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作为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又是教育实验者、流俗反抗者、和平主义者,罗素集多重身份于一体,在各个领域建树非凡。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两种面貌的罗素:一方面,作为通俗意义上的圣贤和人类导师,他那漫长、丰富,激荡起伏的一生;另一方面,作为学术专业意义上的哲学家,他在数学-逻辑和哲学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所立下的清晰路标。
罗素是20世纪zui 为知名、zui 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在对罗素生平与著作的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仅介绍了罗素在哲学和逻辑方面的专业贡献,而且呈现了罗素在教育、政治、战争和性道德等方面的广泛观点。一般认为,罗素是现代分析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全球范围内社会观念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罗素在这些广泛领域内的成就给出了清晰勾勒。
A.C.格雷林,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哲学高级讲师、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特约研究员。著有“牛津通识读本”之《维特根斯坦与哲学》(2001),以及《哲学逻辑导论》(1982)、《驳怀疑论》(1986)、《贝克莱:中心论证》(1986)等书。担任《卫报》专栏作者多年,并为《观察家》、《经济学人》等刊物撰稿。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的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学名家,由他来写一本介绍罗素的书,自然是十分贴切可靠。本书的译者是张金言教授,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大量介绍和翻译分析哲学,是改革开放时代关于分析哲学*早的译者和研究者之一。张金言先生早年毕业于民国时期的老北大英文系,英文极好,后来做英美哲学研究,尤精于分析哲学。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向张先生请教过分析哲学英文原著中的若干问题。那时候读过张金言先生翻译的不少文字,我敢说张先生的翻译几近完美,称得上信达雅。
——哲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汀阳
前言
第一章 生平与作品
第二章 逻辑与哲学
第三章 哲学、精神与科学
第四章 政治与社会
第五章 罗素的影响
索引
英文原文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罗素是 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名声(有时是不好的名声)主要是由于他参与社会和政治争论得到的。在差不多60年的时间里,他曾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公众人物。在通俗的报章杂志上,他有时是个遭受诽谤的对象,而有时(在受到尊敬的时期)则是个权威性人物;在担当后一种角色时,他也曾上电台发表广播演说。他对于战争与和平、道德、两性关系、教育和人类幸福都发表过很多意见。他发表过许多通俗的著作和文章,他的见解给他带来了非常不同的反应,从被判入狱到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他的最大贡献和声誉的真正基础却在逻辑和哲学这些专门领域。他对20世纪英语国家的哲学的内容和风格所产生的影响极其普遍而深入,实际上是无所不在。哲学家们使用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技术和思想而不感到有必要提起他的名字(有时是认识不到有这种必要);这才显示出真正的影响力。这样看来,他对哲学的贡献比起他的学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来要重要得多。哲学从维特根斯坦那里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从罗素身上却获得一个整体框架,构建人们现在所说的“分析哲学”。
在这个名称中“分析”的意思是指使用来自形式逻辑的方法和思想,对哲学上重要的概念以及体现这些概念的语言做出严格的分析。当然,分析哲学并不是单靠罗素一个人创建的。他曾受到逻辑学家皮亚诺和弗雷格以及他在剑桥的同事 G.E.摩尔和A.N.怀特海的影响。其他影响则来自笛卡尔、莱布尼茨、贝克莱和休谟等17、 18世纪思想家。实际上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就是以同情的态度做出的关于莱布尼茨的研究。但是他把这些影响集聚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方法,应用锐利的新逻辑来阐明这些问题。这就是说,他在革新20世纪英语国家哲学传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因此罗素既是一位被当作圣贤和人类导师的通俗意义上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学术专业意义上的哲学家。在以下各章中我将讲述他以这两种哲学家面貌做出的贡献。在本章中我将概述他那漫长、丰富,有时还充满激荡起伏的一生,就其全部内容和多样性来讲,它构成了现代最崇高的个人传记之一。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于1872年5月18日生于名门望族,属于贝德福德公爵家系中最幼的一支。他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约翰·?罗素勋爵,曾提议通过1832年的议会选举法修正法案,成为走向议会民主化的第一步。约翰勋爵曾两度任英国首相(1846至 1852年, 1865至1866年),并由维多利亚女王将其晋升为伯爵。罗素的外祖父奥尔德雷的斯坦利勋爵曾是约翰勋爵在政治上的盟友。
罗素的父母是奇特而引起争议的一对,他们献身于进步事业,比如主张计划生育和争取妇女的投票权。 他的父亲安伯利子爵选定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作为他非宗教意义上的教父。密尔死时罗素还不满一周岁,所以对他的影响尽管很大,却是间接的。
安伯利曾当过短期的下院议员,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却因大家知道他支持避孕的看法而被葬送。安伯利夫妇的进步思想可以从他们聘请 D.A.斯包尔丁作罗素兄长弗朗克的家庭教师这件事上看出来。斯包尔丁是一位聪慧的年轻科学家。他患有严重的肺病,因而不能结婚成家。安伯利夫妇认定这不是他必须独身的理由,所以罗素的母亲“让他同她一起生活”(照罗素在其《自传》中的说法)。罗素还补充说,“虽然我没有证据表明她这样做得到了什么乐趣”(《自传》,第 12页)。
