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为现存zui早的刻本即元大德刻本,原书印刷优美,流传清晰,数易藏主,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从香港购回,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梦溪笔谈》共分26卷,内容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出身仕宦之家,嘉佑八年(1063)进士及第,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绍圣二年(1095)因病辞世,享年65岁。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zui卓越的人物”。
第一册
梦溪笔谈序一
跋五
梦溪笔谈目录九
卷一故事一一五
卷二故事二三九
卷三辩证一四九
卷四辩证二七五
卷五乐律一九一
卷六乐律二一三三
卷七象数一一四一
卷八象数二一八九
第二册
卷九人事一一
卷十人事二四一
卷十一官政一四九
卷十二官政二七七
卷十三权智九七
卷十四艺文一一二一
卷十五艺文二一三七
卷十六艺文三一五三
卷十七书画一五七
卷十八技艺一七九
第三册
卷十九器用一
卷二十神奇一七
卷二十一异事四五
卷二十二谬误七五
卷二十三讥谑八七
卷二十四杂志一一○一
卷二十五杂志二一二七
卷二十六药议一六三
《梦溪笔谈》,宋沈括撰。沈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嘉佑八年(一○六三)进士,熙宁中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待制,参与王安石变法。因永乐城失陷事谪为均州团练副使,卜居润州终老,筑“梦溪园”以居。沈括博学善文,对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皆有涉猎。
目前传世的《梦溪笔谈》为十七门二十六卷,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水利、地理、化学、生物、医药、建筑、音乐等。书中记载了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的方法、建造船闸的方法等,这些成果表明北宋时期中国已达到较高的科技水平。《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时称:“汤修年跋称其目见耳闻,皆有补于世,非他杂志之比。勘验斯编,知非溢美矣。”
据南宋初年江少虞所编《皇朝事实类苑》的记载和《补笔谈》补第二卷到第三十卷的内容来看,《梦溪笔谈》最初的刻本应是三十卷,内容比今本二十六卷要丰富。通行的二十六卷本,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已经流行。目前所知最早的二十六卷本为南宋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扬州州学刻本。此刻本今已失传。现存最早的《梦溪笔谈》刻本,即本书影印的元大德九年(一三○五)茶陵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刻本是据干道本重刊,从中可一窥宋本原貌。
元大德本卷端题为“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原书为蝴蝶装,半叶十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框高十五点五厘米,宽十点一厘米。全书开本宏大,高四十一点六厘米,宽二十八点一厘米,而版框较小,别具特色。卷首为沈括自序及古迂陈氏刻书序,序后附干道二年(一一六六)扬州州学教授汤修年跋文。次为目録,其后镌“茶陵东山书院刊行”题记。
此本钤有“东宫书府”“文渊阁印”“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据文献记载及印章,大德本流传有序,一度为明清宫廷收藏,后流入民间,经汪士钟、松江韩氏收藏。此后又为近现代著名藏书家陈澄中(一八九四—一九七八)收藏。陈澄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移居香港。一九六五年,他有意将包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在内的一批善本出让,几经周折,最终这批善本回到国内,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今据原貌影印大德本《梦溪笔谈》,以飨广大读者。
程鲁洁
二○一七年九月
我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史一直非常着迷,尤其是宋代,可以说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沈括的《梦溪笔谈》在这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推出的《元本梦溪笔谈》(套装共3册),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我一直关注这个系列,因为它总能推出一些非常难得的古籍善本。我希望这套书的“元本”能够尽可能地保留原始的文字和排版风格,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沈括的写作风格和他所处的时代。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我已经能够想象到,在翻阅这些古籍的过程中,我将会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套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
评分每次看到《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出版新书,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购入,这个系列的书籍,品质稳定,内容扎实,是提升国学素养的绝佳选择。这次的《元本梦溪笔谈》(套装共3册),让我期待已久。我对《梦溪笔谈》的兴趣,更多地源于它作为一部“杂著”,包罗万象,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生活的趣味。我尤其想了解书中关于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方面的记载,看看沈括是如何以科学家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这些艺术形式的。同时,我也对其中关于古代官员生活、宫廷轶事、以及一些奇闻异事的记录感到好奇,这些内容往往能展现出一个时代更为生动和立体的一面。拥有这套“元本”,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权威、更原初的阅读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平日里涉猎的古籍不少,但对于《梦溪笔谈》这样兼具学术价值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却总有些望而却步。这次偶然看到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出版的《元本梦溪笔谈》(套装共3册),精美的封面设计和“元本”的字样,瞬间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好的古籍整理和出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我相信,这套丛刊在版本选择和校勘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接近原貌的《梦溪笔谈》。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古代文人交往、日常生活、以及一些趣味轶事的记载特别感兴趣,总觉得这些零散的片段,更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我期待在这套书中,能够找到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细节,也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古人智慧的启迪。
评分我一直对宋代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充满好奇,总觉得那是一个文化繁盛、思想活跃的时代。《元本梦溪笔谈》的名字早就听过,虽然手头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元本梦溪笔谈(套装共3册)》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看着这精美的装帧和内页的排版,就觉得非常有分量。封皮上的“元本”二字,更是勾起了我对古籍原貌的向往,希望能借此窥见沈括笔下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面貌。我平日里喜欢翻阅一些古代的笔记体著作,那些零散却又精彩的记述,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尤其期待在这套《梦溪笔谈》中,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当时科技、天文、地理、医药等方面的记载,因为沈括本身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的观察和记录,无疑是研究宋代科技史的第一手资料。即使我还没有打开它,光是拥有的这份期待,就已经足够让我感到满足。这套书的出版,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化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
评分接触《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系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系列的书籍,质量普遍都很高,印刷精良,纸张厚实,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非常适合作为案头书来阅读和收藏。这次入手了《元本梦溪笔谈》(套装共3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其具体内容,但从这个系列的过往经验来看,我对其品质有十足的信心。我对“梦溪笔谈”本身的内容一直非常感兴趣,据说其中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我个人对其中关于古代物理现象的解释尤其好奇,想看看在没有现代科学理论的时代,古人是如何观察和理解这些现象的。而且,我一直认为,阅读古籍,尤其是有“元本”之称的,更能体会到作者的原意和时代的风貌。这套书的三个分册,或许会从不同角度展现沈括的才华,也让我有更多机会去细细品味。
评分期待已久,趁活动时优惠价拿下,满意!
评分还是不错的!
评分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评分非常好,非常喜欢,感谢京东
评分可以的,我女儿很喜欢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书己收到了,但古文看了较难识,要慢慢品识才行。
评分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评分丛书的一种,字大,比较清晰,所以还是要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