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科 [Rothko]

罗斯科 [Rothko]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以] 雅各布·巴力·天舒维 著,光野 译
图书标签:
  • 抽象表现主义
  • 马克·罗斯科
  • 现代艺术
  • 绘画
  • 色彩田绘画
  • 美国艺术
  • 20世纪艺术
  • 艺术史
  • 博物馆
  • 艺术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50198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0928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Rothko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96
套装数量:1
字数:13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流的罗斯科作品全集,0距离接触其艺术作品,全面阐释罗斯科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畅销全球20余年,语言输出20余种,具有超高口碑和影响力的基础艺术2.0系列首次引进国内。
  ●坚持以简洁、精炼的笔法够了艺术家的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爱好艺术的忠实读者。
  ●16开精装黄金尺寸,从内容到排版,从印刷到装帧均达到无懈可击的超高品质。
  用色彩诠释生命
  本书讲述著名艺术家马克·罗斯科的生平及其主要艺术成就。从具象到抽象、再到纯粹的色彩展示,罗斯科的风格发生了巨变,选择用色彩来诠释作品、诠释生命,这本身就是一个壮举。
  罗斯科是色彩方面的大师,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尚存一些具体形象,中后期罗斯科一门心思开始构建他的色彩王国。不同色块组成的画作几乎成了罗斯科的标志,不仅如此,对于画作的悬挂和灯光,他从来都是亲自处理,以达到别致观赏效果。这在展览历史上极为罕见。罗斯科的晚年才华殆尽,加之离婚、抑郁等的困扰,最终自杀而死。本书附有大量罗斯科作品插图,以及真实的人物照片等,对于研究罗斯科及其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书用7个章节讲述了罗斯科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和个人轶事。第8个章节通过年表的方式总结了罗斯科一生的重大事件。从前7个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科作品风格的一些变化,不同时期的作品完整展示出了罗斯科独特的艺术之路。

内容简介

  拒绝阐释或者分类,马克·罗斯科(1903—1970)坚定地支持艺术家无上的表达自由。尽管他被认为是开始形成于纽约的“抽象表现主义”主要人物,罗斯科自己却拒绝标签,倒是坚持“画作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和合体验”。
  在画遍了具象作品之后,他发展出了自己标志性的画面,那些大胆的红、黄、褐、赭、黑、青色块。罗斯科以这些闪烁着律动着的色团强调他并没有去除人像,不过取而代之以符号与形体罢了。这些强烈的色彩形式蕴含了人类境况的所有悲剧。与此同时,罗斯科在其作品的表达潜流中明确向观者做了许诺。他相信:“一幅画在敏感的观看者眼里可以联谊、扩展、活动,由此而得生。”
  从其早期发展到其卓越的色块绘画,本书介绍了罗斯科生动、亲切、革命性作品的非凡才华与影响。

作者简介

  雅各布·巴力·天舒维,作家,批评家,博物馆策展人。曾就读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与纽约大学。曾出过许多著作,包括关于马克·夏加尔、亚历山大·考尔德、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安迪·沃霍尔、克里斯多与珍妮-克劳德夫妇等的专著。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以及巴黎。

内页插图

目录

7作为戏剧的画作
19从俄罗斯帝国到纽约,途经俄勒冈州波特兰
31蜕变:从马库斯·罗斯科维奇到马克·罗斯科,
神话学与超现实主义
45形形色色:通往典范绘画之路
61罗斯科的壁画与波普艺术的兴起
73罗斯科的教堂与泰特美术馆专室
83罗斯科之死及其遗产
93生平及作品

