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設計領域各種復雜和抽象深奧的教科讀物或是教學信息, 《室內空間布局與尺度設計》作者羅伯托·J·倫格爾以親身教學經驗,針對學生需求量身打造,以一看就懂的“手繪綫條”為語言,傳達重要的空間概念,並以大量實例輔助說明,淺顯易懂、由淺入深的架構與圖文內容,將能幫助讀者更易於吸收並在腦中建構重要的空間概念。 “練習”則是貫穿全書便於閱讀後立即建立正確觀念的重點,引導讀者運用思想和理念學習。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大學室內設計係教授
《室內空間布局與尺度設計》是室內環境設計的入門書,主要關注室內環境的設計內容以及室內設計的程序。書中論述的主題涵蓋瞭空間布局、設計有效的空間序列、項目局部之間的關聯、傢具的布局、設計高效的交通係統、創建無障礙的空間,以及為所有人設計安全的室內環境等方麵。
英文第一版上市即得到讀者好評,第二版則是作者在讀者反饋後重新組織部分內容的完整精華版本,並在書後采用作者和術語的快速查找方式幫助讀者更易於翻閱細部重點。
目錄
擴展目錄 vi
序言x
緻謝 1
1. 室內設計概論 2
2. 為人的設計:健康、安全和幸福 28
3. 設計程序 62
4. 空間設計 118
5. 空間之上 150
6. 設計項目 184
7. 住宅設計 222
8. 非住宅設計 268
基本指標換算錶 328
美術/設計工作 329
詞匯錶 331
索引 333
擴展目錄
序言x
緻謝 1
1. 室內設計概論 2
室內:內容與組織 2
居住的理念 4
室內:微觀尺度6
室內:宏觀尺度8
室內設計的本質 10
剖析室內平麵 12
在環境語境中的平麵圖14
作為設計工具的製圖 16
作為設計工具的圖解方法 18
空間規劃基礎 20
解決設計問題 22
練習1:餐廳 22
練習2:鞋店 23
解決設計問題 II 24
練習1:圖書館 24
練習2:辦公室 25
本書的其餘部分 26
2. 為人的設計:健康、安全和幸福 28
人的基本需求 28
建築中的人 30
人的行為 32
舒適度 34
光照與聲音 36
人體工程學 38
使用人群 40
通用設計 42
輪椅 45
無障礙環境:通行空間 46
無障礙環境:開門淨空 48
無障礙設計:衛生間和飲水器 50
無障礙的應用:主臥套間項目 52
生命安全:齣口的概念 54
疏散:齣口和大門的規範 56
疏散:疏散通道的優秀實踐 58
多個租戶使用的走廊 60
練習 61
3. 設計程序 62
設計程序 I 62
設計程序 II 64
定製計劃 I 66
定製計劃II:使用者的需求 68
定製計劃III:從需求到圖錶 70
從圖錶到平麵 72
設置空間布局 74
鄰接:矩陣圖 76
鄰接:氣泡圖 78
圖錶中的平麵圖形 80
環境因素:場地 82
組織:交通流綫 84
練習 85
組織:虛與實
練習 87
從氣泡到平麵:過渡性住宅 88
從氣泡到平麵:餐廳 90
從氣泡到平麵:辦公空間 92
示意圖的重要性 I 94
示意圖的重要性 II 96
提齣備選方案 98
耐心的研究 100
探究形式 I 102
探究形式 II 105
自己進行編輯 107
社交空間 I 109
社交空間 II 110
練習氣泡圖和塊狀圖規劃
練習1 112
練習2 113
練習3 114
練習4 115
練習5 116
練習6 117
4. 空間設計 118
形狀和比例 120
基本的平麵元素 122
傢具群組 124
練習 125
成組126
練習127
區域和範圍 128
居中和對齊 130
中心 133
布局134
練習 135
像磁石一樣的視覺焦點元素 136
練習137
開窗 138
練習139
交通流綫 140
厚牆 142
厚牆:實際應用 144
練習145
分析集會空間 146
評價酒店大堂設計 148
練習 149
5. 空間之上 150
大尺度的單體空間 152
空間的親緣關係 154
劃分空間 156
練習157
劃分空間:平麵視角 158
閤並空間 160
分層的空間162
正式的空間序列 164
非正式的空間序列 166
新穎的分隔168
練習169
空間序列中的人流動綫 170
在開放空間中進行布局172
練習1 173
練習2 174
過門石和視野 176
連接封閉空間178
劃分空間 179
練習1 179
高級靜修中心 180
練習1 180
練習2 182
練習3 183
6. 設計項目 184
項目的品質 186
四個基本品質187
項目的局部188
開放的空間和房間 190
練習191
重復的局部192
平麵設計的發展194
場地建設196
實與虛 I 198
練習 199
實與虛 II 201
形成核心筒 I 202
練習203
形成核心筒 II 204
練習 205
形成核心筒 III 206
練習 207
空間與設備 I 208
空間與設備 II 210
練習1 210
練習2 210
練習3 210
練習4 211
練習5 211
交通設計:清晰、流暢和高效212
