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设计领域各种复杂和抽象深奥的教科读物或是教学信息, 《室内空间布局与尺度设计》作者罗伯托·J·伦格尔以亲身教学经验,针对学生需求量身打造,以一看就懂的“手绘线条”为语言,传达重要的空间概念,并以大量实例辅助说明,浅显易懂、由浅入深的架构与图文内容,将能帮助读者更易于吸收并在脑中建构重要的空间概念。 “练习”则是贯穿全书便于阅读后立即建立正确观念的重点,引导读者运用思想和理念学习。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大学室内设计系教授
《室内空间布局与尺度设计》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入门书,主要关注室内环境的设计内容以及室内设计的程序。书中论述的主题涵盖了空间布局、设计有效的空间序列、项目局部之间的关联、家具的布局、设计高效的交通系统、创建无障碍的空间,以及为所有人设计安全的室内环境等方面。
英文第一版上市即得到读者好评,第二版则是作者在读者反馈后重新组织部分内容的完整精华版本,并在书后采用作者和术语的快速查找方式帮助读者更易于翻阅细部重点。
目录
扩展目录 vi
序言x
致谢 1
1. 室内设计概论 2
2. 为人的设计:健康、安全和幸福 28
3. 设计程序 62
4. 空间设计 118
5. 空间之上 150
6. 设计项目 184
7. 住宅设计 222
8. 非住宅设计 268
基本指标换算表 328
美术/设计工作 329
词汇表 331
索引 333
扩展目录
序言x
致谢 1
1. 室内设计概论 2
室内:内容与组织 2
居住的理念 4
室内:微观尺度6
室内:宏观尺度8
室内设计的本质 10
剖析室内平面 12
在环境语境中的平面图14
作为设计工具的制图 16
作为设计工具的图解方法 18
空间规划基础 20
解决设计问题 22
练习1:餐厅 22
练习2:鞋店 23
解决设计问题 II 24
练习1:图书馆 24
练习2:办公室 25
本书的其余部分 26
2. 为人的设计:健康、安全和幸福 28
人的基本需求 28
建筑中的人 30
人的行为 32
舒适度 34
光照与声音 36
人体工程学 38
使用人群 40
通用设计 42
轮椅 45
无障碍环境:通行空间 46
无障碍环境:开门净空 48
无障碍设计:卫生间和饮水器 50
无障碍的应用:主卧套间项目 52
生命安全:出口的概念 54
疏散:出口和大门的规范 56
疏散:疏散通道的优秀实践 58
多个租户使用的走廊 60
练习 61
3. 设计程序 62
设计程序 I 62
设计程序 II 64
定制计划 I 66
定制计划II:使用者的需求 68
定制计划III:从需求到图表 70
从图表到平面 72
设置空间布局 74
邻接:矩阵图 76
邻接:气泡图 78
图表中的平面图形 80
环境因素:场地 82
组织:交通流线 84
练习 85
组织:虚与实
练习 87
从气泡到平面:过渡性住宅 88
从气泡到平面:餐厅 90
从气泡到平面:办公空间 92
示意图的重要性 I 94
示意图的重要性 II 96
提出备选方案 98
耐心的研究 100
探究形式 I 102
探究形式 II 105
自己进行编辑 107
社交空间 I 109
社交空间 II 110
练习气泡图和块状图规划
练习1 112
练习2 113
练习3 114
练习4 115
练习5 116
练习6 117
4. 空间设计 118
形状和比例 120
基本的平面元素 122
家具群组 124
练习 125
成组126
练习127
区域和范围 128
居中和对齐 130
中心 133
布局134
练习 135
像磁石一样的视觉焦点元素 136
练习137
开窗 138
练习139
交通流线 140
厚墙 142
厚墙:实际应用 144
练习145
分析集会空间 146
评价酒店大堂设计 148
练习 149
5. 空间之上 150
大尺度的单体空间 152
空间的亲缘关系 154
划分空间 156
练习157
划分空间:平面视角 158
合并空间 160
分层的空间162
正式的空间序列 164
非正式的空间序列 166
新颖的分隔168
练习169
空间序列中的人流动线 170
在开放空间中进行布局172
练习1 173
练习2 174
过门石和视野 176
连接封闭空间178
划分空间 179
练习1 179
高级静修中心 180
练习1 180
练习2 182
练习3 183
6. 设计项目 184
项目的品质 186
四个基本品质187
项目的局部188
开放的空间和房间 190
练习191
重复的局部192
平面设计的发展194
场地建设196
实与虚 I 198
练习 199
实与虚 II 201
形成核心筒 I 202
练习203
形成核心筒 II 204
练习 205
形成核心筒 III 206
练习 207
空间与设备 I 208
空间与设备 II 210
练习1 210
练习2 210
练习3 210
练习4 211
练习5 211
交通设计:清晰、流畅和高效212
交通设计:方案 214
交通设计:改进 216
带设计说明的平面图 218
提炼设计意图 221
练习221
7. 住宅设计 222
住宅规划I 222
住宅规划II 224
进门空间 226
起居室I 228
起居室II 230
练习 231
就餐空间I 232
练习 233
就餐空间 234
练习1 235
练习2 235
练习3 235
卧室I 236
卧室II:主卧套间 238
卧室成组 240
实用型小公寓 266
练习1 266
练习2 267
8. 非住宅设计 268
办公室:剖析与问题 I 268
办公室:剖析与问题 II270
办公室的种类 272
办公家具 I 274
办公家具 II 276
办公家具 III 278
练习 279
办公空间:接待区 280
练习281
办公空间:开放区域 282
练习 283
办公空间:私人办公室 284
办公空间:会议室 286
办公空间的分析 288
办公室设计评论 290
办公空间:程序 292
办公室布局 294
练习1 294
练习2 294
练习3 295
零售空间:剖析与问题 296
零售空间:商店类型 298
零售空间:交通流线 300
零售空间的人体工程学 302
零售空间:固定陈设 304
零售空间设计案例I 306
零售空间设计案例II 308
美食店与售酒商店 310
练习 310
餐厅:剖析与问题 312
餐厅的类型 314
餐厅:家具 316
餐厅:用餐区 318
餐厅:吧台 320
餐厅案例:四个小餐馆 322
餐厅分析 324
餐厅布局 326
练习1 326
练习2 326
练习3 327
基本指标换算表 328
美术/设计工作329
词汇表 331
索引 333
一般意义上的室内空间设计需要两类基本知识:知道设计的内容(分区、空间、家具、陈设)并了解如何基于上述要素的组织来实现功能和视觉上的解决方案。本章的写作目标是希望增强初学者对室内设计项目的认识,并且展示一些成功的布局设计案例。
