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生在这种混浊社会中,外界的诱惑和压迫如此其厉害,怎么样才能保持我的人格,不与流俗同化?
二、人生总不免有忧患痛苦的时候,这种境遇轮到头上,怎么样才能得精神上的安慰,不致颓丧?
三、我们要做成一种事业或学问,中间一定经过许多曲折困难,怎么样才能令神志清明精力继续?
这三项我认为修养zui要关头,必须通过,做个人才竖得起。这种修养,要靠实际上遇事磨练,自无待言。但平日没有一点预备工夫,事到临头,又从那里应用起?平日工夫不外两种:一是良师益友的提撕督责,二是前言往行的鞭辟浸淫。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前言往行,存在书册上,俯拾即是。读书之对于修养上较大功用较大利便就在此。 ——梁启超:《读书法讲义》
溟十四五以迄十八九间,留心时事,向志事功,读新会梁氏所为《新民说》、《德育鉴》,辄日记以自勉励。
《德育鉴》一书,以立志、省察、克己、涵养等分门别类,辑录先儒格言(以宋明为多),而任公自加按语跋识。我对于中国古人学问之最初接触,实资于此。
——梁漱溟
读任公先生《新民说》及《德育鉴》,合十稽首,喜惧愧感,一时交集。《石头记》宝玉读宝钗之《螃蟹咏》而曰:“我的也该烧了。”今我读先生文亦曰:“弟子的也该烧了!”
——徐志摩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其中《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从曾国藩的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章中摘录有关修身内容汇编而成,时加按语提示,书末另附有曾国藩部属和学友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选辑。自1916年编纂后,十年间每年一版,可见此书之风行。
梁启超,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作家、政治活动家。与康有为一起主导了戊戌变法,名满天下;其文字不论内容属于政论还是文化教育,均脍炙人口,万人传颂。在很多学术领域均有开创之功,并创获甚丰。其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修身之学浸润很深,后期致力于提倡以传统的修身之学充实国民教育。
彭树欣,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梁启超思想及儒学研究,其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出站报告题为《古代人生哲学在晚清民国的生存状况——以梁启超为中心》,其中详细介绍和评价了梁启超所编篡的三种修身德育读本。
编者前言 刘海滨/1
导读 彭树欣/1
曾文正公嘉言钞/505
曾文正公嘉言钞序/507
钞例/509
书札/513
家书/521
家训/528
日记/532
文集/535
附:胡文忠公嘉言钞/539
附:左文襄公嘉言钞/543
附:曾文正公国史本传/545
曾文正之殁,去今不过数十年,国中之习尚事势皆不甚相远。而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难,丁人心陷溺之极运,终其生于挫折讥妒之林,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又曰:“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况相去仅一世,遗泽未斩,模楷在望者耶! 则兹编也,其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编者前言
梁启超(任公)身跨政、学两界,名满天下,著述宏富,于当时后世影响巨大。然而,在今天很多人心目中,其形象却飘忽不定,以致有研究者称其人多变无恒守,其学多面无统绪。其实,任公一生跌宕起伏,其行动主张固然多所变更,其中却有一以贯之者;其学问涉猎极广,多所开创,其中确有统摄全局者:其一贯、其统绪正是中国传统的修身之学。而这一点被我们大大地忽略了。
梁任公的修身之学奠基于万木草堂时期,深化于戊戌变法之际,确立于游历美洲之后。政治行动的挫败,促使他从政、学两方面深入反思:为政者缺少修身工夫,则内心无主宰,行动无根柢;为学者如无修身工夫,则知识愈多,愈为作恶的工具。他总结清代以降的政治:曾国藩走的是“道德改造”路线,从改造自己做起,然后砥砺朋友,找到一个是一个,终于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继之而起的李鸿章转而走“功利改造”路线,以功利为本位,专奖励一班有才能而不讲道德的人,政局无可避免地衰敝下去;袁世凯则更以富贵为本位,变本加厉,明目张胆地专门提拔一种无人格的政客做爪牙,天下事遂不可收拾。这种风气蔓延到社会上,“现在一般人,根本就不相信道德的存在,而且想把他留下的残馀,根本去刬除”(《梁先生北海谈话记》);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智育日进,而德育日敝”(《节本明儒学案》眉批)。概括言之,政治、社会的败坏在于重功利而轻道德,轻道德的根源在于传统修身之学的衰落。
1903年之后的梁启超,其自立立人的宗旨确立为以道学统驭科学,以德育统摄智育;德育的内容则为先私德后公德,即以传统的道德学问为本;德育的方法则是从个人修养做起,推己及人,即回到传统修身为本的正路上去。此是任公的“晚年定论”,是他此后巡回各地演讲和参加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初衷,也是他编撰和出版《德育鉴》《节本明儒学案》《曾文正公嘉言钞》三书的原由。不幸的是,梁任公当年的大声疾呼并未改变历史的进程,其对前途的担忧早已成为现实:那之后的政治改良固路漫漫其修远兮,今日学界之腐化堕落亦有目共睹,学校则适成为“贩卖知识杂货店”(《为学与做人》)。然则任公之努力果无意义乎? 修身三书的出版,当时就深刻影响了一批士子如蔡锷、徐志摩、梁漱溟的人生道路,谁说不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改变了历史?