交通設計:方案 214
交通設計:改進 216
帶設計說明的平麵圖 218
提煉設計意圖 221
練習221
7. 住宅設計 222
住宅規劃I 222
住宅規劃II 224
進門空間 226
起居室I 228
起居室II 230
練習 231
就餐空間I 232
練習 233
就餐空間 234
練習1 235
練習2 235
練習3 235
臥室I 236
臥室II:主臥套間 238
臥室成組 240
實用型小公寓 266
練習1 266
練習2 267
8. 非住宅設計 268
辦公室:剖析與問題 I 268
辦公室:剖析與問題 II270
辦公室的種類 272
辦公傢具 I 274
辦公傢具 II 276
辦公傢具 III 278
練習 279
辦公空間:接待區 280
練習281
辦公空間:開放區域 282
練習 283
辦公空間:私人辦公室 284
辦公空間:會議室 286
辦公空間的分析 288
辦公室設計評論 290
辦公空間:程序 292
辦公室布局 294
練習1 294
練習2 294
練習3 295
零售空間:剖析與問題 296
零售空間:商店類型 298
零售空間:交通流綫 300
零售空間的人體工程學 302
零售空間:固定陳設 304
零售空間設計案例I 306
零售空間設計案例II 308
美食店與售酒商店 310
練習 310
餐廳:剖析與問題 312
餐廳的類型 314
餐廳:傢具 316
餐廳:用餐區 318
餐廳:吧颱 320
餐廳案例:四個小餐館 322
餐廳分析 324
餐廳布局 326
練習1 326
練習2 326
練習3 327
基本指標換算錶 328
美術/設計工作329
詞匯錶 331
索引 333
一般意義上的室內空間設計需要兩類基本知識:知道設計的內容(分區、空間、傢具、陳設)並瞭解如何基於上述要素的組織來實現功能和視覺上的解決方案。本章的寫作目標是希望增強初學者對室內設計項目的認識,並且展示一些成功的布局設計案例。
思考一下設計項目中所包含的要素(1)固定的建築元素(它們通常已被設定好並且不可改變,例如成排的結構柱);(2)室內建築元素(例如隔牆、門等);(3)設施(通常指FF&E; ,此類內容包括照明和其它裝修的固定設施,例如醫院的實驗室設備或者健康會所的運動器械等)。作為設計師,你的工作就是將這三類元素高效的、閤理的進行組織。室內建築元素和設施是進行室內設計的重要工具。
另外,還需要注意一些不同種類的物品:即需要放置在空間中的使用者的物品。這包含瞭需要在櫃格內儲藏的食物、需要放入抽屜中摺疊平整的襯衫、需要置於桌麵托盤中的大量紙巾。我們可以這樣來考慮:設計師為人們提供收納和置物的空間(例如櫥櫃、壁櫥、桌麵),然後再為這些儲物的容器設計其所在的空間。設計師為使用者所創造的室內環境就像是提供錶演的舞颱,在某個空間中為人和物提供所需的一切。
我的目標是寫一本對設計初學者非常有助益的書。在寫作過程中,相較於復雜且抽象的方式,我更樂於使用設計專業常用的、簡單而直接的方式來呈現內容。在語言方麵,本書有意采用瞭zui基本的設計詞匯——“製圖”作為主要的錶達方式。並且,還選用瞭輕鬆的手繪圖技法以避免完成圖紙的呆闆形式,也以此來佐證設計問題的解決是動態發展的過程。采用這種看似輕鬆的風格也是希望在計算機繪圖非常流行的今天,能夠鼓勵學生在設計初步階段仍然能采用手繪和圖錶的方式來錶達設計。
本書的章節內容基本上都是關於設計案例的。我希望通過豐富的案例來說明應該怎樣做設計,以及應該避免什麼樣的錯誤,從而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設計師。書中呈現瞭大量的設計案例,既包括個人居住空間也有整體項目,同時也涵蓋瞭好的和不好的設計方案,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這些案例來源於已完成的設計項目和學生們的作業,有些過去的案例用來說明設計概念的産生過程,還有些案例來源於20世紀的現代設計項目和經典建築設計項目。選擇這些案例的原因是希望學生從中瞭解它們清晰、明確的設計流程與結果。書中設置的大量練習是希望學生在閱讀這些案例以後,能夠迅速將想法和理念進行實踐,以促進設計的學習過程。
從本書的第一版問世以來,我收到瞭很多非常好的反饋意見。我感到非常高興的是本書能夠為設計專業教師和學生提供幫助。但是,每位老師會怎樣使用本書是很難預測的,有些老師在工作室的課程中使用,而有些則在其它課程中使用。因此在第二版中,寫作的目的之一仍然是提供多樣化應用的可能,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課程挑選相關內容和係列案例。
根據一些讀者的反饋意見,我重新組織瞭章節的順序。這是非常冒險的做法,因為選擇任何邏輯順序都隻能滿足一部分讀者的需求。有些老師傾嚮於嚴格執行課程已有的邏輯順序,而有些則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節選。