思考一下设计项目中所包含的要素(1)固定的建筑元素(它们通常已被设定好并且不可改变,例如成排的结构柱);(2)室内建筑元素(例如隔墙、门等);(3)设施(通常指FF&E; ,此类内容包括照明和其它装修的固定设施,例如医院的实验室设备或者健康会所的运动器械等)。作为设计师,你的工作就是将这三类元素高效的、合理的进行组织。室内建筑元素和设施是进行室内设计的重要工具。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不同种类的物品:即需要放置在空间中的使用者的物品。这包含了需要在柜格内储藏的食物、需要放入抽屉中折叠平整的衬衫、需要置于桌面托盘中的大量纸巾。我们可以这样来考虑:设计师为人们提供收纳和置物的空间(例如橱柜、壁橱、桌面),然后再为这些储物的容器设计其所在的空间。设计师为使用者所创造的室内环境就像是提供表演的舞台,在某个空间中为人和物提供所需的一切。
我的目标是写一本对设计初学者非常有助益的书。在写作过程中,相较于复杂且抽象的方式,我更乐于使用设计专业常用的、简单而直接的方式来呈现内容。在语言方面,本书有意采用了zui基本的设计词汇——“制图”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并且,还选用了轻松的手绘图技法以避免完成图纸的呆板形式,也以此来佐证设计问题的解决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采用这种看似轻松的风格也是希望在计算机绘图非常流行的今天,能够鼓励学生在设计初步阶段仍然能采用手绘和图表的方式来表达设计。
本书的章节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设计案例的。我希望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说明应该怎样做设计,以及应该避免什么样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设计师。书中呈现了大量的设计案例,既包括个人居住空间也有整体项目,同时也涵盖了好的和不好的设计方案,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这些案例来源于已完成的设计项目和学生们的作业,有些过去的案例用来说明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还有些案例来源于20世纪的现代设计项目和经典建筑设计项目。选择这些案例的原因是希望学生从中了解它们清晰、明确的设计流程与结果。书中设置的大量练习是希望学生在阅读这些案例以后,能够迅速将想法和理念进行实践,以促进设计的学习过程。
从本书的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收到了很多非常好的反馈意见。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本书能够为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但是,每位老师会怎样使用本书是很难预测的,有些老师在工作室的课程中使用,而有些则在其它课程中使用。因此在第二版中,写作的目的之一仍然是提供多样化应用的可能,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挑选相关内容和系列案例。
根据一些读者的反馈意见,我重新组织了章节的顺序。这是非常冒险的做法,因为选择任何逻辑顺序都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有些老师倾向于严格执行课程已有的逻辑顺序,而有些则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节选。
在介绍“色彩与材质”对空间的影响时,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之前以为色彩和材质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喜好或者一些流行趋势。但作者却从更深层次,阐述了它们如何与空间布局以及人体感知相互作用,从而共同塑造出空间的整体风格和氛围。他不仅仅是在列举各种颜色和材质的特点,更是在分析它们在不同空间、不同布局下所能产生的效果。 我非常喜欢作者关于“色彩心理学”的论述,他解释了为什么蓝色能够带来宁静感,红色能够激发活力,而绿色则能让人感到放松。并且,他还深入分析了这些色彩在不同面积、不同朝向的房间里,其所能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个采光不足的房间里,选择浅色系的家具和墙面,能够有效提亮空间;而在一个阳光充裕的房间里,则可以大胆地运用深色系来营造沉稳的氛围。此外,书中关于材质的搭配,比如木材的温润、金属的硬朗、石材的质朴,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营造出或现代、或古典、或工业的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分当读到关于“弹性空间”的概念时,我感觉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固定空间布局。作者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让一个空间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功能需求,从而实现空间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我之前总觉得,一个房间一旦确定了其主要功能,就很难再改变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我尤其欣赏作者提出的“可移动隔断”和“折叠家具”的应用。例如,通过可折叠的门或者推拉门,可以将一个大的开放空间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小区域,满足不同时间、不同活动的需求。而在不使用时,又可以将隔断收起,恢复空间的开阔感。书中还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书房变成客卧,或者将餐厅兼做会议室,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空间设计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弹性空间”的设计理念,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空间相对有限的人们来说,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评分这本书在介绍“功能性布局”的时候,可以说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发挥到了极致。我曾经住过一个面积不大的公寓,当时觉得空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几乎没有任何改造的可能。