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颳痧排毒祛病掌中查》以作為傳統中醫療法中的一種,颳痧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這種純綠色療法,無需打針吃藥,颳一颳、推一推、調養五髒、防病健身就是這麼簡單!
主要介紹颳痧的手法、注意事項及颳痧治療常見病等方麵,語言通俗易懂,方便人們更快速地學會颳痧,輕鬆掌握颳痧的手法及要點。通過瞭解颳痧的原理及颳痧注意事項,以颳痧來防治常見的疾病。颳痧能檢測和預知身體疾病,可以通過颳痧使身體産生良性刺激,消腫止痛。加強身體的抗病能力與免疫能力,從而達到養生保健、扶正祛邪的效果。選擇科學的颳痧技術,選擇適閤自己的養生保健方法,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本書操作簡單,一學就會,一用見效,是你防治疾病的保健颳痧方法。養生保健,調節陰陽,激活人體自我痊愈能力,輕鬆掌握中國傳統的自然保健養生法,預防常見病,采用自然療法身體更健康。
內容簡介
颳痧療法,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醫治療六法之首(砭、針、灸、藥、按蹺、導引)。
颳痧療法擅長調理氣血,調理的方式具備四大特點,即通、瀉、祛、調。通即疏通經絡,瀉即指宣泄體內的濁氣火毒,祛指祛瘀生新,調則指調節髒腑。要知道氣血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産生代謝廢物,即體內的濁氣、濁血、大小便等。經常颳痧,及時地吐故納新,讓體內環境和血液清潔,氣血通暢,可以為髒腑提供良好的內環境和營養,保障健康,延年益壽。
本書開篇介紹瞭颳痧的基礎知識、髒腑的颳痧保養方法,然後列舉瞭80餘種生活常見病癥的取穴及颳痧方法,每個病癥還配有高清取穴圖、操作圖及視頻二維碼。由於版麵問題視頻中穴位未能完全展示,剩餘穴位可以當做加減穴使用。讓我們盡情享受颳痧帶來的美麗和健康吧!
本套掌中寶係列叢書采用64開的小開本,非常方便讀者攜帶、使用。本書針對廣大群眾的常見病痛,指導大傢利用颳痧來排毒,並緩解和治療病痛,並介紹瞭一些必須瞭解的基礎養生保健的知識。本書的步驟圖解詳細到位,每個療法還配有二維碼,使讀者能通過高清視頻演示輕鬆掌握要點和技巧,讓您在傢也能為自己及傢人緩解疲勞、改善身體不適癥狀。對人們日常的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較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開封人。主任中醫師,著名針灸學傢。曆任開封市針灸學會會長,開封市醫藥科技委員會委員,開封市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中醫評審委員會委員。業醫50餘年,醫術精湛,乃我國針灸界“溫和派”代錶人物。多次被邀請齣國應診和講學。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科技攻關。“重鑄宋代天聖針灸銅人的研究”等七項科研課題分彆獲部、省、市級科技成果奬,“重鑄的針灸銅人”填補瞭世界空白。曾赴俄羅斯、贊比亞、法國、英國、剛果(金)等國進行醫療和學術交流。榮獲衛生部授予的“全國援外優秀醫療隊員”稱號。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獨著、閤著有《針灸醫學驗集》《中國灸法集粹》《經絡全書》《中醫療法全書》《中國灸法全書》《圖解黃帝內經》等50餘部專著。其個人辭條被載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誌》等多部辭典。
內頁插圖
目錄
PART1颳痧善排毒,讓疾病離得遠遠的
你的身體裏有毒素要排嗎/002
颳痧通經絡,打開排毒通道/004
颳一颳,“錶麵功夫”作用大/006
預防保健作用/006治療作用/007
您傢裏有這些颳痧用具嗎/009
颳痧闆/009
專業颳痧油和美容颳痧乳/010
毛巾和紙巾/011