讀到關於“動綫設計”的部分,我纔真正明白,一個好的空間,不僅僅是看起來美觀,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好用”。之前我可能更多地關注傢具的擺放位置,是否能讓整體視覺效果更佳,卻忽略瞭人在空間中移動的便捷性。這本書的作者,將“動綫”描繪得如同城市的街道網絡一般,清晰地劃分瞭主要的交通流綫和次要的通道,並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閤理的布局,避免動綫交叉帶來的乾擾和擁擠。 作者在描述餐廳區域的動綫時,詳細分析瞭從廚房到餐桌的距離,以及餐桌與沙發、電視之間的關係,如何設計纔能讓就餐、休息和娛樂的活動都能流暢進行,互不打擾。他還提到瞭如何通過傢具的擺放來引導動綫,比如利用屏風或綠植來劃分區域,既能起到分隔作用,又能巧妙地引導人們的行走方嚮。這一點在我傢客廳的布局上給瞭我很大的啓發,之前總覺得客廳有些擁擠,後來我嘗試調整沙發和茶幾的位置,並利用一個大型落地燈來區分齣閱讀角,這樣一來,人們在客廳中的移動就更加順暢瞭,整體空間也顯得更加有條理。
評分這本書在探討“細節之處見真章”時,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優秀的空間設計,往往體現在那些不經意的細節之中。作者並沒有把重點僅僅放在宏觀的布局和尺度的把握上,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關注那些能夠提升空間品質的微小元素。 我非常喜歡作者關於“門把手”、“開關麵闆”以及“踢腳綫”等細節的設計分析。他指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如果設計得當,能夠成為空間的點睛之筆,反之,則會破壞整體的美感。書中還提到瞭關於“收納細節”,比如如何將插座隱藏起來,如何設計隱形門,以及如何利用牆麵空間增加儲物功能,這些細節的設計,都能夠讓空間看起來更加整潔、有序,同時又不失美觀。
評分在介紹“色彩與材質”對空間的影響時,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啓發。我之前以為色彩和材質的選擇,更多的是基於個人喜好或者一些流行趨勢。但作者卻從更深層次,闡述瞭它們如何與空間布局以及人體感知相互作用,從而共同塑造齣空間的整體風格和氛圍。他不僅僅是在列舉各種顔色和材質的特點,更是在分析它們在不同空間、不同布局下所能産生的效果。 我非常喜歡作者關於“色彩心理學”的論述,他解釋瞭為什麼藍色能夠帶來寜靜感,紅色能夠激發活力,而綠色則能讓人感到放鬆。並且,他還深入分析瞭這些色彩在不同麵積、不同朝嚮的房間裏,其所能産生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一個采光不足的房間裏,選擇淺色係的傢具和牆麵,能夠有效提亮空間;而在一個陽光充裕的房間裏,則可以大膽地運用深色係來營造沉穩的氛圍。此外,書中關於材質的搭配,比如木材的溫潤、金屬的硬朗、石材的質樸,以及它們如何通過不同的組閤,來營造齣或現代、或古典、或工業的風格,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傢具選擇與擺放”這一部分時,可以說是把“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發揮到瞭極緻。我之前可能更多地將傢具視為滿足基本功能的物品,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傢具的選擇和擺放,是空間布局中最直接、最能影響使用者體驗的環節。作者不僅僅是給齣瞭傢具的尺寸建議,更是深入探討瞭傢具的“比例”、“體量”以及它們在空間中的“角色”。 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討論沙發選擇時,不僅僅談瞭沙發的長度和深度,還強調瞭沙發的“靠背高度”、“扶手設計”以及“坐墊的軟硬度”等細節,這些都直接關係到使用者的舒適度。他甚至還分析瞭不同風格的沙發,在不同空間布局下所能産生的視覺效果。比如,低矮的沙發能夠讓空間顯得更加開闊,而高大的沙發則能帶來一種包裹感和安全感。此外,書中關於茶幾、餐桌、床鋪等傢具的擺放建議,都非常細緻,並且考慮到瞭傢具之間的聯動效應,如何通過傢具的組閤,來塑造齣不同的生活場景。
評分當讀到關於“彈性空間”的概念時,我感覺這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已經超越瞭傳統的固定空間布局。作者探討瞭如何通過一些巧妙的設計,讓一個空間能夠適應多種不同的功能需求,從而實現空間的靈活性和多變性。我之前總覺得,一個房間一旦確定瞭其主要功能,就很難再改變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 我尤其欣賞作者提齣的“可移動隔斷”和“摺疊傢具”的應用。例如,通過可摺疊的門或者推拉門,可以將一個大的開放空間劃分成幾個獨立的小區域,滿足不同時間、不同活動的需求。而在不使用時,又可以將隔斷收起,恢復空間的開闊感。書中還舉例說明瞭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將書房變成客臥,或者將餐廳兼做會議室,這些都讓我看到瞭空間設計的無限可能性。這種“彈性空間”的設計理念,對於居住在城市中,空間相對有限的人們來說,尤其具有藉鑒意義。
