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组织行为学)的第五版。该书力求突出中国特色,改变以往同类教材多为对国外教材译介的现象.融入中国特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求对提高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水平有所助益。该书共十章,分别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学习型组织、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领导者与组织行为、组织变革与行为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等角度,论述了心理与行为、组织与行为的内在联系及相应规律,还论述了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相关的信息沟通、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等问题,并将组织价值观、组织风气等文化因素引入对组织行为的分析。在每章后附有复习题,思考题.并编写了相关的案例(第一章除外)。
《组织行为学(第五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用和供社会读者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复习题
思考题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关于人的理论
第二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第三节 价值观与行为
第四节 知觉与行为
第五节 态度与行为
第六节 人格与行为
第七节 能力与行为
第八节 意志与行为
第九节 兴趣与行为
第十节 情感与行为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卢作孚和他的事业
企业实习的经历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
第二节 群体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 群体的特征
第四节 群体内行为
第五节 冲突及应对策略
第六节 团队管理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微软的团队精神
第四章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第二节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第三节 弗隆的期望理论
第四节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第五节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六节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第七节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第八节 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晤空”要走,怎么办?
第五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任务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类型
第四节 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
第五节 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
第六节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中国制造”天花板
第六章 学习型组织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第六节 领导者与组织文化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Z董事长的领导方式为什么不受欢迎
第二节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与途径
第三节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管理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吉林银行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微软公司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第七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作用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组织文化与员工需要层次
第五节 理想、追求与组织人力资源的动力开发
第六节 群体价值观与组织凝聚力
第七节 组织道德与组织公共关系
第八节 组织风气与员工行为管理
第九节 组织物质环境与员工行为教育
第十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第十一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第十二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竞争力
第十三节 文化资本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松下公司这样培养商业人才
第八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 领导特性理论
第三节 领导行为理论
第四节 权变领导理论
第五节 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第九章 组织变革与行为有效性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第三节 组织发展
第四节 跨文化管理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阿维安卡52航班
规范化管理面临挑战
第十章 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心理联系
第三节 工作压力
第四节 主观幸福感
第五节 组织公民行为
第六节 工作一家庭冲突
第七节 社会网络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第八节 信息通信技术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第九节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视角
复习题
思考题
案例讨论
何去何从7组织和员工心理联系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组织行为学(第四版)》发行以来,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成果,我国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改革正在深入,积累了许多新经验,我们应许多读者的要求,又对本书进行了修改和增删,以便使这本教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五版主要做了如下改动:
(1)对全书的众多概念进行再一次审视,力求表达得更精确、更科学。例如,关于组织的员工需要结构图,原图有些错误,这次作了更正,使其更精准。
(2)删掉一些相对陈旧的内容,及时补充了许多新内容。其中比较大的改动是删掉了原第五章“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增加了新的一章——第六章“学习型组织”,这对于正在创新和创业的许多读者,也许算是雪中送炭。
(3)考虑到内容的相近,将原第三章“个体与组织的心理联系”,合并到原第十一章“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并且增加了一些测量量表,提高了知识的应用性;对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整理和概括,特别是增加了“社会网络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信息通信技术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两部分内容,使得本书现在的第十章“组织行为学的新进展”内容更丰富、更科学。
(4)鉴于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创新层出不穷,在本书第五章“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中,增加了“横向型结构”与“虚拟网络型结构和外包”等内容。
(5)鉴于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世界各地进行投资和经营,以及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产业格局和企业管理方式,本书加强了关于跨文化管理和互联网对组织行为影响的内容。
通过作者的共同努力,本书在准、新、实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欢。