先學會取穴,纔能有效颳痧/012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012體錶標誌定位法/014
骨度分寸定位法/014感知找穴法/015
6大需掌握的颳痧手法/016
麵颳法/016角颳法/016
平颳法/017立颳法/017
減痛、增效的颳痧技巧/019
颳拭角度/019按壓力/019
颳拭速度/019颳拭長度/019
隨證操作,颳痧手法有補瀉/020
颳痧補法/020颳痧瀉法/021
颳痧平補平瀉法/021
謹記颳痧的注意事項/022
避風和注意保暖很重要/022
颳完痧後要喝1杯熱水/022
颳痧3小時內不要洗澡/022
不可一味追求齣痧/022
不是所有病癥都適閤颳痧/023
颳痧的適應證/023颳痧的禁忌證/024
痧象是一寶,依痧看健康/025
PART2颳痧第一效:保養髒腑,自測健康
養護你的小心髒/028
你的心髒健康嗎?/028
心髒的保健颳痧法/030
後天之本養脾胃/032
脾胃健康與否的錶現/032
脾胃的保健颳痧法/034
呼吸吐納,先調肺髒/036
從外在錶現觀測肺髒健康/036
肺髒的保健颳痧法/038
颳痧可讓肝膽相照/040
肝膽健康與病變的錶現/040
肝膽的保健颳痧法/042
護腎,護先天之本/044
你的腎還好嗎?/044
腎髒的保健颳痧法/045
PART3颳痧第二效:調整狀態,糾正亞健康
頭痛,通絡祛疼痛/048
偏頭痛,止痛清頭目/051
眩暈,利肝化痰濕/054
失眠,滋陰祛痰熱/057
胸悶,寬胸調氣機/060
神經衰弱,寜心定神誌/062
疲勞綜閤徵,醒神解疲勞/064
空調病,祛寒健體魄/066
肥胖癥,化痰除積熱/068
PART4颳痧第三效:日常救急,調理常見病
感冒,祛風散寒熱/072
咳嗽,護肺除外邪/075
打嗝,除積清胃火/078
嘔吐,疏肝去痰飲/081
胃痛,散寒助消化/084
腹脹,調肝通腑氣/087
消化不良,理氣健脾胃/090
急性腸炎,理氣和腸胃/092
腹瀉,溫中除濕熱/094
便秘,潤腸調氣機/097
痔瘡,散風除濕熱/100
鼻炎,祛風除痰熱/103
鼻齣血,涼血利鼻竅/106
中耳炎,止痛聰耳竅/108
耳鳴耳聾,補腎清痰火/110
牙痛,清胃散風熱/113
急性扁桃體炎,清熱散風邪/116
中暑,醒神清邪熱/119
發熱,降溫去熱邪/122
醉酒,利水解酒毒/124
水腫,祛濕利脾肺/126
PART5颳痧第四效:趕走麵子皮膚問題
黑眼圈、眼袋?,養顔促循環/130
黃褐斑,祛斑美容顔/132
麥粒腫?,散風除濕熱/134
痤瘡,清熱除濕邪/137
酒渣鼻,利鼻清熱邪/140
玫瑰糠疹,祛風除邪熱/142
皮膚瘙癢癥,滋陰清肺熱/144
濕疹,除濕清熱毒/147
蕁麻疹,祛風散錶邪/150
帶狀皰疹,除濕清內熱/153
神經性皮炎,散風清血熱/156
PART6颳痧第五效:好快,調理遷延慢性病
高血壓,平肝除痰濕/160
高脂血癥,疏肝除痰濁/163
糖尿病,潤燥生津液/166
中風後遺癥,益氣化痰瘀/169
低血壓,迴陽生血壓/172
慢性咽炎,滋陰除痰瘀/174
支氣管炎,散寒疏風熱/177
哮喘,化痰散風寒/180
慢性胃炎,滋陰和肝胃/183
慢性腎炎,健脾益肝腎/186
三叉神經痛,清火利肝胃/189
麵神經麻痹,通絡祛寒熱/192
PART7颳痧第六效:調和兩性不尷尬
月經不調,活血除實熱/196
痛經,理氣化寒瘀/199
閉經,散寒理氣血/202
崩漏,涼血除濕熱/205
帶下病,健脾祛濕熱/208
子宮脫垂,散邪益氣血/211
慢性盆腔炎,理氣除濕熱/214
乳腺增生,散結除痰瘀/217
妊娠嘔吐,止嘔健脾胃/220
産後腹痛,化瘀除陰寒/222
産後缺乳,疏肝養氣血/225
圍絕經期綜閤徵,滋陰交心腎/228
前列腺炎,活血利濕熱/231
膀胱炎,清熱利水濕/234
尿道炎,除濕散鬱熱/237
尿瀦留,化瘀除濕熱/240
早泄,補腎除肝熱/243
陽痿,調肝利濕熱/246
遺精,利濕交心腎/249
陰囊潮濕,利濕健脾腎/252
PART8颳痧第七效:颳痧不痛,甩掉周身筋骨痛
頸椎病,活血除寒濕/256
落枕,行氣散風寒/259
肩周炎,通絡去寒瘀/262
腰椎間盤突齣,行氣通經絡/265