翻阅这本书的相应章节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不是空间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的布局方式存在着局限性。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有限的空间进行最大化的利用,而且这种利用并非是牺牲美观或舒适度。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例子,是关于小户型厨房的布局。作者详细讲解了“工作三角”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 L 型、U 型或者一字型的橱柜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来回走动。他甚至提到了隐藏式收纳的技巧,以及多功能家具的应用,比如折叠餐桌、可伸缩的操作台面等等,这些细节的阐述,都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接地气,非常实用。我之前在改造自己的小书房时,总是觉得书桌和储物空间难以兼顾,看了这本书后,我尝试将书桌设计成带有储物功能的,并且利用墙面空间设置了顶天立地的书架,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储藏需求,又保证了工作区域的宽敞,整体感觉比之前好了很多。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细节之处见真章”时,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空间设计,往往体现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之中。作者并没有把重点仅仅放在宏观的布局和尺度的把握上,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关注那些能够提升空间品质的微小元素。 我非常喜欢作者关于“门把手”、“开关面板”以及“踢脚线”等细节的设计分析。他指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如果设计得当,能够成为空间的点睛之笔,反之,则会破坏整体的美感。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收纳细节”,比如如何将插座隐藏起来,如何设计隐形门,以及如何利用墙面空间增加储物功能,这些细节的设计,都能够让空间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同时又不失美观。
评分读到关于“动线设计”的部分,我才真正明白,一个好的空间,不仅仅是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好用”。之前我可能更多地关注家具的摆放位置,是否能让整体视觉效果更佳,却忽略了人在空间中移动的便捷性。这本书的作者,将“动线”描绘得如同城市的街道网络一般,清晰地划分了主要的交通流线和次要的通道,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避免动线交叉带来的干扰和拥挤。 作者在描述餐厅区域的动线时,详细分析了从厨房到餐桌的距离,以及餐桌与沙发、电视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才能让就餐、休息和娱乐的活动都能流畅进行,互不打扰。他还提到了如何通过家具的摆放来引导动线,比如利用屏风或绿植来划分区域,既能起到分隔作用,又能巧妙地引导人们的行走方向。这一点在我家客厅的布局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之前总觉得客厅有些拥挤,后来我尝试调整沙发和茶几的位置,并利用一个大型落地灯来区分出阅读角,这样一来,人们在客厅中的移动就更加顺畅了,整体空间也显得更加有条理。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它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室内空间布局与尺度设计》。我当时是抱着一种探索的心态去翻阅的,毕竟“布局”和“尺度”这两个词,在任何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空间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一直觉得,一个舒适、高效、甚至令人愉悦的室内空间,不仅仅是堆砌家具、粉刷墙壁那么简单,它背后一定蕴含着一套精妙的逻辑和美学。所以,当我开始阅读时,我并没有急于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先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空间哲学”。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开篇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空间感知”这个概念。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止步于纯粹的技术层面,而是试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人类与空间的关系。作者通过举例说明,比如不同的人在同一空间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有些空间让人感到压抑,有些则让人神清气爽,而这种差异并非完全由面积大小决定,更多的是由其内部的组织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布局”所影响。他甚至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为什么某些布局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而另一些则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之前在思考如何布置自己的书房时,总是纠结于书桌的大小和书架的摆放位置,却忽略了整个房间的光线、动线以及窗外的景致如何与室内空间产生互动,从而影响我的工作状态。作者的论述让我意识到,设计一个真正宜人的空间,首先需要理解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布局。