本书作者未变:清华大学张德教授负责编写第四、五、七、八章,清华大学刘广灵副教授负责编写第一、二、九章,清华大学张勉副教授负责编写第十章,西安交通大学赵西萍教授负责编写第六章,哈尔滨工业大学田也壮教授负责编写第三章,全书由张德教授总纂。本书的写作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的热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的局限,本书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组织的智慧:洞悉人性,驾驭变革》 在日新月异的商业浪潮中,组织如同庞大的生命体,其运作效率、成员士气、创新能力,乃至最终的生存与发展,都深刻地受到其内部“组织行为”的影响。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场关于组织内在机制的深度探索,一场关于如何理解和引导人的力量,从而塑造卓越组织的实用指南。 我们身处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化加速了信息与资本的流动,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产业格局,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则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组织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能否深刻理解并有效管理人性,激发个体潜能,凝聚团队力量,并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本书的核心在于“人”。我们坚信,任何组织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人的成功。因此,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本身,深入剖析影响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工作场景下的深层动因。我们将一起审视: 个体层面:驱动我们前进的内在力量 动机的奥秘: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充满激情,而有些人却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将深入探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ERG理论以及 Deci 和 Ryan 的自我决定理论,为你揭示不同动机理论的精髓,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敬业度。了解这些,你将不再盲目地给予奖励或惩罚,而是能更精准地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找到真正驱动他们投入工作的“开关”。 认知与感知: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认知和感知过程。我们将解析归因理论、知觉选择性、刻板印象等概念,帮助你理解个体决策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认知偏差,从而更客观地评估绩效、处理冲突,并做出更明智的管理决策。识别团队成员的认知差异,能让你在沟通和协作中少走弯路。 学习与成长: 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成员的学习和成长。本书将介绍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观察学习等学习理论,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反馈和发展机会,促进员工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我们将一起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知识的流动与创新生生不息。 个性与态度: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在组织中的表现。我们将探讨大五人格模型、MBTI 等个性测量工具,并分析态度形成、改变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理解个体的差异,能帮助你进行更有效的团队组建和人才配置。 情绪的力量: 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影响工作表现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探讨情绪的类型、情绪智力(EQ)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组织中管理和引导情绪,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学会识别和管理情绪,将有助于化解冲突,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群体层面:协作与冲突的艺术 团队的力量: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本书将深入分析团队的形成阶段、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以及团队多样性等关键因素。我们将探讨如何组建高效的团队,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差异,以及如何利用团队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复杂问题。 沟通的桥梁: 缺乏有效的沟通,是组织效率低下的“元凶”。我们将从沟通模型、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沟通以及沟通障碍等方面,为你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沟通策略。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显著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团队的协作顺畅度。 领导者的魅力: 领导力是组织能否有效前行的“驱动器”。本书将审视经典的领导理论,从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到权变理论,并深入探讨当今流行的变革型领导、服务型领导等模式。你将了解到,优秀的领导者是如何通过愿景、激励和赋能,带领团队实现卓越绩效的。 冲突的化解: 冲突并非总是负面,适度的冲突甚至能激发创新。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化解冲突。我们将分析冲突的根源、不同类型的冲突,以及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帮助你在组织中构建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权力与政治: 在任何组织中,权力与政治无处不在。我们将解析权力的来源、权力类型以及组织政治的行为方式,帮助你更清醒地认识组织中的权力动态,并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应对。 组织层面:环境与变革的智慧 组织文化: 什么是组织文化?它如何形成,又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本书将带领你理解组织文化的本质,以及如何塑造和维护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使其成为组织发展的“软实力”。 组织结构: 不同的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的运作效率。我们将探讨各种经典的组织结构类型,如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等,并分析其优劣势,帮助你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组织设计。 变革的管理: 时代在变,组织必须随之而变。我们将深入探讨组织变革的原因、变革过程中的阻力,以及有效的变革管理策略,包括如何进行组织发展、如何引导员工适应变化,从而使组织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工作设计: 科学的工作设计能够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我们将介绍工作轮调、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等概念,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创造力。 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整体感受,它直接影响员工的满意度、敬业度和留存率。本书将分析影响组织氛围的关键因素,并提供改善组织氛围的实践建议。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我们不仅会介绍丰富的理论知识,更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技巧,帮助你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沿的视角: 我们将紧密关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你呈现最前沿的知识体系。 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书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调理解和尊重个体,发掘和激发人的潜能,构建和谐、高效的组织。 清晰的逻辑结构: 本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整体,层层递进,让你系统性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精髓。 无论你是一名渴望提升管理能力的管理者,还是希望更深刻理解工作环境的职场人士,抑或是一位对组织运行机制充满好奇的学生,本书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将帮助你洞悉组织行为的内在逻辑,理解人性的复杂与美好,从而在复杂的组织环境中游刃有余,创造更佳的工作成果,构建更具活力的组织。 翻开本书,你将开启一场关于组织智慧的旅程,而这场旅程的终点,是更加成熟、高效、富有人情味的卓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