腰酸背痛,通經止疼痛/268
坐骨神經痛,通絡調氣血/270
腳踝疼痛,化瘀調經氣/272
膝關節炎,利濕去寒熱/274
精彩書摘
你的身體裏有毒素要排嗎
經常聽到彆人說排毒,毒素為何物呢?“毒”是指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包括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和汙染、細菌、病毒,來自人體內脂肪、糖、蛋白質等物質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産生的廢物。在中醫看來,所謂的“毒”,簡單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毒邪,是由外感邪氣入侵人體導緻的,例如風寒感冒、上火等,這種情況一般是直接可見的“毒”;另一種是由於經氣運行暢,導緻的經氣阻滯或痰、瘀、積滯等。
近幾年,排毒的理念深入人心,腸道排毒幾乎是人盡皆知瞭,可是腸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毒素,這些毒素怎麼來的,它會對人體産生什麼影響呢?大傢都知道,食物進入胃之後,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精微的、有
用的物質進入小腸,廢棄的、無用的渣滓進入大腸。大小腸經過進一步的消化吸收,將有用的留下,無用的東西排齣體外,這是一個循環過程。
可是現在,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吃進去的很多東西排不齣去,造成便秘,導緻腸道當中毒素積纍過多。如果毒素僅僅停留在腸道這個層次,我們進行腸道排毒就夠瞭。但實際上,事情遠不是這麼簡單,腸道的毒素隻是錶層的,更深層次的毒素在血液中。人體當中有兩個儲藏毒素最多的位置,一是腸道,二是血液。當腸中的毒素沒有及時排齣去,再次吸收的過程中,這些毒素就會進入血液。
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都需要血液的滋養。就好像一片稻田,如果灌溉的水源有問題的話,這片稻田還能長齣很好的稻榖嗎?所以,血液的汙染影響的不是身體某一部分,而是全身,錶現齣來的癥狀也各不一樣,讓人苦惱。
最重要的是,腸道中的毒素清除起來相對容易。但毒素一旦進入血液,則很難清除掉,現在市麵上也有各種淨化血液的藥。可是,就算這些藥有用,把血液毒素清除乾淨瞭,那這些藥殘留下來的毒又由誰來清除呢?所以,用藥是下下策,用自然療法排毒,纔能掌握健康鑰匙。
颳痧通經絡,打開排毒通道
《內經·素問·經脈》篇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句話被無數人引用,用來說明經絡的重要性。“通”應解釋為“通暢”之意,經絡通暢纔是“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根本和關鍵所在。
如果經絡不通暢,氣血不和,就會産生疾病。而且百病是變化而生,可産生各式各樣不同的疾病。所以,我們要想保持身體的健康,就要守護著經絡,不要讓經絡阻塞而齣現氣血紊亂、無法順利排毒的現象。
說簡單點,經絡有點像公路的作用,要排毒,先修路。颳痧排毒曆史久遠,能將黏著在血管壁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後再經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經過全身的循環,將颳齣的廢物從尿液排齣,此法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患病時,不經意地用手或石片在身上撫摩、捶擊某一部位,有時競使病情得到緩解。時間一長,自然形成砭石治病法,就是“颳痧”的雛型。“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産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臨床上我們把患者皮膚上用特製的颳痧器具颳齣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為“痧”。“痧”就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齣來的瘀血及病理産物就是“痧”。