任公有诗云:“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今天重印是书,名之曰《梁启超修身三书》,固在继承先生之遗志,亦以还任公真面目与世人。三书之所由作,乃为修身实践作指导,一面总结了修身之学的道理和方法,一面结合任公自己的亲身体验,谆谆提醒工夫的要点。惟愿有缘读是书者,如任公所期望,真实做修养工夫,幸勿以思想资料视之!
刘海滨
2016年4月7日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一个时代精英阶层是如何构建其内在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它不仅仅是个人的经验总结,更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道德构建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动荡与变革面前,支撑起一个家族乃至一个阶层脊梁的,究竟是何种精神内核。这种对“立身之本”的探讨,对于身处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的人们而言,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中,必须首先为自己树立一个稳固的、不可动摇的内在坐标系。这本书像是一座精神上的灯塔,虽远在旧时,却能为迷航的现代心灵指引方向。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反而更像是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富有生命力的“瞬间切片”。每一则记录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密度和情感张力。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非常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但其内容质量却丝毫没有因此打折扣。反而,正是这种间隔和留白,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和消化空间,使得那些教诲不会显得过于说教。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它鼓励读者主动参与到意义的建构中来,而不是被动接受。它像一盒精美的茶点,每一样都值得细细品味,回味悠长。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凝练而富有力量感,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与先贤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作者的叙事方式深沉而内敛,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堆砌,却能用最朴实的文字直击人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处关于“克己”和“担当”的论述,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我严格要求和对家国天下厚重责任感的表达,远非今日浮躁之风可比。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思自己当下的处境和行为准则,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是极其宝贵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式读物,而是需要细嚼慢咽、反复体会的思想结晶。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如同面对一座深邃的矿藏,总能挖掘出未曾察觉的宝藏,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令人敬佩。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的“精气神”。它不像某些励志读物那样空泛地鼓吹成功学,而是将理想与现实的残酷性并置,展现了真正的修身并非坦途,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痛苦锤炼。书中对挫折的描述,不是简单地归咎于外部环境,而是深入剖析了个体在面对逆境时内心世界的挣扎与重建。这种真实感,恰恰是当代许多追求速成的读者最需要的警醒。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强大源于内心的秩序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不是外在的掌声或物质的回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坚持”这个词有了更深刻、更具重量级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一条需要用汗水和时间去铺就的漫长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了典雅的深色调,配以精致的烫金文字,散发着一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韵味。初次翻开时,纸张的触感温润而厚实,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设计,都经过了精心考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仪式感。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从排版来看,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字间距和行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整体而言,从装帧到内页的质感,都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作品的尊重与匠心,让人爱不释手,非常适合作为礼物馈赠或个人收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书的物理形态中感受到一种沉淀下来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评分值得学习收藏,有时间慢慢阅读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快速.开心的一次网购!
评分书很值得推荐。快递有些担心,在外边玩回去再晒单!
评分书很值得推荐。快递有些担心,在外边玩回去再晒单!
评分快速.开心的一次网购!
评分值得学习收藏,有时间慢慢阅读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快速.开心的一次网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