评分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关于“可持续性设计与未来趋势”,让我看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在如今这个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室内空间设计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绿色材料”或“节能技术”,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尺度设计,来减少能源消耗,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特别赞赏作者关于“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深入剖析。他指出,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空间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模块化设计”和“可回收材料”的应用,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居住空间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室内空间设计的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创造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在“尺度设计”这一部分,让我看到了非常详实且富有实践性的内容。我之前对“尺度”的理解,可能停留在家具尺寸、门窗大小这些比较直观的层面。但这本书的作者,却将“尺度”的概念延展到了一个更为宏观和微观的维度。他不仅仅是在谈论尺寸的“度”,更是在探讨尺寸背后的“比例”和“关系”。例如,在描述客厅布局时,作者会详细分析沙发、茶几、电视柜之间的最佳距离,以及它们在整体空间中所占的比例,如何才能营造出既方便活动又不显空旷的氛围。这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一些“黄金比例”的数值,而是结合了人体工学、视觉美学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考量。 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尺度感”的讲解。他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一个狭小的空间,通过合理的家具选择、色彩搭配以及镜面的运用,如何能够营造出视觉上的开阔感。反之,一个宽敞的空间,如果布局不当,家具摆放过于密集,反而会显得局促。这种对“尺度感”的细致剖析,让我意识到,空间的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感知”和“体验”它,而不仅仅是实际的物理尺寸。书中提供的很多尺寸建议,并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对人体尺度的精确把握,使得读者在参考时,能够真正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光线与空间”的关系时,让我对“无形之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之前可能只是简单地认为,房间亮堂一些就好,最多考虑一下灯具的款式。但作者却将光线视为空间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物质”,它不仅影响着空间的视觉感受,更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从自然光的引入,到人工光的层次运用,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分析。 我特别赞赏作者对于“局部照明”和“氛围照明”的讲解。他指出,仅仅依靠一盏顶灯,很难满足不同活动区域的需求,也无法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氛围。通过举例说明,比如在阅读区域设置一盏柔和的台灯,在展示区设置射灯突出艺术品,以及在休息区使用暖色调的灯光来营造温馨感,这些都让我意识到,光线的巧妙运用,能够极大地提升空间的品质和使用者的体验。我在装修书房时,就借鉴了书中关于“工作区照明”的建议,除了主光源外,还特意在书桌上方安装了一盏可调节亮度和色温的LED灯,并且在角落设置了一盏落地灯,现在,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能找到最舒适的光线,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家具选择与摆放”这一部分时,可以说是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我之前可能更多地将家具视为满足基本功能的物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家具的选择和摆放,是空间布局中最直接、最能影响使用者体验的环节。作者不仅仅是给出了家具的尺寸建议,更是深入探讨了家具的“比例”、“体量”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角色”。 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沙发选择时,不仅仅谈了沙发的长度和深度,还强调了沙发的“靠背高度”、“扶手设计”以及“坐垫的软硬度”等细节,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舒适度。他甚至还分析了不同风格的沙发,在不同空间布局下所能产生的视觉效果。比如,低矮的沙发能够让空间显得更加开阔,而高大的沙发则能带来一种包裹感和安全感。此外,书中关于茶几、餐桌、床铺等家具的摆放建议,都非常细致,并且考虑到了家具之间的联动效应,如何通过家具的组合,来塑造出不同的生活场景。
评分嗯
评分阿里
评分书的内容非常实用,阐述空间的概念和方法,比较深入,收获良多,我觉得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
评分这本书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内容非常不错。
评分这本书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内容非常不错。
评分阿里
评分真的很有帮助,学到不少
评分好
评分这本书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内容非常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