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韬略平天下:隋唐韬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 细品先贤韬略,纵览往世兴衰,看清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走向。
★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和全局视角,将中华民族独有的谋略智慧精彩呈现。
★ 用文学的语言,通俗写史,带领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运筹帷幄的魅力现场。
★ 以史为鉴,在历史的镜前,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智慧。
★ 重点剖析大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思谋脉络和操作过程,力图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看历史的角度。
“韬略平天下”丛书按照年代,共分为8册,再现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代、清代中国历经的千年风云巨变以及蕴含其间的智慧和谋略。细品先贤韬略,纵览往世兴衰,看清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和走向。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们,倾注全力,用文学的语言,通俗写史,带领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运筹帷幄的魅力现场。
《隋唐韬略》是“韬略平天下”丛书中的隋唐卷。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隋唐三百二十七年的辉煌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鼎盛期。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也是泽被几代的宏韬伟略的杰作。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间,看隋唐如何谋安邦,享盛世。
董恩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唐代老学研究》《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文献论理与考实》《兴国州志校注》等多部专着。
章雪峰,历史写手、出版人。出版有《中国出版·章锡琛》《唐诗现场》等多部作品。
第一章 杨坚窃国大智若愚
韬光养晦
独揽大权
培植党羽
缓除内忧
速平外患
革故鼎新
第二章 快刀乱麻平定叛乱
促成其恶
合纵连横
上屋抽梯
背水一战
兵不厌诈
千里奇袭
直捣长安
第三章 远交近攻征服突厥
顶层设计
远交近攻
离强合弱
第四章 先声夺人平定南陈
战前陈国
先声夺人
瞒天过海
上下夹击
第五章 短命隋朝遗产丰富
强盛帝国
新建首都
京杭大运河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开皇律》
第六章 群雄逐鹿昙花一现
初露锋芒
功败垂成
同魏救舣
主动投降
第七章 大唐立国关中为本
暗中准备
北联西尊
扩军备战
入主长安
招招领先
第八章 太宗用兵后发制人
浅水原之战:以逸待劳
柏壁之战:穷追猛打
中原决战:围点打援
沼水之战:水陆夹击
第九章 太宗治国任贤纳谏
内心恐惧的治国原点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仁义治国的大政方针
精英治国的用人之道
高效制衡的权力机制
宽简公平的法治手段
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
四海一家的大气方针
第十章 贞观政要治国宏论
为君之道
为臣之道
为政之道
第十一章 李靖用兵奇正制变
剿平萧铣反败为胜
当涂会战引蛇出洞
轻骑三干奇袭突厥
征吐谷浑穷追猛打
文武双全李靖著书
第十二章 武后当国善恶相济
谋夺皇后
成为“二圣”
武后施政
成为女皇
不让须眉
第十三章 玄宗中兴任人唯贤
先发制人的两次政变
慎用贤相的治国方略
开源节流的基本国策
寸土不让的国防战略
第十四章 安史之乱暴逆必败
秘密准备,直取首都
急于求成,丧失良机
只求速胜,只要首都
纵虎归山,死灰复燃
敌后战场,艰苦卓绝
战略失误,帮了倒忙
第十五章 唐廷削藩双管齐下
李适削藩,虎头蛇尾
李纯削藩,形式统一
第十六章 名将武略扬威边疆
李世勋苦战平高丽
刘仁轨孤军镇百济
裴行俭妙计赚可汗
郭元振自强制吐蕃
王忠嗣持重守边疆
高仙芝奇袭小勃律
第十七章 宰臣文韬驰誉中原
刘晏理财,养民富国
杨炎两税,利国便民
陆贽政论,匡谬正误
德裕当政,纵横捭阖
隋唐三百二十七年的创造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了世界民族之林的巅峰。特别是大唐王朝,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都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时至今日,从日本的和服、欧美的唐人街和东南亚的“唐山”等人文景观中,仍能透视出这种盛唐气象的存在和影响。
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这种大智慧的物化形式,我们已经从以往史学家、文学家的生花妙笔中多有所闻,有所领悟;但是,更能说明和体现这种大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思谋脉络和操作过程,却鲜为人们所注目和解剖。本书写作的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隋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夺目璀璨,令人目不暇接。诸如政治上的三省制、封驳制、科举制、考课制等,军事上的府兵制、募兵制以及东征高丽、北服突厥、西讨吐蕃等,经济上的均田制、两税法、漕运法等救弊一时、泽被几代的宏韬伟略,如串串珍珠,信手拈来。
又如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文臣武将高颎、韩擒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姚崇、宋璟、李泌、李德裕、裴度、陆贽、郭子仪、李光弼等经邦安国、流芳百世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如满天星斗,数不胜数。
至于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奇谋妙策,更是俯拾即是。面对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纵横捭阖、英雄辈出的宏伟画卷,要想用一本区区二三十万字的小册子,把其中的大智慧和小计谋一一描写出来,无异于以蠡测海!所以,笔者只能就隋唐的军国大计提纲挈领,进行铺叙与赏析,至于多如牛毛的小计小谋,只好暂付阙如。