罗素的母亲和姐姐在 1874年因患白喉症去世,当时他才两岁,紧跟着18个月以后父亲也离开人间。安伯利已经为他的儿子们找好两个不可知论者当他们的监护人,斯包尔丁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们的祖父母(罗素勋爵和夫人)却极力反对。他们提出诉讼,想推翻安伯利的遗嘱,让孙子们在彭布洛克乡馆同他们住在一起。这座乡馆是里希蒙园中由皇家赏赐的宅邸。比罗素长七岁的弗朗克觉得那里的生活无法忍受,于是起而反抗。他被送到学校去住。伯蒂则比较听话,性情又温和,就留在家中。仅仅过了三年,他的祖父便去世了,从此他就完全处在他祖母的影响之下。祖母是位古板严谨的苏格兰长老会教徒,是第二代敏托伯爵的女儿。罗素的性格往往被说成是受他贵族出身的影响,(在看来需要的时候)出身甚至可以成为性格的辩护理由。但是最早塑造他性格的却是他祖母的清教主义;它代表中产阶级的而不是上层阶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风尚。她在罗素12岁生日时赠给他一本《圣经》,扉页上写下了她喜爱的一句箴言:“汝不应随众作恶。”这句话成了罗素终生信守的准则。
序言
赵汀阳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的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学名家,由他来写一本介绍罗素的书,自然是十分贴切可靠。本书的译者是张金言教授,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大量介绍和翻译分析哲学,是改革开放时代关于分析哲学最早的译者和研究者之一。张金言先生早年毕业于民国时期的老北大英文系,英文极好,后来做英美哲学研究,尤精于分析哲学。记得上世纪80年代向张先生请教过分析哲学英文原著中的若干问题。那时候读过张金言先生翻译的不少文字,我敢说张先生的翻译几近完美,称得上信达雅。张先生为人十分低调,是我见过的最谦逊的学者。
罗素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使罗素名垂青史的功业却不是他那些堪称英文典范的政论和散文,而是他在数学—逻辑和哲学上的成就,即他所代表的“逻辑派”数学基础理论和他作为代表之一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的这两项贡献都有着同样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如果以其成就的分量而言,罗素的“逻辑派”数学理论恐怕比之其分析哲学更有探索性和深度。我愿意说,罗素首先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其次是哲学家,最后才是文学家。
在此书中,格雷林表现了对罗素的偏爱,格雷林暗示说,在分析哲学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中,罗素可能是最全面的代表,甚至比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还要重要一些。这倒与通常的评价有些出入。弗雷格通常被认为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技术来源,维特根斯坦则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而罗素最早对分析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表述,据此,就原创性而言,弗雷格和维特根斯坦对于分析哲学的贡献应该超过罗素。当然,罗素对分析哲学的论述确实具有全面的代表性,他把数理逻辑和英国经验论的传统加以结合而奠定了逻辑分析哲学的基本表述风格。尤其是他的摹状词(description)理论构成了分析哲学的经典问题和理论,引发了分析哲学的一个核心争论(斯特劳森等参加),最终发展出超越了经验论局限性而得到广泛认同的蒯因“存在论承诺”理论。
罗素在《数学原理》(与怀特海合作)中表述的数学基础“逻辑派”理论十分强悍,其中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数学雄心,恐怕只有希尔伯特的“形式派”理论可以与之匹敌。数学基础理论的“逻辑派”、“形式派”和“直觉派”曾经三足鼎立,开创了现代数学的大格局,其中,逻辑派最为激进,是完美主义的激进典型,但也漏洞最多,对逻辑派特别反感的直觉派则可以说是保守主义。罗素所代表的逻辑派其实并非罗素的原创,其理论意向最早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而略早于罗素的弗雷格和狄德金则已经明确了逻辑派的理想,即数学的基础是逻辑,数学只是逻辑的延伸,因此数学应该都能够还原为逻辑。但罗素无疑是逻辑派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与怀特海合作的《数学原理》确实由逻辑推导出了大部分数学而轰动一时。但数学家们很快发现逻辑派有着严重的可疑之处:罗素以逻辑推导数学时居然使用了属于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和选择公理。这是偷梁换柱的手法,但对于罗素来说却也别无选择。如果不用无穷公理,就无法处理数学所需的“无穷性”,甚至连自然数系统都构造不出来,那样的话,数学就失去基本的立足之处;如果不用选择公理,大量非常有用的数学定理就无法推导出来,而削足适履的数学就会变成残废,显然得不偿失。所以,罗素必须“有条件”地引入无穷公理和选择公理。显然,罗素知道,逻辑的能力限于形式关系,因此必须借用数学的无穷公理和选择公理,以便能够确定某种或无穷的数学对象的存在。所以,罗素终究必须预支数学的
能力来帮助逻辑去推导数学。另外,逻辑派的理论在思想上还有一个可疑之处:假如逻辑能够推导出全部数学,那么数学就只是纯形式的关系,基本上由重言式命题组成,这样就很难解释数学的创造性以及不断从经验和想象中获得的新概念。因此,直觉派数学家就声称,逻辑派颠倒了数学与逻辑的关系,数学不能还原为逻辑,相反,逻辑应该是数学的一个部分或一种特殊情况;确切地说,逻辑只是基于“有限集合”条件的思维,而数学才是面对无穷性的思维。尽管逻辑派有许多疑点,无论如何,逻辑派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数学公理化方法的成熟,至少在逻辑领域内实现了数理逻辑的公理化,这应该是罗素的真正不朽的伟大成就,它比罗素被广泛阅读的那些关于自由、和平和幸福的有趣而流俗的文字深刻得太多。
2017年7月19日
好,很好,非常好,特别特别好!
评分非常好的书,真的非常好。
评分好
评分不错
评分京东服务好送货快值得信赖!
评分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好书,叠加用券后价格划算
评分好
评分好书,叠加用券后价格划算
牛津通识读本:罗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