有人覺得颳痧隻適閤熱證、實證,這真是“韆古奇冤”。其實,颳痧補虛祛寒的效果更妙。例如感冒、高熱,這時有人說,颳颳痧,去去火毒,於是就在後背膀胱經颳痧,痧一齣,火毒就散瞭,大傢認為是瀉火瞭。其實颳痧是用體內的積熱把後背的風寒趕走瞭,所以應該說是祛寒瞭。颳痧還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體內毒素的代謝,對心髒亦有好處。颳痧療法作為防病方法來用,安全有效。
6大需掌握的颳痧手法
颳痧手法根據颳拭的角度、身體適用範圍等方麵可以分為麵颳法、角颳法、平颳法、立颳法、推颳法、點颳法、按揉法等。
麵颳法
麵颳法即手持颳痧闆,嚮颳拭的方嚮傾斜30°~60°,將颳痧闆的1/2長邊或全部長邊接觸皮膚,嚮同一方嚮直綫颳拭,適用於平坦部位的穴位。
角颳法
角颳法即使用颳痧闆的角部在穴位處自上而下進行颳拭,颳闆麵與皮膚呈45°方嚮,適用於肩部、胸部等部位或穴位的颳痧,颳拭時要注意不宜過於生硬。
平颳法
手法與麵颳法相似,隻是颳痧闆嚮颳拭的方嚮傾斜的角度小於15°,而且嚮下的滲透力也較大,颳拭速度緩慢。
立颳法
颳痧闆角部與颳拭部位呈90°垂直,颳痧闆始終不離皮膚,並施以一定的壓力,在約1寸長的皮膚上做短間隔前後或左右的摩擦颳拭。這種颳拭方式主要用於頭部穴位的颳拭。
點颳法
將颳痧闆角部與要颳拭部位呈90°垂直,嚮下按壓,由輕到重,逐漸加力,片刻後快速抬起,使肌肉復原,多次反復。這種方法適用於無骨骼的軟組織處和骨骼縫隙、凹陷部位。
按揉法
垂直按揉:垂直按揉法將颳痧闆的邊沿以90°按壓在穴區上,颳痧闆與所接觸的皮膚始終不分開,做柔和的慢速按揉。
平麵按揉:用颳痧闆角部的平麵以小於20°方嚮按壓在穴位上,做柔和遲緩的鏇轉,颳痧闆角部平麵與所接觸的皮膚始終不分開,按揉壓力應當滲透到皮下組織或肌肉。
謹記颳痧的注意事項
颳痧時,皮膚局部汗孔開泄,所以,颳痧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從細節處保護好身體。
1避風和注意保暖很重要
颳痧時皮膚汗孔處於開放狀態,如遇風寒之邪,邪氣會直接進入體內,不但影響颳痧的療效,還會引發新的疾病。因此颳痧半小時後纔能到室外活動。
2颳完痧後要喝1杯熱水
颳痧過程使汗孔開放,邪氣排齣,會消耗部分體內津液,颳痧後喝1杯熱水,可補充水分,還可促進新陳代謝。
3颳痧3小時內不要洗澡
颳痧後汗孔都是張開的,所以要等汗孔閉閤後再洗澡,避免風寒之邪侵入體內。
4不可一味追求齣痧
颳痧時颳至毛孔清晰就能起到排毒的作用,所以,颳拭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齣痧,以免傷害到皮膚。
不是所有病癥都適閤颳痧
現代颳痧從工具到理論都有瞭巨大變化,尤其是理論上選經配穴,辯證施術使其治療範圍大大拓寬。颳痧對於疼痛性疾病、髒腑神經失調的病癥具有顯著的療效,但對於危重患者和比較復雜的疾病,則應該采用藥物和其他手段來治療。
颳痧的適應證
①呼吸係統疾病:如感冒、咳嗽、氣管炎、哮喘、肺炎等。
②消化係統疾病:如胃病、反胃、呃逆、吐酸、嘔吐、急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癥、膽道感染、腸道易激綜閤徵、便秘、腹瀉、腹痛等。
③泌尿係統疾病:如泌尿係統感染、尿失禁、膀胱炎等。
④神經係統疾病:如眩暈、失眠、頭痛、多汗癥、神經衰弱、抑鬱癥、坐骨神經痛等。
⑤心血管係統疾病:如心悸、高血壓等。
⑥運動係統疾病:如網球肘、落枕、肩痛、肋間神經痛、腰痛、肥大性脊柱炎、急性腰扭傷等。
颳痧的禁忌證
①特殊重癥: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急性期、肝腎功能不全禁止颳痧。體內有惡性腫瘤的部位,應避開腫瘤部位在其周邊颳拭。
②齣血、貧血病癥:有齣血傾嚮的病癥、嚴重貧血者禁止颳痧。
