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费孝通先生曾言:“田野调查是从实求知的根本办法。”本书为费老亲自编选的田野调查笔记集,由《桂行通讯》《江村通讯》《四上瑶山》等十余篇随笔组成。朴实细腻的文字,述及其早年赴广西实地考察,新婚妻子不幸溺水身亡的经历,读来令人怆然;回忆了其在第二次学术生命里上瑶山、访温州、走甘肃,行行重行行。这些文字,亲切、动人,是了解费孝通先生人类学、社会学思想的一份珍贵的“现场”记录。
丛书简介:
学问一事,见微而知著,虽片言鳞爪,却浑然一体。及今观之,札记、书信、日记等传统书写方式,更是散发出无定向、碎片化的后现代气息。钱锺书先生便将自己的读书笔记题为“碎金”,凸显其特殊的价值。
文丛取名“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并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相映衬。丛书所录,非为诸名家正襟危坐写就的学术著作,而是其随性挥洒或点滴积累的小品文章。分为治学随笔、学林散记、日记书信与口述自传等系列,多为后人精心整理或坊间经年未见的佳作。希望这些短小而精美、灵性而深邃、言简而隽永的吉光片羽,能帮助读者领略名家学者的点滴妙悟、雅趣文字,一窥学术经典背后的丰富人生。
《碎金文丛》第四辑书目:
《莲生书简》杨联陞 著
《墨戏》滕固 著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潘酉堂 整理
《西游记漫话》林庚 著
《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 著
《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费孝通 著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曾任教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以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要研究对象。代表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小城镇大问题》《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等。
目录
序
桂行通讯
江村通讯
鸡足朝山记
云南大理历史文物的初步察访
四上瑶山
港行漫笔
闽江口速写
温州一瞥
泡桐花开
保安三庄
甘肃行杂记
“两西”移民
从蚌龙想起
精彩书摘
《碎金文丛4·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
桂行通讯
到南宁
我们到南宁刚好是“九一八”,在到省府去的公共汽车上,见到一排排制服整齐、列队张旗的民众团体在街上游行,这是我们在北方好久不见的景象了。在没有到广西之前,朋友们都同我们说,广西是一个谦虚、好学、有为的小弟弟。当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广西并不逊于他省。但是因为以前交通不便,地处偏僻,文化建设在各方面比黄河、长江下游诸省,年龄上似乎轻一些。我们来到之后,就体悉到“谦虚”、“好学”和“有为”的意义了。到此虽不久,但是和行政当局及其他民众已有一些接触,在他们灰色的制服简单朴实的轮廓上,的确描出了一种刻苦不尚浮华的性格;谈话总带着一种急于求知、自觉不足的态度,这种态度致使我们自愧到不知对答。这并不限于行政领袖,而且一般人员的态度,就是其他如报馆记者,亦有于百忙中找我们谈话的,讨论广西的苗瑶,津津有味,全不像其他专以采访塞责者可比。
南宁的市政还正在建设整理之中,街道宽阔清洁不亚于北平,但是令人感觉不便的是交通工具的过于缺乏,全市只有公共汽车四辆,而且时常损坏,所以想搭一次车,竟有等过半小时者。在街头站立,所见多步行的人,虽有自用汽车,但都限于公务人员之用,其他车子极不易见,人多徒步往来。即使搬运货物,亦都由人担负,极不经济。曾见一人挑砖头,一担只挑二十余块,人工之费可见一斑。原因是市政设备和它的功能没有调适。南宁本不是一个大都会。自从省府搬入之后,人口骤增,活动日多,原有设备,自不免捉襟见肘了。市政问题,如像住宅、自来水等都很严重,房租之贵超过广州、上海。若是把住房户和房屋数统计出来,数目一定是惊人的。我们到晚上在街上散步,常看到拥挤不堪的情形,有似庙会。我曾向同惠说,香港的灯市,南宁的人市,是我这次南来两个最深的印象。这种情形也是出于住宅问题的失调。:这些都是研究都市社会者很值得观察的材料。
南宁生活费用很贵而生活享受很薄。一切外埠运进的货物,除了很大的人口税外还要加上很大的运费。这种情形使我们想到吴景超先生所谓“发展工业以救农村”,自有实际的道理。以前南宁米价有十五六元一担(合50公斤)的数目,现在小火轮和汽车道修筑后,米价已减轻了一半。在一个农村或内地都市已失去其自足性质时,要减低该地的生活费用,或救济该地贫穷,发展交通和工业是一个重要而切当的办法。
到大麻村去
大麻村是在桂省国民基础教育中心区里,23日教育厅长雷沛鸿先生约去参加他们的讨论会。从我们所住的旅馆去,汽车要走十几分钟,是南宁郊外的一小村。他们是在一个实验小学里开会。地址靠飞机场;旷野一片,独立着白色的小屋,很能表现它奋斗的精神。
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开会了。很多人一上一下地正在那里踊跃讨论国民基础学校的经费问题。参加讨论的除了国基教育研究院同人和学生外,民政和教育两位雷厅长都出席。广西民众、公务人员、行政长官间亲密的空气,使我极受感动。无怪乎人们都称广西模范省了。
雷厅长约我向在会的同人报告一些来桂的目的和研究计划,但是因为时间太短,所以只能略述一些民族学对社会建设可能有的贡献。大意是说,民族学在中国虽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的内容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学者极注意的学问。好像各地方的志书、各地方的通考,都是以记述文物、典章、制度、民情及风俗为目的的。但是在方法上过去的确不甚讲求,所以我们现在应当利用新方法来扩充及整理旧有的学问。
……
碎金文丛4·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