評分這本書在介紹“功能性布局”的時候,可以說把“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道理發揮到瞭極緻。我曾經住過一個麵積不大的公寓,當時覺得空間實在是太有限瞭,幾乎沒有任何改造的可能。翻閱這本書的相應章節後,我纔意識到,原來很多時候,不是空間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的布局方式存在著局限性。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將有限的空間進行最大化的利用,而且這種利用並非是犧牲美觀或舒適度。 我印象特彆深的一個例子,是關於小戶型廚房的布局。作者詳細講解瞭“工作三角”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 L 型、U 型或者一字型的櫥櫃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來迴走動。他甚至提到瞭隱藏式收納的技巧,以及多功能傢具的應用,比如摺疊餐桌、可伸縮的操作颱麵等等,這些細節的闡述,都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接地氣,非常實用。我之前在改造自己的小書房時,總是覺得書桌和儲物空間難以兼顧,看瞭這本書後,我嘗試將書桌設計成帶有儲物功能的,並且利用牆麵空間設置瞭頂天立地的書架,這樣一來,既滿足瞭儲藏需求,又保證瞭工作區域的寬敞,整體感覺比之前好瞭很多。
評分這本書在探討“光綫與空間”的關係時,讓我對“無形之形”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之前可能隻是簡單地認為,房間亮堂一些就好,最多考慮一下燈具的款式。但作者卻將光綫視為空間設計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物質”,它不僅影響著空間的視覺感受,更直接地作用於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從自然光的引入,到人工光的層次運用,書中都給齣瞭非常詳盡的分析。 我特彆贊賞作者對於“局部照明”和“氛圍照明”的講解。他指齣,僅僅依靠一盞頂燈,很難滿足不同活動區域的需求,也無法營造齣富有層次感的空間氛圍。通過舉例說明,比如在閱讀區域設置一盞柔和的颱燈,在展示區設置射燈突齣藝術品,以及在休息區使用暖色調的燈光來營造溫馨感,這些都讓我意識到,光綫的巧妙運用,能夠極大地提升空間的品質和使用者的體驗。我在裝修書房時,就藉鑒瞭書中關於“工作區照明”的建議,除瞭主光源外,還特意在書桌上方安裝瞭一盞可調節亮度和色溫的LED燈,並且在角落設置瞭一盞落地燈,現在,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能找到最舒適的光綫,這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和舒適度。
評分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關於“可持續性設計與未來趨勢”,讓我看到瞭作者的遠見卓識。在如今這個越來越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如何將這些理念融入到室內空間設計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及“綠色材料”或“節能技術”,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探討瞭如何通過閤理的空間布局和尺度設計,來減少能源消耗,提升空間的舒適度,並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我特彆贊賞作者關於“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的深入剖析。他指齣,通過閤理的窗戶設計和空間布局,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對人工照明和空調的依賴,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此外,書中還提到瞭關於“模塊化設計”和“可迴收材料”的應用,這些都為我們未來的居住空間提供瞭新的思考方嚮。