③特殊人群:女性在妊娠期間、月經期間禁止颳拭腰骶部。
④手術人群:外科手術疤痕處,均應在3個月之後方可進行颳痧療法。
⑤特殊皮膚:感染性皮膚病、糖尿病皮膚破潰局部禁止颳痧。
痧象是一寶,依痧看健康
在含有毒素的部位颳痧時,由於此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紊亂,颳痧闆的壓力會使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就會
嚮破裂的毛細血管滲齣。這種滲齣毛細血管外,存在於皮膚下組織間的含有毒素的血液就是痧。
颳痧治療半小時左右,皮膚錶麵的痧會逐漸融閤成片,深層的包塊樣痧逐漸消失,並逐漸由深部嚮體錶擴
散,而深部結節狀痧消退比較緩慢。不論是哪一種痧,在颳拭12小時之後,皮膚的顔色均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颳痧後,皮膚毛孔微張,局部皮膚有熱感,少數人自覺有寒涼之氣排齣,有的部位會齣現顔色不同的痧象,有時候會在皮膚下深層部位觸及大小不一的包塊狀痧,這些都屬於颳痧後的正常痧象,正是這些痧象給你發齣瞭身體不健康的信號。
颳齣的痧一般5~7日即可消褪。痧消褪的時間與齣痧的部位、痧的顔色和深淺(即疾病的病位、病性)有密切關係,胸背部、上肢、皮膚錶麵、顔色比較淺的痧消退較快,下肢、腹部、顔色深的痧以及皮膚深部的痧消退比較緩慢。陰經所齣的痧一般較陽經消失緩慢,一般會延遲2周左右。
痧象的齣現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一般有下麵幾種情況:
1颳拭後,未齣現明顯的痧象或隻有少量紅點,這錶明受術者無病。
2痧象鮮紅、呈玫瑰色、大麵積,錶明受術者體內血熱或體內蘊熱。
3痧象鮮紅並伴有痛癢感,錶明受術者體內有風熱。
4痧象色暗或發紫,錶明受術者體內氣血瘀滯。
5痧象發黑或呈黑紫色,天氣寒冷時肌膚疼痛,錶明體內多血瘀或風寒。
6痧象在皮膚上齣現不久,有少量液體分泌,錶明受術者體內有濕氣。
7在颳痧過程中,痧象由深轉淡、由暗轉紅,斑塊由片變點,錶明病情轉輕,治療有效。
後天之本養脾胃
脾為髒,胃為腑,它們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關係卻極為親密。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脾胃健康與否的錶現
脾胃齣瞭毛病,癥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稱為“腹瀉”,水和糞均勻混閤稱為“便溏”。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也能看齣脾胃問題。
1臉色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錶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麵色發黃且有虛腫。
2鼻頭發紅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髒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若鼻頭發紅是脾胃有熱證,特彆能吃,消化吸收不好。
3口唇無血色、乾燥
脾胃有問題會錶現在口唇上。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澤。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那就說明脾胃不好。
4睡覺時會流口水
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纔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咽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裏,不會溢齣。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瞭,睡覺時會流口水。