前言/序言


《罗斯科》:一场无声的色彩盛宴与心灵的对话 当您翻开《罗斯科》这本书,请准备好踏入一个由色彩、情感与深刻哲学交织而成的独特空间。这并非一本讲述一位艺术家生平事迹的流水账,也不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的理论堆砌。相反,它是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一次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内在世界的深度对话,一次对人类情感共鸣的探索。本书致力于呈现罗斯科艺术作品的精髓,以及它们如何触及观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罗斯科》将引领您穿越这位20世纪抽象表现主义巨匠的创作历程,但重点并非在于他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而是他如何通过画布上的色彩,构建起一个能够引发普遍人性体验的视觉语言。书中,您将不会找到关于罗斯科童年轶事的冗长描述,也不会读到他对具体某幅画作的创作过程进行流水线式的解读。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聚焦于他如何从早期的具象风格逐渐转向对色彩和形式的纯粹追求,这种转变本身就蕴含着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不断追问。 书中对罗斯科艺术风格的解析,将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的语言。我们相信,罗斯科的作品本身就具有一种直观的力量,能够跨越文化与知识背景,直接触动观者的情感。因此,本书的文字力求简洁、诗意,并富有画面感,仿佛您正站在一幅巨大的罗斯科画作前,感受那扑面而来的色彩的呼吸。我们会探讨他标志性的“色彩场”(color field)绘画,分析色彩如何在他的画布上相互渗透、碰撞,形成一种深邃的、仿佛具有呼吸感的空间。 例如,书中会深入剖析罗斯科如何运用大面积、平涂的矩形色块,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边缘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构图,实则蕴含着艺术家对空间、深度与观看距离的深刻考量。您会了解到,罗斯科并不想让他的作品成为纯粹的装饰,他希望他的画作能够成为一种“相遇”,一种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以及观众与自身内心之间的对话。本书将尝试揭示这种“相遇”是如何发生的,它需要观者付出怎样的耐心与专注。 《罗斯科》的另一核心在于探索色彩的情感力量。罗斯科本人曾说过,他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类的基本情感——悲剧、狂喜、厄运等等。本书将尝试引导读者去感受,当面对罗斯科那些深邃、燃烧的色彩时,我们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共鸣。例如,当面对一幅由鲜红与黑色交织而成的作品时,我们感受到的是激情,还是压抑?当沉浸在一片宁静的蓝色之中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平和,还是孤寂?书中会鼓励读者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用心去聆听色彩传达的“信息”,去感受它们所激发的各种复杂情绪。 书中不会出现对罗斯科某幅画作的“解读”或“说明”,因为罗斯科的作品是开放的,它的意义并非由艺术家预设,而是由每一个独立的观看者在与作品的互动中构建。相反,本书会提供一些可能的“观看路径”,引导读者如何更有效地与罗斯科的作品进行交流。这包括建议一个合适的观看距离,强调作品尺寸的重要性,以及鼓励观者保持一种开放、沉静的心态。我们相信,真正的理解并非来自于知识的堆砌,而是来自于一种直接的、情感的体验。 《罗斯科》还将触及罗斯科对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角色的思考。他曾对商业化、娱乐化的艺术趋势感到担忧,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触及人类灵魂深处,能够带来深刻反思的艺术。本书将尝试呈现罗斯科对艺术价值的坚守,以及他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努力在纷繁复杂的现代世界中,为人们保留一片能够进行严肃精神探索的空间。 书中不会出现对艺术评论家们对罗斯科作品的评价进行罗列,也不会对各种艺术理论进行辨析。我们的目标是直接与罗斯科的作品对话,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画布本身。因此,您不会在书中看到诸如“某某评论家认为罗斯科的XX作品象征着XX”之类的陈述。相反,我们会通过对色彩、构图、笔触(尽管罗斯科的作品中笔触被大大弱化)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作品所能引发的情感联想的引导,来帮助您建立起自己与罗斯科艺术的独特联系。 《罗斯科》的文字风格将是细腻而富有温度的,它将以一种邀请的姿态,而非命令的口吻,引导读者进入罗斯科的世界。书中不会使用生硬的专业术语,也不会故作高深。我们相信,艺术的魅力在于其普适性,而理解艺术,也应当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因此,本书的语言将力求易于理解,但又不失深度。 此外,本书还会强调罗斯科作品的“场所感”。罗斯科认为,他的画作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观看,这个环境本身就是作品体验的一部分。书中会间接触及这一点,例如在描述作品时,会营造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画廊空间,独自面对罗斯科的巨幅画布。 本书也并非一本关于罗斯科的“秘密”或“未解之谜”的书。我们不追逐八卦,也不制造悬念。我们关注的是罗斯科艺术的永恒价值,以及它如何在当下仍然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和情感。 总而言之,《罗斯科》是一次关于色彩、情感与人性的深度探索。它邀请您放下手机,暂时抛开日常的喧嚣,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无声的色彩如何在大脑中激起波澜,如何与您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回响。它是一次关于凝视的艺术,一次关于沉思的邀请,一次关于发现自我的旅程。在这本书中,您将遇到的,是罗斯科最纯粹的艺术,以及通过这艺术,所能抵达的,您自身最真实的感受。这是一次穿越画布,直抵心灵的深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视觉盛宴,让我彻底刷新了对色彩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颜色还算敏感,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看到的“颜色”多么扁平。罗斯科的那些巨大的色块,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颜料堆砌,而是具有了厚度、深度和一种神秘的光泽。当我读到关于他如何选择画布、如何混合颜料、如何在工作室里与光线搏斗时,我简直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他就像一个虔诚的炼金术士,在用最纯粹的材料创造着某种超凡的东西。书里对每一幅画的描述都非常细致,但又不是那种技术性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对色彩氛围的捕捉。你会读到关于“模糊边缘”的论述,那种让色彩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效果,竟然能够带来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对“体验”的强调,罗斯科希望他的画能够成为一种“场合”,一种让观众沉浸其中、进行深刻反思的体验。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艺术品,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它更是一种能够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媒介。我常常会一边看书,一边回想之前看过的罗斯科的作品,仿佛有了这本书的指引,我才真正“看懂”了它们。