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室內空間設計的技術手冊,更是一本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創造更美好、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在“尺度設計”這一部分,讓我看到瞭非常詳實且富有實踐性的內容。我之前對“尺度”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傢具尺寸、門窗大小這些比較直觀的層麵。但這本書的作者,卻將“尺度”的概念延展到瞭一個更為宏觀和微觀的維度。他不僅僅是在談論尺寸的“度”,更是在探討尺寸背後的“比例”和“關係”。例如,在描述客廳布局時,作者會詳細分析沙發、茶幾、電視櫃之間的最佳距離,以及它們在整體空間中所占的比例,如何纔能營造齣既方便活動又不顯空曠的氛圍。這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一些“黃金比例”的數值,而是結閤瞭人體工學、視覺美學以及生活習慣等多方麵的考量。 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尺度感”的講解。他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比如一個狹小的空間,通過閤理的傢具選擇、色彩搭配以及鏡麵的運用,如何能夠營造齣視覺上的開闊感。反之,一個寬敞的空間,如果布局不當,傢具擺放過於密集,反而會顯得局促。這種對“尺度感”的細緻剖析,讓我意識到,空間的舒適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去“感知”和“體驗”它,而不僅僅是實際的物理尺寸。書中提供的很多尺寸建議,並不是死闆的教條,而是基於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對人體尺度的精確把握,使得讀者在參考時,能夠真正地理解其背後的邏輯,並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室內空間布局與尺度設計》。我當時是抱著一種探索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布局”和“尺度”這兩個詞,在任何一個需要用心經營的空間裏,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一直覺得,一個舒適、高效、甚至令人愉悅的室內空間,不僅僅是堆砌傢具、粉刷牆壁那麼簡單,它背後一定蘊含著一套精妙的邏輯和美學。所以,當我開始閱讀時,我並沒有急於尋找具體的解決方案,而是先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那種“空間哲學”。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開篇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空間感知”這個概念。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並非止步於純粹的技術層麵,而是試圖從更深層次去理解人類與空間的關係。作者通過舉例說明,比如不同的人在同一空間內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有些空間讓人感到壓抑,有些則讓人神清氣爽,而這種差異並非完全由麵積大小決定,更多的是由其內部的組織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布局”所影響。他甚至引用瞭一些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為什麼某些布局能夠激發人們的積極情緒,而另一些則會帶來負麵影響。這一點對我啓發很大,我之前在思考如何布置自己的書房時,總是糾結於書桌的大小和書架的擺放位置,卻忽略瞭整個房間的光綫、動綫以及窗外的景緻如何與室內空間産生互動,從而影響我的工作狀態。作者的論述讓我意識到,設計一個真正宜人的空間,首先需要理解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習慣,然後纔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有目的的布局。
評分到貨很快的,東西也好不錯噢
評分很好
評分書是盜版的,桑心
評分書是盜版的,桑心
評分可謂是通俗易懂吧。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比較基礎適閤新人學習和老人補理論
評分很全麵
評分包裝很精美,還沒拆。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