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在笔者看来,政治谋略相对于军事谋略来说,是更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大谋略。因为它关系着亿万民众的衣食住行,从而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远比只为政治家服务的军事胜利要有意义得多。
孙子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靠什么?靠的就是谋略!而且是政治上的大谋略。之所以说它大,是由于它往往不是一个方面的一个行动或一个措施,而是一连串甚至是一国或几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总体认同、部署与合作;也往往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毕其役、显其功的,而是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方可成其事、奏其效的。中国几千年专制政治结出的经济实惠之果虽然不多,但开出的政治韬略之花却漫山遍野、璀璨夺目。尽管时移世易,但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剔除其争权夺利之类的糟粕,吸取其济世安民的精华,是可以有所得、有所为的。故笔者一直醉心于这一领域,本书的写作也得益于这种动机和偏好。
中国发轫于先秦的政治韬略思想,到了隋唐时代,已经进入一种自觉境界和成熟阶段,其标志便是具有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三省制与封驳制的成熟完善,以及《贞观政要》《通典》《唐六典》等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经典著作的出现。但以往的韬略研究大多只着眼于军事谋略,似乎韬略只是专为军事与战争而产生的,这显然有失偏颇。基于此,笔者在本书的写作中,对隋唐各代帝王贤臣的政治谋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体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也算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吧。
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明智就是明白道理、增长智慧。尽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奢望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需要韬略呢?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反过来,道理也一样:烹小鲜若治大国。因为,天人一体,家国同构。政治也好,军事也罢,都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极致。所以,生活中也有哲学,也需韬略。
可悲的是,当今世界并不是人人都深谙“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就是财富”的真谛。更有甚者,只知谋求百战百胜、寸步不让的眼前之利,自以为聪明得志,智慧过人;不察先知先贤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大智慧,不懂不战而屈人之兵、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大韬略;更不理解大千世界祸福相倚、得失相伴的大道理,也不去深思智慧与韬略从何而得。
实际上,人生在世,不仅需要丰衣足食的小计小谋,更离不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的大智大谋。吃亏也好,糊涂也罢,其精神都是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互利互惠、互助互让,自己得益的同时也让人受惠,以便获得更持久的生存。这就如同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既要索取,又要付出,以求人类能长久地与自然同在。人类离开了自然无法生存,个人离开了别人也无法生存。如果一味地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到头来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吃亏更多,结果更惨,这就是人生大道理、大智慧!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表明,见多才能识广,识广方可足智,足智自会多谋,多谋然后成事,厚德方能不败。我们如果能从古今中外的韬略家那里学到一点“遇事退一步想、高一步看”的态度与胸怀,领会一点“谋事在人、成事在德”的精义,或可于事有补于万一,于人有益于一万。这便是本书写作的又一动机。
二十年前的1997年,本书曾以《隋唐韬略》为名梓行。二十年后,承崇文书局厚意,认为本书尚有再版的价值,嘱我再次修订补充。因事多务杂,无暇分身,只好全权委托我的学生章雪峰君负责修改。雪峰君供职于省人民出版社,身负业务之责,工作繁忙,却不辞劳苦,拨冗担当,且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使本书面貌焕然一新,读之不能释手,令我满怀欣慰与谢意!本来事先说好,新版我不再署名,任由雪峰君处置,现在他却仍然要把我放在第一作者位置,这实在是有点名不副实,特此言明,以慰其劳,且表其功。
回首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我写作本书之时,正当年富力强;如今修订再版之时,已是年过花甲。但是,经过了二十年的岁月洗礼,我当年的这本小册子,仍然能够得到出版方和读者的认可,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最后,需要再次提及的是,由于笔者学识有限,特别是对于“韬略”这一涉及哲学、心理、社会、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等诸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深奥问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加之时日尚短,故本书粗糙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谨此诚恳地祈求读者与专家予以教正。
董恩林
二〇一七年七月
于武昌桂子山耕夫斋
韬略平天下:隋唐韬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