评分

这是一本沉浸式体验,完全可以将你带入画家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书,仿佛就走进了一个安静、肃穆的展厅,每一页都充满了罗斯科那些标志性的、如同窗户般的色块。我不是那种会花几个小时对着一幅画沉思的人,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让我感受到色彩的力量和深邃。它不仅仅是关于颜料的组合,更是关于情感的传递。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放下书,闭上眼睛,去感受那些色彩在脑海中荡漾,试图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那种“悲剧性”和“崇高感”。我喜欢它没有直接告诉你“这幅画是什么意思”,而是提供了一种引导,让你自己去探索、去感受。有时候,我会觉得某一片红色充满了愤怒和不安,而下一片蓝色又带来一种宁静和慰藉,这种情感的起伏,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但又不是那种惊险刺激,而是一种深沉的、直击灵魂的体验。书中的文字,虽然篇幅不小,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和你分享他对艺术的理解,以及他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罗斯科作品的深入研究和真挚情感,这种热情是能够感染人的。即使你对抽象艺术了解不多,这本书也能让你对罗斯科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激发出你想要亲自去美术馆看看原画的冲动。它让我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重新认识“留白”艺术的书。罗斯科的画作,之所以如此具有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对手法的精妙运用,尤其是那些微妙的色彩过渡和边缘的处理。书中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看到了艺术家在追求极致纯粹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我常常会一边看书,一边想象着他如何小心翼翼地在画布上施展他的色彩魔法,如何让那些看似简单的色块拥有如此丰富的生命力。我尤其被书中对“光感”的描述所吸引,罗斯科的色块仿佛能够自己发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它让我明白,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有什么”,更在于“如何呈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更深入、更细致的方式去欣赏艺术品,去体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倾注的心血和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像是在进行一次与艺术家的对话,虽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罗斯科的画作,以其简洁而震撼的形式,引发了我对色彩、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书中的文字,就像他的画一样,有一种沉静而强大的力量,它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进行自我探索。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观众体验”的阐述,罗斯科非常重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他希望他的画能够成为一种“场合”,让人们能够沉浸其中,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本书也邀请我成为一个更积极的观众,去主动感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我开始意识到,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学形式,更在于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它让我明白,伟大的艺术,能够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去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