5便秘
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纔能成為各個髒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緻
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脾胃的保健颳痧法
脾胃健運,能讓身體氣血充足,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負。所以,我們要學會保健脾胃的颳痧法,好好養護後天之本。
【選穴分析】
刺激人體某些穴位可以保養脾胃,調節脾胃功能。中脘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為胃之募穴,治病尤以胃的疾患為先;脾俞能健脾和胃;胃俞能和胃降逆、健脾助運;足三裏能生發胃氣、燥化脾濕。諸穴閤用,共奏健脾養胃之功。
……
《中醫颳痧療法圖解:從入門到精通》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係統、詳盡地介紹中醫颳痧療法的入門及進階指南。旨在幫助讀者全麵理解颳痧的理論基礎,掌握實際操作技巧,並學會運用颳痧來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緩解不適。內容涵蓋瞭颳痧的曆史淵源、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常見病癥的颳痧治療方案,以及颳痧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禁忌癥,力求讓讀者能夠安全有效地掌握這門古老而實用的中醫保健技藝。 第一章:颳痧療法的曆史與哲學根源 源遠流長: 追溯颳痧療法在中國古代的起源,從史料記載、考古發現等方麵,展現其悠久的曆史傳承。探討颳痧在曆代中醫典籍中的地位和演變,例如《內經》、《傷寒論》等對“颳痧”概念的早期闡述,以及後世醫傢對颳痧技法的豐富和發展。 哲學基礎: 深入剖析颳痧療法所蘊含的中醫哲學思想,重點闡述“陰陽平衡”、“經絡學說”、“氣血運行”等核心理論,解釋颳痧如何通過調和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來達到治療目的。探討“天人閤一”的整體觀在颳痧應用中的體現。 近現代發展: 介紹颳痧療法在近現代的復興與發展,包括其在不同地區、不同學術流派中的差異化實踐,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對颳痧機理的初步探索和驗證。 第二章:颳痧的理論基礎與作用機製 經絡學說: 詳細解讀中醫經絡係統的構成(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絡脈、孫絡等),以及經絡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闡述颳痧如何通過刺激經絡循行部位,達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治療效果。 氣血理論: 深入理解氣血在中醫中的概念及其功能(營運全身、濡養髒腑、抵禦外邪等)。解釋颳痧如何通過疏通氣血的瘀滯,促進氣血的正常運行,從而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提升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髒腑理論與颳痧: 結閤中醫髒腑學說,講解不同髒腑對應的經絡走嚮,以及颳痧刺激特定部位與調理相應髒腑功能之間的關係。例如,颳痧足太陽膀胱經如何影響腎髒功能。 颳痧的作用機製: 從中醫和現代醫學的角度,多維度闡述颳痧的作用機製。 中醫層麵: 解釋“齣痧”的意義,痧的顔色、形態與病邪性質、髒腑功能的關係。闡述颳痧的“散邪”、“活血”、“止痛”、“解毒”、“舒筋”、“健體”等功效。 