、空气的湿度,甚至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这绝不是简单的情节堆砌,而是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深刻洞察力的体现。读完某些章节后,我会习惯性地停下来,反复回味那些充满哲理的对白,它们不像刻意灌输的说教,而是自然而然地从人物的命运中流淌出来,沉甸甸的,带着时间的重量。这种叙事上的张力和情感上的共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的专注和投入感,完全沉浸在了那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体会着个体命运的起伏不定。
评分买书我只在京东自营,送货快,书正版!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说
评分很满意,双十一买了不少
评分太烂了,封面竟然连书名都懒得写上去,纸张发乌,字体小。
评分九龙魔王勇者粽粽粽粽粽粽粽我摸
评分挺好的 不过送人了 送给弟弟了
评分挺好的 不过送人了 送给弟弟了
评分太烂了,封面竟然连书名都懒得写上去,纸张发乌,字体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