评分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最简单的形式往往蕴含着最复杂的情感。罗斯科的画作,以其标志性的色块,挑战了我们对绘画的传统认知。这本书并没有试图用学院派的语言去分析他的作品,而是以一种更贴近情感、更具哲学性的方式,去引导读者去感受。我喜欢书中对“个人悲剧”与“普遍性”的探讨,罗斯科希望他的作品能够触及人类共通的情感,能够引起一种超越个体体验的共鸣。这种追求,让我对艺术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伟大的艺术,能够连接人与人之间,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刻思考。我常常会一边看书,一边想象着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空间,被罗斯科的色彩所包围,那种孤独而又崇高的感觉,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细腻的方式,剖析了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一直以为色彩只是用来装饰和美化的,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色彩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直接触动我们的神经,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反应。罗斯科的画作,尤其是那些巨大的、如同帷幕般的色块,就像一个个情绪的载体,它们可以让你感受到平静、忧伤、喜悦,甚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书中的文字,就如同罗斯科的色彩一样,具有一种沉静而有力的特质。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精准地捕捉到色彩所带来的感受。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呼吸感”的描述,罗斯科的色块并非死板地停留在画布上,而是仿佛在呼吸,在与周围的空间进行互动。这种“生命力”的存在,让他的作品充满了吸引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也让我对艺术品有了更深的敬畏。我开始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投射。

评分

这是一本能让你感受到艺术家内心挣扎和追求的书。罗斯科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背后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对艺术本质的不断追问。书中描绘了他创作过程中的犹豫、困惑,以及他对作品的严苛要求,这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人性化的艺术家。我尤其被他对于“悲剧”的理解所打动,他认为艺术应该展现人类存在的悲剧性,但同时又能在其中找到某种崇高感。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那些深邃的色彩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窥见了罗斯科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也让我体会到了他为了追求极致的艺术表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喜欢书中的一些访谈片段,能够直接听到艺术家的声音,感受到他的真诚和 passion。它让我明白,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源于艺术家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再去看罗斯科的画,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仿佛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情绪和状态。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冥想。当我沉浸在书中的文字和图片中时,外界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了。罗斯科的画作,尤其是他晚期的那些深沉、庄重的作品,本身就带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力量。这本书没有试图去“解释”这些画,而是提供了一个空间,让你自己去感受、去对话。我常常会反复阅读某一段文字,因为它的语言非常有力量,却又异常简洁,仿佛每一个词语都被精心挑选过,只为了传达最核心的情感。书中的一些段话,读起来就像一首首短诗,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例如,关于“个人悲剧”和“普遍情感”的讨论,让我对艺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色块,却能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普适性,它能够跨越文化、语言的界限,直接与人的情感连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观众”的关注,罗斯科认为观众的参与是完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也邀请我成为一个更主动的观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

评分

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安静中获得力量的书。罗斯科的画作,以其巨大的尺寸和沉静的色彩,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存在感。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走进罗斯科的世界,去感受他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哲学思考。我喜欢书中对“体验”的强调,罗斯科认为观众的参与是完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也邀请我成为一个更主动的观众,去主动感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它让我明白,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学形式,更在于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让我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生活和艺术。合上书本,我仿佛能感觉到内心多了一份沉静的力量,仿佛与罗斯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交流。

评分

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画家的生平,更是关于艺术的本质、关于人类情感的普适性。罗斯科的画作,以其极简的形式,反而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这本书带领我走进了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精神世界,在那里,我不再被具象的形象所束缚,而是直接面对着纯粹的情感和内心的体验。我喜欢书中关于“崇高感”的探讨,罗斯科试图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一种能够超越个人体验、触及人类共同情感的“崇高”。这种追求,让我对艺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常常会一边看书,一边想象自己站在罗斯科的画前,感受那种被色彩包围、被情感触动的瞬间。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艺术,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日常的琐碎,去探索更深层次的自我,去感受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让我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生活和艺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