現代醫學初步探索: 介紹颳痧可能通過的現代醫學機製,例如: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颳痧引起的血管擴張和微循環改善。 神經反射作用: 颳痧刺激皮膚和皮下組織,通過神經反射影響內髒功能。 免疫調節: 颳痧可能激活機體免疫係統,增強抵抗力。 釋放內源性物質: 颳痧刺激可能促使身體釋放內啡肽等物質,産生鎮痛和放鬆作用。 清除體內代謝廢物: 颳痧幫助體錶排齣部分代謝産物。 第三章:颳痧工具與介質的選擇 颳痧器具的種類與特點: 颳痧闆: 詳細介紹各種材質的颳痧闆,如玉石、牛角、砭石、陶瓷、塑料等,分析不同材質的特性(硬度、導熱性、錶麵光滑度)及其對颳痧效果的影響。 颳痧梳、颳痧球、颳痧棒等: 介紹其他輔助性颳痧工具,並說明其適用的部位和功能。 介質的選擇: 颳痧油/颳痧乳/颳痧液: 講解不同介質的作用,如潤滑、活血、散寒、止痛等,以及如何根據體質和病癥選擇閤適的介質。 其他潤滑劑: 如凡士林、植物油在特定情況下的應用。 器具的清潔與保養: 強調衛生的重要性,指導讀者如何正確清潔、消毒和保養颳痧器具,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延長使用壽命。 第四章:颳痧的基本操作手法與技巧 颳痧前的準備: 環境準備: 選擇溫暖、通風、安靜的環境。 身體準備: 確保受颳拭部位的皮膚清潔,囑患者放鬆,避免在飽食、飢餓、過度疲勞或情緒激動時颳痧。 器具準備: 檢查颳痧器具是否光滑無破損,介質是否準備妥當。 基本颳痧手法: 颳法: 動作要領(角度、力度、方嚮、速度),包括: 平颳(推颳): 沿著經絡或肌肉紋理方嚮,均勻用力推颳。 點颳: 沿循行路綫,由輕漸重,點按並颳。 角颳: 利用颳痧闆棱角,進行提拉式颳拭。 點按法: 沿經絡循行,對特定穴位進行點壓,力度適中,有酸脹感為宜。 挑筋法: 沿肌腹或筋結,用颳痧闆棱角輕挑。 颳痧的方嚮與循行: 強調順著經絡循行方嚮颳拭的重要性,以及逆經絡颳拭在特定情況下的應用(如急癥)。 颳痧的力度掌握: 如何根據個人體質、部位、病癥的輕重以及受颳者的耐受程度,調整颳痧力度,避免損傷皮膚。 颳痧的速度與次數: 講解不同部位和病癥適閤的颳痧速度和重復次數。 “齣痧”的判斷與觀察: 詳細描述不同顔色的痧(如淡紅、紫紅、青紫、紫黑、墨綠色等)所代錶的意義,以及痧的形態(點狀、片狀、條狀)與病情的關係,學會通過觀察痧色痧形來判斷病情和療效。 第五章:全身颳痧部位與方法詳解 背部颳痧: 膀胱經: 講解背部督脈和兩側膀胱經的颳拭方法,重點突齣其對脊柱、內髒的調理作用。 肩胛骨區域: 颳拭肩頸部位,緩解肩周炎、頸椎病癥狀。 腰部: 颳拭腰部肌肉,緩解腰肌勞損、腰痛。 頸部與肩部颳痧: 頸前、頸後、肩井穴等: 緩解頸椎不適、頭痛、落枕。 胸腹部颳痧: 腹部(順時針): 調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便秘。 胸部(避開乳腺): 緩解胸悶、咳嗽。 四肢颳痧: 上肢: 手臂內側(肺經、心包經、三焦經)、外側(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的颳拭,緩解手臂麻木、疼痛,調理相關髒腑。 下肢: 腿部前側(胃經、脾經): 緩解膝關節、腿部酸痛。 腿部內側(肝經、腎經、脾經): 調理肝腎、生殖係統。 腿部外側(膽經、膀胱經): 緩解腰腿疼痛、坐骨神經痛。 足部: 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颳拭,足底湧泉穴等,起到引血下行、安神寜心等作用。 頭部颳痧: 頭頂(督脈): 緩解頭痛、眩暈。 頭部兩側(膽經): 緩解偏頭痛。 麵部(慎重): 講解麵部颳痧的特殊技巧和注意事項,例如使用非常光滑的小颳痧闆,力度極輕,主要用於美容養顔,改善麵部血液循環。 第六章:常見病癥的颳痧治療方案 感冒與呼吸係統疾病: 風寒感冒: 颳拭頸後、肺俞、大椎等,緩解鼻塞、咳嗽、發熱。 支氣管炎: 颳拭肺俞、定喘、膻中等,輔助緩解咳嗽、咳痰。 消化係統疾病: 胃痛、胃脹: 颳拭中脘、天樞、足三裏等,改善胃動力。 腹瀉、便秘: 腹部颳痧(順時針或逆時針)、天樞、大腸俞等。 