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的硬笔书法字帖非常多,但大多是当代书法家的字帖。作为初学者学习,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随着书写水平的提高,以及眼界的提升,我们会发现,仅仅学习当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在学习硬笔书法达到一个小目标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说明,我们还应该将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其实,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经典法帖用硬笔来临写。
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完全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尽管硬笔限于工具,表现力不如毛笔,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方法。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因为编排等原因,大多不适合用硬笔来临习。缘于此,我们便编写了这套以经典毛笔字帖为范本、适合用硬笔临写的练习册。
不过,我建议大家在临写过程中应以把握字的结构为主要目的,对于用笔则不必“求全责备”。通过临习此书如果能达到“软硬兼施”,又何乐而不为?我也曾用此方法进行日课,颇有体会。
本套字帖的特点是:
1)传世经典古帖,硬笔学书必修教材
2)原帖原字等比例缩小,保持纯正的原帖原汁原味
3)“大道至简”抓住学书法核心的要点,那就是“练”
4)单字精临精练、原帖通篇临习、原帖放大版欣赏
系统深入的描摹临写训,辅以传统经典的米字格,精准定位点画,同步提高结构
《九成宫醴泉铭》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代表作,是唐代规范化书法的象征,非常明显地代表了“唐人重法”的时代特色。该碑文为魏征撰写,贞观六年(632年)四月刻。本丛书将碑帖的文字缩小,保留笔锋、九宫格等书法教育的精髓、在一个范例字后面放4字九宫格空格,供学生用硬笔临摹练习之用。
对于有一定的硬笔书法书写基础的爱好者和书法培训机构的学员来说,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完全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大多不适合用硬笔来临习。缘于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套以经典毛笔字帖为范本、在九宫格中用硬笔临写的练习册,帮助大家系统深入的进行临古训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提升作品格调,强化笔法训练,加强笔锋表达,丰富作品的内涵。
不过,我建议大家在临写过程中应以把握字的结构为主要目的,对于用笔则不必“求全责备”。通过临习此书如果能达到“软硬兼施”,又何乐而不为?我也曾用此方法进行日课,颇有体会。
卢中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馆员,军博美术书法创作中心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第十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思想理论工程部秘书长,解放军美术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
金日发
曾任《书法报·硬笔书法》编辑部主任,现为《书法报》书法艺术网执行主编、书法报视频执行主编。
李波
中国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编委会成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我尝试过市面上好几本不同名家的书法字帖,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一样,在“可操作性”和“示范性”之间找到如此精妙的平衡。它给出的范例清晰度极高,每一个笔画的起收、提按都处理得干净利落,即便是像我这样已经练了几年但总觉得进步缓慢的人,也能从中窥见一丝豁然开朗的感觉。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临摹对照区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留出的空白区域不仅仅是简单的格子,而是有巧妙的引导线辅助你把握整体的结构和重心。我感觉作者在设计这个练习册时,是真正深入思考过大众学习书法时会遇到的普遍难题的,比如如何保持字体的匀称感,以及如何处理结构上的平衡问题。这种实战化的设计,让每一次的练习都感觉是在与一位高明的老师进行直接的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典雅的气质。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厚实且有一定的纹理,即使用普通的签字笔或者钢笔去临摹,墨水也不会轻易洇开,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能有效减少挫败感。而且,它的排版布局也十分合理,每一页的留白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书写区域的充裕,又没有显得过于拥挤。特别是对那些追求细节的读者,你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字体大小的比例到行距的疏密,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打磨,这明显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程度。它不仅仅是一本练习册,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让人愿意长时间地把它捧在手中细细品味,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工具来使用。这种对材质和设计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愉悦感。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其售价,这点我必须强调。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消耗量最大的就是练习纸和字帖本身。这本字帖的耐用性和复用性考虑得非常周到。纸张的磅数和光滑度处理得很好,即使用力稍大也不会轻易破损,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和练习的读者来说,大大延长了字帖的使用寿命。而且,它的装订方式也相当结实,即便你经常把它平摊在桌面上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散页或者书脊开裂的问题。从经济角度和学习效率来看,它都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你不需要额外购买昂贵的配套耗材,只需一支趁手的笔,就能立即投入到学习中去,省去了很多后顾之忧。
评分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又渴望通过日常练习来提升个人修养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的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找到一个专注的角落。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那种不动声色的专业性,它不靠花哨的宣传或者复杂的理论来吸引你,而是完全依靠字帖本身的质量来说话。当你沉下心去对着范本一笔一划地描摹时,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在模仿字形,更是在体悟一种内心的秩序感和对美的追求。这种体验是抽象的,但又是极其具体的,每一次的成功临摹,都会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小确幸。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怎么写”,更是“如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
评分我对这本字帖的整体感觉是,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代碑帖精髓与现代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它没有将艰深的法度用晦涩的语言解释出来,而是通过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高质量的摹写——将这种美学精神传递给你。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而言,最怕的就是那种只注重“形似”而忽略了“神韵”的字帖,但这本书在清晰度上做到了极致,让你既能抓住字体的外在骨架,又在不自觉中吸收了内在的气韵。每一次练习结束,我都会把它仔细收好,不是怕弄脏,而是出于一种对这件学习工具的尊重。它不仅仅是工具,更像是一本沉默的导师,引导着我一步步靠近汉字书写艺术的深层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