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7)——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與思考》是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增長質量報告係列成果的第8本,是西北大學經濟增長質量研究團隊的新成果。本報告將主題定為中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與思考。全書對我國主要區域以及重點城市在進入21世紀後的經濟增長質量進行瞭評價,指齣瞭目前我國各區域和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對這些區域、城市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路徑進行瞭展望。同時也為當下處於新常態的中國經濟謀求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瞭參考。
任保平,1968年生,陝西鳳縣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主要研究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問題,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傢》等雜誌發錶論文20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招標項目、教育部課題攻關項目、國傢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項目等10餘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奬等省部級奬項10餘項。
茹少峰,1962年生,陝西涇陽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理經濟與統計學係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運籌學學會副理事長,陝西省金融會計學會理事。近些年圍繞經濟增長質量問題在《光明日報》《人文雜誌》等雜誌發錶論文多篇,另外,多篇論文被SCI、EI檢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重點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多項,獲得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等省部級奬項多項。
目錄
02014年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增長質量總體排序(QEGI)
0��1指數的形成方法、數據說明和權重的生成
0��22014年各地區經濟增長質量指數(QEGI)及排序
0��32014年各地區經濟增長質量與經濟增長數量排序的對比
0��42014年與2013年各地區經濟增長質量指數變動情況
第一篇總報告
1新常態下我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轉型
1��1地方經濟增長質量對全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
1��2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地方經濟增長的轉型
1��3新常態背景下提高我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路徑
1��4新常態背景下對我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宏觀調控的轉嚮
2中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排名和狀態
2��1城市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數構造和指標說明
2��2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總指數及排序
2��3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方麵指數及排序
2��4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與經濟增長數量排序的對比
2��5對2014年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總體評述
3中國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述
3��1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
3��2影響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的主要因素
3��3中國重點城市經濟增長質量差異的主要因素分析
3��4政策建議
目錄
第二篇 區域報告
4中國東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1東南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4��2東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4��3東南地區未來謀求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5中國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5��1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5��2環渤海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5��3環渤海地區未來謀求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6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6��1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6��2東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6��3東北地區未來謀求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7中國中部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7��1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7��2中部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7��3中部地區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8中國西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8��1西南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8��2西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8��3西南地區未來謀求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9中國西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9��1西北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
9��2西北地區經濟增長質量的基本特徵及存在的問題
9��3西北地區未來謀求經濟增長質量的政策建議
第三篇重點城市報告
直轄市篇
10北京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0��12000—2014年北京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總體評價
10��2北京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特徵
10��3北京市經濟增長質量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10��4未來北京市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展望
11天津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1��12000—2014年天津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總體評價
11��2天津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特徵
11��3天津市經濟增長質量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11��4未來天津市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展望
12上海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2��12000—2014年上海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總體評價
12��2上海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特徵
12��3上海市經濟增長質量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12��4未來上海市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展望
13重慶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3��12000—2014年重慶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總體評價
13��2重慶市經濟增長質量的特徵
13��3重慶市經濟增長質量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13��4未來重慶市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展望
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市篇
14哈爾濱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5長春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6瀋陽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7大連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8濟南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19青島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0南京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1杭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2廈門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3廣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4深圳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5武漢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6成都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7西安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其他重點城市篇
28石傢莊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29太原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0呼和浩特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1蘇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2溫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3閤肥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4福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5南昌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6鄭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7長沙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8珠海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39南寜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0海口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1貴陽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2昆明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3蘭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4銀川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5西寜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46烏魯木齊市經濟增長質量報告
索引
後記
讀瞭《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7》的有關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部分,我感到耳目一新。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探討,而是將經濟增長的“質量”具體化、可衡量化。它所設計的評價體係,可以說是對傳統發展觀的一次重要修正。報告中對於不同地區在經濟增長質量方麵錶現齣的差異性,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並分析瞭其背後深層的原因。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報告是如何將“創新”這一概念,在地方經濟發展的維度上進行具體呈現的。是專利申請數量?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還是研發投入的占比?報告中具體的指標設置,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一個地區是否真正走在瞭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同時,報告也勇敢地指齣瞭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短闆”,比如過度依賴投資拉動,或者産業結構單一,而這些“短闆”恰恰影響著經濟增長的“質量”。
評分這本《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7》真是及時且發人深省。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人,我一直覺得單純追求GDP數字的增長模式存在著很多隱患,而這本書恰恰切入瞭我最關心的問題——經濟增長的“質量”。報告中關於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體係,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宏觀指標,而是構建瞭一套更具象化、更接地氣的評價維度,比如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的協調性,環境汙染治理的成效,以及創新驅動發展的實際體現在地方層麵上的落地情況。我尤其對其中關於“綠色發展”的評估方法很感興趣,過去很多報告都停留在環保投入多少,而這本書似乎更關注實際的減排效果和生態環境的改善。讀完第一部分,我對中國各地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平衡好發展與環境、發展與民生之間的關係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報告的寫作風格也比較嚴謹,數據翔實,邏輯清晰,雖然篇幅不小,但讀起來並不枯燥,反而讓我對接下來的章節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為我們理解中國經濟的深層脈絡提供一個更全麵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並沒有像大多數經濟報告那樣,僅僅關注宏觀調控和政策解讀,而是將目光聚焦在瞭“地方經濟增長質量”這一具體而微的層麵。我最欣賞的是它在“評價與思考”這一部分所展現齣的深度。它不僅僅是提齣瞭一種評價方法,更是基於這種方法,對各地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瞭細緻的剖析,並提齣瞭一係列富有建設性的思考。報告中對於一些發展中地區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挑戰的描繪,讓我感同身受。例如,它可能提到瞭某些地區過度依賴傳統産業,在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在高增長的錶象下,掩蓋瞭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同時,報告也肯定瞭那些在綠色發展、共享發展方麵取得顯著成效的地區,並分析瞭其成功的原因。這種奬懲分明、對比鮮明的敘述方式,使得報告的內容更加生動,也更容易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總的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反思平颱,讓我們能夠跳齣“發展就是一切”的思維定勢,去審視經濟增長的真正意義。
評分從這本書的“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與思考”章節中,我獲得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中國經濟。報告所構建的評價體係,並非一套僵化的錶格,而是一種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它強調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與社會、環境、民生等多個維度進行協同發展。我印象深刻的是,報告中對一些“新經濟”業態在地方經濟增長質量中的作用進行瞭探討,例如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它們在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的同時,是否也帶來瞭新的挑戰,以及如何評價這些新業態對經濟增長質量的貢獻,報告中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此外,報告中對“區域協調發展”的探討,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關注發達地區,而是深入分析瞭欠發達地區如何通過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對於理解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至關重要。
評分不得不說,《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7》在方法論上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關於地方經濟增長質量的評價,它所提齣的指標體係,與我以往接觸到的經濟評價報告有很大的不同。它似乎更注重從微觀的、實際的體驗齣發,來衡量經濟發展的“質”。我特彆關注瞭報告中對於“民生改善”在經濟增長質量評價中的權重。以往的報告,可能更多地關注居民收入的增長率,而這本書似乎是將居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社會福利的提升、教育和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等因素,都納入到瞭考量之中。這讓我覺得,這份報告更加人性化,更能體現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瞭人民。此外,報告中關於“可持續性”的評價,也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泛泛而談,而是通過具體的環境指標,如空氣質量、水資源利用效率等,來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長期健康度。這對於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嚮,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