頸肩腰腿痛: 頸椎病: 颳拭頸部、肩井、風池、天柱等,緩解頸項僵硬、疼痛。 腰椎間盤突齣: 颳拭腰部膀胱經、腎俞、大腸俞等,緩解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肩周炎: 颳拭肩部、肩髃、肩貞、天宗等,緩解肩部疼痛、活動受限。 頭痛與眩暈: 偏頭痛: 颳拭頭部兩側膽經、風池、太陽等。 頭暈: 颳拭百會、風池、大椎等。 疲勞與亞健康: 全身疲勞: 颳拭背部膀胱經、四肢大腿兩側、足三裏等,促進全身氣血循環,提升精力。 其他常見問題: 失眠: 颳拭百會、安眠穴、神門穴等。 痛經: 颳拭腹部(順時針)、子宮穴、八髎穴等。 第七章:颳痧的注意事項與禁忌癥 颳痧前的注意事項: 體質辨彆: 瞭解自身體質,避免在不適閤的時間和情況下颳痧。 避免颳痧部位: 皮膚破損、潰瘍、感染、燒傷、過敏、靜脈麯張、惡性腫瘤部位。 禁忌颳痧人群: 孕婦(腹部、腰骶部)、嬰幼兒(骨骼未發育完全)、年老體弱者(力度需輕柔)、有齣血傾嚮的疾病患者、嚴重心髒病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颳痧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力度適中: 避免造成皮膚損傷或過度疼痛。 方嚮正確: 遵循經絡循行,避免逆行。 保持溫暖: 避免受涼,尤其在鼕季。 及時補水: 颳痧後宜飲用溫水。 颳痧後的注意事項: 休息: 颳痧後宜靜臥休息片刻。 避免著涼: 颳痧後避免洗冷水澡或吹風。 飲食禁忌: 颳痧後2-3小時內避免飲酒、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觀察反應: 留意颳痧後身體的變化,如齣現劇烈疼痛、不適,應及時就醫。 特殊情況處理: 痧色過重: 如何通過後續調理緩解。 皮膚破損: 如何處理。 颳痧頻率: 講解不同身體狀況和病癥的颳痧頻率,以及過頻颳痧的危害。 第八章:颳痧的美容養顔與保健功效 美容養顔: 麵部颳痧: (強調輕柔與專業性)提升麵部氣色,改善膚質,淡化細紋。 身體颳痧: 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皮膚暗沉、橘皮組織。 日常保健: 增強免疫力: 定期颳痧,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提升身體抵抗力。 緩解疲勞: 針對性颳痧,促進身體放鬆,恢復精力。 調節情緒: 通過颳痧刺激,改善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 促進睡眠: 睡前輕柔颳痧,幫助身心放鬆,改善睡眠質量。 第九章:颳痧誤區辨析與進階探討 常見颳痧誤區: “齣痧越多越好”? 澄清颳痧的根本目的是疏通經絡,而非追求齣痧。 “越疼越有效”? 強調力度要適中,疼痛不等於療效。 “颳哪裏都一樣”? 強調經絡循行和穴位的重要性。 “一次就能根治”? 颳痧是調理過程,需要堅持。 颳痧與其他療法的結閤: 颳痧與針灸: 互為補充,協同作用。 颳痧與艾灸: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颳痧與拔罐: 共同祛邪,排毒。 颳痧與中藥: 內外兼治,增強療效。 個體化颳痧方案的設計: 如何根據個人的體質、年齡、性彆、生活習慣、病情等因素,靈活調整颳痧方案。 自我颳痧的進階: 鼓勵讀者在掌握基本技巧後,不斷實踐,積纍經驗,提高自我保健水平。 附錄: 常見颳痧穴位與經絡走嚮圖 不同痧色及其意義參考錶 颳痧記錄錶 常用颳痧介質選擇參考 本書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語言,配閤精美的插圖和圖錶,將博大精深的颳痧療法呈現給讀者,幫助您成為自己和傢人的健康守護者。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您將不僅掌握一項實用的技能,更能深入理解中醫“治未病”的智慧,開啓健康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